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元仁宗和农桑辑要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元仁宗和农桑辑要之间的区别

元仁宗 vs. 农桑辑要

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见《黄金史纲》;,)是元朝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八位大汗,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在位,一共在位9年。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遼、金、元三史中的音譯專名,改譯阿裕爾巴里巴特喇,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 早年助兄长海山即位,被海山立为皇太子(元朝的皇位继承人一律称皇太子),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后嗣位,年號皇慶、延祐。 他去世后,諡號聖文欽孝皇帝,廟號仁宗,蒙古語稱號普顏篤皇帝《元史》卷二十六《仁宗本纪三》记载:“群臣上谥曰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国语曰普颜笃皇帝。”《元史》卷二十七《英宗本纪一》:延祐七年五月“乙未,请大行皇帝谥于南郊。”延祐七年八月“丙辰,祔仁宗圣文钦孝皇帝、庄懿慈圣皇后于太庙,铁木迭儿摄太尉,奉玉册行事。”苏天爵《国朝文类》卷十《册文》中的《仁宗皇帝谥册文》(作者:张士观),册文内容记载元仁宗获得谥号和庙号的时间是延祐七年八月十日(丙辰日)(;又譯巴顏圖可汗。他的名字实源自梵文Āyur-parvata,意为“寿山”,正好与哥哥元武宗的名字“海山”相應。. 農桑輯要,全書共有七卷,由元朝大司農司根據《齊民要術》、《務本新書》等書編撰,至元十年(1273年)成書。 《農桑輯要》主要敘述中國北方的農桑技術,一般認為孟祺历史书上就是这么说的、暢師文和苗好謙等曾參與編修,共有六萬五千多字。《農桑輯要》共分十門:典訓、耕墾、播種、裁桑、養蠶、瓜菜、果實、竹木、藥草、孳畜。內容引自《齊民要術》、《士農必用》、《務本新書》、《四時纂要》、《韓氏直說》等書,去其迷信無稽之說,取其精華。至元二十三年和延祐五年(1286年~1318年)暢師文和苗好謙先後修訂,增添了南方的栽桑育蠶技術。 本書在元代重刊多次,北方甚為流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詳而不蕪,簡而有要,於農家最為善本。”日本學者天野元之助將此書和《齊民要術》、《王祯农书》、《授時通考》、《農政全書》合稱為“中國五大古農書”。目前流行版本是清代編修《四庫全書》時輯自《永樂大典》,但錯漏頗多,應以元刊本為準。石聲漢有校注本。.

之间元仁宗和农桑辑要相似

元仁宗和农桑辑要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延祐元史元朝柯劭忞新元史

延祐

延祐(元年:1314年 - 末年:1320年)是元朝时元仁宗的年号,共计7年。 延祐七年二月元英宗即位沿用。.

元仁宗和延祐 · 农桑辑要和延祐 · 查看更多 »

元史

《元史》是明朝的宋濂等奉明太祖之命編撰的纪传体史書,共210卷,有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二十四史之一。.

元仁宗和元史 · 元史和农桑辑要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元仁宗和元朝 · 元朝和农桑辑要 · 查看更多 »

柯劭忞

柯劭忞(),字鳳孫,晚号蓼园,山东省萊州府膠州人。清末民初學者、著名史學家。.

元仁宗和柯劭忞 · 农桑辑要和柯劭忞 · 查看更多 »

新元史

《新元史》,由中国清末民初人柯劭忞所作,包括本纪二十六卷,表七卷,志七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四卷。民国九年刊為正史,為二十五史中最晚列入者,二十四史中未包含此書。 由於明代《元史》編纂工作過於草率,錯誤百出,歷代學者皆呼籲重修元史。柯劭忞以《元史》為底本,利用明清有關元史的研究,例如參考《元經世大典》殘本、《元典章》,又吸收了西方有關元史的研究成果,例如法國的《多桑蒙古史》、波斯人拉施特《蒙古全史》等書,參考《四庫全書》未收錄之秘籍及元碑拓本等,以三十年之功,重修新史。 《新元史》於1920年脫稿,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明令列入正史,內容比《元史》正確詳備。《新元史》还纠正了《元史》的错误。《元史》中存在有一人两传的缺失,如速不台与雪不台本是一人,完者都与完者拔都是一人,石抹也先与石抹阿辛是一个人,《元史》中都列有两传,《新元史》则纠正了这个错误。《新元史》中增補了許多列傳,像元末革命中的領袖人物如韓林兒、徐壽輝、張士誠、陳友諒等,《新元史》皆一一列傳。近人李思纯在《元史学》中说:“其书(指《新元史》)兼具全部改造与详备博赡之二种长处。中国元史学之有柯劭忞,正如集百川之归流以成大海,集众土之积累以成高峰。” 但《新元史》存在一些不足。最大的缺點是沒有《藝文志》,而且書中所引用的新資料,都沒有註明出處,以致後人研究元史時,用它的史料深感不便。此外,《新元史》循旧史观念,一味求简,删掉元史部分史料。还盲目迷信外国史料和野史,以讹传讹。.

元仁宗和新元史 · 农桑辑要和新元史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元仁宗和农桑辑要之间的比较

元仁宗有109个关系,而农桑辑要有1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3.97% = 5 / (109 + 17)。

参考

本文介绍元仁宗和农桑辑要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