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光嚴天皇和光明天皇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光嚴天皇和光明天皇之间的区别

光嚴天皇 vs. 光明天皇

光嚴天皇(,1313年8月1日—1364年8月5日,舊曆:正和2年七月初九—正平19年 / 貞治3年七月初七)是日本北朝第一代天皇(在位:元弘元年9月20日(1331年10月22日) - 元弘3年 / 正慶2年5月25日(1333年7月7日))。讳量仁()。. 光明天皇(,元亨元年12月23日(1322年1月11日) - 天授6年/康曆2年6月24日(1380年7月26日)),在位:延元元年/建武3年8月15日(1336年9月20日)- 正平3年/貞和4年10月27日(1348年11月18日))是日本南北朝時代北朝第2代天皇。諱豐仁()。 光明天皇是後伏見天皇的第二子。其生母廣義門院西園寺寧子,是西園寺公衡的女兒。1335年,足利尊氏在鐮倉反叛後醍醐天皇,次年在湊川之戰中打敗朝廷軍,攻佔京都,後醍醐天皇攜三神器逃往比叡山的延曆寺對抗足利尊氏。8月15日,足利尊氏根據光嚴上皇的院宣,宣佈廢黜後醍醐天皇並遙尊其為上皇,擁立豐仁即位,是為光明天皇,建立北朝朝廷。後醍醐天皇則於12月21日逃往吉野,建立南朝朝廷。日本歷史進入了「一天二帝南北京」的南北朝時代。 光明天皇登基時並沒有持有三神器,僅僅只是根據光嚴上皇的院宣而即位。北朝朝廷根據平安時代末期後鳥羽天皇也在沒有三神器情況下依據後白河法皇院宣登基的先例而作出了如此決定。光明天皇即位後,由兄長光嚴上皇開設院政。同時,足利尊氏在京都設立室町幕府,室町時代開始。 1348年陰曆10月27日,光明天皇讓位給了光嚴上皇的第一皇子,是為崇光天皇。崇光天皇尊之為上皇。 1351年室町幕府發生觀應擾亂,足利直義投奔南朝並大敗北朝軍。在此壓力下,足利尊氏決定與足利直義達成和解,並廢除了北朝朝廷向南朝投降,史稱正平一統。光明上皇也同其他一些北朝系皇族成員一起被幽禁。次年後村上天皇派楠木正儀擊敗足利義詮,佔領京都,被囚禁的光明上皇連同光嚴上皇、崇光天皇、皇太子直仁親王一起落入了南朝軍的手裡,押解到了後村上天皇在賀名生(今奈良縣五條市)的行宮囚禁。 此次事件後,足利義詮決定復辟北朝朝廷,並以光明上皇的母親西園寺寧子(廣義門院)的名義發佈院宣,立光嚴天皇的第三皇子彌仁親王即位,是為後光嚴天皇。西園寺寧子則被尊為治天之君,管理朝政。 1355年,光明上皇回到京都,此後落髮出家。1380年陰曆6月24日駕崩。.

之间光嚴天皇和光明天皇相似

光嚴天皇和光明天皇有(在联盟百科)49共同点: 南北朝时代 (日本)南朝 (日本)吉野大覺寺統奈良县室町幕府守邦親王宗尊親王尊圓法親王崇光天皇三神器平安时代久明親王京都京都御所五條市建武伏見天皇伏見宮伏見宮貞成親王伏見宮榮仁親王征夷大將軍後宇多天皇後小松天皇後二條天皇後伏見天皇後圓融天皇後嵯峨天皇後光嚴天皇後花園天皇...後醍醐天皇後村上天皇後深草天皇北朝 (日本)珣子內親王稱光天皇花園天皇鎌倉幕府西園寺寧子足利尊氏足利直義龟山天皇镰仓市楠木正儀正平治天之君持明院統惟康親王日本 扩展索引 (19 更多) »

南北朝时代 (日本)

南北朝是指1331年至1392年間日本歷史上皇室分裂為南、北兩個天皇的時代,位於镰仓时代與室町時代之間。在這段時間裡,兩方有各自的皇位承傳,也各自有朝廷並立對峙。.

光嚴天皇和南北朝时代 (日本) · 光明天皇和南北朝时代 (日本) · 查看更多 »

南朝 (日本)

南朝()也被称作吉野朝廷(),是日本南北朝時代京都以南的大和国的吉野(奈良县吉野郡吉野町)、(同县五條市西吉野町)、攝津國的(大阪府大阪市住吉区)为根据地的属于後醍醐天皇的大觉寺统的朝廷。从1336年到1392年止共存在56年,拥有并制定元号等职能的政权。.

