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凱特·布希

指数 凱特·布希

凱薩琳·“凱特”·布希,CBE(Catherine "Kate" Bush,)英國知名女歌星、作曲家、音乐家及唱片製作人;唱风富有英國古神話神秘意境(如亞瑟王圓桌武士時代),節拍清楚且旋律激昂(如軍歌),咬字清晰,发言是一口純正的英國腔,歌詞类似莎士比亞式古詩詞,倍受英語世界聽眾歡迎。據說暢銷小說《哈利波特》作者羅琳女士聽了凱特布希歌曲才創造出小說。知名歌曲有《The Sensual World》、《Army Dreamers》、《Running up that Hill》。.

26 关系: 另类摇滚多莉·艾莫絲大衛·吉爾摩大英帝國勳章威廉·莎士比亚平克·弗洛伊德亚瑟王作曲家圆桌骑士哈利·波特碧玉 (歌手)神话爱尔兰人EMI音樂製作人萨拉·麦克拉克伦貝克里斯希斯軍歌钢琴肯特郡英国J·K·罗琳极地双子星歌詞歌手流行搖滾

另类摇滚

另类摇滚(Alternative rock),也被称为另类音乐或替代搖滾或替代音樂,簡稱替代或另類。是摇滚音乐中的一种音乐类别,源于1980年代的地下独立音乐,并在1990年代到2000年代開始流行。Alternative這個詞意味著有別於主流音樂,和主流音樂是區隔開來的,另类摇滚則是有别于主流摇滚乐,主要体现在独特的吉他表现形式,颠覆性的歌词和一种轻蔑漠不关心的态度。另类摇滚原本的范围是比较广的包括不同的声音表现形式,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在1970年代后期的时候,所有的地下摇滚,朋克摇滚(包括朋克、新浪潮、后朋克)都被认定为另类摇滚。 在1980年代后期,隨著雜誌報導,大学校園广播的唱片播放和一些口头宣传强调了另类摇滚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并帮忙定义了其中不同的音乐风格(比如哥德摇滚,噪音流行,独立摇滚,独立流行,油渍摇滚,工业摇滚,嘻哈摇滚,和另类嘻哈)。大部分的子分类都有自己的听众,其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乐队像Hüsker Dü 和 R.E.M.甚至签约了唱片公司。然而,在当时相对于其他的类别的摇滚乐和流行乐,大部分商业另类摇滚乐队的成就都是有限的。有些作品依然被归为个人作品,只有少部分的广播,电视媒体会播放他们的歌。在1990年代,随着超脫樂團带来的突破性的影响,油渍搖滾和英伦摇滚运动的普及,另类摇滚逐渐被大众接受,变成了一种主流音乐,许多的另类摇滚乐队也因此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在1990年代末,受到油渍摇滚和英伦摇滚热潮的消退的影响,另类摇滚在主流乐开始不再那么特别和突出。 另类摇滚的定義在英式英語中特別是指「indie rock」(獨立搖滾)(雖然這個類型的定義界限在電子音樂和嘻哈音樂的融入下已經變得模糊),而在美式英語中則習慣使用「alternative rock」。有時也會以地下音樂(underground music)作為另類搖滾的代稱,但地下音樂通常是指知名度不高的藝人或樂團所演出的音樂,而「indie」(獨立)一詞在英國經常被用來代表另類搖滾,而在台灣這個詞曾被翻譯成「硬地」,有著「硬式風格」和「地下」的含意(參見台灣的,一個以地下樂團、另類搖滾為主的音樂活動)。或是簡稱 alternative)是搖滾樂中的一種類型,最早在1980年內出現,在1990年代開始廣泛流行。「alternative」這個單字的本意「可選擇的」,在1980年代也被用來指在獨立唱片廠牌旗下的龐克搖滾風格樂團,他們和當時的主流音樂類型並不相同。作為一種特定的音樂類型,另類搖滾自1980年代以來集合了許多獨立音樂的子類型,例如油漬搖滾、獨立搖滾、英式搖滾、哥德搖滾等。.

新!!: 凱特·布希和另类摇滚 · 查看更多 »

多莉·艾莫絲

多莉·艾莫絲(Tori Amos,),出生於北卡羅萊納州,本名麥拉·艾蓮·艾莫絲(Myra Ellen Amos),是位八度提名葛萊美獎的美國歌手、鋼琴家和詞曲創作人。.

