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何梅协定和冀察政务委员会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何梅协定和冀察政务委员会之间的区别

何梅协定 vs. 冀察政务委员会

《何梅协定》(梅津・何応欽協定,うめづ・かおうきんきょうてい),就解决河北事件问题,1935年6月9日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提出梅津致何应钦备忘录初案,6月11日又向何应钦提交备忘录(日文为“-”)正式文本。1935年7月6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以普通信函复函梅津美治郎,接受6月9日至11日梅津就华北问题提出的备忘录全部条件,并随后按其执行。整个事件通称《何梅协定》。. 冀察政务委员会,是1935年12月到1937年8月之间实际管理中国河北、察哈尔两地之行政机关。它是中华民国对大日本帝国妥协之产物,雖隸屬於国民政府,但也為適應華北特殊情況而有很大自主程度。 冀察政务委员会在日本人眼里是华北自治政权,在南京眼里是地方政府。由宋哲元亲任委员长,委员会里西北军、东北军和亲日分子三足鼎立。 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军分会和冀察绥靖公署被取消。.

之间何梅协定和冀察政务委员会相似

何梅协定和冀察政务委员会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河北省 (中華民國)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為中國國民黨主導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最高軍事機關。1925年7月1日,廣州國民政府正式成立時就設立軍事委員會,其職權是在中國國民黨指導、監督下,管理、統率國民政府所轄境內海軍、陸軍、航空隊及一切關於軍事之各機關。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周天度、鄭則民、齊福霖、李義彬等著,《中華民國史》第八卷,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7月,第227頁國民革命軍北伐開始後,又設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蔣中正任總司令,規定軍事委員會內各機關改隸總司令部。軍事委員會專責以軍事武力統一中國。 1928年6月,北伐完成,統一中國,國民政府遷至南京;同年11月10日,軍事委員會職務權責移交國民政府軍政部、參謀本部、軍事參議院等單位後正式結束。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為了與侵華日軍對抗,國民政府恢復設立軍事委員會。隨後,軍事委員會歷經第一階段國共內戰及中日戰爭,直到1946年5月裁撤。 軍事委員會雖隸屬國民政府,不過在中華民國軍政、訓政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論是重要性或職責上都凌駕於其他政府組織。另外,該委員會雖於名義上採合議制,是一種軍事委員會制。但是實際上委員會主席或委員長統馭會務,享有極高軍事、行政、立法、甚至司法之決策權,是一種軍事集權政府。 事實上,自1932年開始,軍事委員會之委員長蔣中正,一般是以此職務統治全中國。因此,不但絕大部分的中國人習慣稱呼蔣中正為蔣委員長;西方人,特別是美國人和歐洲人,也習慣稱呼蔣中正為Gimo,指其特級上將背景(Generalissimo - 大元帥)之英文簡稱。.

何梅协定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 冀察政务委员会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河北省 (中華民國)

河北省,為中華民國下轄的一個省,是延續清代所設置的22省,為華北六省之一。簡稱為「冀」。.

何梅协定和河北省 (中華民國) · 冀察政务委员会和河北省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何梅协定和冀察政务委员会之间的比较

何梅协定有22个关系,而冀察政务委员会有4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2.99% = 2 / (22 + 45)。

参考

本文介绍何梅协定和冀察政务委员会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