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勃列日涅夫主义和苏联军事史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勃列日涅夫主义和苏联军事史之间的区别

勃列日涅夫主义 vs. 苏联军事史

勃列日涅夫主义,又称勃列日涅夫学说,是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勃列日涅夫在1968年侵略捷克斯洛伐克镇压布拉格之春运动前后,在苏联及华沙条约成员国内,推行的一套对外扩张和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和政治控制的理论。该学说虽然以勃列日涅夫命名,但实际上是当时掌握苏联意识形态宣传大权的“灰衣主教”苏斯洛夫的成果。. 苏联军事史从1917年11月7日的十月革命开始,到1991年的苏联解体为止。 为应对白军和外国军队的干涉,1918年1月28日,苏俄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建立工农红军的法令。在1918年,红海军也建立了起来。1918年-1921年,苏联红军还参与了与波兰的战争。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苏联派出军事顾问到过中华民国、西班牙等国家。1939年,苏联红军在西方与芬兰进行战争,在东方与日本帝国在中华民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边境上有过诺门坎冲突。1941年-1945年,苏联红军参与了伟大卫国战争,抵挡住了纳粹德国的进攻,并在1945年成功占领纳粹德国首都柏林。 1946年,苏联红军和苏联红海军一起改组为苏联武装力量。冷战时期,苏联的军事力量除了苏联武装力量之外,还有内务部的内卫部队、克格勃的边防部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苏联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苏联的军事力量有着数量庞大的常规武器和核武器。苏联的军事力量在冷战时期参与过朝鲜战争、中苏边界冲突、阿富汗战争、越南战争、阿拉伯-以色列冲突,并参与干预1956年的匈牙利十月事件和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 1991年苏联解体时,苏联的军事力量被各个加盟共和国瓜分,由於蘇聯時期各加盟國就已有各國自己的軍隊,因此一些重要裝備(如核武)的轉移是透過必須外交談判才能完成。俄罗斯分得的数量最多。.

之间勃列日涅夫主义和苏联军事史相似

勃列日涅夫主义和苏联军事史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南斯拉夫中华人民共和国布拉格之春阿富汗战争 (1979年)苏联捷克斯洛伐克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爾字母: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Jugoslavija),是1929年至2003年建立於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數個國家的總稱。以从鄂圖曼土耳其帝国独立的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隨著鄂圖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的戰敗,塞爾維亞和附近的各南斯拉夫人地區合併,創建了南斯拉夫聯邦。 1992年至2003年間,南斯拉夫除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外其他民族国家纷纷独立,此聯邦政體也因此而逐渐解體,南斯拉夫也随之成為歷史名詞,2006年随着黑山的公投和獨立,鬆散聯盟塞爾維亞和黑山也宣告終結。.

勃列日涅夫主义和南斯拉夫 · 南斯拉夫和苏联军事史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勃列日涅夫主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军事史 · 查看更多 »

布拉格之春

布拉格之春(捷克语:Pražské jaro;斯洛伐克語:Pražská jar ;俄语:пражская весна)是1968年1月5日开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内的一场政治民主化运动。这场运动直到当年8月20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捷克才告终。 在共产党第一书记亞历山大·杜布切克的领导下,捷克斯洛伐克显示出越来越强烈的独立倾向。杜布切克在国内政治改革的过程中,提出了“带有人性面孔的社会主义”,这个方案并不像1956年匈牙利的改革一样,完全抛弃了旧有的传统。然而,苏联依然将这视为对其领导地位的挑战,也是对于东欧地区政治稳定的一种威胁。在冷战期间,这是华沙条约成员国所不能接受的。此外,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拒绝苏联的援助而宁愿屈服于希特勒的经验,都依然清楚地存在于苏联每个人的记忆之中。在捷共内部也存在有一部分少数派—尤其在高层领导中—拒绝放松党对社会的控制权,并且密谋在苏联的领导下推翻改革者的领导。 与中东欧的许多国家不同,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通过一场平稳的政治变革使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上台,并没有发生如同匈牙利一样的暴力革命和社会动荡。但是,苏联期望在其盟国中推行苏式的政府模式,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武力来强制实现。这种政策因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而被称为勃列日涅夫主义,其实这种政策最早从斯大林时代就开始存在,只是勃列日涅夫首次将其公之于众而已。苏联的这种霸权主义直到1980年代后期,才被戈尔巴乔夫的辛納屈主义所取代。 捷克斯洛伐克的这段民主化进程,在8月20日深夜开始的20万华约成员国军队和5000辆坦克的武装入侵后宣告失败。事实上,在入侵前不久,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大会已经准备支持改革派,并削弱斯大林主义者的力量。在一个工厂里,捷共通过了改革方案,但是入侵者将这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 事件发生后,西方国家中只有少数批评,因为在冷战时期,由于核对峙的存在,西方国家无法挑战苏联在中欧地区的霸主地位。这次军事入侵导致了约有10万人左右的难民潮,其中包括了许多精英知识分子。这次事件也改变了在许多西方国家左翼分子对列宁主义的左翼人士的同情態度。 这起事件的名字曾由韓國的「」(首爾舊名)和中国的「北京之春」所借用,也用來称呼后来的政权变更,比如“阿拉伯之春”。.

勃列日涅夫主义和布拉格之春 · 布拉格之春和苏联军事史 · 查看更多 »

阿富汗战争 (1979年)

#重定向 苏联-阿富汗战争.

勃列日涅夫主义和阿富汗战争 (1979年) · 苏联军事史和阿富汗战争 (1979年) · 查看更多 »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8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史稱十月革命及一月劇變;之後俄國發生內戰,布尔什维克党領導的紅軍擊敗了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成立首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蘇聯。 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尔·列宁於1924年去世後,约瑟夫·斯大林從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中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在歐美經濟危機期間推行驚人的大規模重工業化,但也進行多次大清洗,導致逾百萬人在政治鬥爭中被整肅或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於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判決。不過很快兩者關係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國等軸心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因出兵击退入侵德军,并得以控制了東歐大部分國家。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的華沙条約組織(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於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政治鬥爭,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級資源價格回落,此時的蘇聯大力施行福利國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壓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將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寬對東歐等其他衛星國的控制,却导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葉爾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但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蘇聯建立的紅色秩序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苏联宪法規範苏联是一個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為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勃列日涅夫主义和苏联 · 苏联和苏联军事史 · 查看更多 »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文/斯洛伐克文:Československo),是一个存在於1918年至1992年的欧洲国家,解体後演變為两个独立國家──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

勃列日涅夫主义和捷克斯洛伐克 · 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军事史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勃列日涅夫主义和苏联军事史之间的比较

勃列日涅夫主义有23个关系,而苏联军事史有14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3.59% = 6 / (23 + 144)。

参考

本文介绍勃列日涅夫主义和苏联军事史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