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和皇帝号战列舰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和皇帝号战列舰之间的区别

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 vs. 皇帝号战列舰

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SMS Von der Tann)是德国海军建造的第一艘战列巡洋舰,德国海军一直将此类战舰称为大型巡洋舰(Großer Kreuzer)。该舰是德国海军第一次在大型主力战舰上安装蒸汽轮机组作为动力。与英国早期战列巡洋舰以巡洋舰为作战对象有所不同,德国海军的战列巡洋舰一开始就确定了与对方同级别战舰相抗衡的作战目的,因此,该舰追求火力与防护力的平衡。主炮口径虽然小于英国同类战舰,其装甲重量在整体排水量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英国同类的战列巡洋舰。其主炮配置和布局与英国海军不倦级战列巡洋舰很相似,舰体舯部主炮炮塔呈阶梯状布置在烟囱的两侧。舰体两舷装备较大口径副炮。 该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了多次海战,1916年日德兰海战中击沉英国海军的不倦号战列巡洋舰。战争结束后被引渡到英国,于1919年6月在斯卡帕湾自沉。. 皇帝号或称凯撒号战列舰(SMS Kaiser)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五艘皇帝级战列舰的主导舰,由基尔的负责建造,于1911年3月22日,1912年8月1日投入使用。该舰在五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十门305毫米50倍径速射炮,最高速度可达23.4节(43.3公里/小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皇帝号主要被编入公海舰队的服役。 1913年,皇帝号及其姊妹舰阿尔贝特国王号进行了巡航至南美洲和南非的越洋之旅。该舰在战争时期参与了大部分的舰队主要行动。它参与了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的日德兰海战,期间曾中弹两次,但仅受轻伤。此外,该舰也参加了1917年9月和10月在波罗的海的阿尔比恩行动,以及1917年11月的第二次黑尔戈兰海战。 在1918年战争结束后的和平谈判期间,皇帝号与大多数公海舰队的主力被英国皇家海军扣押在斯卡帕湾。至1919年6月21日,海军少将路德维希·冯·罗伊特作为被扣押的舰队指挥官下令全数凿沉包括皇帝号在内的己方舰队,以免落入英国人之手。皇帝号残骸于1929年被打捞出水,并于1930年在拆解。.

之间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和皇帝号战列舰相似

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和皇帝号战列舰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巡洋舰第一次世界大战蒸汽渦輪發動機战列巡洋舰斯卡帕湾日德兰海战

巡洋舰

巡洋舰(Cruiser)指在排水量、火力、装甲防护等方面仅次于战列舰的大型水面舰艇,拥有同时对付多个作战目标的能力,以及能胜任多种任务的多样性。历史上,巡洋舰由於噸位大、火力強、性能佳,一开始是指可以独立行动的战舰; 而与此相对的驱逐舰则需要其它船只(比如补给船只)的协助,才能執行任務。不過隨著現今驅逐艦被大型化後的綜合作戰能力的提升,何潬噸位其實超過早年的巡洋艦,所以这个区分已经不明顯了,很多新式的大型軍艦都不再冠以巡洋艦之名了。 現代被稱為巡洋舰的排水量一般在8,000吨至30,000吨左右,在二戰時屬於戰艦的級別,火力僅次於主力旗艦 、戰列艦。现今的巡洋舰都装备有先進的导弹系統、火炮、鱼雷等武器,能執行遠海攻擊行動。有些巡洋舰可携带反潜直升机、執行反潛及巡邏任務;动力装置多采用蒸汽轮机,少数采用核动力装置。隨著驅逐艦的作戰能力大幅提升,有些噸位接近輕巡洋艦,故也能執行巡洋艦的任務,現今只有美國及俄羅斯的巡洋艦仍在服役中。而南韓的世宗大王級驅逐艦及中國的055型驅逐艦和美國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其噸位、性能及作戰能力亦屬巡洋艦級別。另外,由於海军航空兵 亦能分擔巡洋舰的工作,故大部份國家已無計劃新建巡洋艦。.

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和巡洋舰 · 巡洋舰和皇帝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皇帝号战列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蒸汽渦輪發動機

蒸汽渦輪發動機(Steam turbine)是一種擷取(將水加熱後形成的)蒸汽之動能轉換為渦輪轉動之動能的機械。相較於原由詹姆斯·瓦特發明的單級往復式蒸汽機,渦輪蒸汽機大幅提高了熱效率,更接近熱力學中理想的可逆過程,並能提供更大的功率,至今它幾乎取代了往復式蒸汽機。使用渦輪蒸汽機发电的电厂叫做热电厂,其特別適用於火力發電和核能發電,世界上大約80%的電能是渦輪蒸汽機所產生。船舶领域主要用于大型舰船。 SteamTurbine.jpg|一具現代蒸汽渦輪發動機總成 TMW 773 - Steam turbine generator set.jpg|1910年製250kw小型蒸汽渦輪發動機.

