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公孙杵臼和趙朔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公孙杵臼和趙朔之间的区别

公孙杵臼 vs. 趙朔

公孙杵臼(),名杵臼,春秋时期晋国人,赵朔的门客,为救“赵氏孤儿”赵武而献出了生命。. 趙朔,又稱趙莊子()。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大夫趙衰之孫、趙盾之子,妻為晉成公之女。.

之间公孙杵臼和趙朔相似

公孙杵臼和趙朔有(在联盟百科)14共同点: 屠岸贾下宮之難程婴趙同趙姓趙武赵婴齐 (春秋)赵庄姬赵盾赵括 (春秋)春秋时期晋国晋成公晋景公

屠岸贾

屠岸贾(),屠岸氏,名贾(gǔ),一作屠颜贾,是司馬遷《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左传》、《國語》等史書沒有記載此人。為一嫉妒者及失敗者的典型。晋灵公时,因为阿谀奉承得宠。晋灵公被赵穿杀死,他一度被贬。晋景公时,屠岸贾任司寇,在趙同、赵括得罪郤氏、欒氏时,屠岸贾追治晋灵公被杀之事。他称赵盾是弑杀晋灵公的首逆。下宮之難,尽灭赵氏。只有趙朔的儿子赵武被公孙杵臼、程婴救下,即趙氏孤兒。后来,韩厥建议晋景公恢复赵氏,赵武杀屠岸贾。.

公孙杵臼和屠岸贾 · 屠岸贾和趙朔 · 查看更多 »

下宮之難

下宮之難,知名中国歷史事件,发生在春秋时代的晋国,是晋国世族趙氏被陷害滅亡,而趙武復興趙氏的故事。被改編成了著名小說、戲劇、电影《赵氏孤儿》。.

下宮之難和公孙杵臼 · 下宮之難和趙朔 · 查看更多 »

程婴

程婴(),程氏,名婴,春秋时期晋国人,是藏匿并抚养赵氏孤儿赵武的著名义士。.

公孙杵臼和程婴 · 程婴和趙朔 · 查看更多 »

趙同

赵同(),'''嬴'''姓,'''赵'''氏,名同,因被封在原,以邑为氏,别为原氏,又被称为原同、原叔,是赵衰与赵姬的儿子,赵盾的弟弟,赵括、赵婴齐的哥哥。《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文公妻赵衰,生原同、屏括、楼婴。赵姬请逆盾与其母,子余辞。姬曰:“得宠而忘旧,何以使人?必逆之!”固请,许之,来,以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以叔隗为内子而己下之。晋景公时,赵同为下军佐。.

公孙杵臼和趙同 · 趙同和趙朔 · 查看更多 »

趙姓

趙姓,是一個漢姓,嬴姓十四氏之一,在中國《百家姓》中排第1位,亦是江西第42大的姓氏。宋朝時間,江西的趙姓人口在宋朝其他地區中排行第6位,佔宋朝趙姓人口的6.8%;明朝時,江西的趙姓人口在明朝其他地區中亦是排行第6位,佔明朝趙姓人口的6.1%。一些姓趙的名人包括成立南越國的趙佗、成立宋朝的趙匡胤和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和國務院總理的趙紫陽。2016年最新姓氏人口数目的排名,由中国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计,赵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29%约2750万人,排名第七。.

公孙杵臼和趙姓 · 趙姓和趙朔 · 查看更多 »

趙武

趙武(),'''嬴'''姓,'''赵'''氏,名武,谥文,又称赵文子、赵孟,赵盾之孫、趙朔之子,母為晉成公之女,晉景公之姊赵庄姬。.

公孙杵臼和趙武 · 趙朔和趙武 · 查看更多 »

赵婴齐 (春秋)

赵婴齐(),'''嬴'''姓,'''赵'''氏,名婴齐,因被封在楼,以邑为氏,别为楼氏,又被称为赵婴、楼婴,是赵衰的儿子,赵盾、赵同、赵括的弟弟,母为赵姬。.

公孙杵臼和赵婴齐 (春秋) · 赵婴齐 (春秋)和趙朔 · 查看更多 »

赵庄姬

趙莊姬,又称孟姬,是晋国赵朔的夫人。 《左傳》記載她是晋成公之女。前587年,莊姬与赵朔的叔叔赵婴私通,之后赵婴被赵同、赵括驱除到齐国。前583年,莊姬向晋景公告发赵同、赵括,说他们要叛乱,晋国族灭赵氏,为下宫之难。只有莊姬的儿子赵武在宫中抚养。 《史记·赵世家》的记载完全不同,莊姬是晋成公的姐姐,屠岸贾杀死赵朔一家,她因是国君的姐姐没有罹难,在宫中生下遗腹子赵武。通过赵氏门客公孙杵臼、程婴,将赵武救出宫外抚养,就是《赵氏孤儿》的故事。.

