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元史和陳思謙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元史和陳思謙之间的区别

元史 vs. 陳思謙

《元史》是明朝的宋濂等奉明太祖之命編撰的纪传体史書,共210卷,有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二十四史之一。. 陳思謙,字景讓,祖籍趙州寧晋(今河北省寧晋縣),元朝人,官至御使中丞、榮祿大夫,追封魯國公,諡通敏。 祖父陳祐,元世祖時擔任浙東道宣慰使,被新昌縣鄉盜所害。陳思謙早年喪父,隨母遷徙到山東滕州西部濱湖平原,為滕州陳氏始祖,在其居所建有【天嶽神宇,子孫皆在此地居住。元末,天嶽神宇遭起義軍破壞。明朝初年燕王南征時,其孫陳友、陳牛兒(後更名陳猷)因戰功分別升為濟寧州金吾衛副千戶、正千戶。曾孫陳庸,明朝永樂十八年鄉試中舉,任碭山縣儒學訓導。玄孫陳輔,天順四年以歲貢任胙城縣知縣。五世孫陳福、陳祿、陳祥,分別遷徙到今滕州市濱湖鎮南陳莊村、界河鎮萬家院、二十里鋪、大塢鎮休城、卓莊、和福、黃橋等村。 《元史》、《新元史》、《元史新編》均有傳記。《滕志》、《趙州志》、《寧晋縣志》也有其傳記。 Category:元朝政治人物 Category:宁晋县人.

之间元史和陳思謙相似

元史和陳思謙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忽必烈新元史

忽必烈

元世祖忽必烈(;),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为呼必赉,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孛儿只斤氏,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父拖雷的第四子,母唆鲁禾帖尼的第二子,蒙古帝国大汗,元王朝的建立者。 1260年5月5日在自己的弟弟旭烈兀的支持和封地属臣的拥立下,自立为大蒙古国大汗,称大蒙古国皇帝。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任皇帝。忽必烈于1260年5月5日至1276年2月4日自立为汗期间实际统治中国北方及蒙古高原地区属于蒙古大汗的直辖领地,于1271年12月18日至1294年2月18日作为元朝皇帝统治中国,前后在位34年,作为全中国皇帝在位18年。 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入南宋行都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元朝成为全国性政权,但南宋遗臣建立小朝廷继续抗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海上政权残余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消灭,元朝统一全中国。 1276年2月4日,宋恭帝在降表中为忽必烈上尊号大元仁明神武皇帝。1284年1月24日,群臣为忽必烈上尊号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 去世后,获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蒙古語尊號薛禪皇帝()《元史》卷十七(世祖本紀十四):“五月戊午,遣攝太尉臣兀都帶奉冊上尊諡曰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國語尊稱曰薛禪皇帝。”。.

元史和忽必烈 · 忽必烈和陳思謙 · 查看更多 »

新元史

《新元史》,由中国清末民初人柯劭忞所作,包括本纪二十六卷,表七卷,志七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四卷。民国九年刊為正史,為二十五史中最晚列入者,二十四史中未包含此書。 由於明代《元史》編纂工作過於草率,錯誤百出,歷代學者皆呼籲重修元史。柯劭忞以《元史》為底本,利用明清有關元史的研究,例如參考《元經世大典》殘本、《元典章》,又吸收了西方有關元史的研究成果,例如法國的《多桑蒙古史》、波斯人拉施特《蒙古全史》等書,參考《四庫全書》未收錄之秘籍及元碑拓本等,以三十年之功,重修新史。 《新元史》於1920年脫稿,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明令列入正史,內容比《元史》正確詳備。《新元史》还纠正了《元史》的错误。《元史》中存在有一人两传的缺失,如速不台与雪不台本是一人,完者都与完者拔都是一人,石抹也先与石抹阿辛是一个人,《元史》中都列有两传,《新元史》则纠正了这个错误。《新元史》中增補了許多列傳,像元末革命中的領袖人物如韓林兒、徐壽輝、張士誠、陳友諒等,《新元史》皆一一列傳。近人李思纯在《元史学》中说:“其书(指《新元史》)兼具全部改造与详备博赡之二种长处。中国元史学之有柯劭忞,正如集百川之归流以成大海,集众土之积累以成高峰。” 但《新元史》存在一些不足。最大的缺點是沒有《藝文志》,而且書中所引用的新資料,都沒有註明出處,以致後人研究元史時,用它的史料深感不便。此外,《新元史》循旧史观念,一味求简,删掉元史部分史料。还盲目迷信外国史料和野史,以讹传讹。.

元史和新元史 · 新元史和陳思謙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元史和陳思謙之间的比较

元史有186个关系,而陳思謙有1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1.02% = 2 / (186 + 10)。

参考

本文介绍元史和陳思謙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