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剎那緣起和連縛緣起相似
剎那緣起和連縛緣起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十二因缘,刹那,分位緣起,品類論,緣起,順正理論,说一切有部,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阿毗达磨俱舍论,水野弘元。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梵文、巴利文:निदान )也称十二缘起支(梵文:,巴利文:),佛教重要基礎理论之一,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指从「无明」到「老死」、過去世到未來世、這一過程的十二个环节。它們因果相续而无间断,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大海,而不能得以出离。 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依「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迴真相,達到究竟解脫。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个緣生法都是無常的。它們之間是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關聯:1.「無明」 緣「行」(緣:可解作引起),2.「行」緣「識」,3.「識」緣「名色」,4.「名色」緣「六處」,5.「六處」緣「觸」,6.「觸」緣「受」,7.「受」緣「愛」,8.「愛」緣「取」,9.「取」緣「有」,10.「有」緣「生」,11.「生」緣「老死」;周而復始。在解說緣起法時亦可結合上《大緣經》的「名色緣識」。.
刹那
刹那表示一念之間的极短时间,是外来词,来自梵語 (क्षण)。 刹那是中文数字單位10-18,這個字平時很少使用,一般使用国际单位制词头阿托。.
分位緣起
分位緣起,佛教阿毗達摩術語,是緣起理論的一種,源自於《發智論》的時分緣起,是說一切有部四大緣起理論之一,也被經量部等採用,是部派佛教中的主流學說。這個學說以時間為軸,依因果關係,將十二緣起支分別配屬在不同的十二階段中,因為採用階段分位,故稱分位緣起。 其下發展出兩種解說法,《大毘婆沙論》發展出三世二重因果說;《俱舍論》另外舉出了二分緣起說。在大乘唯識學派中,則有二世一重因果說。.
品類論
#重定向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
緣起
緣起(梵語:प्रतीत्यसमुत्पाद ;巴利語:),重要佛教術語,一切有為法都是因各種因緣和合而成,此理即為緣起。除十二緣起外,還有九緣起和十緣起等說法。.
順正理論
#重定向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梵語天城文:सर्वास्तिवाद,IAST:,Sabbatthivāda),简称为有部,音譯為萨婆多部,是部派佛教中上座部分出的一部。.
剎那緣起和说一切有部 · 说一切有部和連縛緣起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Abhidharma Mahāvibhāṣā Śāstra),又稱《阿毘達磨發智大毘婆沙論》、《大毗婆沙論》、《鞞婆沙論》,佛教論書。佛教學者認為它約在西元150年前後,在迦濕彌羅國(今喀什米爾)編著而成。迦濕彌羅的論師,尊奉《大毘婆沙論》,被稱為毘婆沙宗,在他們的努力下,《大毘婆沙論》也因此成為說一切有部的最高論書。.
剎那緣起和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 連縛緣起和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
阿毗达磨俱舍论
《阿毗达磨俱舍论》(Abhidharma-kośa),簡稱《俱舍论》,佛教論書,由印度世亲所著。本论是其代表作之一,對說一切有部學說進行整理與改造,被推崇者稱為是佛法知识的宝库,学习佛法的必读之书。.
水野弘元
水野 弘元(),生於日本佐賀縣,佛教研究者,專長於巴利文文獻。他也是日本曹洞宗僧侶,曾任駒澤大學總長。.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剎那緣起和連縛緣起的共同点。
- 什么是剎那緣起和連縛緣起之间的相似性
剎那緣起和連縛緣起之间的比较
剎那緣起有62个关系,而連縛緣起有1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13.16% = 10 / (62 + 14)。
参考
本文介绍剎那緣起和連縛緣起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