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前綫 (1996年)和新界東選區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前綫 (1996年)和新界東選區之间的区别

前綫 (1996年) vs. 新界東選區

前綫(英文:The Frontier)是一個香港政治組織,成立於1996年8月26日,於2008年11月一次會員大會通過和民主黨合併。. 新界東選區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選區之一,範圍為新界東半部地域,包括沙田區、大埔區、北區及西貢區。 新界東總面積470.97平方公里,總人口(2011年)1,667,887,人口密度3,541人每平方公里。.

之间前綫 (1996年)和新界東選區相似

前綫 (1996年)和新界東選區有(在联盟百科)18共同点: 劉慧卿區鎮樺何俊仁何秀蘭北區 (香港)單仲偕公民黨 (香港)社會民主連線狄志遠西貢區馮智活蔡耀昌柯耀林梁國雄沙田區曾國豐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劉慧卿

劉慧卿(Emily Lau Wai-hing;),香港政治人物,曾任記者及傳媒人,1991年成為首位經地區直選的女性立法會議員,民主黨首位女性主席,前綫政黨前召集人,1989-1991年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南加州大學電視新聞學士,1976-1991年在香港與倫敦的英語傳媒任記者,包括英國廣播公司電視部助理編導等。 2016年,劉慧卿宣布不再競逐連任立法會議員,告別25年的議會生涯。 政治手腕素來強硬,被認為是香港民主派中的「強硬派」,亦堅守立場及原則。自2008年推動前綫與民主黨合併,立場轉向中間靠攏,尤其是在2010年領導民主黨與香港中聯辦達成協議通過政改方案後。在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調查的「十大立法會議員排名榜」長期入榜。與現時的激進民主派相比,雖然政治作風強硬,但她長年堅持「和理非非」的抗爭路線(和平理性,非暴力及非粗口),並對攻擊她的人甚少出惡言(惡意人身攻擊除外)。.

前綫 (1996年)和劉慧卿 · 劉慧卿和新界東選區 · 查看更多 »

區鎮樺

區鎮樺(Au Chun Wah;),現任香港大埔區議會大埔中選區議員,曾任香港大埔區議會廣福及寶湖選區議員。亦是前綫成員、香港民主黨成員、大埔廣福邨廣智樓互助委員會秘書。曾任前綫執委,多次協助立法會議員劉慧卿在大埔區從事地區工作。.

前綫 (1996年)和區鎮樺 · 區鎮樺和新界東選區 · 查看更多 »

何俊仁

何俊仁(Albert Ho Chun-Yan,),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省中山市,現任支聯會主席,前屯門區議會(樂翠選區)議員、民主黨主席、香港立法會議員,而他也是執業律師,畢業於香港大學法律系。.

何俊仁和前綫 (1996年) · 何俊仁和新界東選區 · 查看更多 »

何秀蘭

何秀蘭(Cyd Ho Sau-lan,)。綽號何姨姨、阿Cyd、雞仔蘭,香港政治人物,2004年-2007年度香港島中西區區議員(觀龍選區),香港立法會議員(1998-2004、2008-2016),在任議員期間,擔任泛民會議召集人多年。.

何秀蘭和前綫 (1996年) · 何秀蘭和新界東選區 · 查看更多 »

北區 (香港)

北區(North District),因其爲香港十八區中最北的區議會分區而得名,於1980年從大埔區拆分獨立成區,是香港兩個陸地連接中國大陸的區份之一(另一個為元朗區)。北面和中國广东省深圳市以深圳河、沙頭角河及中英街作邊界,香港和內地的其中三條邊境過境通道(文錦渡、羅湖、沙頭角)都位於北區,西面與新界元朗區,南面和大埔區相連。傳統上北區分為上水、粉嶺、沙頭角和打鼓嶺四個部分,故獨立成區前亦稱爲上粉沙打地區,此外還包括大鵬灣的吉澳、鴨洲等離島。此外,北區亦爲香港傳統鄉村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新界五大氏族中的鄧姓、侯姓、廖姓和彭姓在上水和粉嶺一帶都有大型聚居地,大族之多在香港十八區中絕無僅有,而打鼓嶺和沙頭角公路沿線亦分佈有大量規模較小的氏族之村落,故北區仍然保存不少中國傳統鄉村歷史建築。 根據2016年中的人口統計,新界北區的人口有315,270人,佔全港人口4.3%,每平方公里內的人口數目為2,310人,為香港人口密度較低的行政分區之一,當中約26萬人居住於粉嶺/上水新市鎮,其餘約5萬人則分佈於鄉郊多條村落和低密度別墅區;而根據2016年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統計,北區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爲21,500元,爲新界最低,但仍然比九龍深水埗區和觀塘區稍高。.

