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利州路和宋朝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利州路和宋朝之间的区别

利州路 vs. 宋朝

利州路,宋朝在四川北部设的路。 北宋管辖一府(兴元府)、九州(利州、洋州、阆州、剑州、巴州、文州、兴州、蓬州、龙州)。南宋管辖三府(兴元府、隆庆府、同庆府)、十二州(利州、洋州、沔州、巴州、阆州、蓬州、政州、金州、阶州、西和州、凤州)、二军(大安军、天水军)。南宋绍兴三十二年,户三十七万一千九十七,口七十六万九千八百五十二。 宋朝时,四川盆地分设西川路和峡路,后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为四川地理名的由来。利州路最初治利州,北宋末才迁治兴元。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之间利州路和宋朝相似

利州路和宋朝有(在联盟百科)15共同点: 南宋夔州路宋史宋朝北宋咸淳四川省紹興 (南宋)益州路西川路路 (行政区划)重庆市梓州路潼川府路成都府路

南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国宋朝的其中一个時期,與北宋合稱「兩宋」。北宋以开封被金人攻入及佔領而结束,1127年6月12日,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因宋朝的五行德運為「火」,改元「建炎」意味著重建王朝的火德。 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称南宋,以别于北宋。绍兴和议后,大部分時間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元朝为并存政权,直至1279年亡于元朝,共152年。 南宋由于军事实力始终不敌金国,统治范围被迫限于秦岭淮河線以南地区,與金国长期军事对峙,但是亦刺激了南宋發展经济、手工业、航運贸易、武器制造及科技。.

利州路和南宋 · 南宋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夔州路

夔州路,宋朝时设置的路。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分峡路置,为川峡四路之一。治所在夔州(治今重庆市奉节县)。辖境相当今四川、重庆两省市万源、达州、垫江、璧山、綦江等市县以东,贵州省遵义、湄潭、镇远等市县以北,湖北省建始、五峰等县以西,并羁縻今贵州省贵阳、都匀、安顺、独山、榕江等市县间诸州。.

利州路和夔州路 · 夔州路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帙最為浩繁的史書,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與《辽史》、《金史》同時修撰。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

利州路和宋史 · 宋史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利州路和宋朝 · 宋朝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北宋

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是中国宋朝的一个時期,自趙匡胤發動陈桥兵變強迫后周末帝禅让(960年)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于次年灭亡,共历9帝,167年。后以应天府為首都建南宋,与北宋合称“两宋”。北宋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後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宋朝以「火」為五行德運,並取紅色為王朝正色。 北宋的最大统治区域包括东、南到海,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与辽相交;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与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青藏高原、大理国交界,以广西与越南交界。北宋是面積最少的中原统一皇朝,亦無法統治河西走廊及燕雲十六州。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三千二百五十万增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一亿一千二百七十五万。.

利州路和北宋 · 北宋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咸淳

咸淳(1265年-1274年)是宋度宗赵禥的年号。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10年。 咸淳十年七月宋恭帝即位沿用。.

利州路和咸淳 · 咸淳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

四川省(四川话拼音:Si4cuan1sen3;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省政府中心為成都市。四川简称川或蜀,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蜀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现今巴蜀则主要是指重庆市与四川省。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譽。.

利州路和四川省 · 四川省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紹興 (南宋)

紹興(1131年-1162年)是南宋皇帝宋高宗的第二个也是最後一個年号,共计32年,有承繼前業,振興昌盛又或是紹奕世之宏修,興百年之丕緒之意。 紹興三十二年六月宋孝宗即位沿用。.

利州路和紹興 (南宋) · 宋朝和紹興 (南宋) · 查看更多 »

益州路

益州路,北宋时设置的路。 咸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路置,为川峡四路之一。治成都府(治今成都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江油、北川等市县以南,喜德、沐川等县以北,小金、沪定等县以东,绵阳、井研等市县以西地区。嘉祐四年(1059年)改为成都府路。 Category:宋朝的路 Category:四川的路.

