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元朝和拜月亭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元朝和拜月亭之间的区别

元朝 vs. 拜月亭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拜月亭》,又名《幽閨記》,「五大傳奇」之一,作者不可考,全劇共四十齣。.

之间元朝和拜月亭相似

元朝和拜月亭有(在联盟百科)12共同点: 元曲王实甫王世贞白樸西厢记迷青瑣倩女離魂郑光祖金中都金朝杂剧水浒传施耐庵

元曲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相對於明傳奇(南曲),後世又將元曲稱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漢賦並稱。 廣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狹義的曲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曲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後世有元曲之稱。而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音樂部分亦有宮調之分,元曲中最常用的有五宮四調。 相對於艷麗的詞,曲較俚俗而有「惡少」之名,鄭騫評:「詞與曲是孿生兄弟,詞是翩翩佳公子,曲則帶有惡少的氣息。.

元曲和元朝 · 元曲和拜月亭 · 查看更多 »

王实甫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以字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杂剧(元曲)作家。中国著名剧作《西厢记》的作者。所作杂剧中名目可考的有13种。今存有:.

元朝和王实甫 · 拜月亭和王实甫 · 查看更多 »

王世贞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直隸太仓州(今江苏太倉)人,明朝文學家、史學家。“后七子”之一。.

元朝和王世贞 · 拜月亭和王世贞 · 查看更多 »

白樸

白仁甫(),名樸,字太素,号蘭谷,初名恆,字仁甫。隩州(今山西河曲縣附近)人。元代杂剧(元曲)作家。.

元朝和白樸 · 拜月亭和白樸 · 查看更多 »

西厢记

《西厢记》是中国《六才子書》之一。最早取材于唐代诗人元稹所写的传奇《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后被元代王实甫改编为杂剧(此前有宋人趙令畤以此題材作《商調蝶戀花鼓子詞》,金人董解元作《西廂記諸宮調》,然影響力均遠不如雜劇《西廂記》),被稱為「元杂剧的壓卷之作」,對中国的语言、文化等各个方面皆頗有影响。.

元朝和西厢记 · 拜月亭和西厢记 · 查看更多 »

迷青瑣倩女離魂

《倩女離魂》,全名為《迷青瑣倩女離魂》,取材自唐朝陳玄祐所作傳奇《離魂記》,是由元曲作家鄭光祖所創作的雜劇。今有《古名家雜劇》本、《元曲選》本、顧曲齋本、《柳枝集》本等四種版本。.

元朝和迷青瑣倩女離魂 · 拜月亭和迷青瑣倩女離魂 · 查看更多 »

郑光祖

鄭光祖(约1260-约1320年),字德輝,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縣)人。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與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齊名,後人并稱「元曲四大家」。生平甚無記載,只知他“為人方直,不忘與人交,故諸公多鄙之;久則見其情厚,而他人莫之及也。”伶人稱他為「先生」,死後由伶人火葬於杭州靈隱寺。所作雜劇可考者十八種,現存《周公攝政》、《王粲登樓》、《翰林風月》、《倩女離魂》、《無塩破連環》、《伊尹扶湯》、《老君堂》、《三戰呂布》等八種;其中,《倩女離魂》最著名,後三種被質疑並非鄭光祖作品。除雜劇外,鄭光祖寫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數二套流傳。.

元朝和郑光祖 · 拜月亭和郑光祖 · 查看更多 »

金中都

金中都,即中國金朝的都城中都,行政区划上属中都路大兴府,故又名大兴城,位于今北京西城至丰台一带,贞元元年三月二十六日(1153年4月21日)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于此,是北京建都之始。到贞祐二年五月十八日(1214年6月27日)金宣宗完颜珣离开中都。贞祐二年七月,金宣宗南迁到达汴京,中都作为金朝都城共61年。贞祐三年五月初二(1215年5月31日),金中都被元太祖成吉思汗攻陷,城池遭受毁坏。.

