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元朗公路和藍地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元朗公路和藍地之间的区别

元朗公路 vs. 藍地

元朗公路(英文:Yuen Long Highway),前稱元朗繞道,是香港9號幹線(前稱新界環迴公路)的一部份,亦是9號幹線全長42公里的快速路段的末段。它連接元朗區的凹頭至屯門區的藍地,建成初時全線均為雙線雙程分隔公路,現已擴建成最少三線雙程,部分更是四線雙程分隔快速公路。大部分路段的車速限制都是每小時80公里,但連接博愛交匯處及十八鄉交匯處、不屬於9號幹線並被剔出快速公路範圍的支路,車速限制是每小時50公里。 元朗公路分兩階段建造,分別是元朗南繞道和屯門東走廊。元朗南繞道始於博愛交匯處以北,與青朗公路交匯(可北行往新田公路,或南行進入3號幹線,前往大欖隧道)。之後橫跨博愛交匯處,然後繞道經十八鄉交匯處,直至唐人新村交匯處。接著就是屯門東走廊,經天水圍西交匯處,沿著青山公路的東南面到達藍地交匯處,接駁屯門公路。 1998年三號幹線通車,大部分由元朗往市區的公共交通改行大欖隧道,而大欖隧道明顯比使用屯門公路再上元朗公路入元朗快,令元朗公路大部份路段使用量減少。惟獨介乎青朗公路至博愛交匯處的一小段,車流量持續增加,大量車輛經過博愛交匯處來往元朗公路(以連接青朗公路)及青山公路-元朗段,導致博愛交匯處在繁忙時間車多擠塞;近年情況更日益嚴重,下班繁忙時間車龍由博愛交匯處倒塞至元朗公路,甚至與青朗公路交匯的位置,直至2015年2月中,往屯門方向、直達十八鄉交匯處的新支路通車,疏導前往元朗南的車輛,擠塞情況才稍為改善。而由於深圳灣大橋(即香港10號幹線)通車,加上大欖隧道多次加價,導致除巴士外,頗多車輛復行屯門公路,因應大欖隧道通車而減少的使用量已大致被抵銷。 元朗公路曾進行多次擴闊工程。最近一次擴闊工程於2006年2月完成,主要為應付深港西部通道通車將帶來的額外車流。因為深港西部通道連接的港深西部公路,不論經屯門公路還是青朗公路往九龍,都必須途經元朗公路,預計屆時元朗公路將不勝負荷,所以需要擴建。該次工程把十八鄉交匯處至藍地交匯處的一段元朗公路擴充至三線雙程,使全條元朗公路都可作最少三線雙程行車(十八鄉交匯處至博愛交匯處一段,每邊有四條行車線,但其中兩條不屬快速公路範圍,可算是惟一的例外)。. 藍地(Lam Tei)是香港新界屯門區的一個地方的名稱,位於屯門以北,洪水橋以南,東有元朗公路,青山公路(藍地段)將藍地分隔為東西兩部。 傳統商業中心為藍地大街。區內有屯門旅遊景點之一妙法寺。深港西部通道中的港深西部公路於藍地和元朗公路接駁。.

之间元朗公路和藍地相似

元朗公路和藍地有(在联盟百科)8共同点: 屯門屯門區元朗青山公路洪水橋深港西部通道港深西部公路新界

屯門

屯門(Tuen Mun),舊稱青山,位於香港新界西部,是香港十八區之一的屯門區的主要區域,屯門新市鎮座落其中。「屯門」或「屯門市」的範圍通常指包括北至兆康苑、富泰邨,西至蝴蝶灣,東至三聖邨的區域;屯門新市鎮所有公共房屋及主要社區設施均位於這個範圍。不過如果根據香港政府「分區計劃大綱圖」,屯門的範圍包括西至踏石角,東至黃金海岸一帶。.

