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公子目夷和左师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公子目夷和左师之间的区别

公子目夷 vs. 左师

公子目夷,子姓,名目夷,字子魚,又称司馬子魚,春秋時代宋國公子,微子之弟宋微仲的十四世孫,宋襄公之庶兄。襄公即位,目夷為司马,又转为左师,执掌国政。兄弟二人「性仁愛」、「留賢德」,行「東宮圖治」,宋國國力有所增強。前638年宋與楚戰於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當時楚兵強大,大司馬公孙固勸襄公趁楚人渡水之時截殺之,此時襄公卻大講仁義,要待楚兵渡河列陣才攻擊之;當楚軍上岸時,子魚又勸宋襄公趁楚軍此時陣列尚未成形時襲殺之,襄公再拒絕。結果宋師大敗而回。其子公孙友,曾孙鱼石、鱼府。 目夷墓位於微山東峰,墓前立一石碑,乃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徐州知州傅堯俞所立,正面陰刻有篆文:「宋賢目夷君墓」。《左傳·僖公二十二年》輯有〈子魚論戰〉一文,後收入《古文觀止》一書。. 左師,是中國古代官名,春秋時期為宋國的卿,與右师一起執政。與司馬、司徒、司城、司寇並稱“六师”。前651年,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为左师;前619年,公子友为左师;前576年,鱼石为左师;向戌曾以左师執政;前520年以後,右、左师之位次於司馬、司徒、司城;前468年,左师位次超過司城,灵不缓为左师。戰國趙國有左師,觸龍擔任左師。 Category:中国古代官制 Category:春秋战国历史 Category:左师.

之间公子目夷和左师相似

公子目夷和左师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宋国宋襄公鱼石春秋时期

宋国

宋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國君子姓,位于现在河南商丘和安徽淮北一带。.

公子目夷和宋国 · 宋国和左师 · 查看更多 »

宋襄公

宋襄公,宋桓公次子,子姓,名茲甫(),在部分史料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為宋國君主,在位十四年(前650年至前637年)。.

公子目夷和宋襄公 · 宋襄公和左师 · 查看更多 »

鱼石

石(),'''子'''姓,'''鱼'''氏,名石,是子鱼的曾孙,公孙友的孙子 ,宋国左师。 前576年八月,宋共公下葬。在这时,华元做右师,鱼石做左师,荡泽做司马,华喜做司徒,公孙师做司城,向为人做大司寇,鳞朱做少司寇,向带做太宰,鱼府做少宰。荡泽要削弱公室,就杀了公子肥。华元说:“我做右师,师所掌管的是对国君和臣下的教导。现在公室的地位低下,却不能拨乱反正,我的罪过大了。不能尽职,岂敢以得到宠信为利呢?”华元便出奔晋国。 华元和华喜属于戴族;公孙师属于庄族;其他六大臣(鱼石、荡泽、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都属于桓族。鱼石准备阻止华元逃亡。鱼府说:“华元如果回来,必然要讨伐荡泽,桓氏这一族就被波及而灭亡了。”鱼石说:“华元如果能够回来,即便允许他讨伐,他也必然不敢。而且华元曾有大功,国人亲附他,如果他不回来,恐怕国人会群起攻击桓族,桓氏在宋国没有人祭祀了。华元如果讨伐荡泽,还有桓族的向戌在。桓氏虽然灭亡,必然只是亡掉一部分而已。”鱼石自己在黄河岸上阻止华元。华元请求讨伐荡泽,鱼石答应了。华元这才回来,派遣华喜、公孙师率领国人进攻荡氏,荡泽被杀。 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离开都城住在睢水旁边,准备出奔国外。华元派人劝阻他们,他们不同意。十月,华元亲自去劝阻,还是不同意,华元就回来了。鱼府说:“现在不听从华元的话,以后就不能进入国都了。华元眼睛转动很快,说话很急,已经有别的想法。如果不接纳我们,现在就要疾驰而去了。”他们登上山头一看,就看到华元疾驰而去。五个人驱车跟着华元,华元已经掘开睢水堤防,关闭城门登上城墙了。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就逃亡到楚国。华元派向戌做左师,老佐做司马,乐裔做司寇,来安定国人。 前573年六月,郑成公入侵宋国,到达宋国曹门外,会合楚共王一起进攻宋国,占领了朝郏。楚国的子辛和郑国的皇辰入侵城郜,占取幽丘。他们一起进攻彭城,将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送回,留下三百辆战车做防守,然后回国。 前572年正月己亥,晋国主导的诸侯联军包围宋国彭城,彭城向晋国投降。晋国人将彭城的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带回国,安置在瓠丘。.

公子目夷和鱼石 · 左师和鱼石 · 查看更多 »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前403年),简称春秋, 是东周的前半段时期。 春秋时代周天子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當時齊桓公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併」(尊王攘夷)的思想,因此周天子於表面上仍獲尊重。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后史学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平王東遷到洛邑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应到《左傳》記載之終(前468年)、三家灭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前403年)),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之,五十二个諸侯國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次,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餘次。鲁国朝王三次,聘周四次。.

公子目夷和春秋时期 · 左师和春秋时期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公子目夷和左师之间的比较

公子目夷有15个关系,而左师有1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13.79% = 4 / (15 + 14)。

参考

本文介绍公子目夷和左师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