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南朝 (日本)和征夷大將軍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南朝 (日本)和征夷大將軍之间的区别

南朝 (日本) vs. 征夷大將軍

南朝()也被称作吉野朝廷(),是日本南北朝時代京都以南的大和国的吉野(奈良县吉野郡吉野町)、(同县五條市西吉野町)、攝津國的(大阪府大阪市住吉区)为根据地的属于後醍醐天皇的大觉寺统的朝廷。从1336年到1392年止共存在56年,拥有并制定元号等职能的政权。. --夷大將軍在日本历史上,原為大和朝廷為對抗蝦夷族所設立的臨時的高級軍官職位,本應於停戰時即功成身退。「夷」其实是指曾在本州和北海道居住的蝦夷族(阿伊努族),而「将军」一词指军阶中的高級領導職。征夷大將軍的衙門称为幕府,故中文俗稱征夷大將軍為「幕府將軍」,也常簡稱其為「將軍」。 12世紀末,幕府將軍轉為所有武士與軍人的首領、總代表。1192年,源賴朝於消滅把持朝政的武家政權伊勢平氏及東北豪族奧州藤原氏之後出任征夷大將軍,創立镰仓幕府,一時間能夠統領各地諸侯與軍人,故一直保留著將軍之頭銜,以後的幕府將軍皆襲用「征夷大將軍」之官位。由1192年开始,大部分幕府将军或武家取代日本皇室與天皇,掌握日本實際政權,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為止,相关政治地位日后由太政大臣及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取而代之。 由於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實際政權,明朝朝廷也封一部分室町幕府将军为“日本国王”(例如足利义满)。而鎌倉幕府和江戶幕府将軍時不受封日本國王,江戶幕府将軍大多自號為“日本國大君”。在歐美,由於將軍的長期世襲統治,到後來歐洲人執訪日本,一直誤以為「將軍」就是日本的天皇。直到江戶幕府末年,美國派到日本的特使也還沒有弄清楚。.

之间南朝 (日本)和征夷大將軍相似

南朝 (日本)和征夷大將軍有(在联盟百科)12共同点: 吉野天皇室町幕府延元後小松天皇後龜山天皇後醍醐天皇元中鎌倉幕府正平 (後村上天皇)持明院統朝廷

吉野

吉野(よしの)是大和國南部一帶、現在的奈良縣南部一帶的地名。吉野山到大峰山的山--地帶。吉野分成口吉野和奧吉野。奧吉野是山峰連綿的山--地帶,古代稱作大峰。往大峰的道路是由修驗者從熊野開闢。『記紀』中載有應神、雄略天皇在吉野狩獵的傳承。.

南朝 (日本)和吉野 · 吉野和征夷大將軍 · 查看更多 »

天皇

天皇()是日本的君主,以其為首的日本皇室則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皇室。在明治維新至1947年為止而施行的《大日本帝國憲法》中,明定其為國家元首;之後接續施行至今的《日本國憲法》中則被定義為「日本國以及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為有名無實的虛位元首。 天皇的族系號稱「萬世一系」,從首任的神武天皇以來一脈相傳,並不像中国、朝鮮、越南等周邊國家经历過改朝换代,這是由於天皇在歷史上能掌握實權的時間很短,所以反而能避過戰亂,使皇室更加長壽。由於天皇與整個皇室在古代被認為是超乎於普通人的存在,因此時至今日都是沒有姓氏的(历史学研究上称其为天皇氏或天皇家)。而在神道教傳統中,天皇被認為是天照大神後裔,故具有「神性」;但二戰後,昭和天皇發表《人間宣言》,完全放棄天皇在過往被賦予的神性。 通常,現任天皇會被稱為「今上天皇」,敬稱「陛下」。當天皇退位,他會被稱為「太上天皇」(簡稱上皇);倘若天皇退位後出家,他會被稱為「太上法皇」(簡稱法皇);如果天皇駕崩,他會先被稱為「大行天皇」,之後再正式諱稱為「[在位時年號]天皇」(例如明治天皇)。 現任天皇(今上天皇;第125任)為明仁,是昭和天皇的長子,年号平成,於1989年1月7日即位。.

南朝 (日本)和天皇 · 天皇和征夷大將軍 · 查看更多 »

室町幕府

室町幕府,也称足利幕府,是日本历史上第二个幕府政权,由足利尊氏于1338年开设,终于1573年,其间共经历16代室町征夷大将军(由於第10和12代將軍是同一人,所以有說是15代)。室町幕府雖然長達二百多年,但有一半時間國家處於戰亂之中,幕府並無能力去控制擁兵自重的大名,日本步入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战国时代。.

南朝 (日本)和室町幕府 · 室町幕府和征夷大將軍 · 查看更多 »

延元

延元(1336年二月二十九日至1340年四月二十八日)是日本南朝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南朝天皇是後醍醐天皇與後村上天皇。.