新!!: 凱特·布希和多莉·艾莫絲 · 查看更多 »

大衛·吉爾摩

大衛·喬恩·吉爾摩,CBE(David Jon Gilmour,)是英國音樂家,以身為搖滾樂團平克·佛洛伊德的吉他手、主唱,及團內的詞曲創作者之一而馳名。除了與平克·佛洛伊德合作之外,吉爾摩也為各式各樣的歌手擔任唱片製作人,並同時是位成功的單飛歌手。吉爾摩亦積極參與許多慈善組織活動。2003年,他因對音樂與慈善事業的卓越貢獻,被授予英帝國司令勳銜(CBE)。吉爾摩並於2008年Q雜誌音樂獎典禮上獲頒傑出貢獻頭銜。 2011年,吉爾摩在《滾石》雜誌的「史上百大偉大吉他手」中名列第14名。.

新!!: 凱特·布希和大衛·吉爾摩 · 查看更多 »

大英帝國勳章

大英帝國最優秀勳章(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簡稱大英帝國勳章(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或譯為不列顛帝國勳章,是英國授勳及嘉獎制度中的一種騎士勳章,由英王喬治五世於1917年6月4日所創立。勳章分民事和軍事兩類,共設5種級別,分別.

新!!: 凱特·布希和大英帝國勳章 · 查看更多 »

威廉·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6日(受洗日)-儒略曆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羅詩力說》(1908年2月)稱莎翁為「狹斯丕爾」)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歌。他的戏剧有各種主要语言的譯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戏剧家的作品。 莎士比亚在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哈瑟维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内特和朱迪思。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有关莎士比亚私人生活的记录流传下来很少,关于他的性取向、宗教信仰、以及他的著作是否出自他人之手都依然是谜,有人认为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接下来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犧牲與復仇,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并与其他剧作家合作。在他有生之年,他的很多作品就以多种版本出版,质素和准确性参差不齐。1623年,他所在剧团两位同事出版了《第一对开本》,除两部作品外,目前已经被认可的莎士比亚作品均收录其中。 莎士比亚在世时被尊为诗人和剧作家,但直到19世纪他的声望才达到今日的高度。并在20世纪盛名传至亚,非,拉丁美洲三大地區,使更多人了解其盛名。浪漫主义时期赞颂莎士比亚的才华,维多利亚时代像英雄一样地尊敬他,被萧伯纳称为莎士比亚崇拜。20世纪,他的作品常常被新学术运动改编并重新发现价值。他的作品直至今日依旧广受欢迎,在全球以不同文化和政治形式演出和诠释。.

新!!: 凱特·布希和威廉·莎士比亚 · 查看更多 »

平克·弗洛伊德

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是一支於倫敦成立的英國搖滾樂團,他們最初以迷幻搖滾與太空摇滚音樂贏得知名度,而後逐漸發展為前衛搖滾樂團,並獲得國際聲譽。平克·佛洛伊德以哲學的歌詞、音速試驗、創新的專輯封面藝術與精緻的現場表演聞名。他們是流行音樂史上最具商業成功與音樂影響力的搖滾樂團之一,在全球坐擁超過2.5億的唱片銷售量,仅美國就有7450萬。平克·弗洛伊德於1996年與2005年分別入主美國摇滚名人堂和英國音樂名人堂。 平克·佛洛伊德於1965年由在學學生席德·巴雷特、尼克·梅森、羅傑·華特斯及理查德·赖特組建。1960年代晚期,樂團在倫敦地下音樂圈的現場演出獲得聲望,並在巴雷特的領導下發表了兩張暢銷單曲以及他們成功的處女專輯《黎明門前的風笛手》(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1967)。1967年12月,大衛·吉爾摩作為第五名成員加入;1968年4月,巴雷特因日趨惡化的精神狀態離開了樂隊。華特斯成了團內的首席歌詞作者,並到1970代中期成為樂隊佔主導地位的創作者,構思設計了他們在評論與商業上取得成功的概念專輯《月之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1973)、《愿你在此》(Wish You Were Here,1975)、《动物》 (Animals,1977)、搖滾歌劇《迷牆》(The Wall,1979)和《最终樂章》(The Final Cut,1983)。 賴特1979年離開樂隊,隨後華特斯於1985年單飛。吉爾摩與梅森維持著平克·弗洛伊德;賴特重新作為客席樂手加入,而後正式恢復团员地位。三人又製作了兩張專輯,《A Momentary Lapse of Reason》(“喪失理性的一瞬”,1987)與《藩籬之鐘》(The Division Bell,1994),並巡迴演出到1994年。約20年的爭執後,平克·弗洛伊德與華特斯於2005年在Live 8慈善演唱會上復團演出,但吉爾摩與華特斯表明他們沒有任何重組樂隊的計劃。巴雷特與賴特分別於2006和2008年去世。2014年11月,平克·弗洛伊德發表了由1993-1994年期間錄音材料錄製而成的新錄音室專輯《無盡之河》(The Endless River)。.

