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共价半径和钇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共价半径和钇之间的区别

共价半径 vs. 钇

共价半径定义为由共价键结合的两个原子核之间距离的一半,單位通常使用皮米(pm)或埃(Å)。He、Ne、Ar等原子无共价半径数据,因至今未合成其任何共价化合物。 同周期元素的单键共价半径的变化规律为从左至右逐渐缩小,可认为是原子核对电子引力增大的缘故。. 釔()是化學元素,符號為Y,原子序為39,是銀白色過渡金屬,化學性質與鑭系元素相近,且常歸為稀土金屬。釔在自然中並不單獨出現,而是和鑭系元素結合出現在稀土礦中。89Y是釔的唯一一種穩定同位素和自然同位素。 1787年,在瑞典伊特比附近發現了一種新的礦石,即,並根據發現地村落的名稱將它命名為「Ytterbite」。在1789年於阿列紐斯的礦物樣本中,發現了氧化釔。把這一氧化物命名為「Yttria」。弗里德里希·維勒在1828年首次分離出釔的單質。 釔的最大用途在於磷光體的生產,特別是紅色LED和電視機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屏的紅色磷光體。釔元素也被用於電極、電解質、電子濾波器、激光器和超導體中,也有多項醫學和材料科學上的應用。釔沒有已知的生物用途,人類接觸釔元素可導致肺病。.

之间共价半径和钇相似

共价半径和钇有(在联盟百科)34共同点: 原子序数...镧系元素 扩展索引 (4 更多) »

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是一个原子核内质子的数量,因此也稱質子數,也等於原子電中性時的核外電子數。拥有同一原子序的原子属于同一化学元素。原子序数的符号是Z。 通常原子序数标在元素符号的左下方: 1H是氢,8O是氧。 但特定元素的原子序总是确定的,因此这个值很少这样写。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在制定其元素周期表时发现,假如将元素按其原子核质量来排列会出现一些不规则的情况。比如碲的原子核比碘重,但从化学性能上来说,碲明显是与氧、硫、硒一族的,而碘与氟、氯、溴是一族的,也就是说,碘要排在碲之后。1913年亨利·莫塞莱发现这个异常的解决方法是不按原子重量,而按原子核的电荷数,即原子序来排列。 然而原子序数亦有负数,反氢记作-1H,反氦记作-2He。.

共价半径和原子序数 · 原子序数和钇 · 查看更多 »

硫是一种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它的化学符号是S,原子序数是16。硫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无味无臭的非金属,纯的硫是黄色的晶体,又稱做硫黄、硫磺。硫有许多不同的化合价,常見的有-2, 0, +4, +6等。在自然界中常以硫化物或硫酸盐的形式出现,尤其在火山地区纯的硫也在自然界出现。硫单质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二硫化碳。对所有的生物来说,硫都是一种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元素,它是多种氨基酸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大多数蛋白质的组成部分。它主要被用在肥料中,也廣泛地被用在火药、潤滑劑、殺蟲劑和抗真菌剂中。.

共价半径和硫 · 硫和钇 · 查看更多 »

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Se,原子序数是34,是非金属。 硒對生物來說是必需,但同時也有毒性。硒的性质与硫及碲相似;在有光时,导电性能较黑暗时好,故可用来做光电池。.

共价半径和硒 · 硒和钇 · 查看更多 »

硅(Silicon,台湾、香港及澳門称為--,舊訛稱為釸,中國大陸稱為--)是一种类金属元素,化学符号為Si,原子序數為14,属于元素周期表上的IVA族。 硅原子有4个外圍电子,与同族的碳相比,硅的化学性质相對稳定,活性較低。硅是极为常见的一种元素,然而它极少以單質的形式存在於自然界,而是以复杂的硅酸盐或二氧化硅等化合物形式广泛存在于岩石、砂砾、尘土之中。在宇宙储量排名中,矽位於第八名。在地壳中,它是第二丰富的元素,佔地壳总质量25.7%,仅次于第一位的氧(49.4%)。.

