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協恩中學和香港補助學校議會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協恩中學和香港補助學校議會之间的区别

協恩中學 vs. 香港補助學校議會

協恩中學位於香港九龍農圃道1號,於1936年創立,是香港聖公會轄下直資女子中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成員學校之一。 學校截至2014-2015學年有17個運動隊伍、5個樂團、4個合唱團(其中兩個分別為跟九龍華仁書院及拔萃男書院合作之混聲合唱團)、普通話,中文和英文辯論隊、2個活躍的劇社及逾60個分別與語文、人文研究、視覺藝術、科學、社會服務和領袖訓練有關的輔助項目。這些項目旨在推動創新和創意,重點講求同儕互相支持、個人責任感和投入感,而容許學生按其不同水平的能力,分層次進行學習。 該校在2012/13學年轉為直資學校,直資學生初中學費定為每年3萬2千港元,高中每年3萬5千港元。 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50強龍虎榜,協恩中學及協恩中學其附屬小學分別排名第19位(中學)及第15位(小學)。. 香港補助學校議會由香港22所歷史悠久的英文教會學校所組成,於1939年成立。與其他津貼學校(Subsidized Schools)不同,這些學校全早於1973年前依《補助則例》(Grant Code)接受政府指定補助,所以名為補助學校(Grant Schools)。這些學校全部由教會主辦,大部份經費來自政府的補助,但學校的日常運作由辦學的教會負責。現時補助學校的行政大致上與津貼學校相同,主要負責維護各成員學校的利益。香港補助學校議會與香港津貼中學議會等學校議會,對香港中等教育的政策制定都有影響力。.

之间協恩中學和香港補助學校議會相似

協恩中學和香港補助學校議會有(在联盟百科)8共同点: 九龍華仁書院直接資助計劃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聖保羅書院香港津貼學校拔萃女書院拔萃男書院

九龍華仁書院

: 九龍華仁書院(Wah Yan College, Kowloon)是一所位於香港九龍油麻地的男校。校舍最初設於旺角砵蘭街,1928年搬到奶路臣街,1952年搬到現址。九龍華仁書院一直致力培育學生於德、智、體、群、美等各方面均衡發展。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48位。.

九龍華仁書院和協恩中學 · 九龍華仁書院和香港補助學校議會 · 查看更多 »

直接資助計劃

接資助計劃(Direct Subsidy Scheme),簡稱直資,是一個在1991年開始推行的香港教育資助計劃,也是香港政府的公共政策之一。計劃目標是以促進優質的私立學校發展,為鼓勵學生提供教育水平的非官立中學及資助學校以外的更多選擇。教學以開放式為主,以提高私立學校的教育質素。受此計劃資助的學校稱為直資學校,有相對高的自主權,可自訂課程、收費及入學要求,接近私立學校。直資學校可得到政府按合資格學生人數提供的資助。.

協恩中學和直接資助計劃 · 直接資助計劃和香港補助學校議會 · 查看更多 »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St.)是由英國海外傳道會於1906年在香港創辦的一所女子學校,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 學校原址在中環堅道27號,因1918年汕頭大地震而受損,1923年遷往西營盤列堤頓道2號。校舍已被政府列為香港法定古蹟。校舍主樓的西翼和中央部分在1923年完成,東翼則在1928年加建。1940年,校舍曾改作臨時醫院,接收瑪麗醫院及那打素醫院過多的病人,在香港日佔時期則曾被日軍佔用,作為秘密間諜訓練中心。 校舍面積約10,000平方呎,包括三棟校舍,分別為主樓、徐大統樓及金禧樓。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31位,而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則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小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27位。.

協恩中學和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和香港補助學校議會 · 查看更多 »

聖保羅書院

聖保羅書院(St.)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創辦的一間著名傳統名校,屬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成員學校之一,設有小學部和中學部,俱只收男生。該校中學部校舍位於中西區半山般咸道69號,小學部則已遷離西區,於2013年落戶於港島南區薄扶林域多利道777號的全新校舍。 據正式記載,該校於1851年正式成立;但文獻顯示,早於1841年,創辦人史丹頓牧師已開始在英國籌集款項,並於1851年創立聖保羅書院。起始之時,該校只有一位導師及九位學生。聖保羅書院創校規模雖小,由於秉持辦學理念,不怕與殖民政府意見相左而堅持其治學風格,該校得以於1840至1880年間成為現代中國思想的搖籃,眾多著名中外知識分子曾任教、就讀及寓居於書院,包括王韜、、傅蘭雅、伍廷芳。現時,這間全日制學校大約有1,200名學生就讀,學生成績優異。現任校長是源迪恩先生。.

協恩中學和聖保羅書院 · 聖保羅書院和香港補助學校議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協恩中學和香港 · 香港和香港補助學校議會 · 查看更多 »

津貼學校

津貼學校或稱資助學校,是指學校非由政府主辦,但接受納稅人資助的學校。.

協恩中學和津貼學校 · 津貼學校和香港補助學校議會 · 查看更多 »

拔萃女書院

拔萃女書院(Diocesan Girls' School),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聖公會女校之一,位於九龍佐敦道1號。拔萃女書院以補助學校模式運作,以英語為教學語言。學校為香港著名學府,在學術、音樂及體育多方面均有優越成就;學校是前G20學校()之一。拔萃女書院是拔萃女小學的一條龍中學。.

協恩中學和拔萃女書院 · 拔萃女書院和香港補助學校議會 · 查看更多 »

拔萃男書院

拔萃男書院(Diocesan Boys' School,簡稱男拔萃、男拔和DBS)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所設辦的一所學校,為著名的香港傳統名校之一。學校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是全港第三大的中學,面積僅次於位於赤柱的聖士提反書院及北區的鳳溪第一中學。拔萃男書院成立於1869年,設有中學部及小學部(於2004年建成,全稱為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轄下22所補助學校之一,位於九龍旺角加多利山,鄰近亞皆老街和嘉道理道,是一所全日制男生學校。.

協恩中學和拔萃男書院 · 拔萃男書院和香港補助學校議會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協恩中學和香港補助學校議會之间的比较

協恩中學有84个关系,而香港補助學校議會有3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8,杰卡德指数为6.67% = 8 / (84 + 36)。

参考

本文介绍協恩中學和香港補助學校議會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