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北德意志邦聯和约翰一世 (萨克森)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北德意志邦聯和约翰一世 (萨克森)之间的区别

北德意志邦聯 vs. 约翰一世 (萨克森)

北德意志邦聯()于德意志邦联解散后,在1867年成立,由德国北方二十二个邦国组成。它其实只是一个过渡组织,在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后便被废除。但是,它帮助普鲁士控制德国北部,加强她对南德邦国的影响力,犹如关税同盟一样。聯邦明显地排除了奥地利帝國与巴伐利亚王國。 聯邦在普奥战争后成立。普鲁士击败奥地利后,奧托·馮·俾斯麥创立北德宪法。宪法在1867年7月1日生效。普王威廉一世出任聯邦主席,首相俾斯麦兼任聯邦首相。所有德意志邦国在联邦议会(Bundesrat)都有议席,普鲁士独占十七席。北德议会(Norddeutscher Reichstag)由有條件前提的民选制度产生。 普法战争后,巴伐利亚、符腾堡与巴登(连同黑森公国的剩余部分)与聯邦合并,组成德意志帝国。威廉一世成为德意志皇帝。. 约翰一世(Johann I,),全名约翰·奈波穆克·玛丽亚·约瑟夫·安东·克萨韦尔·文森茨·阿洛伊·弗朗茨·德·保拉·斯坦尼斯瓦夫·博恩哈德·保罗·费利克斯·达马苏斯(Johann Nepomuk Maria Joseph Anton Xaver Vincenz Aloys Franz de Paula Stanislaus Bernhard Paul Felix Damasus),萨克森第四任国王(1854年-1873年在位)。他是萨克森王子马克西米利安和帕尔玛公主卡罗林娜最小的儿子,生于德累斯顿。 约翰一世在其兄长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二世国王1854年去世后继承了萨克森的王位。1866年6月普奥战争爆发后,约翰一世与巴伐利亚和汉诺威的王公一道支持奥地利。事实证明他作出的是错误的选择,战争仅仅进行了7周之后,奥地利军队即在萨多瓦战役中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围绕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联盟土崩瓦解,约翰一世也被迫承认普鲁士才是德意志的主导力量,并让萨克森加入了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邦联。在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约翰一世与普军并肩作战,帮助霍亨索伦家族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之间北德意志邦聯和约翰一世 (萨克森)相似

北德意志邦聯和约翰一世 (萨克森)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巴伐利亚德意志帝國萨克森自由州普奥战争普魯士普法戰爭

巴伐利亚

巴伐利亞自由邦(Freistaat Bayern),簡稱巴伐利亞(Bavaria),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南部的一个联邦州,其面積位居德国第一(占全国面积1/5)、人口第二(次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首府位於慕尼黑。 巴伐利亚州的西北部与巴登-符腾堡、图林根、萨克森、黑森诸州接壤,东部与捷克,南部与奥地利接壤。州府慕尼黑为其最大城市;北部中弗兰肯行政区纽伦堡为该州第二大城市,北拜仁的最大城市;第三大城市是西南部的奥格斯堡,一座古罗马时代就已存在的当时的古罗马国家的边境城市。 巴伐利亚的文化与德国其他州,尤其与北方不同,主要为宗教信仰(天主教为主)和语言(三大方言)差异。巴伐利亚为德国乃至欧洲的一强劲经济体,许多德国企业总部均位于巴伐利亚境内,诸如宝马、奥迪、西门子、英飞凌、彪马、阿迪达斯等。.

北德意志邦聯和巴伐利亚 · 巴伐利亚和约翰一世 (萨克森)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11月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玛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佔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德國皇帝和首相,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帝國共經歷了三個皇帝,分別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間十分信任俾斯麥,幾乎所有政務都由首相俾斯麥處理,因此又稱為「俾斯麥時代」。俾斯麥時代在位期間,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國一報普法戰爭之仇,他建立了同盟體系,與俄奧兩國結盟,孤立法國。他的對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與列國發生衝突,但內政卻一敗塗地,文化鬥爭與反社會主義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後,由腓特烈三世繼任,但他僅在任99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間,一手摧毀了俾斯麥體系,積極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軍船艦,並帶領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德國腹背受敵,加上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導致美國參戰,最終導致帝國覆亡。戰敗後的德國建立了共和政體,稱為威瑪共和國。.

北德意志邦聯和德意志帝國 · 德意志帝國和约翰一世 (萨克森) · 查看更多 »

萨克森自由州

萨克森自由州(Freistaat Sachsen,上索布語:Swobodny stat Sakska)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个联邦州,位于德国东部。它是1990年新成立的。从1919年到1933年在该领域上曾经有过一个名为“自由州”的魏玛共和国的联邦州(Freistaat,是德语中共和国的一个旧称)。 其北部是勃兰登堡州,西北是萨克森-安哈尔特州,西部是图林根州和巴伐利亚州。南方有捷克共和国,东方是波兰。首府为德累斯顿。目前州长是斯塔尼斯拉夫·提里希(Stanislaw Tillich)。萨克森州在德国统一后于1990年恢复联邦州建制。.

北德意志邦聯和萨克森自由州 · 约翰一世 (萨克森)和萨克森自由州 · 查看更多 »

普奥战争

普奥战争(又名七週戰爭或德意志内战)发生于1866年,原因是奥地利与普鲁士争夺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普鲁士的胜利令它称霸德意志,最后完成统一大业。在德国和奥地利,此战称为德意志之战(Deutscher Krieg)或兄弟之战(Bruderkrieg)。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此战是第三次独立战争。.

北德意志邦聯和普奥战争 · 普奥战争和约翰一世 (萨克森) · 查看更多 »

普魯士

普鲁士(Preußen;普鲁士语:Prūsa;Prusy;Prūsai;Borussia或Prutenia)乃中世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存在於中北部歐洲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歷史上是德意志统一以及德意志帝國立國的主要力量。此名稱之涵義在不同時期有變遷。.

北德意志邦聯和普魯士 · 普魯士和约翰一世 (萨克森) · 查看更多 »

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在法國稱1870年法德戰爭(Guerre franco-allemande de 1870),在德國稱德法戰爭(Deutsch-Französischer Krieg),是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戰爭。戰爭是由法國發動,最後以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

北德意志邦聯和普法戰爭 · 普法戰爭和约翰一世 (萨克森)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北德意志邦聯和约翰一世 (萨克森)之间的比较

北德意志邦聯有31个关系,而约翰一世 (萨克森)有3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9.84% = 6 / (31 + 30)。

参考

本文介绍北德意志邦聯和约翰一世 (萨克森)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