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十號颶風信號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十號颶風信號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之间的区别

十號颶風信號 vs. 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十號颶風信號(Hurricane Signal No.),一般市民俗稱為十號風球,為香港天文台最高級別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低一級為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香港自1884年創立此信號起至今,已知曾發出48次。 最近一次十號颶風信號於2017年8月23日上午9時10分發出,當時香港正受超強颱風天鴿正面吹襲。. 熱帶氣旋可能或已經影響香港時,香港天文台便會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其目的是以簡單容易理解的信號,警告市民熱帶氣旋為香港普遍地區帶來的風力威脅。由於2002年前天文台以懸掛信號形式發佈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因此一般市民多會以「風球」稱呼。.

之间十號颶風信號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相似

十號颶風信號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有(在联盟百科)33共同点: 南海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強風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克里斯蒂安·多普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烈風熱帶氣旋警告青嶼幹線風暴消息颱風天鴿 (2017年)颱風約克颱風韋森特 (2012年)颱風莫拉菲 (2009年)颱風荷貝 (1979年)颱風鸚鵡 (2008年)颱風杜鵑 (2003年)颱風浣熊 (2008年)颱風愛倫 (1983年)飓风香港香港1999年香港天文台香港天文台總部香港暴雨警告信號长洲汀九橋深圳灣公路大橋港鐵港鐵公司...澳門昂船洲大橋新界 扩展索引 (3 更多) »

南海

南海,又稱為南中國海、中国南海,是位於东南亚的陸緣海,被中國大陆、台灣、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及中南半岛各國所环绕,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 南海海域面积有35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超过200个无原住民居住的島嶼和岩礁,這些島礁被合稱為南海諸島。除了是主要的海上运输航线外,南海据信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南海海域牵涉到许多周邊国家的利益,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区。.

十號颶風信號和南海 · 南海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

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Increasing Gale Or Storm Signal No.)為香港天文台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中,僅次於十號颶風信號的信號,俗稱九號風球,表示天文台預測風力將較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顯著加強。香港自1917年創立此信號起至今只曾發出49次。.

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和十號颶風信號 · 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強風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定義,強風(Strong)的定義是指風力達蒲福氏風級6級至7級,即每小時41至62公里,相當於每小時22至33海里或每秒11至17米的風力。在澳門,蒲福氏風級6級及7級的風力分別稱為「清勁」(Strong breeze)及「強勁」(Near gale)。較強風風力高一級的,是烈風,而低一級的則是清勁。 如港澳風力達強風程度,香港天文台會發出三號強風信號或強烈季候風信號,澳門氣象局會懸掛三號風球或強烈季候風信號。.

十號颶風信號和強風 · 強風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

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No.),是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之一,一般市民俗稱為八號風球。該信號因應實測風向,分為四個方向:八號西北、西南、東北和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高一級的信號為九號烈風或暴風風力增強信號,低一級為三號強風信號。.

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和十號颶風信號 · 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克里斯蒂安·多普勒

克里斯蒂安·安德烈亚斯·多普勒(Christian Andreas Doppler,),奥地利数学家、物理学家。 多普勒1803年11月29日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的一个石匠家族。曾在维也纳工学院学习。1841年成为布拉格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1850年,多普勒担任维也纳大学物理学院的首任院长。1853年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去世,终年49岁。 多普勒于1842年提出了多普勒效应,即:当观测者与波源发生相对运动时,所接收的波的频率会发生变化。这个效应后来通过聆听行进中的火车上演奏的音乐得到证实。多普勒试图用此来解释双星的颜色变化。现在这一效应广泛应用于光学、天文学、气象学、医学诊断和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

克里斯蒂安·多普勒和十號颶風信號 · 克里斯蒂安·多普勒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十號颶風信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烈風

根據香港天文台的定義,烈風(Gale)的定義是指風力達蒲福氏風級8級至9級,即每小時63至87公里,相當於每小時34至47海里或每秒18至24米的風力。在澳門,蒲福氏風級8級的風力稱為「疾勁」(Gale),而「烈風」(Strong gale)只代表9級的風力。較烈風風力高一級的,是暴風,而低一級的則是強風。.

