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兵部和总督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兵部和总督之间的区别

兵部 vs. 总督

兵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其長官為兵部尚書。 受中國文化影響,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也設有兵部,其長官為兵部尚書。至朝鮮王朝時期,改稱兵曹,長官改稱兵曹判書。越南古代亦設有兵部的機構。. 总督是明、清兩代地方行政區域中實際或名義上的最高行政長官的一種官職。在清代,總督多被尊稱為督憲、制軍或制臺。總督一職最初僅是朝廷派往地方進行軍事巡查的虛職,到清代變成常駐地方的封疆大吏。越南阮朝也模仿清朝的職官制度,設有總督一職。 在西方羅馬帝國時代,也設有與清朝總督職能相類似的職務——「rector provinciae」,漢語一般也翻譯為「總督」,後來西方列強對外殖民的時候,在殖民地上設置的最高行政長官在漢語中往往也譯為「總督」。.

之间兵部和总督相似

兵部和总督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侍郎兵部尚书兵部侍郎越南

侍郎

侍郎為中國、越南、朝鮮官制名稱,一般來說,創建於汉代,並沿用到20世紀初。相當於今日的副部長。.

侍郎和兵部 · 侍郎和总督 · 查看更多 »

兵部尚书

兵部尚書,中國古代官職名稱,統管全國軍事的行政長官,職能相當於現代各國的國防部長。俗稱司馬、武部尚書、大司馬、夏官卿。.

兵部和兵部尚书 · 兵部尚书和总督 · 查看更多 »

兵部侍郎

兵部侍郎,約當於今日的國防部副部长(次長),始置于隋大業三年。全稱為尚書省兵部侍郎,俗稱兵侍、小司馬、佐司馬、夏卿之亞。唐至北宋前期為正四品下,元豐改制后從三品。北宋前期為文官遷轉階官,元豐改制后為職事官。 「兵部」乃六部之一,“兵部”源於三國曹魏“五兵制”,隋唐以後設立兵部,掌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之政,歷代相沿,至民国取消。即今之國防部。「侍郎」,近似于今日的副部長、次長。尚書近似于部長。.

兵部和兵部侍郎 · 兵部侍郎和总督 · 查看更多 »

越南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通稱越南(),是位於东南亚中南半島東端的社会主义国家,北邻中國,西接柬埔寨和老挝,拥有超過9,500万人口,位居世界第15名。越南的首都是河内,最大城市是胡志明市。越南实行一黨制,执政党越南共产党是目前越南境内唯一的合法政党。越南為東南亞國家聯盟、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成員,是未来11国之一。 越南北部古为百越地,南部为占婆之地。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灭亡后,越南北部被置于中國皇朝統治之下达数个世纪之久。在此期间,中国文化大量输入越南。10世纪越南摆脱中国统治正式建国,其后经历多个朝代,有分有合,15世纪时曾经被明朝直接统治20多年。19世纪中晚期,法国征服越南,对越施行殖民统治。1945年8月,越南独立同盟会发动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独立。1954年,越南独立同盟会在奠边府战役中大败法国军队,迫使法国势力撤离并承认越南独立,随后的日内瓦会议约定以北纬17度线为界两越分立,北方由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统治,南方则先后建立了越南国及越南共和国(南越)。翌年越南战争爆发,由西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对抗东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美国在战争中蒙受严重损失,逐步退出战场。1975年4月30日,北越攻占南越首都西贡,自此成功统一全国。 越南统一后,仍面临着经济落后的问题。1986年越领导层决定实施革新开放,从单一的计划经济,开放为市场经济,并发展多元化商品经济,此后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冷战结束后,越南经济快速发展,并逐渐摆脱外交困境,1995年加入东盟,1998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7年加入世贸组织。但越南仍在贫富差距、医疗卫生和性别平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

兵部和越南 · 总督和越南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兵部和总督之间的比较

兵部有30个关系,而总督有9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3.28% = 4 / (30 + 92)。

参考

本文介绍兵部和总督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