前綫 (1996年)和北區 (香港) · 北區 (香港)和新界東選區 · 查看更多 »

單仲偕

單仲偕(Sin Chung-kai,),生於香港,籍貫廣東東莞、民主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太平紳士,前任葵青區議員及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島)。他是香港泛民主派的一員,有單雞(取與騸雞同音)和IT偕之稱。.

前綫 (1996年)和單仲偕 · 單仲偕和新界東選區 · 查看更多 »

公民黨 (香港)

公民黨(Civic Party)是香港民主派的第二大政黨,其意識形態派別為泛民主派。其成立於2006年3月19日,現時是香港立法會第四大黨。 現任主席為前公民黨黨魁、資深大律師梁家傑。黨魁則是新界東民選立法會議員、大律師楊岳橋,內務副主席為香港明愛九龍社區中心擔任督導主任的註冊社工賴仁彪,外務副主席為香港島民選立法會議員、大律師陳淑莊,秘書長為前東區區議員陳啟遠,副秘書長則是北角丹拿選區民選議員鄭達鴻。.

公民黨 (香港)和前綫 (1996年) · 公民黨 (香港)和新界東選區 · 查看更多 »

社會民主連線

會民主連線(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簡稱社民連(LSD),是一個主張「民主制憲」的泛民主派政党,由議員、社運人士,以及基層市民等組成,自稱為「基層主導、民主企硬,旗幟鮮明的反對派」。 社民連現任主席為吳文遠。自2011年起,梁國雄一直是該黨唯一的立法會議員。 在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社民連取三席,一度成為泛民主派第三大黨。其後,社民連立法會議員進行議會抗爭,惟多次被拾違反議事規則而被逐出議事廳。 2010年,社民連發起「五區公投」,此黨三位立法會議員,黃毓民、梁國雄、陳偉業聯同兩位公民黨議員梁家傑及陳淑莊於2010年1月26日集體辭職,其後參加補選並再次當選重返立法會,惟投票率只得17.1%,宣告公投無效。 2011年1月,社民連分裂,黃毓民、陳偉業與部分黨員退黨,另組人民力量,社民連實力因而遭到削弱。 2016年,因應本土派崛起削弱原激進民主派之支持票源,社民連與人民力量組成進步民主連線,派出六人參選,最終只有新界東的梁國雄及陳志全成功連任,社民連參選新界西、新界東及九龍西,其中於九龍西(社民連)及香港島(人力)皆低票落選。.

前綫 (1996年)和社會民主連線 · 新界東選區和社會民主連線 · 查看更多 »

狄志遠

志遠博士(Dr.,),生於香港,前民主黨創黨成員及副主席、前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總幹事、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防止青少年吸煙委員會主席、禁毒常務委員會委員、禁毒教育及宣傳小組委員會主席、團結香港基金會顧問、香港電台節目顧問團成員、社區發展動力培育董事、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現時為新思維主席。 狄志遠曾擔任多項公職,其中包括: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教育委員會委員、融合教育委員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校董、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扶貧委員會委員、公民教育委員會委員、愛滋病基金委員會委員、醫療融資工作小組組員、法律援助服務局成員、漁農自然護理署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委員、博愛醫院管治委員會委員及香港社會服務聯合執行委員會委員等。他亦是香港路德會服務處前副執行總監及香港耆康會前總幹事。狄志遠曾是匯點成員(1985年至1994年)、曾任北區區議員、首屆民選香港立法局議員(1991年至1995年)。.