新!!: 凱特·布希和平克·弗洛伊德 · 查看更多 »

亚瑟王

亞瑟王(King Arthur)全名為亞瑟·潘德拉贡(Arthur Pendragon)。是英格蘭傳說中的國王,也是凯尔特英雄谱中最受欢迎的圓桌騎士團(或譯圓桌武士)的骑士首領,一位近乎神話般的傳奇人物。中世紀作家,特別是法國作家,對亞瑟王的出生、他的騎士們的奇遇,以及他的騎士蘭斯洛特爵士和亞瑟的王后桂妮薇儿的愛情,使國家走向毀滅之路等,都有不同的描述。依照傳說,他在羅馬帝國瓦解之後,率領圓桌騎士團統一不列顛群島,被後人尊稱為亞瑟王。關於亞瑟王的傳奇故事,最初如何誕生、源自何處、實際活躍的舞台卡美洛的地理位置,都十分難以查考並有許多爭議。亞瑟王出現在早期混亂的不列顛歷史書裡,版本也有諸多爭議,一些人提倡亞瑟王有可能不是某一位特定歷史人物,而是以諸多傳說所塑造出來人物。至於《石中劍》则由英國作家和詩人特倫斯·韓伯瑞·懷特所寫的,據說描述的就是亞瑟王年輕時候所發生的故事;而圓桌騎士則是他繼位之後,慢慢聚集在他身邊的勇士,最後曾多達一百四十名;但其實總人數在不同的故事中有很大的差別,從十二名到三千名都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桂妮薇儿皇后的守護騎士蘭斯洛特、亞瑟王的外甥高文和崔斯坦爵士、亞瑟王的私生子與終結者莫德雷德、追隨亞瑟王到最後的貝德維爾等等。亞瑟王的圓桌相對於能區分出首座、末座的方桌,由於圓桌並沒有首尾之分,因此象徵著亞瑟王與他的騎士是平等的存在。.

新!!: 凱特·布希和亚瑟王 · 查看更多 »

作曲家

作曲家是專門創作音樂的音樂家。在過去,大部分的音樂家都會作曲,但在分工細密的現代社會,作曲家、演奏家甚至指揮家等,已經成為截然不同的音樂家類型。 歷史上有許多創作的類型,像是鋼琴奏鳴曲或交響樂等等,古典時期的作曲家往往各種類型都加以嘗試,但浪漫時期則出現較多專作鋼琴曲或歌劇的作曲家;而流行歌曲中寫爵士樂和寫搖滾樂亦不相同。作曲家必須了解視音樂的型式有不同的作曲方式,像是為了戲劇而作曲,要考量到歌唱者發聲,音響效果等。為了流行歌曲而作曲,要了解歌詞,了解目前流行的趨勢。要為交響樂作曲,不了解各種樂器是不行的。這些都是作曲家面臨的挑戰。.

新!!: 凱特·布希和作曲家 · 查看更多 »

圆桌骑士

圓桌騎士(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或譯成圓桌武士,是中世纪傳說中亞瑟王朝廷內最高等的騎士。 溫切斯特圓桌歷史可及1270年代,列出了25個騎士的名字。每年,亞瑟將騎士們聚集到Pentecost的卡美洛城堡。不同的故事有不同數量的騎士,從12到150、以至1600人不等。與有主次和對立關係的長條桌不同,圓桌代表與會者具有平等的權利。最早描述圓桌的作者是維斯(Wace),他的不列顛傳說(Roman de Brutus of Britain Brut)是Geoffrey of Monmouth的不列顛王記(Historia Regum Britanniae)的細化,但即使是最早的作者們,包括Geoffrey和威爾斯亞瑟傳說(参見Mabinogion)將下列出眾的戰士歸於亞瑟的領導。 15世纪的英国作家Thomas Malory爵士將騎士條例描述為:.