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和蒸汽渦輪發動機 · 皇帝号战列舰和蒸汽渦輪發動機 · 查看更多 »

战列巡洋舰

戰鬥巡洋艦(battlecruiser 或 battle cruiser;又名巡洋戰艦,或簡稱戰巡)是一種短時間活躍於20世紀初的主力艦。戰鬥巡洋艦在尺寸、造價和武裝與戰艦相近,但一般裝甲都較其薄弱,以換取更高的航速。世界上第一批戰鬥巡洋艦為英國所建造,與同時代的「無畏艦」取代「前無畏艦」一樣,戰鬥巡洋艦也是「裝甲巡洋艦」進一步發展而成的結果。戰巡的設計理念是以自身高航速的優勢去追捕速度較慢的巡洋艦,並透過戰艦級別的火力摧毀,而裝甲厚重、航速較慢的戰艦則加以迴避。然而在實戰中,大多情況是戰鬥巡洋艦與防護較佳的戰艦共同作戰,其選擇性交戰的構想難以實踐。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上只有英國、德國、鄂圖曼土耳其、澳大利亞和日本海軍使用戰鬥巡洋艦此一艦種,著名相關海戰包括福克蘭群島海戰、德軍於北海襲擾英國沿海都市的行動以及史上最大規模的主力艦海戰——日德蘭戰役。英軍的戰鬥巡洋艦隊在日德蘭戰役中受創嚴重,其輕裝甲難以承受大口徑艦砲彈藥的破壞。戰後,主力艦的設計傾向轉為戰艦航速增快、戰巡則是裝甲增厚,戰鬥巡洋艦與快速戰艦之間的分野也越來越模糊不清。《華盛頓海軍條約》後,各國的主力艦建造計畫受到了限制,催生了各種特定數據限制的「條約型」戰艦與戰巡,部份的建造計畫也因此廢止。 1930年代起,世界上只剩下英國海軍繼續服役戰鬥巡洋艦此一艦種,日本的戰巡則已經被重新改造過,與戰艦幾近相同的性能。 二戰期間,戰鬥巡洋艦再度被投入戰場,但只有一艘存活至戰後。戰巡重新定位於為大型「巡洋艦殺手」的軍艦,但在戰爭中幾乎沒什麼發揮空間,其相關建造計畫也被嚴重限制,以騰出造船能量用於需求更迫切的護衛艦、航空母艦和貨船。冷戰期間,蘇聯將「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也歸類為戰鬥巡洋艦。.

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和战列巡洋舰 · 战列巡洋舰和皇帝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斯卡帕湾

斯卡帕湾(Scapa Flow)是一塊位於英國蘇格蘭地區最北端、奧克尼群島(Orkney Islands)境內的半封閉水域,由該群島裡的主島(Mainland)、霍伊島(Hoy)、南羅納賽島(South Ronaldsay)與一干小島包圍,是一良好的天然海灣,而今日則是一個著名的戰爭遺跡遊覽勝地。 從古代的維京人時代開始,斯卡帕灣就一直是軍艦頻繁進出的區域,並且曾在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英國作為圍堵敵對勢力進入大西洋地區的主要基地。這歷史一直延續到英國皇家海軍於1956年時關閉此處的軍港為止。 發生在斯卡帕灣另外一個最出名的,是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敗戰的德意志帝國海軍所屬之公海艦隊(德文:Hochseeflotte)在此海灣內集體自沈大批軍艦的歷史事件。由於沉沒的船隻數量龐大,在海底形成魚類良好的棲息地,使得斯卡帕灣也成為許多潛水活動愛好者的探險場地。 在奧克尼主島上、鄰近斯卡帕灣的海灣旁,有家歷史悠久的麥芽威士忌蒸餾廠也取名叫斯卡帕,是使Scapa這名字為人所熟知的另外一個原因。 Category:苏格兰湾.

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和斯卡帕湾 · 斯卡帕湾和皇帝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日德兰海战

日德兰海战(英語:Battle of Jutland;德国称为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Skagerrakschlacht);1916年5月31日─6月1日)是英国皇家海军(也包括皇家澳大利亚海军与皇家加拿大海军的舰只 (Access: 24 February 2012).

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和日德兰海战 · 日德兰海战和皇帝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和皇帝号战列舰之间的比较

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有12个关系,而皇帝号战列舰有13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4.20% = 6 / (12 + 131)。

参考

本文介绍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和皇帝号战列舰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