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北哈马黑拉县和摩羅泰島相似
北哈马黑拉县和摩羅泰島有(在联盟百科)12共同点: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行政区划,印度尼西亚时间,婆罗洲,世界政區索引,北马鲁古省,哈马黑拉岛,特尔纳特岛,特尔纳特苏丹国,菲律宾,葡萄牙,耶稣会。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亞共和国(Republik Indonesia,IPA讀音:),简称印度尼西亞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約由17,508個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萬島之國」黃煥宗、孫福生,《中國大百科全書》-印度尼西亞歷史。。印度尼西亞人口超過2.65億,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國體屬共和國,國會代表及總統皆由選舉產生。印度尼西亞首都為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國界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賓及澳大利亚等其他鄰國。印度尼西亞為东南亚国家联盟創立國之一,且為20國集團成員國。在2016年,依國際匯率計算,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16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8大經濟體。 印度尼西亞群島自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古代王國三佛齐及之後的满者伯夷曾與中國和印度進行貿易。印度尼西亞當地統治者逐步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和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和印度教王國。外國勢力因天然資源而進入印度尼西亞,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宗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岛的貿易。在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時期後,印度尼西亞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告獨立,但獨立後仍面臨天災、貪汙、分離主義、民主化進程、經濟上劇變等挑戰。 由於島嶼遍布,印度尼西亞有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最大的族群為爪哇族,並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國家語言、種族多樣性、穆斯林占多數人口、殖民歷史及反抗殖民為印度尼西亞人的共同身分。印度尼西亞國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存異求同)闡明了多樣性及國家的型態。國家的天然資源豐富,但貧窮仍相當普遍,因而在世界各地有不少的印尼籍移工,但也有針對該地天然資源保育或收穫而來的西方人,國際交流程度不低。.
印度尼西亚行政区划
印度尼西亚的一级行政区是省(Provinsi),省由市和县组成。省、县和市有自己的地方政府和议会机构。 自1999年颁布了关于地方政府的1999年第22号法开始(该法令由2004年第32号法令再次修订),现在地方政府在管理地区方面拥有更大的权限。外交、防务(包括军队和)、和货币政策仍由控制。2005年开始,地方政府的首脑(省长、县长和市长)已由民众直接产生。.
北哈马黑拉县和印度尼西亚行政区划 · 印度尼西亚行政区划和摩羅泰島 ·
印度尼西亚时间
#重定向印度尼西亚标准时间.
北哈马黑拉县和印度尼西亚时间 · 印度尼西亚时间和摩羅泰島 ·
婆罗洲
婆罗洲(Borneo),印尼稱之為加里曼丹岛(Kalimantan)是世界第三大岛,亞洲第一大島,面积736,000平方公里,僅次於格陵蘭及新幾內亞。現全境由印尼、馬來西亞及汶萊三國管轄,而菲律賓曾宣稱有沙巴部分的主權。.
北哈马黑拉县和婆罗洲 · 婆罗洲和摩羅泰島 ·
世界政區索引
世界政區索引列出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不仅包括被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也包括未被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和海外属地与其他特殊政区。 本索引包含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中所有国家(或地区)将按照英文字母排序,并将提供中文简称、全称以及英文简称,其中未被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用绿色标记,海外属地与其他特殊政区单列并用浅蓝色标记。 第二个部分中所有国家(或地区)将按照大洲排序,仅提供中文简称的信息。 其他參照索引:人口排列、面积排列、人口密度排列、国内生产总值或参考目录。.
北马鲁古省
北马鲁古省(Provinsi Maluku Utara)又叫北摩鹿加省,是印度尼西亚东部的一个省,辖境包括马鲁古群岛的北部。北马鲁古省的首府是哈马黑拉岛的索菲菲,最大城市是特尔纳特。2010年人口普查,北马鲁古省人口1,038,087,是印度尼西亚人口最少的省之一;最近的人口普查(2014年)估计,北马鲁古省人口增长达到1,141,561。 整个马鲁古群岛曾经是一个单独的省,1999年时分为两个省。马鲁古省北部的北马鲁古县、中哈马黑拉县和特尔纳特市合设北马鲁古省。宣布成立北马鲁古省的印度尼西亚1999年第46号法案中定索菲菲为首府。但是介于索菲菲基础设施欠缺,北马鲁古省2010年前以特爾納特為临时首府。2010年8月24日起,北马鲁古省行政中心迁至索菲菲。.