共价半径和硅 · 硅和钇 · 查看更多 »

碳(Carbon,拉丁文意為煤炭)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C,原子序数為6,位於元素週期表中的IV A族,屬於非金屬。每個碳原子有四顆能夠進行鍵合的電子,因此其化合價通常為4。自然產生的碳由三種同位素組成:12C和13C為穩定同位素,而14C則具放射性,其半衰期約為5,730年。碳是少數幾個自遠古就被發現的元素之一(見化學元素發現年表)。 碳的同素異形體有數種,最常見的包括:石墨、鑽石及無定形碳。這些同素異形體之間的物理性質,包括外表、硬度、電導率等等,都具有極大的差異。在正常條件下,鑽石、碳納米管和石墨烯的熱導率是已知材質中最高的。 所有碳的同素異形體在一般條件下都呈固态,其中石墨的熱力學穩定性最高。它們不易受化學侵蝕,甚至連氧都要在高溫下才可與其反應。碳在無機化合物中最常見的氧化態為+4,並在一氧化碳及過渡金屬羰基配合物中呈+2態。無機碳主要來自石灰石、白雲石和二氧化碳,但也大量出現在煤、泥炭、石油和甲烷水合物等有機礦藏中。碳是所有元素中化合物种类最多的,目前有近一千萬種已記錄的純有機化合物,但這只是理論上可以存在的化合物中的冰山一角。 碳的豐度在地球地殼中排列第15(见地球的地殼元素豐度列表),並在全宇宙中排列第4(见化學元素豐度),名列氫、氦和氧之下。由於碳元素極為充沛,再加上它在地球環境下所能產生的聚合物種類極為繁多,因此碳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化學根本。.

共价半径和碳 · 碳和钇 · 查看更多 »

磷(Phosphorum,化学符号:P)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原子序数是15。.

共价半径和磷 · 磷和钇 · 查看更多 »

银(silver)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Ag(来自argentum),原子序数47。银是一种柔软有白色光泽的过渡金属,在所有金属中导电率、导热率和反射率最高。銀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方式有纯净的游离态单质(自然银),与金等其他金属的合金,还有含银矿石(如辉银矿和角银矿)。大部分银都是精炼铜、金、铅和锌的副产品。 银不易受化學藥品腐蝕,长久以来被视为贵金属。银比金来源更丰富,在现代以前的货币体系中作为硬币使用,有时甚至和金一道使用。除了货币之外,银的用途还有太阳能电池板、净水器、珠宝和装饰品、高价餐具和器皿(银器),银币和还可用于投资。银在工业上用于和导体、特制镜子、窗膜和化学反应的催化剂。银的化合物用于胶片和X光。稀硝酸银溶液等银化合物会产生,可以消毒和消灭微生物,用于绷带、伤口敷料、导管等医疗器械。.

共价半径和銀 · 銀和钇 · 查看更多 »

鈾(Uranium)是一種銀白色金屬化學元素,屬於元素週期表中的錒系,化學符號為U,原子序為92。每個鈾原子有92個質子和92個電子,其中6個為價電子。鈾具有微放射性,其同位素都不稳定,并以鈾-238(146個中子)和鈾-235(143個中子)最为常见。鈾在天然放射性核素中原子量第二高,仅次于钚。其密度比鉛高出大約70%,比金和鎢低。天然的泥土、岩石和水中含有百萬分之一至百萬分之十左右的鈾。採礦工業從瀝青鈾礦等礦物中提取出鈾元素。 自然界中的鈾以三种同位素的形式存在:鈾-238(99.2739至99.2752%)、鈾-235(0.7198至0.7202%)、和微量的鈾-234(0.0050至0.0059%)。鈾在衰變的時候釋放出α粒子。鈾-238的半衰期為44.7億年,鈾-235的則為7.04億年,因此它们被用于估算地球的年齡。 鈾獨特的核子特性有很大的實用價值。鈾-235是唯一自发裂變的同位素。鈾-238在快速中子撞擊下能夠裂變,屬於增殖性材料,即能在核反應爐中經核嬗變成為可裂變的鈈-239。鈾-233也是一種用於核科技的可裂變同位素,可從自然釷元素製成。鈾-238自發裂變的機率极低,快中子撞擊可诱导其裂變;鈾-235和233可被慢中子撞击而裂变,如果其质量超过临界质量,就都能夠維持核連鎖反應,在核反应过程中的微小质量损失会转化成巨大的能量。这一特性使它们可用于生产核裂变武器与核能发电。耗尽后的鈾-235发电原料被称为貧鈾(含238U),可用做钢材添加剂,製造贫铀弹和裝甲。.

