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內閣總理大臣

指数 內閣總理大臣

“內閣總理大臣”(简称总理或通称首相)可指以下官職:.

8 关系: 大韩帝国内阁总理大臣列表大清帝国内阁列表張勳復辟領議政蒙古總理清朝內閣總理大臣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总理

大韩帝国内阁总理大臣列表

韩.

新!!: 內閣總理大臣和大韩帝国内阁总理大臣列表 · 查看更多 »

大清帝国内阁列表

本表所列为大清君主立宪制下组织的历届内阁首脑及阁员。张勋复辟时期组织的内阁也附于此表中。.

新!!: 內閣總理大臣和大清帝国内阁列表 · 查看更多 »

張勳復辟

張勳復辟(1917年7月1日 - 1917年7月12日),是指張勳與其舊長官宗社党黨人铁良等清朝遗老一手策划,於民國六年(1917年)7月1日擁護時年12歲的逊位皇帝溥儀在北京復辟的政變,因發生在丁巳年,時人稱之為丁巳復辟,又因張勳所部的定武軍,人稱辮軍,故稱辮軍復辟。前後歷時共十二天,被段祺瑞討伐而失敗,張勳流亡天津。.

新!!: 內閣總理大臣和張勳復辟 · 查看更多 »

領議政

議政(영의정),多雅稱「領相」(영상),是李氏朝鮮(1392年-1910年)於1400年所設立的官職,是最高行政機構議政府的首長,朝鮮王朝三公之首,辅助国王,統領百官。 領議政由一人擔任,權力相當於同時期其他國家的宰相。領議政為正一品官職,下設左議政及右議政,均為正一品,領議政、左議政、右議政並稱為「三公」、「三政丞」。时间最长的是黄喜,在任18年。1894年甲午更張後,受日本影響,此職務更名為「總理大臣」。.

新!!: 內閣總理大臣和領議政 · 查看更多 »

蒙古總理

蒙古国总理是蒙古国政府行政部门的最高领导人和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的领导人。总理一职是由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来任命的,国家大呼拉尔也可以通过一个对总理的不信任案来免去总理职务。 蒙古总理一职最初是在1912年7月,外蒙古宣布脱离中国而独立以后不久设立的,那时的大蒙古国还没有被大部分国家承认为独立主权国家。1921年,一个由共产主义小组组成的蒙古人民革命党发表了该国历史上的第二份独立宣言,这一份独立宣言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1924年,蒙古人民革命党宣布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并开始正式设立总理一职,当时总理一职被称为“人民委员会主席”。后来从1946年开始,更名为“部长会议主席”。1990年,蒙古人民革命党逐步放开了数十年的集权统治,“总理”一职在这时才正式取代“部长会议主席”,得以正式确立。无论以前对于总理一职的称呼如何变化,自1912年以来,蒙古总理作为该国行政领导的职权一直没有间断和变化,所以都记作蒙古总理。 需要说明的是历史上对于蒙古总理的认识存在一些分歧。首先是谁应该被认定为第一个蒙古总理。一个名为车林齐密特(Tseren-Chimit,或者称为Tserenchimed)的喇嘛被误传为首任内阁总理大臣,但实际上他只是首任内务大臣,以那木囊蘇倫(Sain Noyon Khan Shirindambiin Namnansuren)作为蒙古历史上的第一任总理也是当今蒙古国政府的观点,因为他才是第一位被正式任命的内阁总理大臣。另外的分歧是关于清格勒泰·吉格吉德扎布,有些人认为他只是代理总理,而有些人认为他已经是正式总理,蒙古政府采取后者的看法。.

新!!: 內閣總理大臣和蒙古總理 · 查看更多 »

清朝內閣總理大臣

內閣總理大臣是清朝末期內閣的首長,設置於1911年5月,清廷將軍機處與大学士內閣廢除,不再以軍機大臣執掌政事,效法明治维新的日本改設內閣總理大臣(首相),與諸大臣組織責任內閣。唯多半為皇族或滿洲人士,不得民望。 同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清廷不得已,只好在11月命袁世凱為總理大臣,以便討伐革命黨人。袁世凯一面以武力壓迫南方革命,另一方面卻暗中與革命黨人談判,換取利益,而革命黨人亦認為袁是能領導中國的有力領導人,遂行謀定,是為南北議和。不久,袁與北洋諸將領通電支持共和,宣統帝宣布退位,大清被中華民國取代,原內閣總理大臣的功能則被中華民國國務總理取代。 1917年張勳統兵擁宣統帝即位,發動復辟事件,自命為「政務總長」兼「議政大臣」,事件不久即被討伐而結束。.

新!!: 內閣總理大臣和清朝內閣總理大臣 · 查看更多 »

日本內閣總理大臣

內閣總理大臣()是日本的國家行政首長,負責領導內閣行使宪法赋予的行政权。中文常稱其為日本首相,在日本則簡稱為總理大臣()、總理()、首相()等,尊稱「閣下」。現任(第98任)為自民黨籍的安倍晋三,自2012年12月26日起就職。.

新!!: 內閣總理大臣和日本內閣總理大臣 · 查看更多 »

总理

总理(英語對應詞:Premier / Prime Minister /Chief Chancellor等)是指一个國家或地區的行政首長,负责統領政府的行政工作,可通用于君主制或共和制國體。现代多数实行议会制、雙首長制、君主制以及其他虚位元首制度的国家都有总理或类似的政府首脑职位,但在一些總統制國家(例如美国),國家元首兼任政府首腦,賦有總理的職責,因此無須另設政府首脑官職。在漢語中會分為「首相」與「總理」,但其他语言中較少严格区分的对应,汉语中的首相一詞,意即位居第一的大臣,因此一般只用在君主制國家的政府首腦之稱,例如英国首相,但根据习惯用法有很多例外。各国政府首脑在中文裡的称呼更多是根据传统译法而定,有时更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君主立憲制下的泰国首相在漢語裡经常被称为「泰國總理」;同样君主立憲制下的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在日语中可以直接從全稱擷取為「总理」,或根據其義-總大臣-稱為「首相」,而在漢語圈較常使用後者(君主立憲制下的政府首腦)。总理与首相两者均可用閣揆一詞泛指,此用法來自中國古代將宰相別稱為「首揆」,明代也將內閣首輔稱為首揆,《明史·宰辅年表一》:“诸辅之中,尤以首揆为重。” 需要注意的是,加拿大、澳洲、新西蘭等英联邦国家,在英语中这些西敏制国家的政府首长,头衔和英国一样,稱為“第一大臣”(Prime Minister),並且共戴同一個君主,但事實上會由英王委派總督代表君王行使國家元首職務,因此實際政府首腦稱「總理」而非「首相」,是相對總督而來,而不是相對君主。 另外實施議會內閣制的區域政府首腦也可以译为“總理”(例如魁北克總理、昆士蘭總理等),但一般“州總理”、“州长”、“省长”或“首席部长”的用法更普遍,实际译法依照习惯而定。.

新!!: 內閣總理大臣和总理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总理内务府大臣總理大臣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