新!!: 凱特·布希和圆桌骑士 · 查看更多 »

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Harry Potter),英國作家J·K·罗琳的奇幻文學系列小說,描寫主角哈利波特在霍格華茲魔法學校7年學習生活中的冒險故事;該系列被翻譯成75種語言,在超過兩百個國家出版,所有版本的總銷售量逾4億~4億5千萬本(2013年7月),名列世界上最暢銷小說之列。繁體中文版由皇冠文化出版;简体中文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發行。美國华纳兄弟電影公司把這7集小說改拍成8部電影,前6集各一部,第7集分兩部。哈利波特電影系列是全球史上最卖座的電影系列,總票房收入過77亿美元,在多國上映。此外還有位於佛羅里達的主題樂園,與大量衍生作品,使作者羅琳本人在此作品完成後成為英國最富裕的女性人物之列。.

新!!: 凱特·布希和哈利·波特 · 查看更多 »

碧玉 (歌手)

比约克(Björk,又譯為--;),全名比约克·古蒙茲多泰爾(Björk Guðmundsdóttir,冰岛语发音为: ),是一位冰岛创作歌手、乐器多面手,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制作人。她的音乐兼容并蓄,具有折衷主义风格。所涉及的乐风包括另类摇滚、爵士、电子舞曲、古典乐以及前卫音乐等。 碧玉在1990年代有三支单曲登上过英国单曲榜前十,分别是“It's Oh So Quiet”(最高排名第四)、“Army of Me”(最高排名第十)以及“Hyperballad”(最高排名第八)。其所属唱片公司“One Little Indian”也宣布至2003年她的专辑销量在全球范围内已超过了1500万张。截至目前,她已经赢得了四座全英音乐奖、四座MTV音乐录影带大奖、三座英国音乐录影带大奖以及一座MOJO杂志大奖。碧玉也曾被十四次提名格莱美奖(其中有两项是因别人为其专辑封面做艺术指导而被提名)。在2010年,由瑞典皇家音乐学院负责颁奖的保拉音乐奖赞扬碧玉在音乐方面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乐风、歌词,缜密的音乐编排以及独一无二的嗓音。” 电影方面,她也凭借《黑暗中的舞者》及其电影原声带提名于一项奥斯卡奖以及两项金球奖。在2000年的法国戛纳电影节上更是因其在《黑暗中的舞者》中出众的表演获得了当届最佳女演员奖。她在VH1的“音乐界最佳女性100人”评选中排名第29位,在MTV的“音乐界22个最棒声音”评选中排名第8位,也在《滚石杂志》的“史上100位最伟大歌手”评选中排名第60位。其在歐美、日本、台灣等地極具知名度,故《國家地理雜誌》在2008年稱其為「冰島最著名的出口品」。 在私人生活方面,碧玉也以其鮮明的風格著稱,尤其更不滿狗仔隊跟拍,曾出手攻擊狗仔隊。碧玉有2個孩子,1986年6月8日與「方糖」成員Þór Eldon(兩人於1997年離婚)生下兒子Sindri Eldon Þórsson(目前為新聞工作者以及許多樂團的貝斯手);2002年10月3日與伴侶、美國籍藝術家Matthew Barney(2000年兩人開始交往,2013年分手)生下一女Ísadóra Bjarkardóttir Barney。.

新!!: 凱特·布希和碧玉 (歌手) · 查看更多 »

神话

在民俗学上,神话是指关于人类和世界变迁的神圣故事。Dundes, Introduction, p. 1在广义上,“神话”可以指任何古老传说, 藉由故事的形式來表達民族的意识形态。 神话来源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通过推理和想象对自然现象作出解释。但是由于这时的知識水準非常低下,因此经常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 神话是人们借助于幻想企图征服自然的表现。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 许多民族的原始社会的历史,都是从神话故事开头的。神话中的人物大多来自原始人类的自身形象。狩猎比较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农耕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多与农业有关。神话中的英雄也以刀斧、弓箭为武器。从神话中,可以看到先民的一些事迹。 不论是世界文明发生最早地区的原始社会民族,还是当今世界上还处在原始社会的民族,他们流传的许多神话故事都大同小异。 神话也是文学的先河,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例如《庄子·應帝王》中说:“泰氏,其卧徐徐,具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 神话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区域性,不同的文明或者民族都有自己所理解的神话含义。.