共价半径和鈾 · 鈾和钇 · 查看更多 »

钍(Thorium,,舊譯作釖、鋀)是原子序数为90的元素,其元素符號為Th,屬锕系元素,具有放射性。其拉丁文名称來自北欧神话的雷神索尔(Thor)。 钍-232会通过吸收慢中子而变成可作核燃料之用的铀-233。钍、铀两种元素是核能发电厂最重要的燃料。.

共价半径和钍 · 钇和钍 · 查看更多 »

钨(IUPAC名:tungsten ),化学符号:W(Wolfram), 是一種化学元素,原子序数是74,是非常硬、钢灰色至白色的过渡金属。含有钨的矿物有黑钨矿和白钨矿等。钨的物理特征非常强,尤其是熔点非常高,是所有非合金金属中最高的。纯钨主要用在电器和电子设备,它的许多化合物和合金也有很多其它用途(最常见的有灯泡的鎢丝,在X射线管中以及高温合金)。 鎢的最穩定的三種同位素都有輕微的放射性。.

共价半径和钨 · 钇和钨 · 查看更多 »

钪(Scandium),舊譯作鉰、鏮,為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Sc,它的原子序数是21,是一種柔軟、銀白色的过渡性金属。常跟钆、铒等混合存在,产量很少。主要化合价为氧化态+3价。 1879年拉斯·弗雷德里克·尼尔森和他的团队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黑稀金矿(euxenite)和硅铍钇矿(gadolinite)中通过光谱分析发现这个新的元素,其名稱Scandium來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拉丁文名稱Scandia。早期,钪和钇和镧一起被列入稀土金属。钪存在于大多数稀土矿,但可以提取的在全世界只有几个钪矿。 由于钪可用性低、制取困难,1937年才首次提取。.

共价半径和钪 · 钇和钪 · 查看更多 »

钼(Molybdenum)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Mo,它的原子序数是42,是一种灰色的过渡金属。Molybdenum 来自新拉丁语 molybdaenum,后者来自古希臘語 Μόλυβδος molybdos,意思是铅,因为钼矿石与铅矿石被混淆了。钼矿石在历史上被人们所熟知,但该元素的发现(即从其它金属中区分出来)是在1778年,由 卡尔·威廉·舍勒识别出来。该金属在1781年第一次被彼得·雅各·耶尔姆分离得出。 钼在地球上没有自然金属的形态,但是在矿物中以各种氧化物的形式出现。在单体元素形式中,钼是一种灰色金属,呈灰口铸铁颜色,是所有元素中熔点排名第六高。它很容易在合金中形成坚硬、稳定的碳化物,因此,世界上大多数钼产品(约80%)都被用作某种铁合金,包括高强度合金和高温合金。 大多数钼化合物在水中微溶,但是当含钼的矿物与氧气和水接触时可以形成钼离子。在工业上,钼化合物(世界上约有14%的产品)被用于高压和高温应用品,如色素或催化剂等。 目前,一些细菌在打破大气氮分子的化学键上最常用的催化剂是含钼酶,能起到生物固氮作用。在细菌和动物中,虽然只有细菌和蓝藻酶会参与到固氮活动中,但已知的含钼酶至少有50种。这些固氮酶含钼的形式与其它含钼酶不同,但都有氧化形式的钼,用以搭配钼辅因子。由于钼的各种辅因子酶的多样功能,钼成为所有高于真核生物组织的膳食矿物质,虽然并非所有细菌都用到钼。.

