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元稹和李逢吉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元稹和李逢吉之间的区别

元稹 vs. 李逢吉

元稹(),字微之,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人,拓跋什翼犍第八子彭城王拓跋力真的后代,隋朝兵部尚书、益州总管长史、平昌郡公元岩六世孙。父元宽,母郑氏。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李逢吉(),字虛舟,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李玄道曾孫。父李顏有疾,李逢吉自料醫劑,遂通方書。進士及第,元和九年,改中書舍人。元和十一年(816年)以中書舍人知貢舉,不久拜相。元和、長慶兩朝為宰相,舉薦牛僧孺,與李德裕、李紳相互傾軋。敬宗年间,封凉国公,后改郑国公。太和中,以司徒致仕。九年(835年)正月卒,謚曰成。著有《斷金集》,《全唐詩》存詩八首。.

之间元稹和李逢吉相似

元稹和李逢吉有(在联盟百科)7共同点: 大和 (唐朝)宰相中書舍人元和 (唐朝)裴度長慶李紳

大和 (唐朝)

大和(或作太和,827年二月—835年十二月)是唐文宗的年號,共计9年。.

元稹和大和 (唐朝) · 大和 (唐朝)和李逢吉 · 查看更多 »

宰相

宰相,是古代中国辅助君主(含諸侯、帝王等)的最高行政官员的非正式通稱而非法制上的名稱。宰原為「罪人在屋下執事者」,後引申為宰制的意思。「宰」有控制、掌握之意。「目接物曰相」、「省視約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後正式稱謂有丞相、相國等。今日時常稱君主立憲國家之內閣總理大臣為首相,即得自「宰相」之名。 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亦管烹殺祭祀,实已为官的通称。因古時祭祀為頭等大事,貴族當王後,變成王的首席副手。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唐朝宰相人數與名目最多,有: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议、豫)朝政、参知政事、同掌机密等等。漢代丞相以一人為相,唐代的宰相以多人共事為相。 有些朝代會設立左、右丞相(根據皇帝的方向),其地位根據不同朝代對「左尊」或「右尊」而不同。例如先秦時代文官尊左、武官尊右,在漢時期,以右丞相為主相、左丞相為副相,到隋唐兩宋隨周為「左尊右卑」。元朝依蒙古人習俗也以右丞相高於左丞相,到明初則恢復以左丞相為正職、右丞相為副職。.

元稹和宰相 · 宰相和李逢吉 · 查看更多 »

中書舍人

中書舍人是中國古代官职。.

中書舍人和元稹 · 中書舍人和李逢吉 · 查看更多 »

元和 (唐朝)

元和(806年正月—820年十二月)是唐憲宗的年號,共计15年。 元和十五年闰正月唐穆宗李恒即位沿用。.

元和 (唐朝)和元稹 · 元和 (唐朝)和李逢吉 · 查看更多 »

裴度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县(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人,出自河东裴氏东眷裴。中晚唐時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重臣。.

元稹和裴度 · 李逢吉和裴度 · 查看更多 »

長慶

長慶(821年正月—824年十二月)是唐穆宗的年號,共计4年。 長慶四年正月唐敬宗李湛即位沿用。.

元稹和長慶 · 李逢吉和長慶 · 查看更多 »

李紳

李紳(),字公垂,中唐詩人。亳州(今屬安徽)人,生於烏程(今浙江湖州),長於潤州無錫(今屬江蘇)。 李紳生於唐大曆七年(772年),曾祖父李敬玄,祖父定李守一籍安徽亳州。父李晤,历任金坛、乌程(今浙江吴兴)、晋陵(今江苏常州)等县令,携家来无锡,定居梅里抵陀里(今江苏无锡东亭长大厦村)。15歲時讀書於惠山。與元稹、白居易共倡“新樂府” 詩體,史稱“新樂府運動”。元和元年(806年)进士,补国子监助教。润州观察使李锜聘为从事,不隨其叛亂,拜右拾遺。元和七年擔任校書郎。歷官翰林學士,轉任右補闕,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後捲入牛李黨爭。長慶元年(821)三月,改為司勛員外郎、知制誥。二年二月,破格升任中書舍人,入中書省。长庆四年(824年)李党失势,受李逢吉排擠被貶為端州(今廣東肇慶)司馬,宝历元年(825年)改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刺史,不久迁滁州、寿州刺史,又改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和七年,李德裕为相,任浙东观察使,开成元年(836年)任河南尹,歷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亳汴颖观察使。开成五年(840年)任淮南节度使。不久入京拜相,官至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 李绅脾气急躁,蔑视僧徒,“必问难锋起,祗应不供者,多咄叱而出”,有僧人向李绅宣传因果报应。他问:“阿师从何处来?”僧答:“贫道从来处来。”李绅将他痛打二十下,说:“任从去处去!”。 李绅为官有政绩,但處於黨爭之下,建树不大,会昌四年(844年)因中風辭職,又出任淮南节度使,“以旧宰相镇一方,恣威权”,百姓“惧罹不测,渡江淮者众矣”。李绅在扬州時還经手“江都尉吴湘冤案”,李绅誤信扬州都虞侯刘群之言,将江都县尉吴湘逮捕下狱,以贪污、强娶民女罪,判處死刑。後來朝廷命御史崔元藻前往扬州复查,發現吴湘罪不至死。李德裕袒护李绅,无故贬斥元藻,最後吴湘仍被處以死刑。会昌六年(846年)七月病逝扬州。李绅短小精悍,於诗最有名,时号短李。《全唐詩》錄《追昔游诗》3卷、《杂诗》1卷。詩作中以《憫農》最为著名。颇为讽刺的是,李绅在《悯农》诗中教导世人节约,珍惜粮食,但在其为官之后,颇为奢侈。.

元稹和李紳 · 李紳和李逢吉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元稹和李逢吉之间的比较

元稹有63个关系,而李逢吉有2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7,杰卡德指数为8.33% = 7 / (63 + 21)。

参考

本文介绍元稹和李逢吉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