新!!: 凱特·布希和神话 · 查看更多 »

爱尔兰人

爱尔兰人,狭义上指爱尔兰共和国的公民,广义上来讲是自古居住在爱尔兰岛上的人们。广义的爱尔兰人属于凯尔特(Celtic)人种。爱尔兰岛分为两部分,南部是爱尔兰共和国,北部是北爱尔兰,由英国统治。但无论南北,都属于广义的爱尔兰人。 爱尔兰人(Irish: Muintir na hÉireann or na hÉireannaigh; Ulster-Scots: Airisch or Airish fowk)是欧洲西北部的爱尔兰岛的一个种族。爱尔兰岛有人居住的历史达9000年(根据考古学研究,详见史前爱尔兰) 关于爱尔兰人的祖先,传说中他们是 Nemedians族、佛摩尔族、伯克族、 Tuatha Dé Danann族和米利都人中一族的后人。一本爱尔兰神学书Lebor Gabála Érenn说Tuatha Dé Dananns是Scythian 人的后代。 与爱尔兰主族的相互影响的有皮克特人、苏格兰人和维京人。归功于这中影响,冰岛人也以有爱尔兰血统而著称。.

新!!: 凱特·布希和爱尔兰人 · 查看更多 »

EMI

EMI集團(EMI Group Limited,简称EMI),原名「電子與音樂工業公司」(Electric and Musical Industries)(香港曾譯作「電氣音樂有限公司」),是一家跨國的的音樂製作及唱片公司,總部位於英國倫敦。其唱片部門及版權部門已於2012年分別被環球唱片及索尼音樂娛樂收購。.

新!!: 凱特·布希和EMI · 查看更多 »

音樂製作人

音樂製作人(亦稱唱片製作人或者專輯製作人)在唱片工業裡是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工作內容涵蓋控制錄音工程的排程、訓練和指導新的音樂家、組織調度製作預算和資源、監督錄音的過程、進行混音以及母帶後製的工作。 就某些方面而言,音樂製作人就像影劇導演,他的任務是製作、設計製作出符合整個專輯風格的歌曲,不同的是專輯製作人很少負責籌措經費,而是被一些擁有資金的人給雇用,通常是唱片出版公司或歌手本身。20世紀下半葉開始,音樂製作人也開始從事一些更廣、更具有創造性的工作。.

新!!: 凱特·布希和音樂製作人 · 查看更多 »

萨拉·麦克拉克伦

萨拉·麦克拉克伦,OC,OBC(Sarah McLachlan,),加拿大创作歌手、音乐家,曾两次获格莱美奖、八次获朱诺奖,以其独特动情的次女高音歌声而著名。知名歌曲有电影《天使之城》的主题曲 "Angel" (1998)。.

新!!: 凱特·布希和萨拉·麦克拉克伦 · 查看更多 »

貝克里斯希斯

貝克斯利希斯(Bexleyheath)是倫敦的一個地區,位於查令十字東南約。貝克斯利希斯是倫敦計劃中策定的倫敦的35個中心之一。在歷史上貝克斯利希斯曾屬於肯特郡。.

新!!: 凱特·布希和貝克里斯希斯 · 查看更多 »

軍歌

軍歌是敘述戰爭、社會時局、主戰、反戰或作戰情緒的創作歌曲,可以是進行曲、部隊歌、行軍歌(訓練歌、步調、軍調)、愛國歌、民歌、流行歌、輓歌等形式。軍隊遵循命令學習哼唱的歌(部份西方國家特戰兵歌只有旋律只能哼)。.

新!!: 凱特·布希和軍歌 · 查看更多 »

钢琴

钢琴是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用於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彈奏者通過按下鍵盤上的琴鍵,牽動鋼琴裏--包着絨氈的小木槌,繼而敲擊鋼絲弦發出聲音。 鋼琴音域寬廣,音色宏亮、清脆,富於變化,表現力很強。獨奏時,可演奏各種氣勢磅礡、寬廣、抒情的音樂,亦可演奏歡快、靈巧、技巧性很高的華彩樂段,在樂隊中則可發揮巨大的作用,還經常作為伴奏樂器使用。鋼琴因其豐富的樂理表達能力,被稱作“樂器之王”。.

