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共松共赞和文成公主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共松共赞和文成公主之间的区别

共松共赞 vs. 文成公主

共日共赞(,),又名共松共赞(),或简称共松(),是藏文史料记载中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唯一的一个儿子。 根据藏文史料记载,松赞干布有五个妻子。其中尼婆罗的尺尊公主、中国唐朝的文成公主都是虔诚的佛教徒,还有两个妻子是象雄和弥药(党项)的公主。最后一个出自如羊支部落,名叫芒妃墀江()。即共日共赞的母亲。共日共赞出生在查拉扎西谢耶康(,今拉萨西部吐龙谷)。松赞干布举行了汤饼盛宴,吐蕃的百姓唱起了欢快的歌曲,以庆祝共日共赞的出生。 根据《红史》、《贤者喜宴》、《西藏王统记》等藏文文献记载,松赞干布曾将王位传给共日共赞,但共日共赞仅仅执政五年就在布达拉宫逝世了,享年18岁。此后松赞干布复位,但不久后松赞干布也病死了。 共日共赞和吐谷浑的公主蒙洁墀嘎()生有一子芒松芒赞。松赞干布死后,由芒松芒赞继位。 共日共赞在位的事,汉文史料没有史实依据;而且根据在敦煌发现的藏文文献《大事记年》记载中也没有共日共赞担任赞普的事情,因此现在藏学界一般认为共日共赞没有即位。《吐蕃史稿》84页 共日共赞的陵墓位于敦卡达山(),建在囊日论赞陵墓之左,称“共钦共日”陵()。《贤者喜宴》70页吐蕃王朝崩溃后,吐蕃爆发了各种属民奴隶起义()。877年,共日共赞位于敦卡达的陵墓被奴隶军首领尼雅氏()挖掘。. 文成公主(藏文: 或 ;),在吐蕃被称为汉女氏(,或音译为“甲木薩”、“甲木薩漢公主”),唐朝和亲公主,吐蕃赞普松贊干布的赞蒙。本是唐室远支宗室女,於640年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江夏王李道宗奉敕送其入藏。.

之间共松共赞和文成公主相似

共松共赞和文成公主有(在联盟百科)12共同点: 吐谷浑吐蕃尺尊公主布达拉宫唐朝党項西藏王统记象雄贤者喜宴赞普松赞干布拉萨市

吐谷浑

吐谷浑(--,中古漢語擬音:),是西晋至唐朝时期位于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今青海)的一个古代国家。因其统治地区位于黄河以南,统治者又被封为“河南王”,因此被南朝称为河南国或河南,后不复见。公元663年被吐蕃征服,但其世袭王室汗族仍保留,与唐朝作战中成为吐蕃军队的重要来源,一部分东迁到唐朝,原部或者一直到公元9世纪才在今青海省境内消失。.

共松共赞和吐谷浑 · 吐谷浑和文成公主 · 查看更多 »

吐蕃

吐蕃(,拉薩話:,意为“大蕃”)是历史上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藏人政权,由松赞干布到朗達瑪延续两百多年。.

共松共赞和吐蕃 · 吐蕃和文成公主 · 查看更多 »

尺尊公主

尺尊公主(,“拜木萨尺尊”,意为“来自泥婆罗的王后尺尊”;),原名布里庫提(भृकुटी ,又译波利庫姬、毗俱胝)。尼婆罗(今尼泊爾)公主,嫁吐蕃赞普松贊干布。.

共松共赞和尺尊公主 · 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 · 查看更多 »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The Potala Palace)坐落在中國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赞干布兴建。於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宫中收藏了无数的珍宝,為一座艺术殿堂。1961年納入中國國務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布达拉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共松共赞和布达拉宫 · 布达拉宫和文成公主 · 查看更多 »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共松共赞和唐朝 · 唐朝和文成公主 · 查看更多 »

党項

--項(西夏文:𘚜𗧻)是中國古代西北的一個民族,其語言西夏語屬於藏緬語族。在唐、宋時代,被漢人認為是古羌族的一支,又稱作党項羌,是西夏王朝的建立者。吐蕃人稱其為彌藥(),在蒙古帝國時代,稱其為唐兀(),唐兀惕或唐忽惕,被歸屬於色目人。.