十號颶風信號和烈風 · 烈風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熱帶氣旋警告

熱帶氣旋警告(Tropical cyclone warnings and watches)是指全球各處常常受熱帶氣旋影響的地區,於風暴侵襲時發出的警告,用以通知當地居民及民防組織採取適當的防禦或撤離措施。這些警告涉及警告範圍內可能遭受的災害,而不是單純重複熱帶氣旋的預測路徑及強度,對於保障人命及財產安全尤為重要。.

十號颶風信號和熱帶氣旋警告 · 熱帶氣旋警告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青嶼幹線

青嶼幹線(Lantau Link)是香港8號幹線的一部份,連接位於大嶼山及青衣島。全線均為三線雙程分隔公路。 青嶼幹線於1997年4月27日由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香港總督彭定康、布政司陳方安生主持開幕儀式,5月22日正式通車。 青嶼幹線是目前唯一連接大嶼山和香港其他地區之陸路通道,是由青馬大橋(連接青衣與馬灣)、馬灣高架道路及汲水門大橋(連接馬灣與大嶼山)組成。幹線全長3.5公里,分上下兩層行車。兩條橋的露天上層為三線雙程分隔快速公路,有蓋的下層則為兩條港鐵機場快綫和東涌綫的路軌,和兩條供緊急時使用的單線行車道路。車速限制為每小時80公里,而下層行車道路為每小時50公里。 在正常情況下,下層行車道路不會開放使用。只會在特別情況下,例如路段實施強風管制措施,或發生嚴重交通事故,上層道路受到阻塞或封閉等,隧道交通督導員才會開放下層通道予公眾使用。下層行車道路並沒有與馬灣連接,往九龍方向亦不能利用青沙公路往沙田,須途經長青隧道、青葵公路及呈祥道前往尖山隧道,較為迂迴。.

十號颶風信號和青嶼幹線 · 青嶼幹線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風暴消息

暴消息可能意指以下的事物:.

十號颶風信號和風暴消息 · 風暴消息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颱風天鴿 (2017年)

#重定向 颱風天鴿.

十號颶風信號和颱風天鴿 (2017年) · 颱風天鴿 (2017年)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颱風約克

#重定向 強烈熱帶風暴約克.

十號颶風信號和颱風約克 · 颱風約克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颱風韋森特 (2012年)

颱風韋森特(Typhoon Vicente,國際編號:1208,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92012,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Ferdie)為2012年太平洋颱風季第8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韋森特」一名乃由美國提供,為查摩洛族的男性名稱之一。韋森特進入南海後受鞍形氣壓場影響而停留15小時,然後採取比所有官方氣象部門的預測都更偏北的路徑移動,更發展出「熱塔」現象導致爆發性增強;最終韋森特以巔峰強度正面吹襲珠江口,成為港澳地區繼1999年颱風約克後最矚目的風災,它令香港天文台發出接近13年以來的首個十號颶風信號,亦令澳門氣象局懸掛同樣是接近13年以來首次的九號風球。 「韋森特」於2015年第47屆颱風委員會年度會議上遭到除名,並通過由「蘭恩」取代;但除名原因與韋森特所引發之災情無關,而是與東北太平洋熱帶氣旋命名表產生同名衝突。這是繼翰文、庫都、欣欣、婷婷、彩蝶之後,第6個「純技術性」,純粹以名稱本身因素而除名的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名稱。.

十號颶風信號和颱風韋森特 (2012年) · 颱風韋森特 (2012年)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颱風莫拉菲 (2009年)

颱風莫拉菲 (英語:Typhoon Molave,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Isang,國際編號:0906,JTWC:07W)為2009年太平洋颱風季第6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莫拉菲」是菲律賓氣象部門於2004年提供的熱帶氣旋名字,用以取代2003年造成四十多人死亡導致需要退役的「伊布都」。「莫拉菲」意指菲律賓一種常用於製造傢俬的硬木。.