新!!: 凱特·布希和钢琴 · 查看更多 »

肯特郡

肯特郡(Kent,英國英格蘭東南部的郡。以人口計算,坎特伯雷市是第1大(亦是唯一一個)城市、第1大自治市鎮(Borough),梅德斯通是第2大自治市鎮;達特福德是第1大鎮(Town),梅德斯通是第2大鎮(亦是郡治)。坎特伯雷有2個世界文化遺產─聖奧古斯丁修道院、坎特伯雷座堂,又是坎特伯雷大主教的起源地,是郡內最著名的歷史名城。 肯特南與東薩塞克斯郡相鄰,西南(下小半部分)與西薩塞克斯郡相鄰,西南(上大半部分)與薩里郡相鄰,西北(下半部)與大倫敦相鄰,西北(上半部)與埃塞克斯郡相鄰。肯特北部的達特福福德、格雷夫森德、胡半島北臨泰晤士河河口。英法海底隧道在肯特東部的貫穿多佛爾區、多佛尔海峡、法国加來海峽省。 肯特是34個非都市郡之一,實際管轄12個非都市區,佔地3,544平方公里(第10),有1,382,800人口(第1);如看待成48個名譽郡之一,它名義上包含多1個單一管理區─梅德韋,佔地增至3,736平方公里(第10),人口增至1,634,500(第7)。 肯特被称为“英格兰的花园”,但是在过去当地的田园风景已被农庄工业取代了。此外在过去数世纪中其它工业也在肯特立足。棉纺、造铁、造纸、水泥和工程都曾在此兴旺。渔业和旅游业今天依然在海岸地区非常重要。20世纪东肯特煤田被开采,今天在邓杰内斯有一座核电站。不过泰乃特被看作是英格兰东南发展最少的地区。海港、海底隧道和两条英国机动车路是英国通向欧洲大陆的连接。漫斯顿和罗彻斯特各有一座机场。著名的肯特人有查尔斯·狄更斯和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温斯顿·丘吉尔等。.

新!!: 凱特·布希和肯特郡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凱特·布希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J·K·罗琳

喬安娜·羅琳,CH,OBE,FRSL(Joanne "Jo" Rowling,),笔名J·K·羅琳(J.)及罗柏特·加尔布雷斯(Robert Galbraith),英国小说家、电影编剧及制片人,代表作為《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她的《哈利波特》暢銷全球,熱賣超過4亿本,成為史上最暢銷的書籍之一;其同名改編電影也成為電影史上票房收入最高的電影之一。該系列電影獲得羅琳的完整授權,她還親自擔任《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 (上)》和《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 (下)》的電影監製。 J.K·羅琳生于英国格洛斯特郡葉特。1990年,當她在一班從曼徹斯特開往倫敦的誤點列車上想到《哈利波特》小說靈感時,她是國際特赦組織的研究員兼雙語秘書。撰寫《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期間,羅琳經歷貧窮、母親過世與首次離婚,終於在1997年出版《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第一本。其後續集逐年出版,最後一部《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在2007年出版,宣告完結。羅琳的下一部作品與成名作完全不同,乃是面向成人讀者的悲喜劇小說《臨時空缺》,出版於2012年,隔年,她又以筆名「羅柏特·加爾布雷斯」(Robert Galbraith)出版犯罪小說《杜鵑的呼喚》,羅琳表示此作將會發展成為系列小說。 J.K·羅琳的人生宛如《灰姑娘》故事般,在短短5年內從接受政府濟助的貧窮單親媽媽成為富有的暢銷作家。她是英國有記錄以來最暢銷的作家,版稅所得約2,380萬英鎊。2008年,《》估測羅琳的財產總值約5.6億英鎊,是英國第12位富有的女性。富比士則將羅琳評為2007年最具影響力名人的第27位,《時代雜誌》也以她「對在社會、道德與政治方面的影響」評為2007年時代年度風雲人物第二位。2010年10月,《衛報》將羅琳評為全英國最具影響力的女性。她也投入慈善活動,支持喜劇救濟、、、等慈善團體。.

