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北賽普勒斯和非軍事區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北賽普勒斯和非軍事區之间的区别

北賽普勒斯 vs. 非軍事區

北賽普勒斯(Kuzey Kıbrıs),全稱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Kuzey Kıbrıs Türk Cumhuriyeti,缩写为KKTC)是一個位於賽普勒斯島北部,尚未受到國際承認的政治實體。北賽普勒斯是在1974年由賽普勒斯島上的土耳其人後裔宣佈獨立建國,政權控制了島上北邊約1/3面積的領土,但目前全世界只有土耳其承認北賽普勒斯的政權,在國際法上被認為是傀儡國家。北賽普勒斯與島南的希臘裔政權皆佔有首都尼古西亞(Lefkoşa,Λευκωσία)部份範圍,因此雙方皆以該城作為首都,其中北塞浦路斯佔有的部分被称为北尼科西亚。. 非軍事區(de-militarized zone,DMZ),亦可譯為非武裝區、非軍事化區等。原為軍事術語,一般是指在接近停戰線(armistice demarcation line)間,對有領土糾紛所設立的緩衝區。在現代,也引申為資訊安全用語中(參見DMZ)。 設置非軍事區的目的,多以降低或避免衝突再爆發為主。在非軍事區內的交戰雙方,所屬的各軍事力量或裝備,除非另有約定,都應撤出非軍事區。 世界上的非軍事區多被視為,即交戰雙方均主張對其擁有主權、非殖民地、非無主地、非租借地等。 非軍事區往往會形成兩個國家間的事實邊界,少部分非軍事區也形成了自然保护区。.

之间北賽普勒斯和非軍事區相似

北賽普勒斯和非軍事區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联合国賽普勒斯賽普勒斯聯合國緩衝區殖民地

联合国

联合国(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缩写作 ONU;United Nations,缩写作 UN 或 U.N.)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间國際組織,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實現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聯合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取代國際聯盟以阻止戰爭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聯合國下設了許多附屬機構以實現其宗旨。 到2018年中為止,聯合國共193個成員國,包括除梵蒂岡城國以外所有无争议的主權國是联合国会员国。在聯合國遍及世界的辦事處中,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通過全年舉行定期會議來決定實體和行政議題。聯合國由六大主要機構組成:聯合國大會(主要的審議機構)、安理會(以決定對和平與安全的某些決議)、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以協助促進國際經濟和社會的合作和發展)、秘書處(為聯合國提供所需的研究、資訊和設施)、國際法院(主要的司法機構)以及聯合國託管理事會(當前不活躍)。其他重要的聯合國機構還有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食計畫署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的行政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的經費由會員國分攤和自願捐贈。聯合國現今有六種工作语言,分別為:阿拉伯语、汉语(聯合國中文日為每年的4月20日)、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北賽普勒斯和联合国 · 联合国和非軍事區 · 查看更多 »

賽普勒斯

賽普勒斯共和国通称賽普勒斯(Κύπρος;Kıbrıs),是位於歐洲與亚洲交界處的一個岛国,位於地中海東部,面積9,251平方公里。 已知人類在賽普勒斯的活動足跡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元前10,000年,此一時期的遺址有喬伊魯科蒂亞,為新石器時代保存至今依然完好的建築群。塞浦路斯因地處地中海進入西亞地區的要衝,從古至今已被西臺、亞述、埃及、波斯、阿拉伯哈里發王朝、烏邁耶王朝、威尼斯及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等外來勢力侵略或佔領過。西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大帝從波斯人手中接管了此島。1878年起,為英國所管理,直至於1960年獲得獨立,隔年成為大英國協會員國。 賽普勒斯独立后的主體民族希腊人和少數民族土耳其人零星冲突不断,直至1974年爆发严重的種族流血冲突。主要居住于该岛北部的土耳其人在土耳其的干預和支持下于当地另立政权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因此賽普勒斯共和國法理主權為賽普勒斯全島及其周圍海域(除了一小部分地區因為條約分配予英國作為軍事基地),然而事實上(希臘人政权)有效統治區域仅为南方,占全島面积的63%。北賽普勒斯作为政治實體目前僅為土耳其共和國所承認。賽普勒斯共和国于2004年5月1日正式加入歐盟成为欧洲联盟成员国。.

北賽普勒斯和賽普勒斯 · 賽普勒斯和非軍事區 · 查看更多 »

賽普勒斯聯合國緩衝區

聯合國緩衝區(UN Buffer Zone),又通称為绿线(Green Line),是一條西北-東南方向貫穿賽普勒斯中部的緩衝隔離線,全長約187英里(301公里),將控制島嶼南部的賽普勒斯共和國與控制島嶼北部的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隔開。 這條緩衝區大致是依尋1974年土耳其出兵進佔賽普勒斯島時,在其所佔領的區域外圍所劃的「綠線」(停火線)而設。綠線以北的土地面積佔塞島37%,目前是由土耳其所支持與承認的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控制中。綠線除了貫穿賽普勒斯之外,也同時穿越了塞浦路斯的首都尼古西亞,將該城一分為二,無論是原本的賽普勒斯共和國政府或是後成立的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政府,都將尼古西亞定為他們的首都。 原本的南北塞隔離線裝置有包括水泥牆、有刺鐵絲網、暸望塔、反坦克溝渠與地雷區之類的阻隔設施,戒備非常森嚴。目前這條隔離線是由聯合國維和部隊負責巡邏管理。 從2003年4月起,北賽普勒斯政府在長達30年的封鎖之後,首次開放了這條隔離線的邊界,允許隔離區南北兩側的人民互相到對面拜訪旅遊。.

北賽普勒斯和賽普勒斯聯合國緩衝區 · 賽普勒斯聯合國緩衝區和非軍事區 · 查看更多 »

殖民地

殖民地(旧称植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力,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非宗主國本土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构,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卫星国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殖民地的特色是宗主國的文化、經濟等綜合實力皆優於被殖民地的地區;宗主國通過向殖民地輸出文化、資本、技術,進行建設,控制殖民地区。因此宗主國不会把首都迁入殖民地内,亦不会為了統治被殖民地区更改宗主國的制度。而是針對殖民地區打造合適的管理制度,為宗主國獲取資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远离宗主国本土的海外殖民地都获得独立,旧有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不复存在。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北賽普勒斯和殖民地 · 殖民地和非軍事區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北賽普勒斯和非軍事區之间的比较

北賽普勒斯有68个关系,而非軍事區有6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3.03% = 4 / (68 + 64)。

参考

本文介绍北賽普勒斯和非軍事區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