共价半径和钼 · 钇和钼 · 查看更多 »

钾(Kalium,化学符号:K)是原子序数为19的化学元素,银白色有光泽的1A族碱金属元素,质软,和鈉的化學性質相似但更活泼。.

共价半径和钾 · 钇和钾 · 查看更多 »

钒(Vanadium),元素符号V,化学元素之一,原子序数为23。钒音译自英语Vanadium,其词根源于日耳曼神话中古日耳曼语的女神名字。这名字源于钒有许多色彩鲜艳的化合物。 钒為有韌性及延展性之堅硬銀灰过渡金属,在自然界僅以化合態存在,一般用於材料工程作为合金成分。.

共价半径和钒 · 钇和钒 · 查看更多 »

釓(,舊譯錷)符号Gd,元素之一,原子序64,属于镧系元素,也是稀土元素之一。钆具有铁磁性,居里點約在室溫(19℃,66℉),即將一塊釓放入冰水中冷卻會吸附磁鐵,但回溫後釓會脫離磁鐵掉落。 钆在干燥的空气中,比其它稀土元素稳定。钆会与水有缓和的反应,并会溶於稀酸中。.

共价半径和钆 · 钆和钇 · 查看更多 »

钕(舊譯作釢、鋖)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Nd,原子序数是60,属于镧系元素(稀土元素)。1885年由冯·韦尔塞巴赫发现。银白色金属,较活泼,室温下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与水和酸作用放出氢。有顺磁性。存在于独居石中,由含水氯化钕经脱水后用金属钙还原,或由无水氯化钕经熔融后电解而制得。用于制造特种合金、电子仪器和光学玻璃。在制造激光器材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Category:镧系元素 6F 6F *.

共价半径和钕 · 钇和钕 · 查看更多 »

鈦是化學元素,化學符號Ti,原子序數22,是銀白色過渡金屬,其特徵為重量輕、強度高、具金屬光澤,亦有良好的抗腐蝕能力(包括海水、王水及氯氣)。由于其稳定的化学性质,良好的耐高温、耐低温、抗强酸、抗强碱,以及高强度、低密度,常用來製造火箭及太空船,因此獲美誉为“太空金属”。鈦於1791年由格雷戈爾於英國康沃爾郡發現,並由克拉普羅特用希臘神話的泰坦為其命名。 钛被认为是一种稀有金属,这是由于在自然界中其存在分散并难于提取。但其相对丰度在所有元素中居第十位。鈦的礦石主要有鈦鐵礦及金紅石,廣佈於地殼及岩石圈之中。鈦亦同時存在於幾乎所有生物、岩石、水體及土壤中。從主要礦石中萃取出鈦需要用到克羅爾法或亨特法。鈦最常見的化合物是二氧化鈦,可用於製造白色顏料。其他化合物還包括四氯化鈦(TiCl4,作催化劑及用於製造煙幕或)及三氯化鈦(TiCl3,用於催化聚丙烯的生產)。 鈦能與鐵、鋁、釩或鉬等其他元素熔成合金,造出高強度的輕合金,在各方面有着廣泛的應用,包括宇宙航行(噴氣發動機、導彈及航天器)、軍事、工業程序(化工與石油製品、海水淡化及造紙)、汽車、農產食品、醫學(義肢、骨科移植及牙科器械與填充物)、運動用品、珠寶及手機等等。 鈦最有用的兩個特性是,抗腐蝕性,及金屬中最高的強度-重量比。在非合金的狀態下,鈦的強度跟某些鋼相若,但卻還要輕45%。有兩種同素異形體和五種天然的同位素,由46Ti到50Ti,其中豐度最高的是48Ti(73.8%)。鈦的化學性質及物理性質和鋯相似,這是因為兩者的價電子數目相同,並於元素週期表中同屬一族。.

