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公民起動和前綫 (1996年)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公民起動和前綫 (1996年)之间的区别

公民起動 vs. 前綫 (1996年)

公民起動(Civic Act-Up)是香港的政治組織,由香港立法會議員何秀蘭成立兼為召集人,主要活躍於灣仔區。. 前綫(英文:The Frontier)是一個香港政治組織,成立於1996年8月26日,於2008年11月一次會員大會通過和民主黨合併。.

之间公民起動和前綫 (1996年)相似

公民起動和前綫 (1996年)有(在联盟百科)7共同点: 工黨 (香港)何秀蘭灣仔區社會民主連線蘋果日報陳小萍泛民主派

工黨 (香港)

工黨(Labour Party)是一個香港民主派政黨,其在政治光譜中傾向左翼,意識形態派別為泛民主派。工黨成立於2011年12月18日,四大主張包括:民主、公義、永續和團結,提倡建立一個自由和平等的社會,並著重基層和工人權益。工黨現任主席為郭永健。.

公民起動和工黨 (香港) · 前綫 (1996年)和工黨 (香港) · 查看更多 »

何秀蘭

何秀蘭(Cyd Ho Sau-lan,)。綽號何姨姨、阿Cyd、雞仔蘭,香港政治人物,2004年-2007年度香港島中西區區議員(觀龍選區),香港立法會議員(1998-2004、2008-2016),在任議員期間,擔任泛民會議召集人多年。.

何秀蘭和公民起動 · 何秀蘭和前綫 (1996年) · 查看更多 »

灣仔區

灣仔區(Wan Chai District)位於香港島,是香港十八區中人均收入最高,全港最高學歷的地區,46.2%人口擁有大學學歷。同時亦是香港十八區中人口第二低的一區,2016年中的人口為180,123人。.

公民起動和灣仔區 · 前綫 (1996年)和灣仔區 · 查看更多 »

社會民主連線

會民主連線(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簡稱社民連(LSD),是一個主張「民主制憲」的泛民主派政党,由議員、社運人士,以及基層市民等組成,自稱為「基層主導、民主企硬,旗幟鮮明的反對派」。 社民連現任主席為吳文遠。自2011年起,梁國雄一直是該黨唯一的立法會議員。 在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社民連取三席,一度成為泛民主派第三大黨。其後,社民連立法會議員進行議會抗爭,惟多次被拾違反議事規則而被逐出議事廳。 2010年,社民連發起「五區公投」,此黨三位立法會議員,黃毓民、梁國雄、陳偉業聯同兩位公民黨議員梁家傑及陳淑莊於2010年1月26日集體辭職,其後參加補選並再次當選重返立法會,惟投票率只得17.1%,宣告公投無效。 2011年1月,社民連分裂,黃毓民、陳偉業與部分黨員退黨,另組人民力量,社民連實力因而遭到削弱。 2016年,因應本土派崛起削弱原激進民主派之支持票源,社民連與人民力量組成進步民主連線,派出六人參選,最終只有新界東的梁國雄及陳志全成功連任,社民連參選新界西、新界東及九龍西,其中於九龍西(社民連)及香港島(人力)皆低票落選。.

公民起動和社會民主連線 · 前綫 (1996年)和社會民主連線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蘋果日報》是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集團旗下的繁體中文報紙,有以下兩個版本:.

公民起動和蘋果日報 · 前綫 (1996年)和蘋果日報 · 查看更多 »

陳小萍

陳小萍可能是:.

公民起動和陳小萍 · 前綫 (1996年)和陳小萍 · 查看更多 »

泛民主派

泛民主派(Pan-democracy camp),簡稱泛民,是香港傳媒和學者等由2004年起常用的辭彙,廣義指支持香港全面推行民主及普遍選舉的政治人物及組織;當中部分黨派也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推行自由民主的政治改革、結束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 縱使民主派支持及推動香港民主發展,但常因街頭抗爭手法、路線、社會及經濟立場的不同而分為多個黨派及團體:包括現今「溫和民主派」(主流民主派)、「激進民主派」(進步民主派),加上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左派和右派立場的分別,在政治光譜擴闊底下的變化,透過妥協、談判、違法、對抗等不同路線分裂而成,近年更多稱作「泛民主派」或簡稱「泛民」,而親共傳媒則稱之為反對派,中國内地媒體稱呼泛民黨派時會加上引號;同樣,泛民人士稱建制派人士為保皇黨、土共。.

公民起動和泛民主派 · 前綫 (1996年)和泛民主派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公民起動和前綫 (1996年)之间的比较

公民起動有25个关系,而前綫 (1996年)有8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7,杰卡德指数为6.31% = 7 / (25 + 86)。

参考

本文介绍公民起動和前綫 (1996年)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