南朝 (日本)和延元 · 延元和征夷大將軍 · 查看更多 »

後小松天皇

後小松天皇(;),是室町時代北朝的第6代天皇,也是日本正統歷史上的第100代天皇(在位:永德2年 / 弘和2年4月11日(1382年5月24日) - 應永19年8月29日(1412年10月5日)),諱幹仁()。在位期間南北朝獲得了統一。 後小松天皇是後圓融天皇第一皇子。其生母是內大臣三條公忠之女,通陽門院三條嚴子。後小松天皇從小在日野西資教家中長大,1382年時移居到足利義滿家,同年接受父親後圓融天皇的讓位,成為天皇。當時雖然由後圓融上皇開設院政,但事實上朝廷已經威權掃地,室町幕府的將軍足利義滿擁有淩駕於上皇的權力。後圓融上皇對此非常不滿,同足利義滿的關係惡劣,兩人經常發生衝突。三條嚴子生下後小松天皇後不久,後圓融天皇懷疑其與足利義滿通姦,將嚴子毆打了一頓。作家海音寺潮五郎據此懷疑後小松天皇可能是足利義滿的私生子。 後小松天皇早期就是在上皇與幕府將軍勾心鬥角這種險惡的狀態下度過的。在後小松天皇即位後第十年(1392年),南北朝宣告統一,南朝的後龜山天皇以兩統迭立為條件,交出三神器並且退位。後龜山天皇退隱到了京都的大覺寺,被尊為「太上天皇」。根據當時的協定,後小松天皇的繼承者必須是後龜山天皇的兒子,而且以後的繼位者應該以南(大覺寺統)、北(持明院統)兩統輪流的方式來排定。不過後來朝廷卻遵照足利義滿的意向,違反了這個約定,在1412年讓後小松天皇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實仁親王,以致於後來大覺寺統方面的人士強烈不滿。此後的很長一段時期裡,大覺寺統的皇族後代,尤其是小倉宮一族,試圖奪回皇位,是為後南朝運動。 後小松天皇在位期間,足利義滿權力極高,天皇和朝廷僅僅只是個傀儡而已。足利義滿對明朝貿易時自稱「日本國王源道義」。甚至在明朝使者來日時,不知日本有後小松天皇的存在,僅知道日本的統治者是足利義滿。此後的室町幕府將軍也都被明朝稱為「日本國王」。顯然幕府的地位凌駕在天皇之上,當然這也是因義滿自認後小松天皇之所以可以登上天皇之位以及統一日本,都是他幫忙的關係。1408年足利義滿逝世的時候,後小松天皇甚至向義滿追贈「鹿苑院太上法皇」這個只有皇室成員才能擁有的稱號,但是足利義持在斯波義將的強烈反對下,為父親辭去了這個追號。 後小松天皇之子稱光天皇早逝,因此他又另立了與北朝有血緣關係的後花園天皇,確立了持明院統在天皇繼承上的正統性。實行二十餘年院政的後小松天皇在1433年過世,葬在深草北陵。 他被追稱為「後小松院」,是緣自於光孝天皇。光孝天皇被稱為「小松帝」,由自己哥哥文德天皇之孫陽成天皇手中得到皇位,從此帝系就由他這一族傳下去。而現在為了表示北朝一族延續的正統性,因此以後小松的稱號來顯出這樣強烈的意志。.

南朝 (日本)和後小松天皇 · 征夷大將軍和後小松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龜山天皇

後龜山天皇(;,即正平2年/貞和3年? — 應永31年4月12日)是日本第99代天皇,1383年至1392年11月19日(即弘和3年/永德3年10月至元中9年/明德3年10月5日)在位。他也是南朝最後一代天皇。名熙成()。.

南朝 (日本)和後龜山天皇 · 征夷大將軍和後龜山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醍醐天皇

後醍醐天皇(;,即正應元年十一月初二 — 延元四年/曆應二年八月十六)為日本第九十六代天皇(1318年3月29日—1336年9月18日在位),諱尊治()。.

南朝 (日本)和後醍醐天皇 · 征夷大將軍和後醍醐天皇 · 查看更多 »

元中

元中(1384年四月二十八日至1392年九年十月五日)是日本南朝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南朝天皇是後龜山天皇。.

元中和南朝 (日本) · 元中和征夷大將軍 · 查看更多 »

鎌倉幕府

#重定向 镰仓幕府.

南朝 (日本)和鎌倉幕府 · 征夷大將軍和鎌倉幕府 · 查看更多 »

正平 (後村上天皇)

正平(1347年十二月八日至1370年七月二十四日)是日本南朝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南朝天皇是後村上天皇與長慶天皇。.

南朝 (日本)和正平 (後村上天皇) · 征夷大將軍和正平 (後村上天皇) · 查看更多 »

持明院統

持明院統(北朝)是指鎌倉時代後期日本南北朝時代的後深草天皇系統,主要是第89代後深草天皇的子孫一系。今日本皇室來自於此系統。.

南朝 (日本)和持明院統 · 征夷大將軍和持明院統 · 查看更多 »

朝廷

朝廷指中國、日本等漢字文化圈國家,在皇帝制度下對宮廷、中央政府等统治机构的總稱。.

南朝 (日本)和朝廷 · 征夷大將軍和朝廷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南朝 (日本)和征夷大將軍之间的比较

南朝 (日本)有65个关系,而征夷大將軍有30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2,杰卡德指数为3.26% = 12 / (65 + 303)。

参考

本文介绍南朝 (日本)和征夷大將軍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