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前371年和前374年相似
前371年和前374年有(在联盟百科)7共同点: 中山桓公,周烈王,韓哀侯,魏武侯,魯共公,趙成侯,楚肅王。
中山桓公
中山桓公,為戰國中山國君主之一,中山國第三任君主,他為中山武公兒子,承襲中山武公的政權。前406年,為魏將樂羊所滅。約前380年左右復國,初定都於顧,後遷於靈壽,分別於前377年、前376年在房子、中人兩地與趙國軍隊交戰,於南方修築長城以抵禦趙國。在位約30餘年。中山王即位後,追謚為桓王。.
中山桓公和前371年 · 中山桓公和前374年 ·
周烈王
周烈王(),又稱周夷烈王,姓姬,名喜,中國東周君主,在位7年。他是周安王之子。周烈王在位期間,秦獻公遷都櫟陽(今陝西省臨潼市),開啟秦國強盛的序幕。周烈王五年(庚戌,前371年),秦獻公發兵攻占韓國六座城市。烈王六年(前370年)齊威王朝見周天子,威王賢名更盛。.
韓哀侯
韓哀侯(),名字不詳,戰國時期韓國君主。 哀侯元年(前376年)韓、魏、趙將晉靖公廢為平民,將其食邑均分,晉國絕祀。次年韓滅鄭,遷都於鄭都新鄭(今河南新鄭),疆域包括今山西東南部和河南中部。 《資治通鑑》記載哀侯以韓傀為相國,而愛嚴遂,韓傀與嚴遂水火不容,前374年嚴遂派殺手在朝中刺殺韓傀,傀走到哀侯處,哀侯抱之,結果殺手刺中傀時也連帶殺了哀侯。《史記·韓世家》則稱「韓嚴弒其君哀侯」。哀侯之子懿侯(或作莊侯)繼位,將國都遷回陽翟。.
魏武侯
魏武侯(? - 前370年)中國戰國時魏國統治者。名擊。前396年繼魏文侯位,前370年卒。.
魯共公
魯共公(),即姬奮,為戰国諸侯国魯国君主,魯国第三十任君主。他為魯穆公兒子,承襲魯穆公擔任該国君主,在位30年。 楊寬考証其在位時間在前382年—前353年。 魯共公十年(前373年),齐国田午弒君自立,国內動蕩,魏国伐齐至博陵,魯国伐齐至陽關。 魯共公二十七年(前356年)与宋後桓公、衛成侯、韓昭釐侯朝梁文惠王。因与楚宣王飲酒不歡,導致了楚国聯合齐国伐魯。.
趙成侯
趙成侯()是中國戰國時期趙國的君主,姓趙,名種,趙敬侯之子。前372年,趙成侯在邢地(今河北邢台漿水村附近)高築檀台,以朝諸侯。因在邢地建檀台,故名邢台。前353年,魏國派大將龐涓帶兵攻打趙國,圍趙都城邯鄲。齊使田忌、孫臏救趙,敗魏於桂陵。趙成侯二十四年(前351年),魏惠王與趙成侯在邯鄲城南的漳水會盟,趙成侯被迫接受屈辱條約。.
楚肅王
楚肅王,原名熊臧,楚悼王子。楚悼王剛死,舊貴族射殺吳起,吳起跑入靈堂,伏在楚悼王的屍體上,結果貴族殃及楚悼王的屍首。楚肅王繼位後,以傷害悼王屍體罪,收捕作亂貴族七十餘家,並處以三族之刑。楚肅王四年,巴伐楚,取茲方(今湖北松滋),楚被迫築扦關(今湖北宜昌市西),进行防御。楚肃王六年(前375年)魏攻楚,战于榆关(今河南中牟西南),韩国乘机而攻灭郑国,并迁都至郑(今河南新郑)。前371年,魏國遣軍攻佔魯陽。楚肃王十一年(前370年)卒,其弟熊良夫继位,是为楚宣王。.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前371年和前374年的共同点。
- 什么是前371年和前374年之间的相似性
前371年和前374年之间的比较
前371年有23个关系,而前374年有1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7,杰卡德指数为20.59% = 7 / (23 + 11)。
参考
本文介绍前371年和前374年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