党項和共松共赞 · 党項和文成公主 · 查看更多 »

西藏王统记

《西藏王统记》,正式名称为《王统世系明鉴》(),是西藏第十四代萨迦法王索南坚赞编写的一部史书。此书在索南坚赞去世后仍未完成,直到1388年才定稿,是现存的第一部系统性介绍西藏历史的史书。 在《西藏王统记》之前的两部史书《布顿佛教史》和《红史》,都是以佛教经典教义为中心讲述西藏的历史,故而许多内容语焉不详。当时的西藏学者认为不涉及佛教的历史没有存在价值,故而许多史书失传了。索南坚赞致力于整理各种文献,并搜集民间传说,编成了此书。其中,索南坚赞参照了由绛季敦巴喜饶邦编写的专门介绍吐蕃历史的重要史书《王统如意树史》。在《王统如意树史》失传之后,《西藏王统记》长期成为藏学界研究吐蕃历史的最重要文献之一,直到敦煌莫高窟发现《吐蕃大事纪年》、《吐蕃赞普传记》等藏文历史文献为止。 此书共分为三十三章,第一章至第六章讲述释迦牟尼佛祖的诞生及佛教在西藏之外的传播历史;第七章至第三十三章讲述了西藏自藏族出现以来至雍登、沃松、亚泽、亚隆觉阿等王统并立时期的历史。 1966年,苏联学者库兹涅佐夫使用罗马字转写此书,在荷兰出版。1984年,中国学者刘立千也译注了此书。.

共松共赞和西藏王统记 · 文成公主和西藏王统记 · 查看更多 »

象雄

象雄(),西藏早期历史上的古国,疆域中心地区位于今阿里地区。唐代史书称之为“羊同”。 象雄古国建立于西元前1500年到西元元年之间的铁器时代, 于645年亡于吐蕃王朝。.

共松共赞和象雄 · 文成公主和象雄 · 查看更多 »

贤者喜宴

《贤者喜宴》(),一译《智者喜筵》,全称《正法转轮者的简明史贤者喜宴》(),是西藏的一部历史文献,作者是噶玛噶举派僧人巴卧·祖拉陈哇。根据祖拉陈哇的自述,他于1546年开始写这部书,最终在1564年(阳木鼠年)定稿。因在洛扎乃谿卡刻成这部书的木板,故而又被称作《洛扎佛教史》()。 《贤者喜宴》分为五大章、十七函。其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西藏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法律、天文、地理、自然、医学、音乐、歌舞、绘画、建筑等方面,还涉及汉地、突厥、苏毗、吐谷浑、于阗、南诏、西夏、蒙古等周边政权的历史。不过,其历史观中包含着很浓重的佛教学者观点。 1969年,印度学者钱德拉·拉克恰率先对《贤者喜宴》进行整理和研究,有手抄楷书本。1980年,中国学者黄颢也对这部著作进行研究,将其翻译成汉文,分期发表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上。.

共松共赞和贤者喜宴 · 文成公主和贤者喜宴 · 查看更多 »

赞普

赞普(),全称圣神赞普(),是吐蕃帝国统治者的头衔,为吐蕃的最高领袖。 根据《贤者喜宴》记载,赞普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吐蕃第一代君主聂赤赞普在位期间,后来被历代吐蕃最高统治者沿用。《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其俗谓雄强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而根据学者王尧的研究认为,在古代,“”是原始苯教崇拜的精灵,后来转为统治者的自称,以示崇巍。今日的“”一词有“凶神”、“坚固”、“严厉”之意。“赞普”一词在藏语中也可以当做形容词来用,意思是“强悍、强烈、猛烈”。 与“赞普”相对的是“赞蒙”()一词,赞蒙是对赞普妻室的尊称。.

共松共赞和赞普 · 文成公主和赞普 · 查看更多 »

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是吐蕃雅鲁王朝第33任赞普,也是吐蕃帝国的建立者,约629年至650年在位。他是前任赞普囊日论赞的儿子。 原名赤松赞(),“赤”()加于赞普(国王)或赞蒙(赞普的妻室)的名字前,表示对其的尊敬。(《西藏王统记》,196页脚注511)“松赞干布”是其尊号,意思是“心胸深邃的松赞”。《贤者喜宴》摘译二,13~14页(总36~37页)《新唐书》作弃宗弄赞、弃苏农,《册府元龟》作器宗弄赞、器宋弄赞、不弗弄赞,《通典》作弃苏农赞。在位期间,他大大扩张了吐蕃的版图,定都拉萨,并确立了吐蕃的政治、军事、经济及法律等制度,为日后吐蕃成为强盛大国打下基础。他通过与泥婆罗(今尼泊尔)的联姻,提高了吐蕃的工艺技术水平;通过与唐朝的和亲,从唐朝引入先进的科学、医学和历法,提高了吐蕃人的文化水平。據傳佛教也是通过两次联姻首次进入西藏。拉萨的布達拉宮也是其在位期间建立的。 松赞干布与其王妃赤尊公主和文成公主三人,至今备受藏族尊崇。.

共松共赞和松赞干布 ·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 · 查看更多 »

拉萨市

拉萨(;國際音標: 或 ),唐代譯作逻些、邏逤、邏娑,为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處海拔3,650米,拉萨河流经此,在南郊注入雅鲁藏布江。 拉萨历来是西藏全区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1960年正式设市,1982年又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共松共赞和拉萨市 · 拉萨市和文成公主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共松共赞和文成公主之间的比较

共松共赞有22个关系,而文成公主有7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2,杰卡德指数为12.00% = 12 / (22 + 78)。

参考

本文介绍共松共赞和文成公主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