前綫 (1996年)和狄志遠 · 新界東選區和狄志遠 · 查看更多 »

西貢區

西貢區(Sai Kung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其中一區,位於新界東部,面積12,680公頃,當中包括東面水域內的70多個島嶼,傳統的市鎮中心爲西貢市,不過自1980年代中期香港政府於西貢區南部的將軍澳開發新市鎮後,西貢區的城市化和商業活動都集中在將軍澳新市鎮,而西貢市維持較低程度的開發狀態。根據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統計,西貢區人口有461,864人,絕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南面的將軍澳新市鎮。自西貢區西南部大上托的安達臣道石礦場於2013年底停止營運後,政府啟動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計劃,在石礦場原址進行城市發展。 由於西貢區大部份地方都未開發,維持原來的自然郊野狀態,多年前開始已被譽爲「香港後花園」,成為市民日常郊遊的好去處;而除了西貢市、將軍澳和即將開發的安達臣道石礦場以外,西貢區較爲集中的居住區還包括蠔涌和清水灣半島東岸。.

前綫 (1996年)和西貢區 · 新界東選區和西貢區 · 查看更多 »

馮智活

馮智活牧師(The Reverend Honourable Fung Chi-wood,),香港聖公會聖品,聖公會基愛堂主任牧師。前香港立法局新界北議員,於1980年代反對興建大亞灣核電站而著名。.

前綫 (1996年)和馮智活 · 新界東選區和馮智活 · 查看更多 »

蔡耀昌

蔡耀昌(Tsoi Yiu Cheong Richard,),香港民間監管公共事業聯委會發言人、支聯會副主席、真普選聯盟成員團體代表、民主動力執委、民主黨中委,曾任沙田區區議員。祖籍廣東深圳,中學時期開始參與社運,大學時期支援八九民運並參與「六四」鎮壓後的營救工作。1993年8月被沒收回鄉證,不能踏足內地直至2016年。政界暱稱「阿狗」或「狗哥」。.

前綫 (1996年)和蔡耀昌 · 新界東選區和蔡耀昌 · 查看更多 »

柯耀林

柯耀林(Ricky Or,1971年-)現任將軍澳民生關注組主席、將軍澳廣明苑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前香港西貢區議員、前西貢將軍澳南分區委員會主席、將軍澳廣明苑業主立案法團秘書,民主黨成員,前綫前成員。 2008年11月23日,前綫通過與民主黨合併,柯隨後加入民主黨。 柯於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希望於原區角逐連任,但最終敗於民建聯莊元苳。.

前綫 (1996年)和柯耀林 · 新界東選區和柯耀林 · 查看更多 »

梁國雄

梁國雄(Leung Kwok-hung;),綽號“長毛”(Longhair),祖籍廣東增城,香港社會主義政治人物、社會運動人士,四五行动总代表,香港前立法會議員,属于泛民主派中的激进民主派,还被认为是香港托派的代表人物。他在2004年首次當選香港立法會議員,迄今已五度當選。但於第五次當選時因宣誓風波被法庭裁定取消議員資格,但其與姚松炎和其他被取消資格的民主派立法會議員不同,並非因主張自決及香港獨立而被取消資格,現正上訴中。 梁國雄曾是革命馬克思主義者同盟成員,信奉不断革命论、世界革命等托洛茨基主义理論。他常穿著印有阿根廷共产主义革命家-zh-cn:切·格瓦拉;zh-hk:捷古華拉-头像的襯衫,配合一頭披肩長发,成了他的招牌形象,故得到「長毛」這個綽號,英國傳媒稱之“Longhair”。他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的诗句「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为座右铭。 2017年2月8日,梁國雄宣布參與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但不久就宣布退选。任職議員期間極力爭取並關注全民退休保障計劃、 回購公共事業(港鐵,領展,東西隧道等),標準工時,香港最低工資等民生議題。.

