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南史和張瓌 (南朝)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南史和張瓌 (南朝)之间的区别

南史 vs. 張瓌 (南朝)

《南史》,唐朝李延寿撰。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劉宋永初元年(420),下迄南陳祯明三年(589)。记刘宋、南齊、南梁、陈四國一百七十年史事。记载南朝历史。《南史》與《北史》是唐初史家李延壽的作品。他撰寫這兩部書是為了「追終先志」,繼承父親李大師(570-628)未完成的事業。 李大師鑑於南北朝各朝歷史,記事重複,詳于本國而略於他國,「常以宋、齊、梁、陳、魏、齊、周、隋南北分隔,南書謂北為『索虜』,北書指南為『島夷』。又各以其本國周悉,書別國並不能備,亦往往失實。常欲改正」。於是發奮成就《南史》與《北史》。《南史》以《宋書》、《南齊書》、《梁書》及《陳書》為藍本,共566卷,又參考「雜史」千餘卷,刪繁就簡,事增文省,其中删《魏书》、《宋书》最多,刪文多为诏诰、符檄、章表。《南史》有〈本紀〉十卷、〈列傳〉七十卷,但無〈表〉、〈志〉。 李大師卒於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當時《南史》、《北史》皆未能成書,最後由在史局工作的李延壽繼續撰述,「因於編輯之暇,晝夜抄錄之」,後因事離開史局,「以所得者編次之,然尚多闕,未得及終」,貞觀十五年(641年),繼續編撰,「因茲復得勘究宋、齊、魏三代之事所未得者」。顯慶四年(659年)《南史》成書,「始末修撰,凡十六載」。司马光给劉恕信中感叹道:“乃知李延寿之书,亦近世之佳史也。虽于祥诙嘲小事,无所不载,然叙事简径,比于南北正史,无烦冗芜秽之辞。窃谓陈寿之后,惟延寿可以亚之也。”自有南北二史之後,《宋書》、《南齊書》、《魏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被稱為八書,史稱「二史八書」。《南史》與《北史》均广为流传,致“学者止观其书,沈约、魏收等所撰皆不行”。 《南史》與《北史》皆用「家傳」形式突出門閥士族的地位,以王、謝等大家為主,〈列传〉多附传,附传的人物多屬家族成員,例如《南史·袁湛传》附传人物達12人,《北史·陆俟传》附传多至20人,前后相去百餘年,乃至於有大量的神怪迷信,王鸣盛批此甚谬妄。朱熹說:“南北史除了通鑑所取者,其餘只是一部好笑底小說。”同時《南史》、《北史》內容亦有重复现象。《南史》中更刪除了部分判決文字(包含《後漢書》的作者范曄等人之罪名文字),使成不白之冤。. 張瓌(),字祖逸,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中国南北朝刘宋、南齐、南梁軍人。刘宋右光禄大夫張永之子。.

之间南史和張瓌 (南朝)相似

南史和張瓌 (南朝)有(在联盟百科)9共同点: 劉義恭南齐刘宋萧昭业萧昭文齐武帝蕭道成蕭鏘蕭鉉

劉義恭

江夏文献王刘义恭(),宋武帝刘裕第五子,母為袁美人。劉義恭作為南朝宋宗室,曾於內外出任要職,官至太宰,宋文帝、宋孝武帝及宋前廢帝在位期間都任高職,亦為宋孝武帝所遺命的輔政大臣。後因謀廢宋前廢帝而被其殘忍殺害。.

劉義恭和南史 · 劉義恭和張瓌 (南朝) · 查看更多 »

南齐

齊(479年-502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二个朝代。为蕭道成所建。史称南齐(以与北朝的北齐相区别)或萧齐。 以齐为国号,源于谶纬之说。《谶书》云:“金刀利刃齐刈之”,意即“齐”将取代“宋”(因为南朝宋皇族为刘姓)。.

