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六年國建和游錫堃內閣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六年國建和游錫堃內閣之间的区别

六年國建 vs. 游錫堃內閣

六年國建(1991年-1997年),全名為國家建設六年計畫,為中華民國政府於1990年代初期提出的國家整體建設綱要性計畫之一。以「重建經濟社會秩序,謀求全面平衡發展」為總目標,並輔以「提高國民所得」、「厚植產業潛力」、「均衡區域建設」及「提升生活品質」四項政策目標。由中央二十五個部、會、行、處、局、署及臺灣省政府、臺北市政府、高雄市政府研提,由經建會予以彙總、整合。 六年國建為中華民國政府的國家長期經濟計畫中的一環,被視為接續蔣經國「十年經濟建設計劃」,總金額為新臺幣八兆二千億元,其中新臺幣五兆二千億元為公共投資金額。但是在行政院提請立法院審核預算時,遭受民主進步黨的杯葛,認為預算過於龐大、必須大量舉債,規模大於蔣經國的十大建設。經建會主委郭婉容則強力主張財政沒有問題,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甚至於因此多次與郝柏村發生衝突。 1993年2月,郝柏村去職,連戰繼任行政院長,連戰內閣緊急檢討改進、停止大部分六年國建計畫,維持近3年之久的六年國建至此告一段落。. 游錫堃內閣成立於2002年2月1日。其前任的行政院院長張俊雄在立法院改選後提出總辭,由總統府秘書長游錫堃接任。游錫堃內閣是1996年總統民選以後,歷經李登輝政府、陳水扁政府、馬英九政府、蔡英文政府迄今20多年來任期最長的內閣。三年任期內是陳水扁兩任總統民調支持度的高原期。2004年游錫堃以行政院長兼任陳水扁全國競選總部主任委員,幫助陳呂順利當選連任,得票率比2000年成長10.8% 。 游內閣振興經濟有成。上任時,台灣一方面遭受2001全球網路泡沫化影響,經濟創有史以來第一次負成長(-1.26%),一方面面臨核四風暴後遺症、產業轉型關鍵期、朝小野大政局及首次政黨輪替的磨合期,隨後又遇美國911事件(2002)、SARS傳染病(2003)、319槍擊案(2004)等衝擊,任內經濟成長率三年平均尚能保有5.4%,失業率從2002年的5.17%歷史新高下降到2004年的4.44%,一般認為這是陳水扁連任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 金融改革方面,台灣因受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影響及2001年「網路科技泡沫化」衝擊,2001年本國銀行逾放比率為11.26%,前總統李登輝曾警告可能出現「本土型金融風暴」。游內閣上任後提出「二五八金融改革計畫」大刀闊斧推動改革,打消逾放金額達一兆元新台幣,逾放比一路下降,至2004年底已下降至3.80%,符合國際標準 。任內化解了潛在的本土金融危機、解決了通貨緊縮風險、為產業轉型發展奠立堅實基礎,也使台灣在2008全球金融海嘯中屹立不搖,是一個成功並深受國際肯定的金融改革。.

之间六年國建和游錫堃內閣相似

六年國建和游錫堃內閣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十大建設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郝柏村蔣經國臺灣省政府

十大建設

十大建設是指中華民國政府於1974年至1979年間,由時任行政院長蔣經國提出,為了改善基礎設施及產業升級進行的一系列國家級基礎建設工程,總共分為十大項目,其中有六項是交通運輸建設,三項是重工業建設,一項為能源項目建設,總花費在當時估計達到了台幣2,000至3,000億圓之間,這些計畫帶領台灣走出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加速經濟及社會的發展,並對台灣經濟起飛有巨大的貢獻。 臺灣自1965年經濟起飛後,工業建設加速成長,對外貿易開展;但是公共設施及重要原料己無法適應需求,經濟發展遭到限制,時任行政院長蔣經國訂定「穩定當前經濟措施方案」,得以妥切解決。許多高等級公共基本建設更是匱乏欠缺,如高速道路、港埠、機場、發電廠等。1973年10月,全球發生第一次石油危機,油價上漲、物資短缺,導致各國通貨膨脹。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為提升跟深化總體經濟發展,行政院院長蔣經國提出開始推行10項大型基礎建設計劃。.

六年國建和十大建設 · 十大建設和游錫堃內閣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簡稱經建會)曾是中華民國政府於1948年到2014年設立有關經濟建設的最高主管機關,隸屬於行政院;2014年1月22日與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合併改制為國家發展委員會。.

六年國建和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 游錫堃內閣和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郝柏村

郝柏村(),字伯村、伯春,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江蘇省鹽城縣(今鹽城市)郝榮村人,曾獲頒卿云勋章、青天白日勳章、雲麾勳章與虎字榮譽旗,陸軍官校12期砲兵科畢業,於八年抗戰時擔任基層官兵、金門八二三砲戰時擔任最前線之砲兵指揮官,曾赴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學院深造,為中華民國國軍留美將領之一,也是中華民國國軍在位最久的參謀總長,退伍後擔任國防部部長、行政院院長與副總統候選人。是繼陳誠以後,第二位曾任參謀總長的行政院院長。前臺北市市長郝龍斌為其長子。 郝以反共急先鋒自居,支持三民主义統一中国。近年则在台灣努力倡導一個中國原则,且多次參加中國大陸官方活動,並曾大唱《义勇军进行曲》而引發爭議。他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性,并呼籲中共承認國民政府抗戰領導地位。2017年,以99歲高齡改信仰基督教,12月31日洗禮。.

六年國建和郝柏村 · 游錫堃內閣和郝柏村 · 查看更多 »

蔣經國

蔣經國(),字建豐,生於大清浙江省寧波府奉化縣,曾任中華民國總統、陸軍二級上將,國際知名反共人士。他是蔣中正與毛福梅所生的獨子。1925年至1937年在蘇聯期間,蔣經國接受正統馬列主義教育。回国后他成為三民主義忠實信徒。1939年,任江西省第四行政區(贛南地區)行政督察專員,以建設「新贛南」著名於時,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籌備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江西支團部,並擔任幹事會幹事長。1944年至重慶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二戰後,為外交部特派員,與蘇聯方面交涉中国东北地区事務。1948年8月至10月,一度任經濟管制委員會委員,督導上海經濟。 1952年為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出任救國團主任。1956年,主持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成立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率隊開闢中橫公路等台灣地區交通、民生建設。1975年蔣中正逝世後的中國國民黨主席(繼蔣中正成為首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兼任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成為中國國民黨最高領導人;1972年至1978年擔任行政院院長,為中華民國最高行政首長),1978年起接任中華民國第六、第七兩任總統,於1988年1月13日總統任內逝世。當時蔣經國在台灣主政期間推行十大建設。蔣經國在國際上孤立情勢中,大大發展中華民國經濟,解除多年之戒嚴,促進政治民主化。.

六年國建和蔣經國 · 游錫堃內閣和蔣經國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政府

臺灣省政府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最高行政機關,由行政院直接管轄,成立於1947年4月22日,前身為1945年9月1日成立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原具有完整的地方政府功能,在1998年實施精省後,改制為行政院的派出機關,僅專責中央政府交辦之指定業務,不具備施行地方自治的能力。.

六年國建和臺灣省政府 · 游錫堃內閣和臺灣省政府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六年國建和游錫堃內閣之间的比较

六年國建有63个关系,而游錫堃內閣有9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3.12% = 5 / (63 + 97)。

参考

本文介绍六年國建和游錫堃內閣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