公孙杵臼和赵庄姬 · 赵庄姬和趙朔 · 查看更多 »

赵盾

赵盾,又称赵宣子、赵孟。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衰之子,赵同、赵括、赵婴齐之兄。.

公孙杵臼和赵盾 · 赵盾和趙朔 · 查看更多 »

赵括 (春秋)

赵括(),'''嬴'''姓,'''赵'''氏,名括,因被封在屏,以邑为氏,别为屏氏,又被称为屏括、屏季,是赵衰的儿子,赵盾、赵同的弟弟,赵婴齐的哥哥,母为晉文公愛女赵姬《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文公妻赵衰,生原同、屏括、楼婴。赵姬请逆盾与其母,子余辞。姬曰:“得宠而忘旧,何以使人?必逆之!”固请,许之,来,以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以叔隗为内子而己下之。。晋景公时,赵括为新中军佐。《春秋经传集解·成公三年》:韩厥为新中军,赵括佐之。.

公孙杵臼和赵括 (春秋) · 赵括 (春秋)和趙朔 · 查看更多 »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前403年),简称春秋, 是东周的前半段时期。 春秋时代周天子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當時齊桓公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併」(尊王攘夷)的思想,因此周天子於表面上仍獲尊重。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后史学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平王東遷到洛邑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应到《左傳》記載之終(前468年)、三家灭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前403年)),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之,五十二个諸侯國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次,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餘次。鲁国朝王三次,聘周四次。.

公孙杵臼和春秋时期 · 春秋时期和趙朔 · 查看更多 »

晋国

晋国,是周代的姬姓诸侯国,原名唐,领地在今山西省,始封君為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同母弟——唐叔虞。晉是重要的封國,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稱霸時間最長的一個。晋国国都最初为唐(今山西翼城西,一说太原西南),晋獻公迁都绛(今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晉景公時遷都新田,稱之為新絳,遗址在今山西省侯马市。 因為春秋初年晉國發生過小宗曲沃篡奪大宗的曲沃克晉,以及晋献公時的骊姬之乱兩件宗室內鬥事件,為避免歷史重演,晉文公開始除太子以外,國君其他兒子及兄弟皆要遷離晉國,《左传》称“晋无公族”,有別於其他國家。晉靈公時,晉的卿大夫勢力開始壯大,成公即位後,封異姓卿大夫為公族大夫,令卿族逐漸成為晉國政權的主導力量。晉平公以後,六卿的實力凌駕於國君之上,形成了六卿執政。晉定公時,六卿中的范氏和中行氏被滅,卿族的平衡被打破。到晉出公時,魏氏、韓氏反戈一擊聯合趙氏滅掉最強大的知氏,晉國名存實亡。終於到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韩侯、赵侯、魏侯,从晋国中分裂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而晋国仅剩两城,苟延残喘80年后被韩、赵完全瓜分。 三家分晋被視為戰國時期的開始,宋代司马光編纂的《資治通鑒》將此事作為開篇。以血緣關係來看,韩国王室是晉國君主的後裔。.

公孙杵臼和晋国 · 晋国和趙朔 · 查看更多 »

晋成公

晉成公(—前600年),名“黑臀”,晉文公之子,晉襄公之弟,晉灵公的叔叔,母周女。.

公孙杵臼和晋成公 · 晋成公和趙朔 · 查看更多 »

晋景公

晋景公,姬姓,名獳,一名據,是中国春秋時代諸侯國晋国的一位君主。為晉文公之孫、晉成公之子。於前599年繼其父晉成公在位,至前581年去世,共計十九年,之後由其子晉厲公繼位。晋景公曾被楚国打败,使楚庄王成为霸主,不过晋景公亦曾攻败齐国。晉景公在晚年將國都由絳遷往新田(今山西侯馬),並改稱新絳。之後又發兵消除專政的趙氏家族,取得了公室對卿族的第一次勝利。.

公孙杵臼和晋景公 · 晋景公和趙朔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公孙杵臼和趙朔之间的比较

公孙杵臼有22个关系,而趙朔有4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4,杰卡德指数为22.58% = 14 / (22 + 40)。

参考

本文介绍公孙杵臼和趙朔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