共价半径和钛 · 钇和钛 · 查看更多 »

钙(Calcium)是一種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是Ca,原子序数是20。鈣是银白色的碱土金属,具有中等程度的軟性。雖然在地殼的含量也很高,為地殼中第五豐富的元素,占地殼總質量3%,因其化學活性頗高,可以和水或酸反應放出氫氣,或是在空氣中便可氧化(形成緻密氧化層(氧化鈣)),因此在自然界多以離子狀態或化合物形式存在,而沒有单质存在。在工業的主要礦物來源如石灰岩、石膏等,在建筑(水泥原料)、肥料、制鹼、和医疗上用途佷广。.

共价半径和钙 · 钇和钙 · 查看更多 »

铁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Fe,它的原子序数是26,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它是过渡金属的一种。铁是最常用的金属,是地球外核及內核的主要成份,是地殼上豐度第四高的元素和第二高的金屬。鐵常出現在类地行星中,因為鐵是高質量恆星核融合後的產物,鎳-56是放熱核融合反應的最後一個產物,之後會衰變成最常見的鐵同位素。 铁和其他8族元素相同,其氧化態範圍很廣,由−2到+6,但其中+2和+3是最常見的氧化態。在流星体及低氧的環境下,鐵會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但是鐵很容易和氧氣和水反應。鐵的表面是有光澤的銀灰色,但在空氣中鐵會反應生成水合的氧化鐵,一般稱為铁锈。許多金屬在氧化後會形成钝化的氧化層,保護內部的金屬不被氧化,但氧化鐵的密度較鐵要低,因此氧化鐵會剝落,無法保護內部的鐵不受腐蝕。.

共价半径和铁 · 钇和铁 · 查看更多 »

铝(Aluminium 或Aluminum)是一种化学元素,属于硼族元素,其化学符号是Al,原子序数是13。相对密度是2.70。铝是一种较软的易延展的银白色金属。铝是地壳中第三大丰度的元素(仅次于氧和硅),也是丰度最大的金属,在地球的固体表面中占约8%的质量。铝金属在化学上很活跃,因此除非在极其特殊的氧化还原环境下,一般很难找到游离态的金属铝。被发现的含铝的矿物超过270种。最主要的含铝矿石是铝土矿。 铝因其低密度以及耐腐蚀(由于钝化现象)而受到重视。利用铝及其合金制造的结构件不仅在航空航太工业中非常关键,在交通和结构材料领域也非常重要。最有用的铝化合物是它的氧化物和硫酸盐。 尽管铝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但没有一种已知生命形式需要铝元素。.

共价半径和铝 · 钇和铝 · 查看更多 »

铽(Terbium)符號Tb,為鑭系元素,原子序65,是銀白色的稀土金屬,具有延展性、韌性且硬度高。铽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純元素態,但它含於許多礦物中,包括、、獨居石 、和。就像其他的鑭系元素一样,它在空气中相對穩定。铽拥有兩種晶型的同素異形體,轉化溫度為1289°C。.

共价半径和铽 · 钇和铽 · 查看更多 »

铈()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Ce,它的原子序数是58,属于镧系元素,也是稀土元素之一。灰色软金属。在独居石中占稀土总量的40%以上。 化学性质活泼,在空气中用刀刮即着火,溶于酸,不溶于碱。 鈰的拉丁名稱Cerium是以小行星穀神星來命名的,另一種以小行星來命名的元素是鈀。.

共价半径和铈 · 钇和铈 · 查看更多 »

铒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Er,它的原子序数是68,属于镧系元素,也是稀土元素之一。 1843年,由莫桑德尔(C.G.Mosander)发现。他原来将铒的氧化物命名为氧化铽,因此,早期德文文献中,氧化铽和氧化铒是混同的。直到1860年以后,才得纠正。 第一电离能6.10电子伏特。与钬、镝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几乎完全相同。银灰色金属,质软,不溶于水,溶于酸。盐类和氧化物呈粉红至红色。铒的同位素有:162Er、164Er、166Er、167Er、168Er、170Er。 存在于火成岩中。可由电解熔融氯化铒ErCl3而制得。 氧化物Er2O3为玫瑰红色,用来制造陶器的釉彩。.