十號颶風信號和颱風莫拉菲 (2009年) · 颱風莫拉菲 (2009年)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颱風荷貝 (1979年)

颱風荷貝(Typhoon Hope,國際編號:7909,台灣編號:7908,中國大陸編號:7908,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9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Ising)。荷貝是紀錄上少有同時影響兩個大洋的熱帶氣旋。荷貝於1979年7月27日(UTC)在關島西南,約東經145度上形成,經過呂宋海進入南海前一度達至超級颱風強度。荷貝在台灣及菲律賓皆有造成損失,橫越南海後在廣東深圳登陸,是上世紀70年代吹襲香港最強的颱風之一。之後荷貝進入中國大陸,並且在廣西減弱成一熱帶低氣壓。但荷貝並未像大多數的颱風在登陸後迅速消散,其殘餘部份繼續向西移動,為中南半島北部帶來大雨,穿越越南、寮國、緬甸、孟加拉後再進入海面,在孟加拉灣近恆河口淺岸處再次增強為一氣旋風暴(熱帶風暴)。荷貝於1979年8月7日在印度加爾各答再次登陸,最終於8月8日在東經85度附近的印度北部消散,距離其源地足有六分之一個地球。是戰後及上世紀70年代侵襲香港及華南沿岸最強的颱風之一。.

十號颶風信號和颱風荷貝 (1979年) · 颱風荷貝 (1979年)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颱風鸚鵡 (2008年)

颱風鸚鵡(英語:Typhoon Nuri,國際編號:0812,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編號:13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Karen),是2008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2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鸚鵡」是由馬來西亞所提供的名稱,指的是馬來語名稱指一種藍色冠羽的鸚--鵡。.

十號颶風信號和颱風鸚鵡 (2008年) · 颱風鸚鵡 (2008年)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颱風杜鵑 (2003年)

颱風杜鵑(Typhoon Dujuan,國際編號:0313,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4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Onyok)為2003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3個被命名的風暴。「杜鵑」一名是由中國提供,即杜鵑花。杜鵑是一個同時吹襲兩岸四地的颱風,並為香港帶來1999年以來首個九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十號颶風信號和颱風杜鵑 (2003年) · 颱風杜鵑 (2003年)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颱風浣熊 (2008年)

颱風浣熊(Typhoon Neoguri,國際編號:0801,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2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Ambo)是2008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也是自1949年以來最早登陸华南地区的熱帶氣旋。「浣熊」一名由南韓提供,指的是「-浣熊-」這種動物,其生性靈巧,身體細小,呈灰啡色,面上有黑色斑紋,有粗的毛尾。香港學者姚德懷指將"Neoguri"翻譯成「--」是錯誤,正確應是「貉」。 浣熊於4月13日在菲律宾棉蘭老島以東形成,進入南中国海後急劇增強,16日由日本氣象廳升格為颱風,18日強度達到其巔峰並轉向北移動,在海南東面海域近距離掠過(中國中央氣象台評估系统在當晚10時半在海南島文昌市龍樓鎮登陸)。浣熊登陸前迅速而顯著減弱,最終以強烈熱帶風暴的下限強度(每小時90公里)於19日下午登陸廣東省陽江市陽東縣東平鎮。.

