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克卜勒16b和太陽系外行星百科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克卜勒16b和太陽系外行星百科之间的区别

克卜勒16b vs. 太陽系外行星百科

克卜勒16b(Kepler-16b)是一個環繞食雙星的太陽系外行星,體積相當於土星。其組成成分可能是岩石和氣體各半。這是首個確認的环联星运转行星,公轉週期229日。. 太陽系外行星百科是一個天文學網站,由在法國巴黎的默東天文臺任職的天文學家於1995年成立,該網站建制了完整的已知的以及尚待確認的系外行星。該網站頻繁地依據會議或期刊所發佈的最新數據更新網站資料。 在該網站中,每顆行星均以一個單獨的頁面刊載其基本數據,並附上了其母星的資料,如距離、光譜類型、視星等、質量、半徑、發現年份、半長軸、公轉週期、傾角等屬性,並註明引用來源。該網站提供了多種語言版本,包含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義大利文、波蘭文、波斯文。 由於天文學界對行星、棕矮星的定義尚無定論,也未能確認兩者之間的明確的分野,且天文學對遠方天體的質量計算時常存在不小的誤差,該百科遂決定將收錄的候選行星質量範圍向上擴展。截至2011年6月, 該網站的目標是收錄25倍木星質量以下的清單,而較早前的目標是收錄20倍木星質量以下。假若錄入的星體後來被證實不為系外行星,則會從清單中撤銷。 太陽系外行星百科是一個受信賴的行星清單,論文、大眾媒體以及SIMBAD皆以該百科網站作為參考來源。.

之间克卜勒16b和太陽系外行星百科相似

克卜勒16b和太陽系外行星百科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太陽系外行星SIMBAD

太陽系外行星

太陽系外行星或系外行星,指在太陽系之外的行星。截至2018年5月5日,已經被確認的系外行星總共有3767顆(另有超過2300顆尚未被確認),當中至少有77%是透過凌日現象發現的;這些行星分屬2816個行星系,其中有628個多行星系。克卜勒任務已經檢測到18,000顆行星候選者,包括262顆位於潛在適居帶的候選者。 在銀河系,估計有數十億顆恆星(若每顆恆星都至少有一顆行星,將導致有1,000億至4,000億顆行星),不只在恆星周圍有行星,也有自由移動的行星質量天體,而已知最靠近的系外行星是比鄰星b。 幾乎所有已經發現的系外行星都在我們自己的銀河系內,但是有少量的銀河系外行星可能可以被檢測出來。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在2013年1月提出的一份報告中提到:估計在銀河系內「至少有170億顆」地球尺度的系外行星。 數百年來,許多哲學家和科學家都認為在太陽系以外應該也有行星的存在,但是沒有辦法知道行星有多普遍,或是與太陽系行星的相似度又是如何。在19世紀,許多的偵測方法被提出來,但最終所有的天文學家得到的結果都是否定的。第一個被確認的檢測出現在1992年,發現有幾顆質量類似地球的天體環繞著脈衝星PSR B1257+12。在主序帶恆星發現行星的第一個偵測結果出現在1995年,在鄰近的飛馬座51發現了以4天週期公轉一週的巨大行星。由於觀測技術的進步,自此之後偵測到的數量與效率迅速的增加。有些系外行星被大望遠鏡直接拍攝到影像,但絕大多數的系外行星都是經由徑向速度測量檢出的。除了系外行星,「系外彗星」(在太陽系之外的彗星)也被發現,也許在銀河系內也是很普遍的。 最常見的系外行星是巨大的行星,相信是類似於木星或海王星,但這也反應了取樣偏差,因為大質量的行星比較容易被觀察到。一些相對比較輕的系外行星,質量只有地球的幾倍(現在所謂的超級地球);如眾所周知,在統計上的研究表明它們的數量應該超過巨大的行星。雖然現在已經發現一小撮包括地球大小和更小的行星,似乎表現出其它的地球類似體屬性。也存在著有這行星質量的天體環繞著棕矮星和不受到恆星拘束在太空中自由移動的行星;然而,「行星」這個名詞尚未應用在這些天體上。 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特別是軌道位於適居帶,極有可能有液態水存在表面的那些行星(還因此可能有生命),提高了搜尋外星生命的興趣。因此,尋找太陽系外的行星還包括適居行星,在太陽系外的行星適合承載生命的研究中,被考慮的因素相當廣泛。 在2013年1月7日,來自克卜勒任務太空天文台的天文學家宣布發現了KOI-172.02,一顆像地球的系外行星候選者,在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的適居帶中環繞著,可能是「存在著外星生命的主要候選者」。.

克卜勒16b和太陽系外行星 · 太陽系外行星和太陽系外行星百科 · 查看更多 »

SIMBAD

SIMBAD(Set of Identifications, Measurements, and Bibliography for Astronomical Data)是由法國數據資料中心負責和維護的一個天文資料庫,其設置的功能在確認、測量太陽系外天體和收錄相關文獻。 SIMBAD是由恆星確認目錄(Catalog of Stellar Identifications,CSI)和恆星指引書目合併創造出來的。在1979年前,它們只存在於默冬電腦中心。然後,它們額外的從其他目錄和學術文獻擴大了資料來源。在1981年首度提供了網上互動式版本,舊式被稱為V2的版本。V3的版本使用C語言開發,在斯特拉斯堡天文台的UNIX電腦工作站上執行。2006年秋季,在資料庫中看見釋出完全由JAVA(電腦程式語言)撰寫和支援的軟體的V4版本,現在儲存在PostgreSQL。 截至2011年10月11日,SIMBAD以15,224,536個不同的名稱,以及257,763 參考書目和8,313,370書目引文。 小行星(4692),,被命名為(4692) SIMBAD。.

SIMBAD和克卜勒16b · SIMBAD和太陽系外行星百科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克卜勒16b和太陽系外行星百科之间的比较

克卜勒16b有16个关系,而太陽系外行星百科有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9.09% = 2 / (16 + 6)。

参考

本文介绍克卜勒16b和太陽系外行星百科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