共价半径和铒 · 钇和铒 · 查看更多 »

銪(Europium)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Eu,原子序為63。元素以歐洲(Europe)命名。銪是一種較堅硬的銀白色金屬,在空氣和水中容易氧化。它屬於典型的鑭系元素,氧化態通常為+3,但其+2態也並不鮮見。所有氧化態為+2的銪化合物都具有輕微的還原性。銪在生物體中沒有重要的功用,和其他重金屬相比毒性較低。銪的大部份應用都採用了其化合物的磷光特性,例如電視機的磷光體以及歐羅(欧元)紙幣的防偽磷光體等。.

共价半径和铕 · 钇和铕 · 查看更多 »

锶(Strontium,舊譯作鎴)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Sr,它的原子序数是38,屬於周期表的2A族,是一种银白色有光泽的碱土金属。 锶是碱土金属中丰度最小的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态存在,主要的矿石有天青石(SrSO4),(SrCO3)。1787年,由英國人霍普發現,亦經過他的朋友克勞福德確認。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电解碳酸锶时发现了金属锶。工业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锶制取锶。 锶的化学性质活泼,加热到熔点(769℃)时即燃烧,呈红色火焰,生成氧化锶(SrO),在加压条件下跟氧气化合生成过氧化锶(SrO2)。跟卤素、硫、硒等容易化合。加热时跟氮化合生成氮化锶(Sr3N2)。加热时跟氢化合生成氢化锶(SrH2)。跟盐酸、稀硫酸剧烈反应放出氢气。常温下跟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锶和氢气。锶在空气中会转黄色。 锶元素广泛存在在矿泉水中。某些锶化合物似乎显示它们也许能促进骨生长的证据,但并没有得到证明。 锶和碳酸锶均是根据Strontian来命名的,这是苏格兰的一个小村庄,其附近的矿物质Strontian于1790年首先由Adair Crawford和William Cruickshank发现。19世纪自甜菜中提取糖料的发明是其最大的一个应用(参见strontian工艺)。锶化合物如今主要用于生产电视机中的阴极射线管,以其他显示法代替使用阴极射线管的做法正在改变锶的总消费量。.

共价半径和锶 · 钇和锶 · 查看更多 »

锆(Zirconium)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Zr,原子序数是40,是银白色的过渡金属。.

共价半径和锆 · 钇和锆 · 查看更多 »

镁(Magnes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Mg,它的原子序数是12,是一種银白色的碱土金属。鎂是在地球的地殼中第八豐富的元素,約佔2%的質量,亦是宇宙中第九多元素。.

共价半径和镁 · 钇和镁 · 查看更多 »

鏑()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Dy,原子序為66。鏑屬於稀土元素,其外觀具銀色金屬光澤。鏑在大自然中不以單質出現,而是包含在多種礦物之中,例如磷釔礦。自然形成的鏑由7種同位素組成,其中豐度最高的是164Dy。 1886年保羅·埃米爾·勒科克·德布瓦博德蘭首次辨認出鏑元素,但要直到1950年代離子交換技術的發展後,才有純態的鏑金屬被分離出來。由於其熱中子吸收截面很高,所以在核反應爐中被用作控制棒;其磁化率亦很高,所以可用於數據儲存技術上,以及做Terfenol-D材料的成份。可溶鏑鹽具有微毒性,不可溶鏑鹽則無毒。.