哈马黑拉岛
哈马黑拉岛(Halmahera Island),又名济罗罗岛(Jilolo或Gilolo),是印度尼西亚摩鹿加群岛主岛,属北马鲁古省管辖。全岛面积17780平方公里,人口162728人(1995年),穆斯林和基督教教徒各占约一半。 H H Category:生態區域.
特尔纳特岛
特尔纳特岛是印尼东部马鲁古群岛(摩鹿加群岛)中的一个岛屿,位於哈馬黑拉島西侧,是一个圆锥型的由瓜马拉马火山的火山锥组成的岛,以前曾经是一个独立的苏丹国,是世界上丁香的主要产地,并因此曾经使当地苏丹成为印尼最富有的苏丹,现在单独为一个特尔纳特市,属于北馬魯古省。岛西北有托利雷湖。 特尔纳特岛由于处于活跃的火山地带,经常发生地震,1980年9月瓜马拉马火山曾经爆发,1999年和2000年当地曾经发生伊斯兰教徒和基督教徒间的暴力冲突。.
特尔纳特苏丹国
-- --(印尼语:Kesultanan Ternate)是印度尼西亚最老的穆斯林王国之一,由Baab Mashur Malamo建立于1257年。在巴布拉苏丹(Baabullah)时代(1570–1583)达到鼎盛的黄金时期。苏丹国范围包括印尼东部和菲律宾南部的一部分。特尔纳特苏丹国在15至17世纪是个区域大国以及世界主要的丁香生产地。现在特尔纳特苏丹国仅仅是文化的象征,苏丹也只是象征性的存在,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由Baab Mashur Malamo创立的王朝和苏丹国一样一直延续到现在。.
北哈马黑拉县和特尔纳特苏丹国 · 摩羅泰島和特尔纳特苏丹国 ·
菲律宾
菲律賓共和國(Republika ng Pilipinas;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通稱菲律賓,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其地理位置處於西太平洋,北隔呂宋海峽與臺灣相望,南隔西里伯斯海與印度尼西亚相望,西隔中国南海與越南相望,東邊則為菲律宾海。作為一個座落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熱帶國家,菲律賓常年飽受地震與颱風侵襲,然而其氣候環境也造就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生物多樣性。菲律賓群島由7,641個島嶼組成,可分為呂宋島、-zh:米沙鄢群岛;zh-tw:維薩亞斯群島;zh-hk:維薩亞斯群島;zh-sg:米沙鄢群島;-和zh:棉兰老岛;zh-tw:民答那峨島;zh-hk:棉蘭老島;zh-sg:棉兰老岛;-三大島群。其國內人口約9,300萬,加上約1,100萬海外菲律賓人,2015年時總人口破億(世界第12名),成為東南亞第二個人口破億的國家。菲律賓群島上的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該地區最早的居民,隨後南島民族的遷徙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的發展,各地分別受到了印度文化、中華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影響。 1521年麥哲倫探險隊航海抵達此地,隨後西班牙人於1565年至1571年期間開始陸續佔領菲律賓群島,展開長達300多年的統治。19世紀末期,菲律賓經歷了對西班牙革命、美西战争及美菲战争之後,成為美國殖民地,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被日本佔領,並在戰後獨立。美國在當地留下了英文的主導地位以及對西方文化的認同。獨立至今,菲律賓經歷過數次的經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動盪、貪污問題及社會不安成為了阻礙其發展的一大因素。此外,其國內還有嚴重的貧富差距。但是,近年來菲律賓的經濟有所改善,海外打工移民陸續歸國,特別是北部各島嶼、马尼拉的建設達到新興國家水平,該國並榮獲了亞洲四小虎的称号。.
