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元史和阿沙不花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元史和阿沙不花之间的区别

元史 vs. 阿沙不花

《元史》是明朝的宋濂等奉明太祖之命編撰的纪传体史書,共210卷,有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二十四史之一。. 阿沙不花,元朝大臣。康里人。 父亲是康里牙牙,随母亲迁居到和林。康里牙牙在元定宗统治下入充宿卫昔宝赤,后从元宪宗攻南宋。至元十三年(1276年),十四岁时,入侍元世祖,赐以田土人户,以兴和路天成为家,以谨守臣职,受命掌门卫。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乃颜叛乱,他奉命说东道诸王纳牙不要从叛,归附朝廷,并率领千户从征乃颜。至元三十年(1293),从皇孙铁穆耳(成宗)抚军北方,逾金山,与海都作战。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死,大臣阿忽台、八都马辛等谋拥皇后卜鲁罕摄政,他与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爱育黎拔力八达(仁宗)定计先发制人,执安西王阿难答及阿忽台等,至野马川,迎海山入上都。海山即位为元武宗,任中书平章政事,加太尉。直言进谏,要武宗节奢止淫。至大元年(1308年),进中书右丞相,行御史大夫,又改行平章政事、录军国重事,封康国公。同年,为广武康里卫亲军都指挥使,迁知枢密院事。至大二年(1309年)卒于官,年四十七岁。善书法。当时不以书名,而后世丛帖却存其书。如《述德堂帖》即收其《奏稿》。.

之间元史和阿沙不花相似

元史和阿沙不花有(在联盟百科)7共同点: 康里哈剌哈孙元仁宗元武宗元朝元成宗贵由

康里

康里是欽察別部,又稱東部欽察。是古代高車人後裔,在北魏時,一部分高車人越過阿爾泰山,到了楚河地區和咸海以北游牧,有一部分留下阿爾泰山。但也有人說是康居人,何秋濤說哈薩克是康居之後,俄人說康里是欽察人為得到在咸海以北居住的正統性而說的。康里分布的地方是烏拉爾斯克至阿克托貝一帶。另一说法是他们是佩切湼格人一个氏族。 高車副伏羅部首領阿伏至羅建立高車國,存在半世紀,被柔然所滅。在中國和波斯的書也說康里一族善於造車,在拉施德丁的《史集》中說烏古斯可汗的一名將軍想到做車送走戰利品。 康里人和花剌子模有通婚關係,特別是伯岳吾部,這一部在花剌子模充當僱傭兵。亦納勒術海兒汗亦出自此部,後來被蒙古所滅。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阿拉乌丁·摩诃末即位時,有一支七千人的康里騎兵,由國舅忽都魯·沙指揮,因此康里人勢力極大。後來有兩兄弟曲律和牙牙投降。牙牙之子阿沙不花與康里脫脫受重用。阿沙不花是忽必烈的怯薛。投降後的康里人留在欽察汗國,一部分驅口至中國充當康里親軍,康礼卫,後撤銷,留在欽察汗國的成為哈薩克人。 比起欽察人,康里人更無伊斯蘭化現象。柏郎嘉宾說他們是異教徒,在花剌子模國北方。另一件是拖雷軍中手下有一位康里人在三峰山之役用石頭作法下雪,金軍大敗,證明康里人幾乎不受伊斯蘭教影響(志費尼也說他們視一天五次祈禱為多餘)。元末有一位康里權臣,名為哈麻,他是信仰藏传佛教的,元史經常不把康里人稱為回回,反而視為蒙古人。只有在花剌子模國服役的伯岳吾部才接受伊斯蘭教。即使接受,但仍經常騷擾定居的塔吉克與撒爾塔人穆斯林。在哈薩克人,烏茲別克人,諾蓋人與卡拉卡爾帕克族也有康里部落。.

