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加斯帕尔·德科利尼和法兰德斯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加斯帕尔·德科利尼和法兰德斯之间的区别

加斯帕尔·德科利尼 vs. 法兰德斯

加斯帕尔·德·科利尼(Gaspard de Coligny,)法国军人和政治家。他是法国宗教战争时期胡格诺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加斯帕尔·德·科利尼生于沙蒂永,是沙蒂永地区的世袭领主。父親為加斯帕尔·德·夏提旺,母親是路易絲·德·蒙莫朗西(法國陸軍大元帥安內·蒙莫朗西的妹妹)。他在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和亨利二世统治时代参加多次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战争,在战斗中表现出色。1552年,亨利二世任命科利尼为法国海军上将。1557年,科利尼在抗击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查理五世皇帝之子)的圣康坦战役中战败被俘,并被押往西班牙。在西班牙的两年监禁生活中,科利尼与胡格诺教徒发生接触,他赞同他们的宗教观点,成為喀爾文派信徒。此后他便以胡格诺教徒的身份活跃于政治舞台之上,十多年後更成為胡格諾派的最高領袖。 在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在位时期,加斯帕尔德科利尼是宫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对查理九世有巨大的个人影响。1560年查理九世之母卡特琳·德·美第奇怂恿包括科利尼在内的一批胡格诺派领袖发动政变推翻把持朝政的吉斯家族(此所谓安布卢瓦阴谋),结果计划失败并导致大批胡格诺派人士被捕。然而,科利尼成功地在1563年与吉斯家族签订的安布卢瓦条约中为胡格诺教徒争取到更大的宗教信仰权利。 在法国宗教战争全面爆发后,科利尼成为胡格诺派主要将领,在1570年缔结结束战争第三阶段的圣日耳曼条约中起了很大作用。他同時與天主教溫和派的表弟弗朗索瓦·蒙莫朗西,組成聯合陣線,希望結束胡格諾戰爭,並藉由號召全國、打擊宿敵西班牙的行動,團結法國內部的新、舊教的兩派勢力。(當時西班牙在1571年地中海的勒班陀戰役,大敗原本的地中海霸主鄂圖曼土耳其,使得西班牙國勢大張,在西、南歐接近霸主的地位)他的主張很快獲得溫和的国王查理九世之賞識,一時間成為宮廷中最有權力的大臣,據說國王還私下稱他為父親。 科利尼对年轻的国王查理九世的有力影响,很快引起王太后凱瑟琳·德·美第奇的猜忌。1572年8月24日,科利尼在卡特琳德美第奇策划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杀中遇害。 科利尼死後,他的女兒路易絲·德·科利尼(1555-1620年)於1583年嫁給奧蘭治親王兼荷蘭執政沉默者威廉,並在隔年生下腓特烈·亨利(在1625年繼承奧蘭治親王兼荷蘭執政)。因此科利尼不但是沉默者威廉的岳父,也是1689年光榮革命後之英王威廉三世的外高祖父。. 法蘭德斯(Vlaanderen;Flandre),又譯為弗兰德或弗朗德倫,是比利時西部的一個地區,人口主要是弗拉芒人,说荷兰語(又称“弗拉芒语”)。传统意义的“法蘭德斯”亦包括法國北部和荷蘭南部的一部分。.

之间加斯帕尔·德科利尼和法兰德斯相似

加斯帕尔·德科利尼和法兰德斯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荷兰法国

荷兰

荷蘭(Nederland,),直譯尼德蘭,是主權國家荷蘭王國()下的主要構成國,与美洲加勒比地区的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屬圣马丁等四個主體,共同组成這個主權國家。 荷兰的領土可分為歐洲區與加勒比區兩個部份。歐洲區領土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並與英國為鄰。加勒比海區,位於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包括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三個小島。荷蘭最大的三個城市分別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與海牙。阿姆斯特丹是宪法确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國王的王宫和大多数使馆都位于海牙。此外,国际法庭也设在海牙。鹿特丹港,位於鹿特丹,為全世界進出量第八的大型港口。 「尼德蘭」的字面意義,為低地國家,這個名稱來自於它國內平坦而低濕的地形。其國土中,只有約50%的土地高於海拔1公尺。其國土中,低於海平面的土地,絕大多數是人造的。從16世紀開始,荷蘭人,利用風車及堤防排乾積水,逐步由海中及湖中製造出圩田。現今荷蘭國土總面積中,有17%是人造的。荷蘭是一個人口非常稠密的國家,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06人,若不計入水域面積則是每平方公里497人。在全世界上,也只有孟加拉、台灣、韓國的總人口數與人口密度,同時高於尼德蘭。儘管如此,尼德蘭是世界第二大的糧食與農產品出口國,僅次於美國http://www.government.nl/news/2014/01/17/agricultural-exports-reach-record-levels.htmlhttp://www.hollandtrade.com/sector-information/agriculture-and-food/?bstnum.

加斯帕尔·德科利尼和荷兰 · 法兰德斯和荷兰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加斯帕尔·德科利尼和法国 · 法兰德斯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加斯帕尔·德科利尼和法兰德斯之间的比较

加斯帕尔·德科利尼有29个关系,而法兰德斯有1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4.76% = 2 / (29 + 13)。

参考

本文介绍加斯帕尔·德科利尼和法兰德斯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