元朗公路和屯門 · 屯門和藍地 · 查看更多 »

屯門區

屯門區(Tuen Mu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個行政區域之一,位於新界的西部,面積約8445公頃。根據2016年中的人口普查,屯門區的人口約為489,299人。而屯門區的屯門新市鎮也是新界首三個新市鎮(舊稱衛星城市)的其中之一,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

元朗公路和屯門區 · 屯門區和藍地 · 查看更多 »

元朗

元朗(Yuen Long;1960年代以前作“Un Long”)是香港新界元朗區的主要區域,是一個沖積平原。遠自宋朝,骨灰即已遷入岑田(今日錦田)居住,現時人口約53萬。區內也有些漁塘和田地,但因人口愈來愈多,城市化更趨嚴重,以致漁塘和田地面積陸續減少。元朗市中心以唐樓居多,近年政府致力發展元朗,現在市中心外圍已有較多新住宅大廈落成。.

元朗和元朗公路 · 元朗和藍地 · 查看更多 »

青山公路

青山公路(Castle Peak Road),1911年動工、1920年全線建成,是香港新界地區第二條落成的公路,全長近52公里,分為22段,至今仍然是全香港最長的行車道路。青山公路南起九龍西部的深水埗,繞經新界西各區(葵涌、荃灣、屯門、元朗),北至新界東的粉嶺為止。作為新界地區舊環迴公路的西線,曾與東線大埔公路組成來往新界全境的交通要道。.

元朗公路和青山公路 · 藍地和青山公路 · 查看更多 »

洪水橋

洪水橋(Hung Shui Kiu)是香港新界元朗區的小型鄉鎮,位於屏山西南面與屯門區的鍾屋村之間。洪水橋原名紅水橋,建於紅水河支流之上,該支流傳統上是元朗和屯門的分界線;但現時因為十八區區域劃界原因,大部份地方歸屬於元朗區的廈村鄉。.

元朗公路和洪水橋 · 洪水橋和藍地 · 查看更多 »

深港西部通道

深港西部通道(Hong Kong-Shenzhen Western Corridor;拼音:Shēngǎng Xībù Tōngdào),或稱深圳灣公路大橋(Shenzhen Bay Bridge),是來往香港與廣東深圳的第4條跨境行車通道,亦是香港10號幹線、及亞洲公路374號線的一部份,該通道已於2007年7月1日中午由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主持啟用儀式,並於傍晚6時正式通車,以慶祝香港主權移交十週年。 深港西部通道和深圳灣公路大橋兩詞同義,但報章常以深港西部通道作總稱,而深圳灣公路大橋一詞則通常在介紹該橋建築時使用,更有人誤以為深港西部通道包括深圳灣口岸在內。.

元朗公路和深港西部通道 · 深港西部通道和藍地 · 查看更多 »

港深西部公路

港深西部公路(Kong Sham Western Highway),施工時曾稱為--海灣幹線(Deep Bay Link)或深港通道,是位於香港屯門區和元朗區的一條快速公路,連接9號幹線元朗公路至后海灣鰲磡石的深圳灣公路大橋的入口。港深西部公路為10號幹線的一部份。全線均為三線雙程分隔公路。 耗資39億港元的后海灣幹線工程於2003年開始,並已於2006年底完成,此公路已與深港西部通道一併於2007年7月1日通車,以慶祝香港主權移交十週年。現在由蛇口駕車經深港西部通道及元朗公路直達3號幹線青朗公路或9號幹線屯門公路,全程只需15分鐘。該道路並於2007年6月22日正式命名為港深西部公路。 港深西部公路在接近廈村處設有廈村交匯處,通往新圍污水處理廠及田廈路。廈村交匯處以北的一段公路屬封閉道路,除了的士於指定時間之外,進入該路段的所有車輛必須持有有效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本公路車速限制為每小時80公里或每小時100公里。。.

元朗公路和港深西部公路 · 港深西部公路和藍地 · 查看更多 »

新界

新界(New Territories)是香港全境三大地域之一,與中國大陸接壤,也是香港境內除香港島及九龍外的其餘區域。新界可以分為兩大部份,分別是與九龍半島相連的新界內陸和以大嶼山為主的233個島嶼所組成的離島。新界內陸面積為747.18平方公里,連同233個離島計算,總面積則為975.23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總面積接近90%,而52.2%香港人口居於新界。.

元朗公路和新界 · 新界和藍地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元朗公路和藍地之间的比较

元朗公路有56个关系,而藍地有1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8,杰卡德指数为10.67% = 8 / (56 + 19)。

参考

本文介绍元朗公路和藍地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