元史和康里 · 康里和阿沙不花 · 查看更多 »

哈剌哈孙

哈剌哈孙(,),斡剌纳儿氏,元朝大臣。蒙古开国功臣启昔礼之曾孙。 哈剌哈孙于至元九年(1272年)任怯薛百夫长,并袭号“答剌罕”。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出任大宗正府札鲁忽赤。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升荣禄大夫,出任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大德二年(1298年),改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并升左丞相。次年奉召还朝,出任中书左丞相。大德七年(1303年),晋升为中书右丞相。其时因元成宗多病,朝中大权由哈剌哈孙与卜鲁罕皇后执掌,两派明争暗斗。大德十一年(1307年)成宗去世后,为防卜鲁罕皇后与左丞相阿忽台、安西王阿难答等人夺权,哈剌哈孙派使节前往漠北召怀宁王海山与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入京,先发制人将卜鲁罕、阿忽台等一网打尽。海山即位任元武宗后,哈剌哈孙因“定难”之功加太保、录军国重事,不久又加太傅。此后因反对秃剌封越王而遭其谮言,改任和林行省左丞相。至大元年(1308年),受赐大帐如亲王制。同年闰十一月病逝,终年五十二岁。至大二年(1309年),追赠推诚履正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顺德王,谥忠献。.

元史和哈剌哈孙 · 哈剌哈孙和阿沙不花 · 查看更多 »

元仁宗

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见《黄金史纲》;,)是元朝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八位大汗,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在位,一共在位9年。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遼、金、元三史中的音譯專名,改譯阿裕爾巴里巴特喇,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 早年助兄长海山即位,被海山立为皇太子(元朝的皇位继承人一律称皇太子),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后嗣位,年號皇慶、延祐。 他去世后,諡號聖文欽孝皇帝,廟號仁宗,蒙古語稱號普顏篤皇帝《元史》卷二十六《仁宗本纪三》记载:“群臣上谥曰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国语曰普颜笃皇帝。”《元史》卷二十七《英宗本纪一》:延祐七年五月“乙未,请大行皇帝谥于南郊。”延祐七年八月“丙辰,祔仁宗圣文钦孝皇帝、庄懿慈圣皇后于太庙,铁木迭儿摄太尉,奉玉册行事。”苏天爵《国朝文类》卷十《册文》中的《仁宗皇帝谥册文》(作者:张士观),册文内容记载元仁宗获得谥号和庙号的时间是延祐七年八月十日(丙辰日)(;又譯巴顏圖可汗。他的名字实源自梵文Āyur-parvata,意为“寿山”,正好与哥哥元武宗的名字“海山”相應。.

元仁宗和元史 · 元仁宗和阿沙不花 · 查看更多 »

元武宗

元武宗海山(;),是元朝第三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七位大汗,在位4年,自1307年6月21日至1311年1月27日。乃元世祖之曾孫、太子真金之孫、答剌麻八剌之子、元成宗之侄。 1309年2月17日,群臣为海山上汉文尊号统天继圣钦文英武大章孝皇帝。 他去世后,謚號仁惠宣孝皇帝,廟號武宗,蒙古语称曲律皇帝()《元史》卷二十三(武宗本紀二):“夏五月乙未,文武百官也先鐵木兒等上尊諡曰仁惠宣孝皇帝,廟號武宗。國語曰曲律皇帝。”。.

元史和元武宗 · 元武宗和阿沙不花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元史和元朝 · 元朝和阿沙不花 · 查看更多 »

元成宗

元成宗铁穆耳(;),是元朝第二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六位大汗,1294年5月10日—1307年2月10日在位,在位14年。元世祖孙、太子真金第三子。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遼、金、元三史中的音譯專名,改譯特穆爾,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 他去世后,谥号钦明广孝皇帝,庙号成宗,蒙古語号完澤篤可汗()。《元史》卷二十一(成宗本紀四):“是年九月乙丑,諡曰欽明廣孝皇帝,廟號成宗。國語曰完澤篤可汗。”.

元史和元成宗 · 元成宗和阿沙不花 · 查看更多 »

贵由

貴由汗(;),大蒙古国第三任大汗,孛儿只斤氏,窩闊台長子,乃馬真后所生,1246年8月24日—1248年4月20日在位,计2年。 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追尊庙号定宗,谥简平皇帝,在宗庙中列祭于第七室,排在忽必烈之父托雷后、忽必烈之兄蒙哥前。.

元史和贵由 · 贵由和阿沙不花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元史和阿沙不花之间的比较

元史有186个关系,而阿沙不花有2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7,杰卡德指数为3.33% = 7 / (186 + 24)。

参考

本文介绍元史和阿沙不花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