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南北朝和陆修静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南北朝和陆修静之间的区别

南北朝 vs. 陆修静

南北朝(420年—589年北朝始於439年北魏滅北涼,統一北中國北方開始,南朝始於420年劉宋建立開始;南北兩朝在589年隋灭陳為止。)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劉宋開始,至589年隋滅南陳為止,上承兩晉、五胡十六國、下接隋朝。因為南北兩勢长时间对立,所以稱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与陈同时存在的西梁一般不算在内。;北朝(439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由于军权转移,南朝皇族主要出身于寒門或庶族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71頁。。初期經濟逐渐恢复,但由於戰略錯誤與北朝军力強盛,使得疆界逐次南移。皇帝與宗室為了皇位時常血腥鬥爭。南梁在梁武帝在位期間國力改善,使國力再度強盛,晚年國家糜爛,侯景之乱使南朝实力大减,并四分五裂,獨霸政局的僑姓世族完全崩潰。雖由南陳的陈文帝統一南朝,但國力大跌,包括現在四川在內的西部大片原屬南梁領土被西魏佔領,南陳只能依長江抵禦北朝。北朝承繼五胡十六国,為胡漢融合的新興朝代。北魏皇室為鮮卑族,漢族官員受五胡文化影響,鮮卑皇室也受到漢文化的薰陶,彼此通婚。北魏被北方的柔然牽制,直到較友好的突厥并吞柔然後才全力對付南朝。後期在六镇之乱和农民暴动之后造成实力大衰。北魏分裂成東魏及西魏後,不久分別被北齊及北周取代。北齊主要由六鎮集團組成,初期军力強盛。最後藉由宇文泰开创的北周關隴集團,吞并政治日趋腐败的北齊。此時統一中國的天平已朝向北周傾斜。周武帝去世後,漢人楊堅掌握朝廷,通过授禅北周静帝建立隋朝,经营八年之后,發兵灭南陳統一中國。 北朝戰爭不斷、各阶级對立严重,而南朝經濟持續成長、局势比較穩定,出現元嘉之治與永明之治等治世。中原人口自黃巾之亂和永嘉之乱后就开始南移,为南方帶來大量勞動力與先进的生產技術。江南的繁荣,使得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萬繩楠(1994年):《魏晉南北朝史論稿》第十一章〈南朝時代歷史的變化與發展〉,第266頁。。在文化方面,乱世为思想自由提供沃土肥壤,提出務實求治和無君論等觀點,在文學、藝術、科技等方面,開創出獨到的見解與理論。玄學、佛教與道教都很興盛。其中佛教帶動石窟的發展,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雲岡石窟與龙门石窟名揚後世。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鮮半島,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埃兰沙赫尔),南到东南亚與印度。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世族、齊民編戶、依附人及奴隸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二章魏晉南北朝的社會形態,第101頁。。世族擁有大量不需付稅的依附人從事生產與作戰,影響朝廷的稅收。雖然南朝皇帝仍然需要主流世族的擁護,不過也扶持寒門以平衡政治勢力,並且在南梁時出现了科舉制度的萌芽。南朝世族因為長期安逸而逐漸衰退,在侯景之亂後徹底崩潰。北朝胡人缺乏中原政治的經驗,所以重用漢人世族,引起雙方的文化採借,久之形成文化混合,以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最盛。混合的過程產生激烈的思想衝突、政治鬥爭或種族衝突,例如六镇之乱、北齊的排漢運動《顏氏家訓》提到:「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而北周建立關中本位政策,融合鮮卑及漢文化以消除胡漢隔閡《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一章政治發展大勢,第69頁。。在隋朝統一天下後,開創出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帝國。. 陆修静(,字元德,谥号简寂先生),南北朝时吴兴东迁人(今浙江湖州吴兴),著名天師道道士。 陆修静出身江南望族吳郡陸氏,幼习儒术,早年就棄家,入雲夢山修道,後來遊歷名山,「冥搜潛衡、熊湘,暨九嶷、羅浮,西至巫峽、峨眉」遍訪仙踪,收集道書。 元嘉年间(424年 --452年)宋文帝刘义隆闻其名,请他讲经说法。太后王氏更是执门徒之礼。 宋孝武帝刘骏大明五年(461年)在廬山東南瀑布岩下建道觀(後稱簡寂觀)隱居修道。宋明帝刘彧泰始三年(467年)被皇帝召到建康,在北郊天印山筑崇虛館住下。陆修静积极收集整理道经,并对江南天师道组织进行整顿和改造。 陆修静是天师道道士,自称“三洞弟子”。他弘扬灵宝派道法,使“灵宝之教,大行于世”,又曾整理和傳授上清經,因而受元代茅山宗尊为第七代宗师。.