十號颶風信號和颱風浣熊 (2008年) · 颱風浣熊 (2008年)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颱風愛倫 (1983年)

颱風愛倫(Typhoon Ellen,國際編號:830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0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erming),是1983年太平洋颱風季中的一個熱帶氣旋。愛倫於1983年8月在中太平洋生成後,進入西太平洋發展,掠過巴林坦海峽及東沙群島,橫越南中國海,然後正面吹襲香港,之後在澳門及珠海之間登陸並移入內陸。香港一度為愛倫懸掛十號颶風信號達8個小時,並造成10死12失蹤333傷,香港直接經濟損失達3億港元以上,是影響香港最強的颱風之一。愛倫是唯一從北太平洋中部(約西經170度左右)遠處進入南海後再吹襲香港的颱風,中心持續風力每小時超過230公里(125海浬)。是香港於1980年代唯一懸掛九號風球和十號風球的颱風,亦是戰後及80年代侵襲香港最強的颱風之一。.

十號颶風信號和颱風愛倫 (1983年) · 颱風愛倫 (1983年)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飓风

颶風可能指:.

十號颶風信號和飓风 · 飓风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十號颶風信號和香港 · 香港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香港1999年

#重定向 1999年香港.

十號颶風信號和香港1999年 · 香港1999年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香港天文台

香港天文台(簡稱天文台;Hong Kong Observatory,縮寫:HKO)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及聯合國屬下的世界氣象組織成員,專門負責香港的氣象觀測(雖然稱為「天文台」,但是其職能更接近一個氣象台),亦兼任地震、授時、天文及輻射監測等事務,向香港市民發出相關的警告。香港天文台也是世界氣象組織擔任網頁開發和操作之總負責氣象部門,以及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屬下的航空氣象委員,撰寫航空氣象文章之牽頭氣象部門。現任天文台台長為岑智明。香港天文台在港英時代原為政府經濟科轄下部門,1997年主權移交後維持隸屬經濟局,2002年7月1日改為經濟發展及勞工局轄下部門;2007年7月1日決策局再度重組後,天文台被劃入新成立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十號颶風信號和香港天文台 · 香港天文台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香港天文台總部

香港天文台總部(又稱尖沙咀天文台),是香港天文台的主要建築物,位於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34A號,坐落在天文台山上(舊稱伊利近山)。天文台總部建於1883年,其中主要建築物為樓高兩層的1883大樓(於1984年被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香港法定古蹟),其他包括於1983年落成的百周年紀念大樓。 天文台1883年建成時是尖沙咀位置最高的建築物,在32米高的伊利近山,東南西北視野無擋,維港、香港島、九龍一帶高山、大嶼山亦可見到,是觀測氣象的良好位置。樓高兩層的1883大樓為一長方形的磚砌建築物,成立初年設有台長辦公室、測風機、修正時鐘機及風雨針等儀器,室外設有量雨機、寒暑表、觀星儀及日光測驗機等儀器。於1910年代,在對出草坪地底加建地震監測室,由樓梯連接1883大樓的地下外廊。到今時今日,1883大樓設有台長級辦事處、行政部門辦公室、台長會議室和歷史展覽室。而今日大樓外的草地則設有空氣溫度濕度計、地面和地底溫度計、雨量計、微氣候監測站、暑熱壓力計、風速計等儀器。草坪旁邊亦掛有許多當年在鐵塔上懸掛的風球,以警告市民大眾和維港船隻颱風的來臨,但到60-70年代,隨着電台電視普及化,掛風球制度陸續取消,而天文台亦開始被重重大廈徹底包圍,外面難以窺探。 大樓旁的別墅為天文台台長住所,再向西走進入樹林亦有多一棟獨立屋,供助理台長和高級科學主任入住。7層高的百周年紀念大樓内則設有天文台各主要技術部組辦公室及天氣預測總部。東面的天文台道及天文台圍亦因為天文台總部而得名。 天文台於1990年代開始租用於美麗華大廈內的一個達1.1萬平方呎的單位,供70多名職員使用、另外京士柏氣象站和機場氣象所亦有同事駐守。 天文台總部於每年3月均會舉辦開放日來慶祝3月23日的世界氣象日。.

