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印度尼西亚和爪哇裔蘇里南人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印度尼西亚和爪哇裔蘇里南人之间的区别

印度尼西亚 vs. 爪哇裔蘇里南人

印度尼西亞共和国(Republik Indonesia,IPA讀音:),简称印度尼西亞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約由17,508個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萬島之國」黃煥宗、孫福生,《中國大百科全書》-印度尼西亞歷史。。印度尼西亞人口超過2.65億,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國體屬共和國,國會代表及總統皆由選舉產生。印度尼西亞首都為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國界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賓及澳大利亚等其他鄰國。印度尼西亞為东南亚国家联盟創立國之一,且為20國集團成員國。在2016年,依國際匯率計算,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16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8大經濟體。 印度尼西亞群島自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古代王國三佛齐及之後的满者伯夷曾與中國和印度進行貿易。印度尼西亞當地統治者逐步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和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和印度教王國。外國勢力因天然資源而進入印度尼西亞,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宗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岛的貿易。在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時期後,印度尼西亞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告獨立,但獨立後仍面臨天災、貪汙、分離主義、民主化進程、經濟上劇變等挑戰。 由於島嶼遍布,印度尼西亞有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最大的族群為爪哇族,並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國家語言、種族多樣性、穆斯林占多數人口、殖民歷史及反抗殖民為印度尼西亞人的共同身分。印度尼西亞國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存異求同)闡明了多樣性及國家的型態。國家的天然資源豐富,但貧窮仍相當普遍,因而在世界各地有不少的印尼籍移工,但也有針對該地天然資源保育或收穫而來的西方人,國際交流程度不低。. 哇裔蘇里南人,是指生活在蘇里南的爪哇族,他們最早出現在19世紀後期,由荷蘭殖民者由荷屬東印度引入。.

之间印度尼西亚和爪哇裔蘇里南人相似

印度尼西亚和爪哇裔蘇里南人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基督教伊斯兰教爪哇語爪哇族荷屬東印度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印度尼西亚和基督教 · 基督教和爪哇裔蘇里南人 · 查看更多 »

伊斯兰教

伊斯蘭教(الإسلام, al-’islām;)--、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教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阿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75%-90%)及什叶派(10%-20%)两大派别,另外两派中均有人同时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伊斯蘭教是中东、中亚、东南亚主要部分及非洲的大部分的主流宗教。在法国、德国、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西南部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社群。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亚,這裡居住著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南亞、中東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5%、20%及15%。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截至2010年,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佔23.4%人口。在信徒人數上,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被認為是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

伊斯兰教和印度尼西亚 · 伊斯兰教和爪哇裔蘇里南人 · 查看更多 »

爪哇語

哇語是印尼四大主島之一的爪哇島上東、中部居民主要採用的語言。爪哇語屬南島語系中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一個語支,和印尼語及馬來語算是近親,有語言人口7550萬人。不少講爪哇語的人都同時會說印尼語,但日常生活主要採用爪哇語。 現時爪哇語採用拉丁字母,但過去曾經採用一種很特別的爪哇字母來記錄他們的語言。.

印度尼西亚和爪哇語 · 爪哇裔蘇里南人和爪哇語 · 查看更多 »

爪哇族

哇族 (爪哇語:Wong Jawa,印尼語:Suku Jawa)是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一个民族。他们主要分布在岛的中部和东部。以8500万人(截至2009年)成为岛上最大的族群,也是印度尼西亚的最大族群。经过几百年的迁移,他们现在居住在印度尼西亚的大部分省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南美洲苏里南。.

印度尼西亚和爪哇族 · 爪哇族和爪哇裔蘇里南人 · 查看更多 »

荷屬東印度

荷屬東印度是指1800年至1949年荷蘭人所統治的印度尼西亞。1596年,荷兰人霍特曼率领的一支荷兰船队到达爪哇岛的万丹。1603年,荷兰在爪哇建商站;1605年,征服盛产香料的马鲁古群岛中的安汶岛、帝利岛。1619年,攻占爪哇岛上的雅加达,命名巴达维亚,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总部。在荷兰人到来之前,葡萄牙人已经在印尼地区建立了一些商站。之后,英国人也登陆印尼,建立殖民地。而荷兰变成了这些欧洲国家裡面占领最多领土的国家。荷兰最初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对这些地区实行殖民统治。1799年东印度公司解散后殖民地被荷兰政府接管,史称荷属东印度。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當地人開始爭取自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當荷蘭本土被德國完全佔領後,荷蘭政府宣佈終止與當時最大貿易伙伴日本的貿易,觸發日本對印尼的侵略行動。這可以說是印尼得以獨立的原因。日本二戰投降的消息傳到印尼之後,蘇加諾立即在之後一日發表印尼獨立宣言。之後在短短五日間,印尼全國都宣告脫離荷蘭政府的管治,荷兰欲夺回殖民地,双方展开三年多的印荷战争。有日軍兩千多人改名換姓,偽裝為當地人,他們幫助印尼訓練士兵與荷蘭作戰,又联合国向荷蘭施壓的緣故,印尼在战争中占了上风。最終荷蘭當局在1949年与印尼签署,宣佈放棄對印尼的管治權,使印尼得以正式獨立,苏加诺當選为印尼第一任总统。.

印度尼西亚和荷屬東印度 · 爪哇裔蘇里南人和荷屬東印度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印度尼西亚和爪哇裔蘇里南人之间的比较

印度尼西亚有309个关系,而爪哇裔蘇里南人有1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1.55% = 5 / (309 + 14)。

参考

本文介绍印度尼西亚和爪哇裔蘇里南人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