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入侵南斯拉夫之戰和巴依拉姆楚里城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入侵南斯拉夫之戰和巴依拉姆楚里城之间的区别

入侵南斯拉夫之戰 vs. 巴依拉姆楚里城

南斯拉夫戰役(德方稱其為:「25號作戰」(Unternehmen 25),在南斯拉夫則被稱作「四月戰爭」(Aprilski rat))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法西斯義大利和匈牙利王國等軸心國於1941年4月6日入侵南斯拉夫王國的行動,最終南國軍隊於4月17日投降,軸心國分別佔領其領土。 入侵南斯拉夫的決定起源於德國即將展開對蘇聯的戰爭,為鞏固其側翼安全,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自1941年起即對東歐與巴爾幹諸國施壓,迫使它們加入軸心國軍事同盟中,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皆已加入,南斯拉夫領導人攝政王保羅親王為防止國家被軸心軍隊入侵,也於1941年3月4日親訪柏林答應加入,3月25日其外交部長簽署協約。隔天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發生了由空軍總司令杜尚·西莫維奇上將領導的軍事政變,擁立年僅18歲的彼得二世為國王,宣佈廢除3國協約,並與蘇聯簽訂友好條約。希特勒對南斯拉夫的轉變既震驚又憤怒,下達了元首第25號訓令,指示德國國防軍作好「摧毀南斯拉夫」的準備。1941年4月6日軸心國開始其軍事行動,德國、義大利、保加利亞、匈牙利等國的軍隊自南斯拉夫漫長的國境同時進攻,由於南斯拉夫國內複雜的民族問題,使得當軸心軍入侵後,許多克羅地亞族的平民與士兵不願為塞爾維亞人主掌大權的王國所奮鬥,加上武器落後、國境線漫長難以防禦等因素,導致南斯拉夫在軸心軍的攻擊下急速瓦解,德軍於4月13日攻佔貝爾格萊德,4月17日南斯拉夫軍即投降,軸心國佔領全國,南斯拉夫王國政府成員流亡英國倫敦。 希特勒將南斯拉夫分割,建立了親德的克羅地亞政權“克羅地亞獨立國”,並將其他領土交由意大利、保加利亞和匈牙利所佔領。隨後南斯拉夫境內許多團體組織了地下反抗勢力,開始了長達4年的南斯拉夫戰線。在此期間,南斯拉夫抵抗勢力中規模最大者為由约瑟普·布罗兹·铁托領導的共產黨游擊隊“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與德拉查·米哈伊洛維奇領導的保皇派塞爾維亞游擊隊“南斯拉夫祖國軍”(又稱「切特尼克」)兩組織,軸心軍不斷對其發動圍剿作戰,並對任何協助游擊隊的南斯拉夫居民處以殘忍的報復行動。1944年9月蘇聯紅軍逼近,德軍撤離南斯拉夫領土,而狄托則取得了南斯拉夫全國的實質控制權,於戰後建立了「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巴依拉姆楚里城是阿爾巴尼亞的城鎮,位於該國北部,也是特羅波耶區的首府,毗鄰與科索沃接壤的邊境,海拔高度360米,2001年人口6,561。.

之间入侵南斯拉夫之戰和巴依拉姆楚里城相似

入侵南斯拉夫之戰和巴依拉姆楚里城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Republika e Shqipërisë)是一个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国家。阿尔巴尼亚西隔亚得里亚海和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相望,南面则与希腊接壤,东临馬其頓,东北是科索沃,北接蒙特內哥羅。首都是地拉那,其國際代碼為AL。在冷战时期,阿尔巴尼亚是社會主義國家。阿爾巴尼亞為歐洲中最不發達和收入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但在近年已有顯著的改進。在2009年阿爾巴尼亞正式加入北約。在2014年6月,欧盟已接纳阿尔巴尼亚为欧盟候选国,而在2018年4月歐盟已批准阿爾巴尼亞在2018年6月展開入盟談判。 阿爾巴尼亞國旗上繪有一隻黑色的雙頭雄鷹,沿自15世紀抵抗鄂圖曼帝國入侵的領袖斯坎德培的印章,所以雄鷹是民族英雄斯坎德的象徵,故此阿爾巴尼亞也有“山鷹之國”之稱。.

入侵南斯拉夫之戰和阿尔巴尼亚 · 巴依拉姆楚里城和阿尔巴尼亚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入侵南斯拉夫之戰和巴依拉姆楚里城之间的比较

入侵南斯拉夫之戰有89个关系,而巴依拉姆楚里城有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1.09% = 1 / (89 + 3)。

参考

本文介绍入侵南斯拉夫之戰和巴依拉姆楚里城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