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和聖地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华山和聖地之间的区别
华山 vs. 聖地
华山(亦称太華山,「華」字古亦作「--」),五岳之一,又稱西岳。位于中国陝西省渭南華陰縣級市城南,西距西安市區120公里,秦、晋、豫黄河三角洲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河,扼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华山山体倚天拔地,四面如削,更有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鹞子翻身、长空栈道等十分险峻之地,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共有五峰,即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中峰玉女,南峰落雁,北峰云台。南峰落雁,为太华极顶,海拔2154.9米;西峰最险,海拔2082米;北峰最低,海拔1614.7米。另外,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合称“天外三峰”。 华山同时也是道教名山,是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四洞天。华山自古以来就是负有盛名的胜地,傳說蕭史在此吹簫引來秦穆公女弄玉傾慕,隋唐孫思邈常入華山采藥,北宋即有睡仙陳摶隱居于此。1982年,华山以“陕西华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名单,其游览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华山又名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位于东周京城洛邑之西,故称“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西岳。后来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东汉政权,华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一直沿用至今。“西”是指地处中原的西边,而“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华山是五岳中最年轻的山脉,据地质部门1984年观测,目前它还在继续增高。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华山有“其高五千仞,削成而四方,远而望之,又若花状”的描绘。古代“花”与“华”相通,可见华山之名实际上得自于形状。关于华山得名,还有另一种说法:因华山顶上生长着白莲花,故而得名。韩愈的《古意》诗中所写的“太华峰顶玉井莲,花开十丈藕如船”,就是根据此传说。民間對其險峻有諸多描繪,最著名的諺語為“自古華山一條路”。. 聖地,指被視為「神聖之地」,往往是有重大作用和歷史意義之地。儒家士人中,專指和孔子等儒家聖賢有特別關係的地方,如出生地、活動地。 聖地一詞後來被各種文化、宗教、信仰等所借用,指稱與諸神仙、聖人有密切關係的所在。在中國歷史,人們也把祭祖的神龕、宗廟等視為神聖的地方,有人也稱這種地方為聖地。;古代文獻:.
之间华山和聖地相似
华山和聖地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史记,五岳。
《史记》最早稱為《太史公書》,由西汉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编写的历史书籍。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是纪传体通史之祖。全书包括本纪 12 卷、世家 30 卷、列传 70 卷、表 10 卷、书 8 卷,共 130 篇(卷),52 万 6500 餘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是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其中有十五卷为别版补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三家注史记。 《太史公書》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後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与後来的《汉书》、《後汉书》、《三國志》合称“前四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後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皆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史公書》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书》最初無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記》、《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华山和史记 · 史记和聖地 · 查看更多 »
五嶽,又作--,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別為东岳山東的泰山、西岳陝西的华山、中岳河南的嵩山、北岳山西的恒山、南岳湖南的衡山,有些研究认为,「五岳」一詞来源于中国的五行思想与对山岳、山神的崇拜,传说盘古死后,头和四肢化为五岳,雖然五嶽不是中国最高的山群,但由於高耸在平原上,故在古人眼中格外险峻,加上不少名人雅士的祭祀、作詩、修行或到訪,留下遗迹,因此大大增添了五嶽的名聲。.
五岳和华山 · 五岳和聖地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华山和聖地的共同点。
- 什么是华山和聖地之间的相似性
华山和聖地之间的比较
华山有38个关系,而聖地有15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1.02% = 2 / (38 + 158)。
参考
本文介绍华山和聖地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