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加拿大行政区划和曼尼托巴省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加拿大行政区划和曼尼托巴省之间的区别

加拿大行政区划 vs. 曼尼托巴省

加拿大的行政區劃是由10個省(Province)和3個地區(territory;territoire)所組成的。省和地區的主要不同的地方在於省是根據憲法法令所設立的,但地區是據聯邦法律所設立的,所以地区由聯邦政府直接管轄、省則是由各省的政府所管轄的。 省政府負責各種公共服務,如健康保險、教育、和工作保險。各省除徵收的稅收之外,同時也獲得聯邦政府的分配經費來支付所需要的開銷。 各省的議會為一院制,通常由議會中多數黨領袖出任省長。但西北地區和努那武特的議會沒有政黨,該地區行政首長是由議院選舉產生。 各省份的皇室代表稱為省督。在三個地区的聯邦政府代表稱為專員。. 省(Manitoba),簡稱曼--省;當地華人全稱緬尼--托巴省,簡稱緬省《》,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東版(多倫多),2008年11月25日刊登。;省,加拿大一級行政區。草原三省之一(另外两个是阿尔伯塔省和萨斯喀彻温省),也是加拿大人口第五多的省份,据估计约130万人。曼尼托巴省占地649,950平方公里(250,900平方英里),地貌地形种类丰富。 该省东部毗邻为安大略省、西部萨斯喀彻温省,北部努纳武特地区,西北部西北地区,南部美国北达科他州和明尼苏达州。除了英語之外,雖然在建省初期法語曾一度也是官方語言之一,但此規範已在19世紀末期時廢除。马尼托巴省的标志是一头北美野牛(bison),野生水牛曾一度主宰該省境內的草原地帶。如今的曼尼托巴省以農業與畜牧業為主,是加拿大最重要的糧穀倉地帶。 土著人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已经在曼尼托巴省居住了几千年。 直到17世纪末,毛皮贸易商抵达该地区,当时它是鲁珀特地区的一部分,属于1670年建立哈德逊湾公司。1867年,关于建立马尼托巴省的谈判导致了梅蒂人针对加拿大政府的武装起义,一场被称为红河叛乱的冲突。叛乱导致加拿大议会在1870年通过了“曼尼托巴法案”,标志着曼尼托巴省正式创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開始有大批移民到此定居。 曼尼托巴的省会和最大的城市是温尼伯,同時也是省內人口最多的城市,是加拿大第八大人口普查区。 温尼伯市是省政府、马尼托巴立法议会和省法院的所在地。 全省五所大学中有四所和四支专业运动队都在温尼伯。 其東北郊的温尼伯湖是加拿大境內第五大湖泊。.

之间加拿大行政区划和曼尼托巴省相似

加拿大行政区划和曼尼托巴省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加拿大加拿大政府魁北克蒙特利尔温尼伯溫哥華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加拿大和加拿大行政区划 · 加拿大和曼尼托巴省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政府

加拿大政府(Government of Canada;),正式名稱為女王陛下政府(Her Majesty's Government;),是管理加拿大的联邦政府,並透過共同機關對普通貨物徵收稅款。在加拿大英語中,「Government of Canada」這個詞可能意味著集體機構,或者專指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這兩種機構在通過《1867年英屬北美法令》且加拿大聯邦化後正式成立,其中採行聯邦制和君主立憲制。由加拿大君主作為政治基礎核心,並且引進西敏式的議會民主制度。加拿大政府治理的相關內容大致在加拿大憲法提及,其他還有幾個世紀來的成文法令、法院裁決以及不成文風俗等。當前加拿大政府架構,分成採取加拿大樞密院轄下的加拿大內閣作為行政機構、加拿大國會作為立法機構和各個作為司法機構。.

加拿大政府和加拿大行政区划 · 加拿大政府和曼尼托巴省 · 查看更多 »

魁北克

#重定向 魁北克省.