之间南北朝和陆修静相似

南北朝和陆修静有(在联盟百科)7共同点: 南京市南北朝刘义隆灵宝派道教谥号茅山宗

南京市

南京市(英文:Nanjing,邮政式拼音:Nanking),简称「宁」,别称金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会、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華東地區區域中心城市暨第二大城市。地處長江下游沿岸,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和長三角地區重要產業城市、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蘇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全國綜合性交通和通信枢纽城市以及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下轄11個區,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2016年底常住人口827.05万,其中城镇人口678.14万人。 南京有2500多年建城史和前后近500年建都史,先後有東吳、東晉、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十個朝代及政权定都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历史上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亦被視為中华之正朔所在,是國家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是全國重要科教文化中心,有八所大學列入全國百所重點建設大學,居各大城市第三位。根據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年自然指數,位居國內科研領先城市前三。技術研發經費支出、發明專利數量名列前茅。新興產業蓬勃,例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居全國第四,新型顯示產業居全國第二,智慧電網產業居全國首位,設有南京軟件谷、智慧電網谷、生物醫藥谷、衛星應用產業園等多个產業園區。有中國三大圖書館之一的南京圖書館、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等。.

南京市和南北朝 · 南京市和陆修静 · 查看更多 »

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北朝始於439年北魏滅北涼,統一北中國北方開始,南朝始於420年劉宋建立開始;南北兩朝在589年隋灭陳為止。)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劉宋開始,至589年隋滅南陳為止,上承兩晉、五胡十六國、下接隋朝。因為南北兩勢长时间对立,所以稱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与陈同时存在的西梁一般不算在内。;北朝(439年—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由于军权转移,南朝皇族主要出身于寒門或庶族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71頁。。初期經濟逐渐恢复,但由於戰略錯誤與北朝军力強盛,使得疆界逐次南移。皇帝與宗室為了皇位時常血腥鬥爭。南梁在梁武帝在位期間國力改善,使國力再度強盛,晚年國家糜爛,侯景之乱使南朝实力大减,并四分五裂,獨霸政局的僑姓世族完全崩潰。雖由南陳的陈文帝統一南朝,但國力大跌,包括現在四川在內的西部大片原屬南梁領土被西魏佔領,南陳只能依長江抵禦北朝。北朝承繼五胡十六国,為胡漢融合的新興朝代。北魏皇室為鮮卑族,漢族官員受五胡文化影響,鮮卑皇室也受到漢文化的薰陶,彼此通婚。北魏被北方的柔然牽制,直到較友好的突厥并吞柔然後才全力對付南朝。後期在六镇之乱和农民暴动之后造成实力大衰。北魏分裂成東魏及西魏後,不久分別被北齊及北周取代。北齊主要由六鎮集團組成,初期军力強盛。最後藉由宇文泰开创的北周關隴集團,吞并政治日趋腐败的北齊。此時統一中國的天平已朝向北周傾斜。周武帝去世後,漢人楊堅掌握朝廷,通过授禅北周静帝建立隋朝,经营八年之后,發兵灭南陳統一中國。 北朝戰爭不斷、各阶级對立严重,而南朝經濟持續成長、局势比較穩定,出現元嘉之治與永明之治等治世。中原人口自黃巾之亂和永嘉之乱后就开始南移,为南方帶來大量勞動力與先进的生產技術。江南的繁荣,使得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萬繩楠(1994年):《魏晉南北朝史論稿》第十一章〈南朝時代歷史的變化與發展〉,第266頁。。在文化方面,乱世为思想自由提供沃土肥壤,提出務實求治和無君論等觀點,在文學、藝術、科技等方面,開創出獨到的見解與理論。玄學、佛教與道教都很興盛。其中佛教帶動石窟的發展,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雲岡石窟與龙门石窟名揚後世。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鮮半島,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埃兰沙赫尔),南到东南亚與印度。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世族、齊民編戶、依附人及奴隸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二章魏晉南北朝的社會形態,第101頁。。世族擁有大量不需付稅的依附人從事生產與作戰,影響朝廷的稅收。雖然南朝皇帝仍然需要主流世族的擁護,不過也扶持寒門以平衡政治勢力,並且在南梁時出现了科舉制度的萌芽。南朝世族因為長期安逸而逐漸衰退,在侯景之亂後徹底崩潰。北朝胡人缺乏中原政治的經驗,所以重用漢人世族,引起雙方的文化採借,久之形成文化混合,以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最盛。混合的過程產生激烈的思想衝突、政治鬥爭或種族衝突,例如六镇之乱、北齊的排漢運動《顏氏家訓》提到:「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而北周建立關中本位政策,融合鮮卑及漢文化以消除胡漢隔閡《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一章政治發展大勢,第69頁。。在隋朝統一天下後,開創出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帝國。.