前綫 (1996年)和梁國雄 · 新界東選區和梁國雄 · 查看更多 »

沙田區

沙田區(Sha T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的東部,面積約6,940公頃。沙田區最北以大埔尾坑及中文大學(沙田市地段437號)地界與大埔區為界;西北以城門峽與荃灣區為界;西面以蝴蝶谷尖山隧道出入口與葵青區為界,西南面以琵琶山與深水埗區為界;南面以沙田坳道與黃大仙區為界(山上沙田坳道屬沙田區,由半島獅子園開始);東面以馬鞍山落禾沙里與西貢北的大埔區為界。根據政府統計處 《2014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香港人口概況》,沙田區的人口約有659,794人,為全港人口最多的行政區,亦是一個全面發展的新市鎮,主要為住宅用地,約有六成多人口居住在公共房屋,包括出租公屋、租者置其屋及居者有其屋屋苑。另有約29,000人居住在約48條原居民鄉村。此外,沙田區有四個輕工業區,包括大圍、火炭、小瀝源及石門。而沙田區的沙田新市鎮也是新界首三個新市鎮(舊稱衛星城市)的其中之一,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沙田區東部的馬鞍山則於1980年代開始發展並併入沙田新市鎮之內。.

前綫 (1996年)和沙田區 · 新界東選區和沙田區 · 查看更多 »

曾國豐

曾國豐(Tsang Kwok Fung,),香港人,現任公民黨經濟及公共財務政策支部主席,曾任公民黨前總策劃幹事,梁耀忠議員助理,前綫創會執行委員。在2007年區議會選舉挑戰大埔區大埔墟區議員、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國英,結果以189票之差落敗。 曾國豐的父親在區內開藥行當中醫,母親活躍於區內活動。而他在香港浸會大學就讀時,就活躍於學運界,曾任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第二十六任會長,畢業後曾於時任葵青區議員梁耀忠辦事處當助理,後到英國深造,並曾在壹週刊及東方報業集團當記者。曾國豐每次落區拉票,都打著「年輕、民主、翻新舊區」旗幟,身邊總有大班親朋戚友、街坊街--現身助選。他直言,黨資源不及對手,其助選團都靠親戚朋友「搭膊頭」仗義襄助。亦有地區人士直言,論地區政績和知名度,「空降」的曾國豐的表現可謂「完全等於零」,全賴父母協調拉票。 泛民曾國豐與民建聯李國英爭奪大埔墟議席相當激烈,香港各大新聞台均直播該區選情。 在獲選感言之中,民建聯的李國英表示,感謝曾國豐是一位高質素的對手。 區選一役高票落選激發他再接再厲,他辭去公民黨總策劃幹事一職,專注地區工作,並且於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夥拍上屆議員湯家驊及另一個新人曾健超代表公民黨出選新界東,但最終僅得名單首位的湯家驊以第六的得票率取得議席。 曾國豐於2010年轉職香港職工會聯盟屬下的國泰空中服務員工會擔任總幹事,續擔當公民黨執委至2012年。 2016年他繼續協助公民黨黨員楊岳橋邁向立法會。.

前綫 (1996年)和曾國豐 · 新界東選區和曾國豐 · 查看更多 »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於2004年9月12日舉行,投票人數達1,784,131人;投票率為55.64%,打破1998年53.29%的紀錄(2016年投票率為58.28%,打破本屆創下的紀錄)。是次四年一度的選舉重選立法會60個議席。6個選舉委員會代表議席取消,地方選區則增加6席至30席,另外30席由功能組別產生。 是次立法會選舉比以往有爭議,最後在七一效應下泛民主派地方選區取得18席,但民主黨議席減少,失去立法會第一大黨的地位,惟憑籍功能組別,建制派仍佔多數議席。.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前綫 (1996年) ·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新界東選區 · 查看更多 »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是計劃於2012年所實施的香港政治制度改革,當中包括修改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 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釋法確定了修改程序須走「五部曲」。香港特區政府於2007年發表《政制發展綠皮書》即為「首部曲」拉開序幕,經歷走完「行政長官提交報告」(首部曲)及「全國人大常委會確定」(次部曲)這兩項程序後,在2010年4月14日提出《二零一二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建議方案》,當中不少地方均參照2005年被否決的政改方案。 在此建議方案中,有關修正《基本法》附件一行政長官產生辦法及修正《基本法》附件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部份,亦即:.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前綫 (1996年) ·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新界東選區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前綫 (1996年)和新界東選區之间的比较

前綫 (1996年)有86个关系,而新界東選區有14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8,杰卡德指数为7.69% = 18 / (86 + 148)。

参考

本文介绍前綫 (1996年)和新界東選區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