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六朝诗和曹植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六朝诗和曹植之间的区别

六朝诗 vs. 曹植

六朝诗,指类型或风格与中国六朝(220年—589年)紧密相联系的诗。它们反映了中国诗歌一个更重要的兴盛时期,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独特时期;这一时期发展出了特别强调浪漫、性别角色、人际关系的一种诗风。因当时中国没有统一,六朝时期有时又叫分裂时期,多个政权在与其他政权并存的情况下兴起衰亡。根据传统标准,这些政权和朝代构成了六朝。六朝时期涵盖的主要时期有:三国(220年—280年)、晋朝(265年—420年,分为西晋265年—316年和东晋317年—420年)、十六国(304年—439年)和南北朝(420年—589年)。有时传统史家的记录因当时政治动荡而在诗歌和政治的发展年谱记载上出现差漏,故诗人们的一生和诗歌的潮流不能清楚地与具体的时间相吻合。将年份转换为公元年使得这一问题更复杂。但抛开年谱记载的困难,六朝诗歌取得了包括正式化了建安时期乐府和诗的差别、进一步发展了赋、理论工作及通过收集和出版六朝和更早的诗歌为诗集使其留存至今等重大发展。.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四子,卞氏嫡出之第三子,三国时期曹魏的著名诗人。「才高八斗」(「八斗之才」)、「七步成诗」等词之语源。 其诗歌对后世有很大影响,才华也颇受后世诗人推崇;与父亲曹操、兄长曹丕并称“三曹”。不过与其父兄不同的是,曹植一生并未担任重要军政职务。 因封陈王,且諡號思,后世文章中常稱陈思王、陈王。.

之间六朝诗和曹植相似

六朝诗和曹植有(在联盟百科)13共同点: 七步诗建安七子刘勰王粲顏延之蜀汉陆机汉献帝河南省文心雕龙曹丕曹魏曹操

七步诗

七步诗见于《三国演义》,描述曹丕嫉妒其弟曹植的文学才华,曾下令要其七步内作诗,并且包含兄弟之意而无兄弟二字,否则将其处死。曹植以煮豆为题材,作出此诗,来表达兄弟相残的悲哀,最终曹丕自愧而将其放过。 虽然此诗广为流传,但并没有见于《三国志》,而其最早也出现于《世说新语·文学》,所以是不是曹植所作被认为存疑。.

七步诗和六朝诗 · 七步诗和曹植 · 查看更多 »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又號鄴中七子,是指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年间的七位文学家:孔融、陳琳、王粲、--、阮瑀、应玚、刘桢。同时代曹丕的《典論·論文》首次将他们相提并论,七子与“三曹”往往被视作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

六朝诗和建安七子 · 建安七子和曹植 · 查看更多 »

刘勰

劉勰(约465年﹣521),字彦和,东莞郡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是長期生活於南北朝時代梁政權所控制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帶的文学理论批评家。.

六朝诗和刘勰 · 刘勰和曹植 · 查看更多 »

王粲

王粲(),字仲宣,東漢山陽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人。擅長辭賦,建安七子之一,被譽為「七子之冠冕」。.

六朝诗和王粲 · 曹植和王粲 · 查看更多 »

顏延之

顏延之(),字延年。琅邪臨沂(山東臨沂)人。顏含曾孫,東晉及南朝宋文學家,在宋官至金紫光祿大夫,與同期的文學家謝靈運合稱「顏謝」。.

六朝诗和顏延之 · 曹植和顏延之 · 查看更多 »

蜀汉

蜀漢(221年-263年,自稱季漢)為中国历史上三國時期西南方的一個政權。於221年由昭烈帝稱帝開始,至263年曹魏攻入蜀地,後主投降為終,共經過43年,二帝統治。漢昭烈帝劉備、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的統治下,政治清明,為蜀漢建國、北伐奠定基礎。 刘备以延续汉代劉氏皇室政权,称国号为“漢”,自稱「季漢」。不過,魏晉政權皆不承認季漢政權承繼漢室、國號為「漢」,而因其主要領土古稱蜀地,而稱之為「蜀」,「蜀」遂成為其俗稱。由於季漢為曹魏所滅亡,晉又取代魏國,所以《三國志》作者陳壽(季漢出身,季漢滅亡後仕西晉)為保持政治正確,以「蜀」稱呼其國號,而不使用正式國號「漢」;資治通鑑稱其為「漢」。後來歷史為區別西漢和東漢,稱劉備政權為「蜀漢」、「季漢」。.