加拿大行政区划和魁北克 · 曼尼托巴省和魁北克 · 查看更多 »

蒙特利尔

蒙特利尔(,;,),,是一座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西南部的城市,主要位于圣劳伦斯河和渥太华河汇合处的蒙特利尔岛及周边小岛上。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蒙特利尔人口约为342万,是魁北克省内最大城市、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及北美第十五大城市。「蒙特利尔」一词来源于中古法语「Mont Royal」,意思为「皇家山」,至今蒙特利尔城中心的地标皇家山仍以此命名。法语是蒙特利尔的官方语言,也是城市里最常用的语言,使用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60.5%,使得蒙特利尔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法语城市。 蒙特利尔曾经是加拿大经济首都,拥有最多的人口及最发达的经济,但是在1976年蒙特利尔奧運會后被安大略省的多伦多超过。今天蒙特利尔仍然是加拿大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航空工业、金融、设计、电影工业等行业发达。蒙特利尔被认为是世界最佳宜居城市,并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认定为设计之城。.

加拿大行政区划和蒙特利尔 · 曼尼托巴省和蒙特利尔 · 查看更多 »

温尼伯

温尼伯(Winnipeg;),加拿大當地漢語人士稱之為溫尼辟,座落於草原三省東緣,是加拿大第八大城市,也是馬尼托巴省省会和该省最大城市,半數以上的曼尼托巴省人口集中於此,现有人口约71万。溫尼伯的名字源於當地原住民的克里語,意為“渾水”。溫尼伯在地理上屬於西加拿大。它是一個運輸、經濟、製造業、農業與教育的重鎮。同時也是西加拿大的重要交通樞紐,距美国邊境仅96公里。1738年,法國商人在此建立第一個貿易站,在這之前,溫尼伯已成為原住民諸部落的貿易中心。1812年,一批蘇格蘭移民在此定居。1873年,城市人口增至1869人。 溫尼伯的經濟由金融、製造、餐飲、文化及旅遊組成。城內有理查德森國際機場。由北美一級鐵路構築的城市鐵路東西通往加拿大各省,向南則駛往美國。以溫尼伯為主場的體育隊有:溫尼伯藍色轟炸機隊(加拿大式橄欖球)、溫尼伯噴射機隊(冰球)及溫尼伯黃金眼隊(棒球)。坐落在溫尼伯的大學及學院有:曼尼托巴大學、溫尼伯大學、加拿大門諾會大學、聖伯尼菲斯大學及紅河學院。 溫尼伯擁有不同種群的人口,其中菲律賓人占總人口的比例數在加拿大全國為最高,他加祿語也成為城市中使用比例最高的非英語第二語言。然而,其人口的絕大多數仍由歐洲裔構成(如烏克蘭人、俄羅斯人、德國人)。其中十分之一以法語為母語。溫尼伯亞裔在市中心也建立了唐人街。.

加拿大行政区划和温尼伯 · 曼尼托巴省和温尼伯 · 查看更多 »

溫哥華

溫哥華市(City of Vancouver)是加拿大卑詩省低陸平原地區一沿岸城市。根据2016年加拿大统计局人口普查,温哥华市人口有631,486人,而大溫哥華地區的人口为246萬,是卑詩省以至加拿大西部最大的都會區,以及全國第三大都會區;市內人口則在全國排行第八。 溫哥華以英國航海家喬治·溫哥華命名,歐洲人抵達溫哥華一帶後,區內經濟早期主要依賴於林木業。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於1887年延至溫哥華後,溫哥華成為北美西岸水陸路交通的主要樞紐之一,更構成遠東地區、加拿大東部和英國之間貿易往來的重要一環。 溫哥華港現時是加拿大最大和最繁忙的港口,以貨物總噸數計也是北美第四大港口。此外,溫哥華的自然環境深受遊客歡迎,令旅遊業成為市內第二大經濟支柱。溫哥華也是北美第三大製片中心,有「北方好萊塢」之稱。也是20世紀後,與美國舊金山同為華人在北美最集中的地區。 溫哥華近年經常在各項世界最佳居住城市的調查中名列前茅。 溫哥華亦曾於2010年與125公里以外的威士拿聯手舉辦冬季奧運會和冬季殘奧會。 此外溫哥華還曾舉辦2015年女子世界杯足球賽,決賽場地即設在卑詩體育館。.

加拿大行政区划和溫哥華 · 曼尼托巴省和溫哥華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加拿大行政区划和曼尼托巴省之间的比较

加拿大行政区划有38个关系,而曼尼托巴省有17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2.83% = 6 / (38 + 174)。

参考

本文介绍加拿大行政区划和曼尼托巴省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