利州路和益州路 · 宋朝和益州路 · 查看更多 »

西川路

西川路,北宋时设置的路。 北宋初年置,治所在成都府(今四川省成都市)。辖境约当今四川省邛崃山、大渡河以东和陕西省汉中地区西部,贵州省大部,甘肃省、云南省、湖北省一小部。开宝六年(973年)分置峡西路(峡路),辖境缩小。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分为西川东、西二路。太平兴国七年又合为西川路。咸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为益州、利州二路。.

利州路和西川路 · 宋朝和西川路 · 查看更多 »

路 (行政区划)

路是中国宋朝、金朝、元朝时行政区划名称,明朝废除;陳朝也有名為“路”的行政區劃。.

利州路和路 (行政区划) · 宋朝和路 (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重庆市

重庆市,简称巴、渝,别称山城、渝都、雾都、桥都,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首批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航空枢纽、长江中上游航运中心,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 、内陆开放高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温泉之都,中国著名三大火炉城市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1000多年,是巴渝文化属地。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又简称“渝”。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赵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为光宗皇帝,称为“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早对外开埠的通商口岸。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定重庆为战时首都和永久陪都,重庆同华盛顿、伦敦、莫斯科一道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四大指挥中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重庆为中央直辖市,是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和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实行计划单列。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恢复设立重庆直辖市,6月18日正式挂牌。 重庆市地跨北纬28度10分-32度13分,东经105度11分-110度11分之间的青藏高原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渝东接湖北、东南接湖南,渝南接贵州,渝西接四川,渝北接陕西,辖区东西长约470公里,南北宽约450公里,辖区总面积8.2403万平方公里。重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一个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为一体的组团式城市,其中主城区建成面积为877.78平方公里。 位于重庆主城区嘉陵江和长江以北的两江新区是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重庆拥有渝新欧铁路、西永综合保税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部地区第二座实行72小时免签的城市。.

利州路和重庆市 · 宋朝和重庆市 · 查看更多 »

梓州路

梓州路,中国北宋时设置的路。 咸平四年(1001年)分川峡路置,为川峡四路之一。治所在梓州(治今四川省三台县)。辖境约相当今四川省和重庆市嘉陵江下游、涪江中下游、沱江中下游及四川省筠连县、合江县以北以西地区。重和元年(1118年)改为潼川府路。.

利州路和梓州路 · 宋朝和梓州路 · 查看更多 »

潼川府路

潼川府路,宋朝时设置的路。 宋朝时,四川大多数地方属于宋朝川峡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后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梓州路,分峡西路为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省名的由来,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

利州路和潼川府路 · 宋朝和潼川府路 · 查看更多 »

成都府路

成都府路,北宋时设置的路。共领一府(成都府)、十二州:(眉州,蜀州,彭州,绵州,汉州,嘉州,邛州,简州,黎州,雅州,茂州,威州)、二军(永康军、石泉军)、一监:仙井监。共计五十八县。 淳化四年(993年),王小波、李顺在成都附近的青城起义,遂克成都,建立大蜀政权。当年五月,宋军攻陷成都,起义失败,成都府被降为益州,成都府路改为益州路,成都仍为治所。嘉祐四年(1059年)改益州路置,治所在成都府(今四川省成都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北川、江油等县市以南,犍为、喜德、冕宁等县以北,小金、泸定、石棉等县以东,绵阳、简阳、仁寿等市县以西地。重和元年(1118年),益州再升格为成都府,益州路再改成都府路,治所照旧。宋朝时期是成都在古代历史中最为兴旺的时期,其经济地位在国内很高。 元中统元年(1260年)废。.

利州路和成都府路 · 宋朝和成都府路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利州路和宋朝之间的比较

利州路有34个关系,而宋朝有98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5,杰卡德指数为1.48% = 15 / (34 + 980)。

参考

本文介绍利州路和宋朝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