新!!: 凱特·布希和J·K·罗琳 · 查看更多 »

极地双子星

孿生卡度(Cocteau Twins)是一個苏格兰乐队。 极地双子星基本上是个三人乐队。1981由吉它手罗宾·格思里(Robin Guthrie)、威尔·希格瑞(Will Heggie)和主唱伊丽莎白·弗雷泽(Elizabeth Fraser)组成。 Robin和Wil在酒吧結識了正在跳舞的Liz Fraser,把她招收为乐队成员。 1983年,推出Peppermint Pig單曲後,Will Heggie离开了乐队,另組LOWLIFE。之後孿生卡度曾一度維持2人組型態推出作品。 1984年,當參與THIS MORTAL COIL音樂的製作,認識贝斯手Simon Raymonde。加入後,陸續推出The spangle maker單曲和有名的Treasure專輯。一直到1997年,在籌備第9張專輯時,乐队突然宣布解散。這當中只有1986年的Victorialand 專輯,Raymonde因為參與THIS MORTAL COIL第二張專輯的製作而缺席。Victorialand 專輯剛推出時為了音效,LP唱片是45轉速,不像一般專輯為33又1/3轉速。 他們的團名,來自另一個蘇格蘭樂團:SIMPLE MINDS的前身JOHNNY and the SELF-ABUSERS的一首歌"The Cocteau Twins"(這首歌後來改名"No Cure",收在SIMPLE MINDS首張專輯Life in a Day)。 流行歌手王菲,非常欣賞此團。從「胡思亂想」、「浮躁」到加入EMI的「同名」專輯,都找得到孿生卡度的曲子。 「胡思亂想」翻唱2首孿生卡度Four-Calender Cafe專輯裡的歌。 「浮躁」更找此團訂做2首新歌(這兩首新歌,'分裂' 後來孿生卡度的版本,由Violaine單曲收錄;'掃興' 孿生卡度的版本為Touch upon touch,是此團解散前最後發表在 1996年 合輯 Volume 17 的歌。) EMI的「同名」專輯,"懷念"翻唱Milk&Kisses專輯的Rilken heart,編曲為Rilken heart在Twinlights單曲裡的和絃版;另一首 '娛樂場'就沒有孿生卡度的版本了。 王菲和此團的因緣,讓孿生卡度Milk&Kisses專輯的亞洲版,其中1首歌'Serpentskirt'特別加錄她的合音!.

新!!: 凱特·布希和极地双子星 · 查看更多 »

歌詞

歌詞是歌曲中的文詞部分。許多用以詠唱,並有較具體和詳細內容的歌,除了音樂部分以外,都會有文詞部分。歌詞與歌曲,絕大多數都能互相配合,成為同時涉及文學和音樂的藝術作品。由於歌詞佔很大多數都是押韻的,因此亦屬韻文之一種,是一種文學體裁。歌詞與詩的分別,主要是詩不一定要入樂(合樂),歌詞是要合樂的。 中國古代的宋詞、元曲均是一種歌詞,除獨立吟誦外,亦可以配合歌曲,以當時的漢字發音唱出。可惜現時大部分曲譜已失傳,而且因語音變化相當大,古人亦無錄音設備,才使今人難以把這些詞曲詠唱出來。 及至今天的戲曲、歌劇、音樂劇、流行音樂等等同時涉及到文學和音樂的創作,作品的文詞部分仍稱作歌詞。 創作歌詞,一般稱為填詞或作詞。 Category:詞 Category:文學體裁.

新!!: 凱特·布希和歌詞 · 查看更多 »

歌手

歌手是對於歌曲和其他声乐作品演唱者的稱呼,也作為職業名使用。在中國大陸則被定義為演員類的歌唱演員。那些符合關注度和知名度的歌手又被称作「歌星」。達到一定艺术造诣和成就者則尊称為「歌唱家(歌唱藝術家)」或樂隊的「聲樂家(聲樂藝術家)」。根據唱法,歌手又分為美聲、民族、流行等四大演唱派系。.

新!!: 凱特·布希和歌手 · 查看更多 »

流行搖滾

流行搖滾(Pop rock)是Pop音樂與搖滾樂的混合音樂,特色是使用平易近人的流行風格、明亮歌詞以及吉他為基礎的歌曲。流行搖滾有著許多不同的定義,從「樂觀的搖滾音樂」到「Pop音樂的一個分支」。學者認為流行樂和搖滾樂常處於相反立場:流行樂的反對者常稱流行樂為華而不實的商業產品,而搖滾樂的擁護者則主張搖滾樂是真實、真心、反商業的音樂。.

新!!: 凱特·布希和流行搖滾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凱特布希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