十號颶風信號和香港天文台總部 · 香港天文台總部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香港暴雨警告信號

香港暴雨警告信號是香港出現暴雨或預測將有暴雨時,由香港天文台發出的警告信號。此警告系統獨立於其他天氣警告之外。暴雨警告信號將透過香港各電台及電視台廣播,其中電視螢光幕會在節目播出期間出現顏色雨雲標誌。發出暴雨警告信號目的是及早提醒市民香港將會下大雨,可能造成嚴重混亂,並確保各緊急服務機構及部門都已經準備就緒,隨時處理因暴雨可能造成的緊急事故。.

十號颶風信號和香港暴雨警告信號 · 香港暴雨警告信號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长洲

长洲可以指:.

十號颶風信號和长洲 · 长洲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汀九橋

汀九橋(英語:Ting Kau Bridge)位於香港新界青衣西北角,是世界首條三塔式斜拉索橋。大橋之兩個主跨分別長448米及475米,連引道全長為1,875米。大橋屬於3號幹線,連接汀九和青衣。橋面為三線雙程分隔快速公路。車速限制每小時80公里。 汀九橋屬青馬管制區範圍,管制區人員獲授權執行《青馬管制區條例》。 汀九橋使來自新界西部其他地區的車輛,能方便和快速地到達青嶼幹線的青馬大橋及汲水門大橋,通往大嶼山和香港國際機場,同時也分流了新界西北來往荃灣、葵青、九龍及港島中上環商業區的車流。值得一提,香港的的士司機和電台交通情況報告節目大多都叫該橋為「新汀九橋」,以免跟屯門公路一條同樣稱為汀九橋的高架橋混淆。此橋亦是'''新界的士'''可通行的跨海大橋之一。此外,鑑於香港政府轄下都會區荃灣海岸線是以汀九橋以東為界線屬維多利亞港範圍,此橋亦成為港內與港外的分界線(航行船速)。 汀九橋於1995年3月動工,當時工程名為「汀九大橋」,經過38個月的施工,於1998年5月6日下午2時正式啟用。由於它和大欖隧道落成通車的日子與新建的香港國際機場啟用日期相近,而該大橋的興建,除了舒緩新界西區的交通負荷外,更方便通勤來往機場、九龍西、香港島與新界西其他地區,通稱之為「第11項機場核心工程」。 支撐著汀九橋的三支單柱橋塔,分別座落於藍巴勒海峽中的人工島、汀九岬及青衣島西北岸,分別高194米、167米及162米。重量方面,結構鋼重量8,900公噸,混凝土重量則為29,000立方米。大橋的設計,可承受每秒達95米(時速342公里)的風速,但在實施強風管制措施、交通意外和渣打香港國際馬拉松比賽期間,會全線封閉、或只封閉中線、或者只開放予車身高度1.6米以下的車輛使用。.

十號颶風信號和汀九橋 · 汀九橋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深圳灣公路大橋

深圳灣公路大橋(英文:Shenzhen Bay Bridge),或稱深港西部通道(Hong Kong-Shenzhen Western Corridor),是香港10號幹線的一部份,橫跨中國廣東深圳及香港之間的后海灣(中國大陸稱深圳灣),全長4.77公里。香港段工程於2003年8月28日展開,於2005年12月竣工。2006年1月20日,大橋正式合龍,整條大橋於2006年10月7日落成,於2007年7月1日通車。 深港西部通道和深圳灣公路大橋兩詞同義,但報章常以深港西部通道作總稱,而深圳灣公路大橋一詞則通常在介紹該橋建築時使用。 深圳灣公路大橋之港深海界以北長約1.6公里的段落(即深圳灣大橋深圳段)亦列入及泛亞公路1號線之部份。.

