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匈人和邓吉西克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匈人和邓吉西克之间的区别

匈人 vs. 邓吉西克

匈人是一個古代生活在歐亞大陸的遊牧民族。他們在4世紀西遷到了東歐,並入侵東、西羅馬帝國。歐洲的古文獻對此一民族及其在歐洲的事蹟有若干敘述。5世纪末时,匈人国家逐渐瓦解并从历史消失。匈人自东向西的进攻引发了欧洲民族大迁徙,最終導致西羅馬帝國滅亡,对欧洲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18世纪以来部分学者认为匈人就是中国史书中的匈奴人,但匈人和古代位於中国大陸的匈奴人是否有血緣關係或系同一民族尚无定论。近年来使用DNA等测试手段,也未能解答这一问题。懷疑這兩個民族係出同源的主要原因是:北匈奴西遷和三百年後在歐洲出現的匈人時間上的吻合,「匈奴」的「匈」跟「匈人」的發音「Huns」,音韻上的接近,中國記載匈奴滅奄蔡而歐洲也記載匈人滅阿蘭王國(古稱奄蔡),最早期的匈人屬蒙古人種,與匈奴相同,而後期的匈人應屬於圖蘭人種(歐亞混血)。. 邓吉西克(Δεγγιζίχ,Dengizich;)是一位匈人君主。他是阿提拉的次子。“邓吉西克”在古代突厥语中意思是“小海洋”,与蒙古语“成吉思”的语意相同。 在阿卡齐尔部落首领卡拉达齐逝世后,邓吉西克被阿提拉任命为该部落首领,据守乌克兰草原一带。454年,艾拉克阵亡,匈人帝国瓦解,异族附庸纷纷反叛,潘诺尼亚被东哥特人占据。463年,邓吉西克率军绕过斯皮德人的领地,突袭潘诺尼亚,驱逐了东哥特人,恢复匈人帝国。 468年,匈人势力被东哥特人逐出潘诺尼亚,邓吉西克被迫率部众沿多瑙河南下,攻打東羅馬帝国。途中遭東羅馬军队伏击阵亡,其首级送往君士坦丁堡示众。 Category:匈人.

之间匈人和邓吉西克相似

匈人和邓吉西克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君士坦丁堡多瑙河阿提拉

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ις、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η;Constantinopolis;قسطنطینیه;现代İstanbul)又譯康斯坦丁堡,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舊名,現在則指伊斯坦堡金角湾與马尔马拉海之間的地區。它曾经是羅馬帝国、拜占庭帝国、拉丁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拜占庭建立新都,命名為新羅馬(Nova Roma;Νέα Ρώμη),但该城普遍被以建立者之名称作君士坦丁堡。在公元12世纪时Rosenberg, Matt.

匈人和君士坦丁堡 · 君士坦丁堡和邓吉西克 · 查看更多 »

多瑙河

多瑙河(德文:Donau)是欧洲第二大河,次於俄罗斯的伏尔加河,發源於德國黑森林地區,最後注入黑海,全長2857公里,流域面積81.7万平方千米Bundesministerium für Umwelt, Naturschutz und Reaktorsicherheit: Hydrologischer Atlas von Deutschland, Freiburg i. Br.

匈人和多瑙河 · 多瑙河和邓吉西克 · 查看更多 »

阿提拉

阿提拉(Attila,),一譯亞提拉,古代欧亚大陆匈人最为人熟知的领袖和皇帝,史学家称之为「上帝之鞭」,曾多次率领大军入侵東羅馬帝国及西羅馬帝国,並對兩國構成極大的威胁。他曾率領軍隊兩次入侵巴爾幹半島,包圍君士坦丁堡;亦曾遠征至高盧(今法國)的奧爾良地區,最後終於在沙隆戰役被逼停止向西進軍。然而後來他卻攻向意大利,並於公元452年把當時西羅馬帝国首都拉文納攻陷,趕走了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使西羅馬帝国名存實亡。 由448年至452年,匈人帝国在阿提拉的带领下,疆土到了盛极的地步:东起自咸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在这广大区域的一带附属国,都有自己的国王和部落酋长,平日向阿提拉称臣纳贡,战时出兵参战。在阿提拉死後,他的帝国迅速瓦解消失,使他在歐洲歷史中更富傳奇性。在西歐,他被視為殘暴及搶奪的象徵,但同時相對地亦有歷史記載形容他是一個偉大的皇帝,尤見於古北歐的薩迦文獻記載中。.

匈人和阿提拉 · 邓吉西克和阿提拉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匈人和邓吉西克之间的比较

匈人有75个关系,而邓吉西克有1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3.49% = 3 / (75 + 11)。

参考

本文介绍匈人和邓吉西克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