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十三行遺址和族群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十三行遺址和族群之间的区别

十三行遺址 vs. 族群

十三行遺址,是臺灣北部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該遺址位於今新北市八里區淡水河出海口交界處的南岸,挖掘出陶器、鐵器、墓葬等各類豐富的史前遺物。該遺址的主人生存於距今約1800至500年前,在文化上屬於臺灣史前時期的前鐵器時代,是目前臺灣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很有可能是臺灣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祖先。該遺址被中華民國內政部訂為國家二級古蹟,目前保留遺址面積約一公頃,並在遺址旁設立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第一座縣立(今為新北市市立)考古博物館。. 族群(Ethnic Group),是指一群人,他們認為彼此共享了相同的祖先、血緣、外貌、歷史、文化、習俗、语言、地域、宗教、生活習慣與國家體驗等,因此形成一個共同的群體。為區分我族及「他者」的分類方式之一。族群含义在20世紀後有轉變,從原來以少數民族或少數族裔的意思,到後來以文化特徵區分,而最新的看法則认为族群是社會過程後的產生的結果。因此,族群可能因歷史及時空環境,基于歷史、文化、语言、地域、宗教、血緣祖先認同、行为、生物/外貌特征而形成「一群」与其它有所区别的群体。p.456 "The ideas of ethnicity and ethnic group have a long history, often related to "otherness".

之间十三行遺址和族群相似

十三行遺址和族群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宗教

宗教

宗教(英语:Religion)是联系人与超自然神明或超验主义的文化体系,可分为多神论、泛神论、一神论和无神论等多种体系,包括个人行为、传统仪式、价值观念、世界观念、经典作品、朝拜圣地、道德规范或社会团体等形式。宗教信仰是人们对其中某个体系的共识和崇敬。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声称与神话和哲学相辅相成,宗教相当于人文社科中的一门包罗万象的“生存之道”。 不同宗教可能包含不同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神性,圣物,信仰,超自然存在(一个或多个),给予信徒规范或力量的终极性或超验性生命体验。宗教的表现形式包括仪式,讲道,纪念或崇拜神明,牺牲,节日,节庆,殡葬服务,婚姻服务,祷告,音乐,艺术,舞蹈,公共服务或其他文化形式。宗教可能通过神圣历史、叙述(可能通过神圣经文保存)、符号意义和圣地,来记录生命、宇宙或其他事物的起源、并以此表达生命的意义。传统意义上,信仰被认为是宗教信念的来源。全世界大约有10000个不同宗教 ,大约84%的人口附属于5个最大宗教之一,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或不同形式的民俗宗教。.

十三行遺址和宗教 · 宗教和族群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十三行遺址和族群之间的比较

十三行遺址有48个关系,而族群有3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1.22% = 1 / (48 + 34)。

参考

本文介绍十三行遺址和族群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