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列夫·托爾斯泰和法蘭西組曲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列夫·托爾斯泰和法蘭西組曲之间的区别

列夫·托爾斯泰 vs. 法蘭西組曲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拉丁化:Lev Nikolayevich Tolstoy;—),俄國小说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他是在托爾斯泰这个贵族家族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位。 托尔斯泰著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這幾部被视作经典的長篇小說,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高尔基曾言:「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还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法蘭西組曲》(Suite française),作者為已故猶太裔俄籍作家依蕾娜·內米洛夫斯基(Irène Lvovna Némirovsky)未完成的最後遺作。 全書用白描手法描繪出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巴黎大逃亡,全書原本預計五部、但作者寫完第一部《六月風暴》(Tempête en Juin)和第二部《柔板》(Dolce),並留下一些片段與手稿後隨即被法國憲兵逮捕,1942年夏天於奧斯威辛集中營遇害。 依蕾娜的大女兒丹妮絲(Denise Epstein)當時年僅13歲,帶著妹妹四處逃亡時始終帶著一只箱子,裡面裝了母親依蕾娜遺留下來的珍貴紀念物:《法蘭西組曲》的手稿。 多年以來,姐妹倆始終小心保存著手稿,卻一直以為那是母親的日記,生怕自己會無法承受其中的內容而並未閱讀。九零年代末,丹妮絲決定將手稿捐給當代文學紀念館(Institut Mémoires de l'Edition Contemporaine),一間專門保存戰時回憶錄的法國機構,認為自己至少應該閱讀過一遍再捐,才終於發現所謂的日記其實是一篇長篇小說。 塵封了五十年,將近半世紀以後,《法蘭西組曲》終於在2004年由法國Denoël出版社發行出版,立刻使世界嘩然。《法蘭西組曲》被讚為是最貼近二戰時期的真實之作。 2004年,被譽為法國五大文學獎之一的「勒諾多文學獎」(Prix Renaudot)修改頒獎辦法,破例將獎項頒給已過世數十年的天才作家依蕾娜·內米洛夫斯基和她的《法蘭西組曲》。.

之间列夫·托爾斯泰和法蘭西組曲相似

列夫·托爾斯泰和法蘭西組曲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戰爭與和平

戰爭與和平

《戰爭與和平》(改革前俄语:Война́ и миръ,改革后translit, )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部长篇小说。本書於1865年到1869年出版,講述歐洲拿破崙時期的俄羅斯所發生的事。《戰爭與和平》自從問世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 故事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奥斯特利茨大战、波罗底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溃退等。通过对四大家庭以及安德列、彼埃尔、娜塔莎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的描写,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

列夫·托爾斯泰和戰爭與和平 · 戰爭與和平和法蘭西組曲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列夫·托爾斯泰和法蘭西組曲之间的比较

列夫·托爾斯泰有50个关系,而法蘭西組曲有2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1.28% = 1 / (50 + 28)。

参考

本文介绍列夫·托爾斯泰和法蘭西組曲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