南史和南齐 · 南齐和張瓌 (南朝) · 查看更多 »

刘宋

宋(420年-479年)史稱劉宋或稱南宋(跟其他南朝政權,南齊、南梁及南陳看齊)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版圖最大的朝代,當時所謂「七分天下,而有其四」。439年,北魏統一中国北方後,與劉宋形成南北對峙。劉宋强盛时,其统治地区北以秦岭、黄河与北魏相邻,西至四川大雪山,西南包括云南,南至越南中部横山、林邑一带。.

刘宋和南史 · 刘宋和張瓌 (南朝) · 查看更多 »

萧昭业

蕭昭業(),字元尚,小名法身,南朝齊的第三任皇帝,文惠太子蕭長懋之長子,齐武帝之孙。.

南史和萧昭业 · 張瓌 (南朝)和萧昭业 · 查看更多 »

萧昭文

蕭昭文(),字季尚,南朝齊的第四任皇帝,在位僅四個月。母亲为宫人许氏。 蕭昭文為文惠太子蕭長懋的第二子,永明四年(486年)封為臨汝公,邑千五百户。初为辅国将军、济阳太守。十年(492年),转持节、督南豫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将军如故。十一年(493年),进号冠军将军。 493年萧昭文兄长鬱林王蕭昭業即位後,十月封昭文為新安王。隆昌元年(494年)闰四月,以为扬州刺史。七月,尚书令、镇军大将军、西昌侯蕭鸞刺死萧昭业,拥立萧昭文為帝,改年號為延興,大赦。但是政事俱操於蕭鸞之手,萧昭文的生母许氏也没有得到尊封。萧昭文刚登基,萧鸾就被任为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宣城郡公。九月,萧鸾以萧昭文之名诛杀高帝、武帝诸子,先杀司徒鄱阳王萧锵、中军大将军随郡王萧子隆、南兖州刺史安陆王萧子敬。江州刺史晋安王萧子懋起兵,萧鸾假黄钺,萧子懋败亡,萧鸾又杀湘州刺史南平王萧锐、郢州刺史晋熙王萧銶、南豫州刺史宜都王萧铿。十月,萧鸾被进为太傅,领大将军、扬州牧,加殊礼,进爵为王。萧鸾又杀中军将军桂阳王萧铄、抚军将军衡阳王萧钧、侍中秘书监江夏王萧锋、镇军将军建安王萧子真、左将军巴陵王萧子伦,且几乎杀死萧昭文的弟弟萧昭秀。这时萧鸾已掌控萧昭文的起居,有一次萧昭文想吃蒸鱼菜,太官令答没有萧鸾的命令,不给他吃。萧鸾诸子年幼,于是任兄子萧遥光、萧遥欣、萧遥昌以要职。当月,萧昭文被蕭鸞以嫡母皇太后王宝明名义以有病为由廢黜為海陵王,以东汉东海王劉彊之礼安置,给虎贲、旄头、画轮车,供奉很厚。次月,萧昭文便被蕭鸞派去看病的医生殺害,谥号恭。萧鸾以劉彊之礼厚葬,但并没有用皇帝礼。北魏趁机大举入侵。.

南史和萧昭文 · 張瓌 (南朝)和萧昭文 · 查看更多 »

齐武帝

齊武帝蕭賾(),字宣遠,齊高帝蕭道成長子,母刘智容。南朝齊第二任皇帝,病死時54歲,葬景安陵。年号永明。.

南史和齐武帝 · 張瓌 (南朝)和齐武帝 · 查看更多 »

蕭道成

帝萧道成(),字绍伯,南北朝時代南齊开国皇帝。.

南史和蕭道成 · 張瓌 (南朝)和蕭道成 · 查看更多 »

蕭鏘

#重定向 萧锵.

南史和蕭鏘 · 張瓌 (南朝)和蕭鏘 · 查看更多 »

蕭鉉

河東王蕭鉉(),字宣胤,中國南北朝時期南齊高帝蕭道成第十九子,齊武帝蕭賾之弟。生母張淑妃。.

南史和蕭鉉 · 張瓌 (南朝)和蕭鉉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南史和張瓌 (南朝)之间的比较

南史有286个关系,而張瓌 (南朝)有4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9,杰卡德指数为2.69% = 9 / (286 + 49)。

参考

本文介绍南史和張瓌 (南朝)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