十號颶風信號和深圳灣公路大橋 · 深圳灣公路大橋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十號颶風信號和港鐵 · 港鐵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港鐵公司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MTR Corporation Limited;企業標誌為MTR;,)於1975年9月26日創立,當時名為地下鐵路公司(Mass Transit Railway Corporation),於2000年宣佈私有化,同年4月26日註冊成為有限公司,更名為地鐵有限公司(MTR Corporation Limited)。2007年兩鐵合併,同年12月2日起透過服務經營權營運九廣鐵路公司網絡及業務而改為現時名稱。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總部位於香港九龍灣偉業街33號德福廣場港鐵總部大樓及國際金融中心二期若干樓層(包括45樓董事局主席辦公室),主要業務是在香港經營綜合鐵路網絡——港鐵,當中包括由其建造及擁有的系統及服務經營權下的九廣鐵路公司系統。.

十號颶風信號和港鐵公司 · 港鐵公司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澳門

澳門(Macau;Macao),簡稱澳,古稱濠鏡澳,或稱濠江、海鏡、鏡海、媽港、梳打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别行政区之一,位於南海北岸、以及珠江口西側,北接廣東省珠海市,東面與鄰近的香港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澳門全境由澳門半島、氹仔以及路環三個區域所組成,2000年後氹仔與路環之間開發出以賭業為主的路氹城區域:澳門半島是澳門發展的核心,其東北面一小部份陸地與中国大陸連接,氹仔和路環原本分別為兩座離島,後來連陸而成為了路氹城。 澳門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也是最後一塊屬地。澳門自秦始皇三征嶺南後屬中國版圖,從明朝中葉的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租借,但明朝设置官府管理。直至1887年,葡萄牙與清朝簽訂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1980年代,葡萄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探討澳門前途問題,其後於1987年簽署《中葡聯合聲明》,葡萄牙根据声明於1999年12月20日將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實行一國兩制,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權利。 澳門為獨立之經濟體,其中旅遊業與博彩業為重要產業,尤其主權移交後開放賭權,現在發展為「世界上第一大賭城」。澳門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萬。2015年澳門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爲78,586美元,名列世界第三。澳門201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依购买力平价爲102,480美元,名列世界第三。.

十號颶風信號和澳門 · 澳門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昂船洲大橋

昂船洲大橋(Stonecutters' Bridge)是香港一座雙塔斜拉橋,原計劃中建成時為世界上跨度最長(1018米)的斜拉橋已被蘇通長江公路大橋超越,而其橋塔是全球首次採用「不銹鋼 + 混凝土」的混合式結構。大橋主跨長1018米,連引道全長為1596米。大橋屬於8號幹線的一部份,並位於青沙管制區內,跨越藍巴勒海峽,將昂船洲和青衣島東南角的9號貨櫃碼頭連接起來,也為往返新界西至港島區的車輛提供另一途徑,從而緩和目前青葵公路擠迫情況。它對香港的港口物流業發展非常重要,也是香港新的建築地標之一,當船隻通過汲水門大橋後可看到整座橋。昂船洲大橋屬青沙管制區範圍,管制區人員獲授權執行《青沙管制區條例》。 昂船洲大橋離海面高度有73.5米,而橋塔高度則為298米,兩者都比青馬大橋為高,橋面為三線雙程分隔(含路肩)的快速公路。車速限制為每小時80公里,在強風管制措施實施時,車速限制會改為每小時50公里,並封閉中線;隧道交通督導員會禁止高度超過1.6米車輛、電單車及機動三輪車使用昂船洲大橋,駕駛者須改行青馬管制區的青葵公路。.

十號颶風信號和昂船洲大橋 · 昂船洲大橋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新界

新界(New Territories)是香港全境三大地域之一,與中國大陸接壤,也是香港境內除香港島及九龍外的其餘區域。新界可以分為兩大部份,分別是與九龍半島相連的新界內陸和以大嶼山為主的233個島嶼所組成的離島。新界內陸面積為747.18平方公里,連同233個離島計算,總面積則為975.23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總面積接近90%,而52.2%香港人口居於新界。.

十號颶風信號和新界 · 新界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十號颶風信號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之间的比较

十號颶風信號有78个关系,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有26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3,杰卡德指数为9.57% = 33 / (78 + 267)。

参考

本文介绍十號颶風信號和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