光嚴天皇和南朝 (日本) · 光明天皇和南朝 (日本) · 查看更多 »

吉野

吉野(よしの)是大和國南部一帶、現在的奈良縣南部一帶的地名。吉野山到大峰山的山--地帶。吉野分成口吉野和奧吉野。奧吉野是山峰連綿的山--地帶,古代稱作大峰。往大峰的道路是由修驗者從熊野開闢。『記紀』中載有應神、雄略天皇在吉野狩獵的傳承。.

光嚴天皇和吉野 · 光明天皇和吉野 · 查看更多 »

大覺寺統

大覺寺統是鎌倉時代後期、南北朝時代,日本皇室系統的一支、與持明院統形成對立局面。這個系統的皇室包括第88代後嵯峨天皇之子與第90代亀山天皇的子孫。.

光嚴天皇和大覺寺統 · 光明天皇和大覺寺統 · 查看更多 »

奈良县

奈良县()位处日本近畿地方,紀伊半島內陸,首府为奈良市,為八個無海岸線的內陸縣份之一。县域是旧时令制国中大和国。古代日本国家起源于此地。.

光嚴天皇和奈良县 · 光明天皇和奈良县 · 查看更多 »

室町幕府

室町幕府,也称足利幕府,是日本历史上第二个幕府政权,由足利尊氏于1338年开设,终于1573年,其间共经历16代室町征夷大将军(由於第10和12代將軍是同一人,所以有說是15代)。室町幕府雖然長達二百多年,但有一半時間國家處於戰亂之中,幕府並無能力去控制擁兵自重的大名,日本步入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战国时代。.

光嚴天皇和室町幕府 · 光明天皇和室町幕府 · 查看更多 »

守邦親王

守邦親王(1301年6月19日 - 1333年9月25日)是鎌倉幕府第九代--,也是鎌倉幕府最後的將軍。父親是八代將軍久明親王,母親是七代將軍惟康親王之女。 延慶元年(1308年)八月,只有八歲的他取代父親久明親王就任--,當時幕府的實權掌握在北條氏手中,將軍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形式而已。 元弘三年(1333年),在後醍醐天皇、足利尊氏與楠木正成等因素下,鎌倉幕府滅亡,將軍辭職出家,同年在鎌倉過世。.

光嚴天皇和守邦親王 · 光明天皇和守邦親王 · 查看更多 »

宗尊親王

宗尊親王〔仁治3年11月22日(1242年12月15日)-文永11年8月1日(1274年9月2日)〕是鎌倉幕府第六代--。他是後嵯峨天皇之長子、母親是藏人木工頭平棟基之女平棟子、後深草天皇、龜山天皇之異母兄。.

光嚴天皇和宗尊親王 · 光明天皇和宗尊親王 · 查看更多 »

尊圓法親王

尊圓法親王(),俗名守彥,有時也叫做尊圓入道親王,是日本鎌倉時代後期及南北朝時代初期的法親王,生父母是伏見天皇及三善俊亨之女,後伏見天皇和花園天皇的異母兄弟,亦是青蓮院第十七世門跡。.

光嚴天皇和尊圓法親王 · 光明天皇和尊圓法親王 · 查看更多 »

崇光天皇

崇光天皇(;建武元年4月22日(1334年5月25日) - 應永5年1月13日(1398年1月31日),在位:正平3年 / 貞和4年10月27日(1348年11月18日) - 正平6年 / 觀應2年 11月7日(1351年11月26日))是日本南北朝時代北朝的第3代天皇。諱益仁(),後改稱興仁()。 1348年(貞和4年 / 正平3年)被立為太子,同年10月27日光明天皇退位,崇光天皇繼任為北朝第3任天皇,由光嚴上皇開設院政,管理朝廷事務。但崇光天皇即位後不久,支持北朝的室町幕府足利將軍家就發生了內訌,足利直義投奔南朝。1350年足利直義在播磨國光明寺城(光明寺合戰)和攝津國打出濱(打出濱之戰)大破足利尊氏所率的北朝軍。南朝的軍隊逼近京都,足利尊氏以脅迫高師直出家為條件,同足利直義達成了和解。此時,在足利直義的努力下,南朝的勢力達到全盛,足利直義一派已控制了關東、北陸、山陰地區,其養子足利直冬的勢力又進入西國。因此足利尊氏決定廢除北朝朝廷,向南朝投降。1351年(觀應2年 / 正平6年),足利尊氏向南朝投降;同時廢黜了崇光天皇的皇位以及直仁親王的皇太子位,將北朝一系的皇族幽禁,並將三神器送交南朝朝廷,史稱正平一統。 1352年陰曆2月,南朝的後村上天皇派楠木正儀攻陷京都,足利義詮逃往近江國。被囚禁的崇光天皇連同光嚴上皇、光明上皇、皇太子直仁親王一起落入了南朝軍的手裡,押解到了後村上天皇在賀名生(今奈良縣五條市)的行宮囚禁。此次事件後,足利義詮決定復辟北朝朝廷,立光嚴天皇的第三皇子,也就是崇光天皇的弟弟彌仁親王即位,是為後光嚴天皇。崇光天皇則被遙尊為上皇。 崇光上皇在賀名生被關押了兩年之後,又在河內金剛寺關押了三年。此後由於南朝勢力的衰退,1357年(延文2年 / 正平12年)陰曆8月,南朝將崇光上皇和直仁親王送回京都。 崇光上皇的皇子榮仁親王(第一代伏見宮),本來有被立為太子的希望。但1370年(應安3年 / 建德元年)陰曆8月,後光嚴天皇在室町幕府的支持下,立自己的兒子緒仁親王為太子,否定了榮仁親王的繼承權。 1398年(應永5年)1月13日,崇光上皇駕崩,享年65歲。 1428年,崇光上皇的曾孫彥仁王以後小松院養子的身份繼承皇位,是為後花園天皇。.