六朝诗和蜀汉 · 曹植和蜀汉 · 查看更多 »

陆机

陆机(),字士衡,吴郡(含江苏省苏州市及上海市松江区等地,故居在今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人,西晋文学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

六朝诗和陆机 · 曹植和陆机 · 查看更多 »

汉献帝

漢獻帝刘协(),字伯和,是东汉政權最后一位皇帝,189年至220年在位,其正式諡號為「孝獻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獻帝」。.

六朝诗和汉献帝 · 曹植和汉献帝 · 查看更多 »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郑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故名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是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版块,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别分布着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黄河穿北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汉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河南。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全国第17位。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列第三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万亿元,位居第五位。.

六朝诗和河南省 · 曹植和河南省 · 查看更多 »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又稱作《文心》,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巨著,也是一部理论批评著作,完书于中国齊时期,作者为刘勰。 《文心雕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精密的批評的書,“體大而慮周”,全書重點有兩個:一個是反對不切實用的浮靡文風;一個是主張實用的“攡文必在緯軍國”之落實文風。刘勰把全部的書都當成文學書來看,所以本書的立論極為廣泛。 《文心雕龙》是劉勰在入定林寺的後期所寫,是“齒在踰立”之年的作品,他曾幫助僧祐整理佛經,有學者認為《文心雕龍》多少有受佛教思想的影響。饒宗頤〈《文心雕龍》與佛教〉說:“他的文學理論之安排,卻建築於佛學根基之上。”僧祐所使用的“原始要終”一詞,在《文心雕龍》之中合計使用四次。日本學者興膳宏例舉《文心雕龙》與《出三藏記集》的相似處。其實《文心雕龍》全書受《周易》二元哲學的影響很大。不過,徐復觀教授對時潮下之日人所論支那文心解釋不表同意,而中國文學論集,莫不病之文類淆混文體。另外,有著名學者亦稱,其之謂周易二元哲學,也莫不亂套西方思潮一通,難以採信。.

六朝诗和文心雕龙 · 文心雕龙和曹植 · 查看更多 »

曹丕

魏文帝曹丕(),字子桓,沛国譙县(今属安徽亳州)人。三国時期曹魏開國皇帝,曹操的嫡长子,之後繼承父親的魏王封號與丞相的大權,最終脅迫東漢皇帝汉獻帝劉協禪讓,篡漢自立,建立魏朝,史称曹魏,諡文皇帝。 除軍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學,於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於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及其弟曹植並稱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與父親曹操、其子曹叡並稱「魏氏三祖」。.

六朝诗和曹丕 · 曹丕和曹植 · 查看更多 »

曹魏

魏(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8日,史称曹魏、魏朝)。是中國漢朝末期三國之中据有北方及中原的政權。始於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禪讓帝位,篡漢為魏,因承繼漢朝,故具法統地位。至265年魏又被司馬炎篡奪,改號為晉。 曹操受封魏公時,治所在東漢時期魏郡所在地的鄴,因此漢獻帝封他為「魏公」建立诸侯国——魏国,且如同汉朝初期诸侯王制度可以设置丞相以下百官,之后又进封「魏王」并以卞氏为魏国王妃,以曹操之女为魏国公主,后来曹操之子曹丕篡漢时便以「魏」為國號。又因为是曹氏政权,故史稱「曹魏」,以區別於其他名「魏」的政權。 魏是三國時期最為強大,領土最遼闊的政權,灭蜀汉前疆域達到近300萬平方千米。263年,魏軍攻滅蜀汉,同年佔領廣州,至此曹魏疆域達到全盛,约400萬平方千米。由於曹魏盤踞中原,所以這區人口也是最多。期間最重要的政治改革有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對魏晉時代之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六朝诗和曹魏 · 曹植和曹魏 · 查看更多 »

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国时代曹魏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曹操在世时官至丞相,爵至魏王,谥号武王。其子曹丕篡位稱帝後,追尊其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六朝诗和曹操 · 曹操和曹植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六朝诗和曹植之间的比较

六朝诗有106个关系,而曹植有11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3,杰卡德指数为5.78% = 13 / (106 + 119)。

参考

本文介绍六朝诗和曹植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