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利奥波德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和葡萄牙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利奥波德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和葡萄牙之间的区别

利奥波德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 vs. 葡萄牙

利奥波德一世(Leopold I,),全名利奥波德·依格纳茨·约瑟夫·巴尔塔萨·费利西安(Leopold Ignaz Joseph Balthasar Felician),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58年—1705年在位)及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国王(1657年-1705年)。他是皇帝斐迪南三世的次子,母为西班牙公主(奥地利的)玛丽亚·安娜,出生于维也纳。 利奧波德在位時最著名的事蹟,就是他在在東部抵擋奧斯曼帝國並反擊成功;在西部與法王路易十四競爭,在他死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雖然未能繼承西班牙王位,但靠著盟友英國、荷蘭的幫助,依然瓜分了龐大的西班牙帝國,獲得大量領土並擊潰路易大帝的霸權和野心。 經過十多年與鄂圖曼土耳其的戰爭之後,因為獲得天才將領歐根親王的效力,利奧波德終於打贏大土耳其戰爭(1683-1699年),在1687、1699年獲得輝煌的勝利。在1699年終結大土耳其戰爭的卡爾洛夫奇條約,奧斯曼帝國必須割讓特蘭西瓦尼亞、摩里亞、波多利亞及幾乎整個匈牙利中部予奧地利。奧斯曼帝國在歷史上首次承認神聖羅馬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的地位相等。利奧波德等於是把匈牙利王國從1526年第一次摩哈赤戰役後所強加的土耳其枷鎖給除去,並徹底統一了匈牙利。 利奧波德對法國打了三場戰爭:法荷戰爭、大同盟戰爭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最後一戰爭中,利奧波德試圖讓他的小兒子查理六世繼承整個西班牙帝國,而不理會已故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的遺囑(傳位給法國王室腓力五世)。為此,他發動了席捲歐洲大部分國家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戰爭前期奧地利獲得相當亮眼的成績,特別是1704年布倫海姆戰役等一連串勝利。但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固執讓戰爭遇到瓶頸(1711年查理六世繼承奧地利大公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成為轉捩點,英、荷失去讓查理六世繼承西班牙王位的作戰意願)。1705年利奧波德去世,戰爭在無止盡的拉鋸中被奧地利硬是拖到1714年才結束,這時奧地利已失去最佳的談判時機。當1714年和平來臨時,奧地利雖然獲得大量的領土與人口,但戰果卻充滿遺憾(失去西班牙王位),不如大土耳其戰爭結局那樣的巨大勝利。. 葡萄牙共和国(República Portuguesa),简稱葡萄牙(Portugal)、葡國。明朝《坤輿萬國全圖》称之爲波爾杜瓦爾(或波爾杜曷爾)、拂朗機(或拂朗幾、佛朗機);亦有蒲都麗家等稱謂,清朝時稱博都雅,或者澳門也有譯作葡萄牙民國。 葡萄牙是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个国家,西部和南部瀕臨大西洋,北部和东部則與西班牙相接;首都-里-斯本以西的罗卡角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除了欧洲大陆的本土之外,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也是葡萄牙的领土。 現今葡萄牙邊界內的疆土,自古代開始就屢屢易主。葡萄牙曾是羅馬帝國版圖下的一員,期間曾被西哥特人和苏维汇人入侵,多方勢力相互角鬥;八世紀時,摩尔人征服了大部分的伊比利亚半岛,出現了較為一統的政權,也因而開啟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長達數世紀的戰爭當中,葡萄牙以今天西班牙的加里西亞地區為基地,於1139年成立葡萄牙王國,由北而南逐步完成征服。 16世纪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中扮演活躍角色,成為重要的海上強國。全盛時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旨在將世界瓜分為兩半。現存歐洲國家當中,葡萄牙是為殖民歷史最悠久的一國,自從1415年攻占北非休达到1999年澳門政權移交(亦有一種算法為到2002年的東帝汶獨立為止),殖民活動長達幾近六百年。昔日龐大的殖民帝國,曾包括世界五十三個國家的部分領土,也使其官方語言葡萄牙語成為兩億四千萬人的共同母語,和世界第六大語言。但十九世紀開始,隨著最大殖民地巴西的獨立,葡萄牙的國勢快速地衰落。1910年10月5日革命推翻了葡萄牙王室,而成立不穩定的民主政權——葡萄牙第一共和国;卻在不久後又被保守派軍官領導的軍事政變推翻,是為新政時期,即葡萄牙第二共和国。直到1974年葡萄牙殖民地戰爭結束,反戰的康乃馨革命爆發,葡萄牙才重新成為自由民主國家。.

之间利奥波德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和葡萄牙相似

利奥波德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和葡萄牙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奥斯曼帝国西班牙

奥斯曼帝国

鄂圖曼帝國(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鄂圖曼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為--鄂圖曼一世。鄂圖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苏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线達六个世紀之久,直接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与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列強的冲击,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淪為英國、法國等列強的棋子,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阻止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阻止,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国民运动,放弃了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积较小、僅控制色雷斯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滅亡。.

利奥波德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 奥斯曼帝国和葡萄牙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利奥波德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 · 葡萄牙和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利奥波德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和葡萄牙之间的比较

利奥波德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有82个关系,而葡萄牙有21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0.68% = 2 / (82 + 211)。

参考

本文介绍利奥波德一世 (神圣罗马帝国)和葡萄牙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