光嚴天皇和崇光天皇 · 光明天皇和崇光天皇 · 查看更多 »

三神器

三神器是指日本创世神话故事中,源自天照大神,並在其後代日本天皇手中代代流傳的三件神器。目前仍然有一些日本人認為三神器是代表天皇的正统象征,类似中国的传国玺與朝鲜半岛的。.

三神器和光嚴天皇 · 三神器和光明天皇 · 查看更多 »

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的最后一个历史时代,它从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長岡京(784年至794年)移到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平安时代的称呼来自其首都的名字。它之前是奈良時代,之后是镰仓时代。 平安时代是日本天皇政府的顶点,也是日本古代文学發展的顶峰。在平安时代中武士阶层得到發展,到这个时代的后期,武士阶层从贵族手中夺取权力,建立幕府。 平安时代日本在804年、838年有兩次遣唐使交往(894年未成行)。天台和真言密宗佛教得到發展。 894年废止遣唐使之后,開始發展日本独自的国风文化。.

光嚴天皇和平安时代 · 光明天皇和平安时代 · 查看更多 »

久明親王

久明親王(1276年10月19日-1328年11月16日)是鎌倉幕府第八代--,官至一品式部卿。他是第89代後深草天皇的第六皇子,母親是內大臣三條公親之女,從二位房子。 正應二年(1289年)9月,隨著前將軍惟康親王被送還京都而就任--。到代替其子守邦親王時也沒什麼特別的成就,在延慶元年(1308年)8月被北條氏解除將軍職務,送回京都後出家。 當時幕府的實權被得宗、北条貞時掌握,將軍只是名義上的存在而已。.

久明親王和光嚴天皇 · 久明親王和光明天皇 · 查看更多 »

京都

京都()是日本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於794年起被定為日本的首都,當時名為「平安京」,此後多次成為日本首都,成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首都」在日本當時稱為「京都」,後來成為了此城市的專有名詞。 在平安時代之前,飞鸟京和恭仁京等故都称为京都。而平安京的都城京都,则是在平安时代后期才定为都城,曾同时被称为“京”或“京都”。此后,曾依次被称为“京之都”(きょうのみやこ)、“京”(きょう)。京都最后成为平安京的固有名称被沿用下来。建都之时曾被称为“北京”、“北都”,奈良則当时被称为“南都”。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南都”也成为奈良的代名词。.

京都和光嚴天皇 · 京都和光明天皇 · 查看更多 »

京都御所

京都御所(),又名京都皇宮(),是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上京區的宮殿建築,也曾是日本天皇的居所(皇居),自北朝存在期間、到1869年遷都東京前的歷代天皇皆居住於此。名稱中的「御所」在日語是指天皇或皇室主要成員之住所,現亦被京都市民做為該宮殿的簡稱。.

京都御所和光嚴天皇 · 京都御所和光明天皇 · 查看更多 »

五條市

五條市()是奈良縣西南部的市、地域的中心都市。.

五條市和光嚴天皇 · 五條市和光明天皇 · 查看更多 »

建武

建武是一个年号名称,曾被多次使用:.

光嚴天皇和建武 · 光明天皇和建武 · 查看更多 »

伏見天皇

伏見天皇(;),第92代日本天皇。諱熙仁()。 他是後深草天皇第2皇子。弘安10年後宇多天皇退位,由伏見天皇繼任。伏見天皇在位時間為1287年至1298年為止。.

