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公務員事務局和霍德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公務員事務局和霍德之间的区别

公務員事務局 vs. 霍德

公務員事務局(Civil Service Bureau,CS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決策局之一,專責香港公務員事務。現任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為羅智光。. 霍德爵士,KBE,LVO(Sir David Robert Ford,),英國殖民地官員及軍人,曾任英屬香港布政司、銓敘司、房屋司等職。他是最後一位洋人出任布政司一職。他在1989年主理在赤鱲角發展新機場事宜。他曾於末代港督彭定康履新前短暫署任港督一職。.

之间公務員事務局和霍德相似

公務員事務局和霍德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屈珩布政司署羅能士香港高禮和陳方安生

屈珩

屈珩(Edward Barrie Wiggham,1937年-),英國殖民地官員,曾任英屬香港公務員事務司(前稱銓敘司)、常務司等職。.

公務員事務局和屈珩 · 屈珩和霍德 · 查看更多 »

布政司署

#重定向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

公務員事務局和布政司署 · 布政司署和霍德 · 查看更多 »

羅能士

羅能士,CBE(John Martin Rowlands,),英國殖民地官員,1952年至1985年任職於香港政府,1978年至1985年任銓敘司,期間於1978年至1984年兼任立法局官守議員。 羅能士畢業於劍橋大學塞爾文學院,1952年以官學生身份加入港府,先後任職於徙置事務處、新界民政署、民眾安全服務隊和市政事務署等部門,1966年出任市政事務署副署長,1968年出任首席助理輔政司(社會事務),其後於1971年出任副民政司。1974年,羅能士出任人民入境事務處處長,是首位出任該處處長的政務官。任內,他因應港府於1974年實施的「抵壘政策」而加強出入境關口執法和採取行動,以設法堵截來自中國大陸及其他地方的非法入境者來港;另外,他還要應對1975年發生的越南難民問題,有關問題纏繞香港多年,到2000年才告終結。 1978年,羅能士升任銓敘司兼立法局官守議員,主管公務員事務,翌年他的職級獲擢升為布政司署司級政務官。在任內,他應對當時此起彼落的公務員工潮,並多番與各大公務員團體就薪酬、福利和工作待遇等問題展開對話。他還負責推動公務員本地化政策,以及大幅擴充公務員人手,在短短數年間,公務員數目由1978年的大約11萬人,升至1983年的大約17萬人。隨著港府連年加薪,公務員的工業行動踏入八十年代也逐漸緩和。羅能士1985年退休後返回英國,並在當地逝世。.

公務員事務局和羅能士 · 羅能士和霍德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公務員事務局和香港 · 霍德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高禮和

和,CBE(Harnam Singh Grewal,),英國籍印度人。前香港運輸司及銓敘司,1986年被委爲立法局官守議員。.

公務員事務局和高禮和 · 霍德和高禮和 · 查看更多 »

陳方安生

陳方安生,大紫荊勳賢,GCMG,CBE,JP(Anson Maria Elizabeth Chan Fang On Sang,),本名方安生,香港政治人物,曾任政府官員及立法會直選議員。陳方安生在公眾場合笑容可掬的形象深入民心,故有「陳四萬」之暱稱。 陳方安生曾經是香港政府主要官員,自1993年至1997年在殖民地政府出任首位華人布政司。1997年主權移交後,她繼續在特區政府擔任政務司司長。任內,外界不斷有傳聞指她與上司行政長官董建華不和。至2001年,她以私人理由提早退休,結束近39年的公職生涯。後來她表示,提早退休的原因是不滿董建華急於實施高官問責制。 退休以後,陳方安生仍然活躍於香港政壇,除了先後在2006年和2007年參與七一遊行外,更一度有傳聞指她會角逐2007年的特首選舉。在2007年9月11日,她宣佈參選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成為香港歷來首位參與立法會選舉的前布政司;最後她擊敗主要對手葉劉淑儀,成功當選,後於2008年9月30日卸任。.

公務員事務局和陳方安生 · 陳方安生和霍德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公務員事務局和霍德之间的比较

公務員事務局有34个关系,而霍德有6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6.19% = 6 / (34 + 63)。

参考

本文介绍公務員事務局和霍德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