共价半径和镝 · 钇和镝 · 查看更多 »

鎦(Lutetium,--,舊譯作鏴)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Lu,原子序為71。鎦是一種銀白色金屬,在乾燥空氣中能抵抗腐蝕。鎦是最後一個鑭系元素,有時也算作第六週期首個過渡金屬,一般歸為稀土元素。 法國科學家喬治·於爾班(Georges Urbain)、奧地利礦物學家卡爾·奧爾·馮·威爾斯巴赫(Carl Auer von Welsbach)男爵以及美國化學家查爾斯·詹姆士(Charles James)於1907年分別獨自發現了鎦元素。他們都是在氧化鐿礦物中,發現了含有鎦的雜質。發現者隨即爭論誰最早發現鎦,不同的命名方案也引起了爭議。最終定下的名稱是「Lutecium」,取自巴黎的拉丁文名盧泰西亞(Lutetia),後拼法改為「Lutetium」。 鎦在地球地殼中的含量並不高,但仍比銀要常見得多。鎦-176是一種較常見的放射性同位素(佔所有鎦的2.5%),半衰期約為380億年,可用於測量隕石的年齡。鎦一般與釔一同出現,可作合金材料,以及為某些化學反應作催化劑。177Lu-DOTA-TATE可用於放射線療法,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

共价半径和镥 · 钇和镥 · 查看更多 »

镧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La,原子序数是57,属于镧系元素,为稀土金屬中最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镧在独居石矿中约占稀土总量的25%。银白色的软金属,有延展性。能与水作用。易溶于稀酸。在空气中易氧化;加热能燃烧,生成氧化物和氮化物。在氢气中加热生成氢化物。它是稀土元素中第二个最丰富的元素,常与其他稀土元素一起存在于独居石中、氟碳锶镧矿中。它是铀、钍或钚裂变的放射性产物之一。它能赋予玻璃特殊的折光性能,使玻璃具有较高的折射率。 镧的制备一般由水合氯化镧经脱水后,用金属钙还原,或由无水氯化镧经熔融后电解而制得。常用来制造昂贵的照相机镜头。138La是放射性的,半衰期为1.1×1011年,曾被试用来治疗癌症。 氧化镧可用于制造玻璃;六硼化镧可用以制造电子管的阴极材料;金属镧用于氧化物金属热还原法制备钐、铕及镱。.

共价半径和镧 · 钇和镧 · 查看更多 »

镧系元素

镧系元素是第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15种元素的统称。镧系元素的外层和次外层的电子构型基本相同,电子逐一填充到4f轨道上。镧系元素也属于过渡元素,只是镧系元素新增加的电子大都填入了从外侧数第三个电子层(即4f电子层)中,所以镧系元素又可以称为4f系。为了区别于元素周期表中的d区过渡元素,故又将镧系元素(及锕系元素)称为内过渡元素。由于镧系元素都是金属,所以又可以和锕系元素统称为f区金属。镧系元素用符号Ln表示。 所有镧系元素既能生成化学性质类似的三价化合物,个别镧系元素也能生成比较稳定或不很稳定的四价或二价化合物,所以15个元素的化学性质并不完全相似,在光学、电磁学等物理性质也有较大的差别。 镧系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是4f0~145d0~16s2。.

共价半径和镧系元素 · 钇和镧系元素 · 查看更多 »

鐿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Yb,原子序為70。它屬於稀土元素,是鑭系金屬的最後一員,也是f區塊的最後一個元素。由於位於f區塊中,所以鐿的+2氧化態相對穩定。但和其他鑭系元素一樣,其最常見的氧化態為+3,這包括鐿的氧化物、鹵化物等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可溶鐿化合物會和9個水分子形成配合物,這與其他較後的鑭系元素相似。鐿具有閉殼層電子排布,所以它的熔點和沸點都和其他鑭系元素不同,特別是擁有比鄰近元素較低的密度、熔點和沸點。 1878年,瑞士化學家讓-夏爾·加利薩·德馬里尼亞從一種稱為「Erbia」的稀土物質中分離出新的成份,並以礦物的發現地瑞典伊特比村將該成份命名為「Ytterbia」。他猜測Ytterbia是某新元素的化合物,因此又把該元素命名為「Ytterbium」,即鐿元素。1907年,喬治·於爾班、卡爾·奧爾·馮·威爾斯巴赫和查爾斯·詹姆士分別從德馬里尼亞的鐿樣本中提取出了又一新元素,即鑥。經過不少的討論之後,科學界決定保留原名鐿,並捨棄了威爾斯巴赫所建議的「Aldebaranium」。1953年,科學家才製得純度較高的鐿金屬樣本。今天鐿被用在不鏽鋼和激光活性媒質中作摻雜劑,以及用作伽馬射線源。 自然形成的鐿由7種穩定同位素組成,其總豐度為百萬分之3。鐿存在於獨居石、黑稀金礦和磷釔礦中,在中國、美國、巴西和印度開採。它一般和其他稀土元素一同出現,且含量非常低。由於分離過程的困難,鐿並沒有太多的商業用途。鐿可以作釔鋁石榴石激光的摻雜劑,三氯化鐿和二碘化鐿也可以做各種有機合成反應的試劑。.