伏見天皇和光嚴天皇 · 伏見天皇和光明天皇 · 查看更多 »

伏見宮

伏見宮為日本皇室過去曾存在的宮家,同時也是四世襲親王家之一,為北朝第三代天皇—崇光天皇之第一皇子榮仁親王所創設,伏見宮家到了第三代當主貞成親王時,其第一王子彥仁王在稱光天皇駕崩後繼承皇位,為後花園天皇。1947年因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指示,裁撤宗室,伏見宮臣籍降下,罷為庶人。.

伏見宮和光嚴天皇 · 伏見宮和光明天皇 · 查看更多 »

伏見宮貞成親王

伏見宮貞成親王(),為日本室町時代的皇族,世襲親王家、伏見宮第三代當主,尊號後崇光院()。 幼年時由今出川家養育。左大臣今出川公直及其子公行父子對他有養育之恩,這使他終身難忘。貞成親王自幼喜歡音樂與和歌,這與他幼時的環境不無關係。應永十八年(1411年)四月四日,40歲的他前往伏見御所行元服之禮,此後長期居住在那裡。 1416年,榮仁親王逝世。翌年,其繼承人治仁王突然死去,貞成便以榮仁親王嫡子的身份繼承了伏見宮之位。 稱光天皇沒有兒子,而伏見宮作為崇光天皇的後裔,一直受到稱光天皇的猜忌。1425年,稱光天皇病危,後小松上皇一度試圖將伏見宮立為儲君,得到此消息的稱光天皇非常憤怒。在上皇和足利義持的保護下,伏見宮才得免於難。伏見宮被迫出家於伏見指月庵以求避禍,法號道欽。1428年,稱光天皇再度病危。在幕府將軍足利義教的支持下,上皇將伏見宮的長子彥仁王指定為自己的猶子。不久以後,稱光天皇駕崩,彥仁王繼位,是為後花園天皇。 文安4年(1447年)11月27日,後花園天皇尊伏見宮為太上天皇,號後崇光院太上天皇。次年(1448年)2月22日,伏見宮卻把尊號辭退了。著有《看聞日記》、《椿葉記》。.

伏見宮貞成親王和光嚴天皇 · 伏見宮貞成親王和光明天皇 · 查看更多 »

伏見宮榮仁親王

伏見宮榮仁親王(ふしみのみや よしひとしんのう、觀應2年/正平6年 - 應永23年十一月二十)(),為日本南北朝時代、室町時代的皇族,世襲親王家、伏見宮第一代當主,稱伏見殿、有栖川殿。 應安元年/正平23年(1368年)正月接受親王宣下,命名為榮仁。永和元年/天授元年(1375年)11月行元服禮及敘二品。 當時父親崇光上皇以他是持明院統的嫡第一皇子而希望榮仁親王可以即位為天皇。但是,由於皇統在南北朝時期的需求,崇光天皇需要掌握大權,結果皇位由榮仁親王的叔父後光嚴天皇繼承,而且崇光天皇對後光嚴天皇立其子緒仁親王不滿而有所對立,令榮仁親王登極的可能幻滅。應永5年(1398年)正月崇光上皇駕崩,失去最大後盾的榮仁親王終於在同年5月出家,法名通智(つうち),8月更移居洛北萩原殿。 應永6年(1399年)12月再遷居伏見殿,兩年後(1401年)伏見殿失火燒燬,又遷居到嵯峨洪恩院。應永10年(1403年)再改居住有栖川山荘(有栖川殿),稱有栖川殿。 應永23年11月20日(1416年)去世,年66歳,法号大通院。.

伏見宮榮仁親王和光嚴天皇 · 伏見宮榮仁親王和光明天皇 · 查看更多 »

征夷大將軍

--夷大將軍在日本历史上,原為大和朝廷為對抗蝦夷族所設立的臨時的高級軍官職位,本應於停戰時即功成身退。「夷」其实是指曾在本州和北海道居住的蝦夷族(阿伊努族),而「将军」一词指军阶中的高級領導職。征夷大將軍的衙門称为幕府,故中文俗稱征夷大將軍為「幕府將軍」,也常簡稱其為「將軍」。 12世紀末,幕府將軍轉為所有武士與軍人的首領、總代表。1192年,源賴朝於消滅把持朝政的武家政權伊勢平氏及東北豪族奧州藤原氏之後出任征夷大將軍,創立镰仓幕府,一時間能夠統領各地諸侯與軍人,故一直保留著將軍之頭銜,以後的幕府將軍皆襲用「征夷大將軍」之官位。由1192年开始,大部分幕府将军或武家取代日本皇室與天皇,掌握日本實際政權,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為止,相关政治地位日后由太政大臣及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取而代之。 由於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實際政權,明朝朝廷也封一部分室町幕府将军为“日本国王”(例如足利义满)。而鎌倉幕府和江戶幕府将軍時不受封日本國王,江戶幕府将軍大多自號為“日本國大君”。在歐美,由於將軍的長期世襲統治,到後來歐洲人執訪日本,一直誤以為「將軍」就是日本的天皇。直到江戶幕府末年,美國派到日本的特使也還沒有弄清楚。.