南北朝和南北朝 · 南北朝和陆修静 · 查看更多 »

刘义隆

#重定向 宋文帝.

刘义隆和南北朝 · 刘义隆和陆修静 · 查看更多 »

灵宝派

灵宝派是晋朝时形成的一个道教派别。以《五篇真文》、《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灵宝五符序》为主要经典。 据说葛玄在天台山修行学道,感通太上老君,太上老君遣三真人下降传授葛玄《灵宝经》法等三十三卷,葛玄又传给郑隐,郑隐传给葛洪,再传葛巣甫。到南朝宋,经过陆修静补充制定了各种戒律,使灵宝派在当时非常流行。 灵宝派主要以符箓科教为主,又受到上清派影响,也重视思神,诵经,阐扬十方有度人不死之神,“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尊元始天尊为最高之神。 灵宝派自陆修静之后,即传承不明。直到北宋初年,在江西阁皂山形成传授灵宝经法的中心,被称为阁皂宗。 但是灵宝派最擅长的符箓科教却在隋唐間流行,南宋时在民间有很大影响。该派长于斋醮祭炼,超度亡魂,在民间流传颇广,南宋编集有《靈寶玉鑑》等灵宝符箓斋仪全书。 灵宝派于北宋末曾分化出一个东华派,创始人为宁全真。 Category:道派 Category:晋朝宗教.

南北朝和灵宝派 · 灵宝派和陆修静 · 查看更多 »

道教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最早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的祭天、祭祖等崇拜活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方仙道,與道家、陰陽家的「五行」「陰陽」和等思想合併形成黃帝學派,在漢朝時融合老子的學說形成黃老道,後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道教。 道教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以『道德』为核心概念」的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中後期才有教團產生。张陵在益州(今四川省)的鹤鸣山修道,创立了天師道,信奉老子為太上老君,建立二十四治作为传教区域。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大潮,《中國道教簡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ISBN 7-80123-229-1。唐代尊封老子,說老子(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中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包括道家、術士等)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尋求有關实践練成神仙的方法。 现在學術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修仙、修真境界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煉氣與導引,內丹修煉,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南北朝和道教 · 道教和陆修静 · 查看更多 »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南北朝和谥号 · 谥号和陆修静 · 查看更多 »

茅山宗

茅山宗茅山宗是道教的一个派别,因为其活动中心为茅山而得名。 茅山现位于江苏省句容市东,常州市金坛西北,鄰近金陵。自東晉起,相傳茅山中有洞天福地,漢代有三茅真君在此得道,隱居在茅山的道士漸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南朝的陶弘景。这批道士特別尊崇與三茅真君有關的上清經,又稱為上清派。 在隋、唐兩代,不少高道都自稱師承自上清派,追踵陶弘景,精研上清經,如潘師正、司馬承禎和李含光。 元代茅山道士受到元朝的承認和封賞,號稱「茅山宗」。.

南北朝和茅山宗 · 茅山宗和陆修静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南北朝和陆修静之间的比较

南北朝有751个关系,而陆修静有2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7,杰卡德指数为0.90% = 7 / (751 + 27)。

参考

本文介绍南北朝和陆修静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