北哈马黑拉县和菲律宾 · 摩羅泰島和菲律宾 ·
葡萄牙
葡萄牙共和国(República Portuguesa),简稱葡萄牙(Portugal)、葡國。明朝《坤輿萬國全圖》称之爲波爾杜瓦爾(或波爾杜曷爾)、拂朗機(或拂朗幾、佛朗機);亦有蒲都麗家等稱謂,清朝時稱博都雅,或者澳門也有譯作葡萄牙民國。 葡萄牙是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个国家,西部和南部瀕臨大西洋,北部和东部則與西班牙相接;首都-里-斯本以西的罗卡角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除了欧洲大陆的本土之外,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也是葡萄牙的领土。 現今葡萄牙邊界內的疆土,自古代開始就屢屢易主。葡萄牙曾是羅馬帝國版圖下的一員,期間曾被西哥特人和苏维汇人入侵,多方勢力相互角鬥;八世紀時,摩尔人征服了大部分的伊比利亚半岛,出現了較為一統的政權,也因而開啟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長達數世紀的戰爭當中,葡萄牙以今天西班牙的加里西亞地區為基地,於1139年成立葡萄牙王國,由北而南逐步完成征服。 16世纪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中扮演活躍角色,成為重要的海上強國。全盛時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旨在將世界瓜分為兩半。現存歐洲國家當中,葡萄牙是為殖民歷史最悠久的一國,自從1415年攻占北非休达到1999年澳門政權移交(亦有一種算法為到2002年的東帝汶獨立為止),殖民活動長達幾近六百年。昔日龐大的殖民帝國,曾包括世界五十三個國家的部分領土,也使其官方語言葡萄牙語成為兩億四千萬人的共同母語,和世界第六大語言。但十九世紀開始,隨著最大殖民地巴西的獨立,葡萄牙的國勢快速地衰落。1910年10月5日革命推翻了葡萄牙王室,而成立不穩定的民主政權——葡萄牙第一共和国;卻在不久後又被保守派軍官領導的軍事政變推翻,是為新政時期,即葡萄牙第二共和国。直到1974年葡萄牙殖民地戰爭結束,反戰的康乃馨革命爆發,葡萄牙才重新成為自由民主國家。.
北哈马黑拉县和葡萄牙 · 摩羅泰島和葡萄牙 ·
耶稣会
耶稣会(Societas Iesu,簡寫為S.J.或S.I.)是天主教會的主要男修会之一,1534年8月15日由依納爵·羅耀拉與方濟·沙勿略、等人共同於巴黎成立,至1540年由教宗保祿三世詔令承認。最初是為了對抗宗教改革的風潮而創立,在天主教會中屬於原教旨主義派,重視神學教育、對教會的忠誠度以及向青年傳教,發願守貞、神貧,並要求會士对修会和聖座的命令绝对服从。 耶穌會除了協助祈祷、从事社工慈善,拯救貧困之外,最大的特色是興學,他們首先在歐洲興辦許多大學、高中,是現今世界最大的辦學團體之一;培養出的學生除神職人員以外,也大多活躍於西方政界與知識份子階級,著名者有笛卡兒等。現任教宗方濟各即為耶穌會會士,為首位耶穌會出身的教宗。 目前耶穌會大約有兩萬名會士,在超過112个国家活动,加入耶稣会比加入其它修会困難,要受到更長時間的考驗。申請入會者可選擇成為神父或終身修士,但兩者的培育過程相同,不但要取得神學學位,而且还要有另一项科目的大学学士毕业文凭。耶穌會特有的靈修方式稱為「」,是羅耀拉所創。由於耶穌會重視教育事業,許多耶穌會會士擁有博士學位、甚至在大學執教。 耶穌會格言是「愈顯主榮」(Ad Majorem Dei Gloriam),这句话往往被缩写为「AMDG」。會徽下方是紀念基督信仰中釘死耶穌的三根釘子,上方的IHS則是耶穌希臘文寫法(ΙΗΣΟΥΣ)的前三個字母(Σ的寫法往後演變成拉丁字母的S),亦有「耶穌是人類救主」之義(Jesus Hominum/Hierosolymae Salvator)。與其他歷史較久的修會不同,耶稣会無會衣,一般只在會士姓名後面加上“SJ”的後綴,以表明其身份。.
北哈马黑拉县和耶稣会 · 摩羅泰島和耶稣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北哈马黑拉县和摩羅泰島的共同点。
- 什么是北哈马黑拉县和摩羅泰島之间的相似性
北哈马黑拉县和摩羅泰島之间的比较
北哈马黑拉县有73个关系,而摩羅泰島有2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2,杰卡德指数为12.50% = 12 / (73 + 23)。
参考
本文介绍北哈马黑拉县和摩羅泰島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