光嚴天皇和征夷大將軍 · 光明天皇和征夷大將軍 · 查看更多 »

後宇多天皇

後宇多天皇(;),第91代日本天皇,1274年3月6日 - 1287年11月27日在位。諱世仁()。 龜山天皇的第二皇子,母親是京極院藤原佶子。文永十一年(1274年),龜山天皇讓位給8歲的世仁親王,是為後宇多天皇。在位期間,蒙古(元朝)軍侵略日本,是為文永·弘安之役。   後深草上皇認為應由其子嗣繼承皇位,由鐮倉幕府調停斡旋下,弘安十年(1287年)後宇多天皇讓位給後深草上皇之第二皇子熙仁親王,是為伏見天皇,建立持明院統。及後正安三年(1301年),後宇多天皇之第一皇子邦治親王繼承後伏見天皇即位,是為後二條天皇、建立龜山天皇子嗣的大覺寺統。兩統其後對立,分裂成為南北朝並立時代。後二條天皇在位期間,後宇多上皇執行院政達八年之久。其後在文保二年(1318年)持明院統的花園天皇讓位給後宇多上皇之第二皇子尊治親王,是為後醍醐天皇,後宇多上皇再次執行院政。元亨元年(1321年)院政停止,後宇多上皇從此隱居,而後醍醐天皇親政。元亨四年(1324年),後宇多上皇駕崩,終年56歲。.

光嚴天皇和後宇多天皇 · 光明天皇和後宇多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小松天皇

後小松天皇(;),是室町時代北朝的第6代天皇,也是日本正統歷史上的第100代天皇(在位:永德2年 / 弘和2年4月11日(1382年5月24日) - 應永19年8月29日(1412年10月5日)),諱幹仁()。在位期間南北朝獲得了統一。 後小松天皇是後圓融天皇第一皇子。其生母是內大臣三條公忠之女,通陽門院三條嚴子。後小松天皇從小在日野西資教家中長大,1382年時移居到足利義滿家,同年接受父親後圓融天皇的讓位,成為天皇。當時雖然由後圓融上皇開設院政,但事實上朝廷已經威權掃地,室町幕府的將軍足利義滿擁有淩駕於上皇的權力。後圓融上皇對此非常不滿,同足利義滿的關係惡劣,兩人經常發生衝突。三條嚴子生下後小松天皇後不久,後圓融天皇懷疑其與足利義滿通姦,將嚴子毆打了一頓。作家海音寺潮五郎據此懷疑後小松天皇可能是足利義滿的私生子。 後小松天皇早期就是在上皇與幕府將軍勾心鬥角這種險惡的狀態下度過的。在後小松天皇即位後第十年(1392年),南北朝宣告統一,南朝的後龜山天皇以兩統迭立為條件,交出三神器並且退位。後龜山天皇退隱到了京都的大覺寺,被尊為「太上天皇」。根據當時的協定,後小松天皇的繼承者必須是後龜山天皇的兒子,而且以後的繼位者應該以南(大覺寺統)、北(持明院統)兩統輪流的方式來排定。不過後來朝廷卻遵照足利義滿的意向,違反了這個約定,在1412年讓後小松天皇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實仁親王,以致於後來大覺寺統方面的人士強烈不滿。此後的很長一段時期裡,大覺寺統的皇族後代,尤其是小倉宮一族,試圖奪回皇位,是為後南朝運動。 後小松天皇在位期間,足利義滿權力極高,天皇和朝廷僅僅只是個傀儡而已。足利義滿對明朝貿易時自稱「日本國王源道義」。甚至在明朝使者來日時,不知日本有後小松天皇的存在,僅知道日本的統治者是足利義滿。此後的室町幕府將軍也都被明朝稱為「日本國王」。顯然幕府的地位凌駕在天皇之上,當然這也是因義滿自認後小松天皇之所以可以登上天皇之位以及統一日本,都是他幫忙的關係。1408年足利義滿逝世的時候,後小松天皇甚至向義滿追贈「鹿苑院太上法皇」這個只有皇室成員才能擁有的稱號,但是足利義持在斯波義將的強烈反對下,為父親辭去了這個追號。 後小松天皇之子稱光天皇早逝,因此他又另立了與北朝有血緣關係的後花園天皇,確立了持明院統在天皇繼承上的正統性。實行二十餘年院政的後小松天皇在1433年過世,葬在深草北陵。 他被追稱為「後小松院」,是緣自於光孝天皇。光孝天皇被稱為「小松帝」,由自己哥哥文德天皇之孫陽成天皇手中得到皇位,從此帝系就由他這一族傳下去。而現在為了表示北朝一族延續的正統性,因此以後小松的稱號來顯出這樣強烈的意志。.