元朝和金中都 · 拜月亭和金中都 · 查看更多 »

金朝

金朝,国号大金(女真文: ;1122年-1234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女真人原為遼朝的藩屬,女真人首領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統一女真諸部後,1115年於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建都立國。大金立國後,與北宋定「海上之盟」向遼朝宣戰,於1125年灭辽,然北宋两次战辽皆败,金隨即撕毀與北宋之約,兩次南下中原,於1127年灭北宋。迁都中都時,領有華北地區以及秦嶺、淮河以北的華中地區,使南宋、西夏與漠北塔塔兒、克烈等政权和部落臣服而稱霸東亞。金朝佔領華北中原,因此以中國正統王朝自居。因其滅北宋,金朝從意識形態上認為宋朝正朔已亡,不承認南宋為正統,並根據五行相生的原則選取生自宋朝「火」德的「土」德為王朝德運。 金世宗與金章宗時期,金朝政治文化達到最高峰,然而在金章宗中後期逐漸走下坡。金軍的戰鬥力持續下降,即使統治者施以豐厚兵餉也無法遏止。女真人與漢族的關係也一直沒有能夠找到合適的道路。金帝完顏永濟與金宣宗時期,金朝受到北方新興大蒙古國的大舉南侵,內部也昏庸內鬥,河北、山東一帶民變不斷,最終被迫南迁汴京(今河南开封)。而後為了恢復勢力又與西夏、南宋交戰,彼此消耗實力。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南宋南北夾擊之下滅亡。 1115年完顏阿骨打稱帝時對群臣說:「遼以賓鐵為號,取其堅也。賓鐵雖堅,終亦變壞,唯金不變不壞。」於是,以“大金”為國號,望其永遠不變不壞也。一说女真兴起于金水,故国号名金,在部份文献中,“金源”因此成為金朝的代稱,現代學者研究指出,「金」實為女真的漢譯,大金國意同「女真國」。 金朝作為女真族所建的新興征服王朝,其部落制度的性質濃厚。初期採取貴族合議的勃極烈制度。而後吸收遼朝與宋朝制度後,逐漸由二元政治走向單一漢法制度,使金朝的政治機制得以精簡而強大。軍事方面採行軍民合一的猛安謀克制度,其鐵騎兵與火器精銳,先後打敗許多強國。經濟方面大多繼承自宋朝,陶瓷業與煉鐵業興盛,對外貿易的榷場掌控西夏的經濟命脈。女真貴族大肆占領華北田地,奴役漢族,使得雙方的衝突加劇。當金朝國勢衰退時,漢族紛紛揭竿而起。 金朝在思想文化方面也逐漸趨向漢化,中期以後女真年輕人改漢姓、著漢服的現象普遍,金廷屢禁不止。金世宗積極倡導學習女真字、女真語,但仍無法挽回女真漢化的趨勢。雜劇與戲曲在金朝得到相當的發展,已盛行以雜劇的形式作戲。金代院本的發展,為後來元曲的雜劇打下了基礎。醫學與數學都有長足的發展,金元四大家的學說為中醫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天元術的精進與《重修大明曆》的修編為後來元朝數學帶來重要的影響。.

元朝和金朝 · 拜月亭和金朝 · 查看更多 »

杂剧

劇是中國戲曲體製的一種,盛行於元代。.

元朝和杂剧 · 拜月亭和杂剧 · 查看更多 »

水浒传

《水滸傳》,是中國以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列為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一,六才子書之一。其內容講述北宋山東梁山泊以宋江為首的綠林好漢,由被逼落草,發展壯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東征西討的歷程。又稱《忠義水滸全傳》、《江湖豪客傳》,一般簡稱《水滸》,全書定型於明朝。作者歷來有爭議曹晉杰、朱步樓,《施耐庵新證》,學林出版社,1987年4月,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而羅貫中則做了整理,金聖歎刪修為七十回本。.

元朝和水浒传 · 拜月亭和水浒传 · 查看更多 »

施耐庵

施耐庵(),名耳,字伯陽,又名子安,又字肇瑞,譜名彦端,齋號耐庵,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小說家,中國四大小說名著之一《水滸傳》的作者。关于其籍贯,有兴化说、苏州说、杭州说。其生平因缺乏史料而众说纷纭,甚至对有无此人都有争议曹晋杰、朱步楼,《施耐庵新证》,学林出版社,1987年4月。《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其门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

元朝和施耐庵 · 拜月亭和施耐庵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元朝和拜月亭之间的比较

元朝有763个关系,而拜月亭有3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2,杰卡德指数为1.50% = 12 / (763 + 36)。

参考

本文介绍元朝和拜月亭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