共价半径和镱 · 钇和镱 · 查看更多 »

氪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Kr,原子序数是36,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惰性气体,把它放电时呈橙红色,在大气中含有痕量,可通过分馏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常用于制作荧光灯。氪正如其他惰性气体一样,不易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作用,已知的化合物有二氟化氪(KrF2)。 正如其他惰性气体,氪可用于照明和摄影。氪发出的光有大量谱线,并大量以等离子体的形态释出,这使氪成为制造高功率气体激光器的重要材料,另外也有特制的氟化氪激光。氪放电管功率高、操作容易,因此在1960年至1983年间,一米的定义是用氪86發出的橙色谱线作为基准的。.

共价半径和氪 · 氪和钇 · 查看更多 »

氮是一种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为N;原子序数是7。在自然界中氮单质最普遍的形态是氮气,这是一种在标准状况下无色无味无臭的雙原子气体分子,由于化学性质稳定而不容易发生化學反应。氮气是地球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佔總體積的78.09%。1772年在苏格兰爱丁堡,由丹尼尔·卢瑟福分離空氣後发现。氮属于氮族元素中的一种。 氮是宇宙中常見的元素,在銀河系及太陽系的豐度排第七名。其生成的原因推測是由於超新星中碳和氫產生的核融合。由於氮元素及其和氫、氧形成的常见化合物都极易揮發,因此在內太陽系中的類地行星中氮元素較不常見。不過和地球一样,其他行星及其卫星的大氣層中,气态的氮及其化合物很常见。 很多工业上很重要的化合物(比如氨、硝酸、用作推进剂或炸药的有机硝酸盐以及氰化物)都含有氮原子。氮原子之间具有非常牢固的化学键,无论是在工业中或是在生物体內,将转化为有用的含氮化合物都是很不容易的。相应的,当含氮化合物燃烧,爆炸或分解时会产生氮气,并通常可以释放大量有用的能量。合成产生的氨和硝酸盐是关键的工业化肥料,而硝酸盐肥料是引起水系统富营养化的关键污染物。 含氮化合物除了作为肥料和能量储存的功用之外还有其他多种用途。氮是克維拉纤维和氰基丙烯酸酯强力胶水等多种材料的组成部分。在各种药学药品的大类中(包括抗生素)都含有氮元素。许多药物都是天然含氮信号分子的类似物或前体药物。比如,有机硝酸盐硝酸甘油和硝普钠在体内代谢产生一氧化氮以控制血压。植物中的生物鹼(经常是防卫性化合物)根据定义是含有氮的,许多知名的含氮药物(比如咖啡因和吗啡)是生物碱或是合成的天然产物类似物,像许多植物生物碱一样用作于动物体内的神经传导物质的接收器上(例如合成苯丙胺)。 氮主要存在于所有的有机体的氨基酸(以及蛋白质)和核酸(DNA和RNA)之中。人类身体中的3%的重量都是氮元素构成的,其含量仅次于氧元素、碳元素和氢元素。氮循环是指氮元素从空气进入生物圈和有机化合物中然后再返回大气的转移过程。.

共价半径和氮 · 氮和钇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共价半径和钇之间的比较

共价半径有124个关系,而钇有17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4,杰卡德指数为11.56% = 34 / (124 + 170)。

参考

本文介绍共价半径和钇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