光嚴天皇和後小松天皇 · 光明天皇和後小松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二條天皇

後二条天皇(;弘安8年二月初二(1285年3月9日) - 德治3年八月二十五日(1308年9月10日)),為日本鎌倉時代的第94代天皇(在位:正安3年一月二十二日(1301年3月3日) - 德治3年八月二十五日(1308年9月10日))。諱邦治()。.

光嚴天皇和後二條天皇 · 光明天皇和後二條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伏見天皇

後伏見天皇(;1288年4月5日- 1336年5月17日(弘安11年三月初三 - 延元元年/建武3年四月初六)為日本鎌倉時代的第93代天皇(在位:永仁6年七月二十二日(1298年8月30日)- 正安3年一月二十一日(1301年3月2日))。諱胤仁()。.

光嚴天皇和後伏見天皇 · 光明天皇和後伏見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圓融天皇

後圓融天皇(;1359年1月11日 - 1393年6月6日),諱緒仁(),日本南北朝時代的北朝第五代天皇(在位:建德2年 / 應安4年3月23日(1371年4月9日) - 弘和2年 / 永德2年4月11日(1382年5月24日))。.

光嚴天皇和後圓融天皇 · 光明天皇和後圓融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嵯峨天皇

后嵯峨天皇(;),第88代日本天皇,1242年2月21日 - 1246年2月16日在位。諱邦仁()。他是兩統迭立問題的肇始者。 晚年由於逼退已繼位的後深草天皇,讓另一皇子恆仁即位為龜山天皇,造成兩系皇統對立,後深草天皇子孫稱為持明院統,龜山天皇後裔稱為大覺寺統,雙方後在鐮倉幕府的調停下決定兩系皇室分別繼任天皇,史稱兩統迭立。 Category:鎌倉時代天皇.

光嚴天皇和後嵯峨天皇 · 光明天皇和後嵯峨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光嚴天皇

後光嚴天皇(;延元3年 / 曆應元年3月2日(1338年3月23日) - 文中3年 / 應安7年1月29日(1374年3月12日)),是日本南北朝時代北朝第四代天皇(在位:正平8年 / 文和元年8月17日(1352年9月25日) - 建德2年 / 應安4年3月23日(1371年4月9日)),諱彌仁()。.

光嚴天皇和後光嚴天皇 · 光明天皇和後光嚴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花園天皇

後花園天皇(;),日本室町時代天皇,為第102代天皇。1428年9月7日 - 1464年8月21日在位。諱彥仁()。 後花園天皇是伏見宮貞成親王第一王子,母親為庭田經有之女庭田幸子(敷政門院)。伏見宮家屬於持明院統(北朝天皇)的血統,由於稱光天皇早逝,後小松天皇便收彥仁王做猶子,以繼承皇位。 當初在南北朝合併的時候,兩方曾有約定,在後小松天皇之後必須要由南朝的後龜山天皇之子繼承,不過在傳位給稱光天皇時就已經違反了這項約定,因此造成大覺寺統(南朝天皇)方面的不滿,並且經常暴動。後來在稱光天皇過世(1428年)後,大覺寺統再次動亂,於是後小松天皇迎持明院統的彥仁王繼位,往後確立了北朝系統的皇位繼承權。 後小松上皇的輔政一直到他1433年去世為止,從此開始後花園天皇長達三十多年的親政。在他的治世時代,不但有土一揆與嘉吉之亂的發生,南朝不滿的人也持續暴動中,政局並不穩定。此外,將軍足利義政奢侈逸樂,天皇還要加以勸諫。 1464年,讓位給成仁親王,退位為太上天皇並繼續執政。1470年過世,葬在後山國陵,另有一部份的骨灰安置在般舟院陵。.

光嚴天皇和後花園天皇 · 光明天皇和後花園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醍醐天皇

後醍醐天皇(;,即正應元年十一月初二 — 延元四年/曆應二年八月十六)為日本第九十六代天皇(1318年3月29日—1336年9月18日在位),諱尊治()。.

