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前710年代和鄭國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前710年代和鄭國之间的区别

前710年代 vs. 鄭國

不可前710年代和鄭國之间的差异。

之间前710年代和鄭國相似

前710年代和鄭國有(在联盟百科)7共同点: 卫国宋国祭足鲁隐公齐国鄭國鄭莊公

卫国

衞國,中国周朝諸侯國,姬姓,周武王弟康叔後裔。先後建都於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一带。 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封其同母少弟康叔於衛。康叔初封在康國(今河南禹縣西北),康叔封此國號曰衛,即取舊地為名。金文中常見的康侯、康公都是指叔封及其子嗣。 周初衛康叔遵守周公教誨,「啟以商政,疆以周索」,利用商人政治來貫徹周法,治理得很成功。衛國成為屏蕃周朝的重要支柱,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任司寇。這樣,衛國實際上就交由其子庸伯統治。周厲王之前,衛國的歷史少見記述。周平王遷都時,衛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衛武公時一度強盛,為諸侯首領之一。 進入東周時期後由于内乱頻繁而衰弱,前661年被狄人所破,荒淫奢侈的衛懿公被狄人所殺,衛也失國,僅剩五千遺民在宋國、鄭國等國的資助下寄居於曹國。依賴齊桓公的援助,前659年遷衛於楚丘(河南滑縣東),重新建國,方才得以續存,從此淪為小国。衛文公時,國力有所恢復。衛成公元年(前629年),衛為避狄人侵擾,又遷帝丘(河南濮陽),經百年休養生息,經濟始現繁榮。 春秋晚期,衛國孫氏、宁氏專權,君臣關係不和。在孙氏投晋、宁氏被灭之后,卫国又出现了衛後莊公与卫出公父子争国的事件,国力进一步削弱。進入戰國,衛已衰敗,夾在趙、魏、齊、楚之間茍延殘喘。 前343年,魏廢姬姓衛君改立衛靈公的別支後裔子南氏為衛君。前254年,衛終於被魏國兼併,成為其附庸。前252年,魏安禧王改立其駙馬衞元君為衛君。衞元君只是一個封君,是诸侯国國內拥有爵位和封地的人,他不再是诸侯,因此其领地也不能称之为国。前241年,秦攻魏,把衛國原有的濮陽一帶歸入東郡,立姬姓後代衛君角為衞君,並將把他移到野王(河南沁陽),衛又成了秦的附庸。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衛君角被廢為庶人,衛國滅亡。衛國是周諸侯國中最後一個被秦滅亡的國家。 另一種說法是衛國並非被秦二世廢滅,日本史學家認為因春秋戰國的「立年改元」或「逾年改元」的紀年系統造成的混亂,導致司馬遷誤認衛國多出十二年國祚,也就是衛國是亡於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前221年。這種見解為周振鶴所贊同。.

前710年代和卫国 · 卫国和鄭國 · 查看更多 »

宋国

宋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國君子姓,位于现在河南商丘和安徽淮北一带。.

前710年代和宋国 · 宋国和鄭國 · 查看更多 »

祭足

祭仲(,《公羊传》《谷梁传》又说死于前697年),名祭仲,字仲足,又稱祭足,中國春秋時代鄭國的政治家及謀略家。 他在鄭莊公在位時出任大夫,深受寵信。鄭莊公逝世後,《左传》记载他先後扶立鄭莊公的四個兒子為國君(即鄭昭公、鄭厲公、鄭子亹和鄭子嬰),掌管鄭國政權數十年。《公羊传》《谷梁传》则认为他只扶立了两个君主(即鄭昭公、鄭厲公)。但有論者認為祭足需為鄭國政變頻仍負責。.

前710年代和祭足 · 祭足和鄭國 · 查看更多 »

鲁隐公

魯隱公(,前722年-前712年在位),姬姓,名息姑,魯国第十四代国君。魯惠公之子,生母是声子。傳世的魯國史書《春秋》及其三傳的記事都是從魯隱公開始的。.

前710年代和鲁隐公 · 鄭國和鲁隐公 · 查看更多 »

齐国

國是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分為姜齊和田齊兩個時代。其疆域主要位於今山東省大部、河北省東南部及河南省東北部,始封君為周武王國師、軍師太公望姜尚。齊國是周代重要的封國,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齊國國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區)原称营丘,齊胡公時曾遷都至薄姑(臨淄西北五十里)。姜齊傳至齊康公時,大夫田和放逐齊康公於臨海的海島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為國君,是為田齊太公。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姜姓齊國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為戰國七雄之一,于周显王十七年(齐威王五年,前352年)始称王,前221年為秦國所滅。.

前710年代和齐国 · 鄭國和齐国 · 查看更多 »

鄭國

鄭国,别名为奠国,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姬姓,伯爵。.

前710年代和鄭國 · 鄭國和鄭國 · 查看更多 »

鄭莊公

鄭莊公 姬姓,名寤生(),為中國春秋時代鄭國君主,《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記載,生年在鄭武公十四年(前757年)。 鄭莊公繼承其父鄭武公出任周平王的卿士,後來周平王寵信虢公,鄭莊公與周朝關係開始轉壞。在鄭莊公在位期間,鄭國國勢強盛,並曾發生多次戰事,包括由莊公之弟共叔段發動的叛亂,併吞戴國以及击败周桓王率領陳、蔡、虢等联军的繻葛之战。特别是后者,确立了郑国的“小霸”局面,证实了东周权威的衰弱。 鄭莊公對幾名兒子均相當寵愛,加上宋國和齊國進行干預,鄭國在莊公死後發生長達二十年的內亂。鄭莊公有四個兒子先後出任國君,分別為世子忽 (鄭昭公)、公子突 (鄭厲公)、公子亹及公子婴(子儀),最後以子儀被殺、鄭厲公復國結束,並由鄭厲公的子孫繼承鄭國君位。.

前710年代和鄭莊公 · 鄭國和鄭莊公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前710年代和鄭國之间的比较

前710年代有38个关系,而鄭國有8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7,杰卡德指数为5.65% = 7 / (38 + 86)。

参考

本文介绍前710年代和鄭國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