光嚴天皇和後醍醐天皇 · 光明天皇和後醍醐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村上天皇

後村上天皇(;嘉曆3年(1328年)-正平23年/應安元年3月11日(1368年3月29日))為日本第九十七代天皇((延元4年/曆應2年8月15日)1339年9月18日—1368年3月29日在位),也是南朝第2任天皇(在位:延元4年/曆應2年8月15日(1339年9月18日) - 正平23年/應安元年3月11日)。初名義良(のりよし / のりなが),後改憲良。 他是後醍醐天皇的第七皇子,為阿野廉子所生。 1911年(明治44年),日本政府確認南朝朝廷這一系的天皇為正統,後村上天皇被當作日本歷史上的第97代天皇。.

光嚴天皇和後村上天皇 · 光明天皇和後村上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深草天皇

後深草天皇(;),日本第89代天皇。諱久仁()。他是後嵯峨天皇之子。 後嵯峨上皇因晚年耽於遊樂,1259年,迫使後深草天皇退位,讓恆仁太子即位為龜山天皇,後深草上皇因此憤而出家。其後代子孫稱為持明院統皇室,與龜山天皇的子孫大覺寺統爭奪皇位。.

光嚴天皇和後深草天皇 · 光明天皇和後深草天皇 · 查看更多 »

北朝 (日本)

北朝()是日本南北朝時代的一个以足利氏为頂点,获得全国多数武士及大多数公家的支持的持明院統的朝廷。对比同時期在奈良吉野所成立的大觉寺统的政权被称作南朝(吉野朝廷)。 随着後醍醐天皇的建武政权灭亡,南北朝分裂。建武3年/延元元年(1336年)以後,足利尊氏迫後醍醐天皇退位,並立持明院統之光明天皇。光明策封他為征夷大將軍,建立室町幕府,是為北朝之始。.

光嚴天皇和北朝 (日本) · 光明天皇和北朝 (日本) · 查看更多 »

珣子內親王

珣子内親王(延慶4年二月二十三日(1311年3月13日) - 延元2年/建武4年五月十二日(1337年6月11日))為後醍醐天皇中宮。後伏見天皇第一皇女。生母廣義門院。女院號新室町院。 1333年進入後醍醐天皇後宮,之後成為中宮。1335年生下了第十五皇女幸子内親王。1337年崩御。得年27歲。 Category:室町和安土桃山時代後宮 Category:鎌倉時代內親王 Category:1311年出生 Category:1337年逝世 Category:女院 Category:南朝女性皇族.

光嚴天皇和珣子內親王 · 光明天皇和珣子內親王 · 查看更多 »

稱光天皇

稱光天皇(;)日本室町時代的天皇,為第101代天皇,在位:1412年10月5日 - 1428年8月30日。諱躬仁(),後改名為實仁()。.

光嚴天皇和稱光天皇 · 光明天皇和稱光天皇 · 查看更多 »

花園天皇

花園天皇(;)是生於鎌倉時代的第95代天皇(在位期間:1308年12月28日-1318年3月29日)。諱富仁()。.

光嚴天皇和花園天皇 · 光明天皇和花園天皇 · 查看更多 »

鎌倉幕府

#重定向 镰仓幕府.

光嚴天皇和鎌倉幕府 · 光明天皇和鎌倉幕府 · 查看更多 »

西園寺寧子

西園寺寧子()是日本鎌倉時代至南北朝時代的一位皇族女性,院號廣義門院。她是後伏見上皇的女御,也是光嚴天皇和光明天皇的生母。 在光巖上皇等眾多北朝皇室成員被南朝綁架之後,西園寺寧子以上皇生母的身份臨朝聽政,成為事實上的治天之君(天皇家家督),也是日本歷史上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女性治天之君。.

光嚴天皇和西園寺寧子 · 光明天皇和西園寺寧子 · 查看更多 »

足利尊氏

足利尊氏(),室町幕府的第一代征夷大将军(1338年-1358年)。原名足利高氏,幼名又太郎。镰仓幕府灭亡后,由后醍醐天皇赐名为尊氏。 出生於下野国(今栃木縣)是足利貞氏的次子,母親是上杉清子。元服之後接受了鐮倉幕府的執權得宗家北條高時的偏諱「高」字,取名高氏。 1333年(元弘3年),後醍醐天皇在伯耆船上山舉兵反對鐮倉幕府。鐮倉幕府派足利高氏前往鎮壓,但足利高氏在丹波國篠村的八幡宮宣佈脫離幕府,支持后醍醐天皇,並攻破幕府設在京都的六波羅探題(元弘之乱)。不久以後鐮倉幕府滅亡。足利高氏被後醍醐天皇當作討幕的第一功臣,天皇將自己名字「尊治」中的「尊」字賜給了他,從此以後,改名足利尊氏。 後醍醐天皇實施建武新政,失去了武士階層的支持。北條氏的餘黨在關東發動中先代之乱。足利尊氏的弟弟足利直義當時鎮守鐮倉,形勢危急,尊氏率軍救援直義。尊氏在平定中先代之亂後,擁兵自重,這使足利尊氏與天皇關係迅速惡化,最終尊氏在鐮倉發動延元之亂,率部前往京都,驅逐天皇於比叡山;但不久天皇糾集勢力反撲,尊氏逃往九州島。隨後以大宰府天滿宮為據點再次反攻,通过凑川之战击败楠木正成、新田義貞,攻佔京都,滅亡建武政權。擁立光明天皇,並成為征夷大將軍,開設幕府。後醍醐天皇逃往吉野開設南朝朝廷,與幕府對抗。 室町幕府早期是由足利尊氏和弟弟足利直義一起執政的雙頭政治。後來二人對立,发生观应扰乱。此後尊氏為攻滅南朝等反對勢力而奔走,試圖鞏固幕府的統治,在他去世前,南朝已沒有足以攻滅北朝之武力。尊氏於1358年病故,由子足利義詮接任將軍。 足利尊氏由於反叛天皇,在二戰前受皇國史觀的影響,日本政府將其認定為「逆賊」。然而在戰後由於歷史觀的變遷,有不少歷史學家對其作出了肯定評價。.

光嚴天皇和足利尊氏 · 光明天皇和足利尊氏 · 查看更多 »

足利直義

足利直義(),日本鎌倉時代末期至南北朝時代初期的知名武將。他是足利貞氏的第三子,室町幕府開朝初代幕府將軍足利尊氏是他的同胞哥哥。足利直義在室町幕府的建立中起著重要作用。 1326年起,擔任兵部重要官員,室町幕府成立後,除了持有兵權,參加多項爭戰外也擔任大御所等重要職務。相對於足利尊氏的「大將軍」,世人稱直義為「副將軍」。1349年在觀應擾亂中失勢出家,次年投奔南朝。1351年在關東被足利尊氏擊敗,囚禁於鎌倉,直到翌年去世為止。.

光嚴天皇和足利直義 · 光明天皇和足利直義 · 查看更多 »

龟山天皇

山天皇(;)第90代日本天皇,1259年1月9日 - 1274年3月6日在位。諱恒仁()。他是大覺寺統皇室始祖。 他是後嵯峨天皇的第七皇子,母親是太政大臣西園寺實氏女-大宮院藤原姞子,.

光嚴天皇和龟山天皇 · 光明天皇和龟山天皇 · 查看更多 »

镰仓市

鎌倉市()位於日本神奈川县三浦半島西面,是人口約為18萬人的小型城市。.

光嚴天皇和镰仓市 · 光明天皇和镰仓市 · 查看更多 »

楠木正儀

楠木 正仪(日语:楠木 正儀 くすのき まさのり、元德2年(1330年)? - 元中6年/康应元年(1389年)?)南北朝时代武将。南朝的有力武将楠木正成的三男。楠木正行、正时之弟。.

光嚴天皇和楠木正儀 · 光明天皇和楠木正儀 · 查看更多 »

正平

正平作为年号时有如下四种含义:.

光嚴天皇和正平 · 光明天皇和正平 · 查看更多 »

治天之君

治天之君是日本古代至中世時期對不擔任天皇,但掌握實權的皇族家督的稱謂,通常是上皇或法皇。 治天之君是事實上的日本君主,掌握實權的上皇、以及開設院政的法皇,都被稱為治天之君。與治天之君相對的是在位之君(天皇)。有時治天之君與在位之君同時執掌朝政,例如二條天皇便與後白河法皇並掌朝政。有時天皇無法管理朝政,由治天之君管理國家事務。.

光嚴天皇和治天之君 · 光明天皇和治天之君 · 查看更多 »

持明院統

持明院統(北朝)是指鎌倉時代後期日本南北朝時代的後深草天皇系統,主要是第89代後深草天皇的子孫一系。今日本皇室來自於此系統。.

光嚴天皇和持明院統 · 光明天皇和持明院統 · 查看更多 »

惟康親王

惟康親王(1264年5月26日—1326年11月25日)是鎌倉幕府第七代将军。他是六代將軍宗尊親王的嫡男,母親是攝政近衛兼經之女宰子。.

光嚴天皇和惟康親王 · 光明天皇和惟康親王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光嚴天皇和日本 · 光明天皇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光嚴天皇和光明天皇之间的比较

光嚴天皇有98个关系,而光明天皇有6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9,杰卡德指数为29.70% = 49 / (98 + 67)。

参考

本文介绍光嚴天皇和光明天皇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