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傈僳族和江心坡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傈僳族和江心坡之间的区别

傈僳族 vs. 江心坡

傈僳族(英文:Lisu; Li-Su; Lisaw;泰文:ลีสู่)發源於青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緬甸、印度、和泰國的一个跨國性質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中心在中國原來的西康省(即現今云南省、四川省、西藏之間的州縣)和古代雲南騰越州的坎底地區、江心坡地區(即現今緬北克欽邦的葡萄縣,為中国傳統線和英國麥克馬洪綫東段之間的未定界领土於1960年歸屬緬甸邦聯而設立的)。. 江心坡是指位于云南高黎贡山以西的恩梅開江及迈立開江之间的地带,面积约为27000平方公里。北起西藏最南的察隅县,西至迈立開江,东至恩梅開江,南到两江汇流处。这一地域范围见于中华民国时期各版本云南省地图。 江心坡原分三部,北高南低,上部名江头地,又叫卡枯戛,中部名中石旦,又叫格昂卡,下部名下石旦,又叫卢南卡。上部寒冷,而中、下部炎热。炎热地区传染病易兹生,因而疾病较多。密支那以北的大部分缅北地区,為麥克馬洪線东段。现在属缅甸克钦邦。 某些中华民国人士認為江心坡為中國固有傳統领土,這片土地是明清時期雲南騰越州所屬的大塘、止那等土司控制的地方。江心坡地区的原主要土司,比如孟养、里麻等地土司(孟养土司的管辖地还要越过江心坡以西)曾受过明、清两代王朝册封,且實際居住者皆為傈僳族、景頗族、漢族和雲南其它民族,並沒有今日中下緬甸的緬族、撣族、欽族等。土司是由明清兩代政府派任管理當地土著的地方官,而現代克欽邦和撣邦的獨立爭議也是由此而來。自明代起,中緬雙方就經常因邊境領土問題發生戰事,例如明代开设三宣六慰,1531年(明嘉靖十年)缅甸东吁王朝建立,逐步统一缅甸,并不断进攻明朝所属的土司,見人民出版社《世界通史》,由此可見,當時的土司基本上是受明朝政府控制。清朝建立,亦先後於順治及乾隆年間征討緬甸,使其成為中國藩屬。清末的《皇朝一统图》和民国初期的地图,并无标注江心坡和上述割讓地區为中国领土。1935年“上海世界舆地学社”出版发行《中华最新形势一览图》用未定国界把江心坡划为中国领土,而且把南部争议区的国界划到萨尔温江,显然是为了中英边界谈判作准备。.

之间傈僳族和江心坡相似

傈僳族和江心坡有(在联盟百科)15共同点: 密支那少数民族云南省八莫克钦邦缅甸西藏麦克马洪线阿鲁纳恰尔邦藏南葡萄縣老挝果敢永胜县泰国

密支那

密支那(မြစ်ကြီးနားမြို့,Myitkyina)是缅甸联邦之克钦邦的首府,距仰光1479公里,距曼德勒784公里。密支那坐落在伊洛瓦底江边,伊洛瓦底江两条支脉东支恩梅开江和西支迈立开江的汇流处(称作 Myit-son)的下游,在缅甸语中,密支那意为“大河之滨”。 密支那,原来叫“斯那公”又叫“三拉公”,为“绅士”的意思。在密支那这座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里,随处可见金碧辉煌的寺院和佛塔。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密支那曾被日軍及緬甸共產黨翁山將軍佔領。1944年5月,在中美聯軍史迪威將軍及副指揮鄭洞國策劃下,中國遠征軍由印度發起反攻,新一軍新三十八師、新二十二師、麥瑞爾突擊隊數千戰士空降密支那機場,歷經三個月圍城血戰,死傷數千戰士,最後攻入城中心火車站,密城勝利光復。日軍3000多人幾乎全數陣亡。美軍3000多人其中272人陣亡,2000多人傷病殘;中國遠征軍則傷亡達六千餘人,分別葬於城北和城南三處墓地。.

傈僳族和密支那 · 密支那和江心坡 · 查看更多 »

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是实行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区别对待政策的国家的差别用语,是民族主义国家中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群体,人口比例占少数。少数民族可以是原住民族,也可以是外来民族,来源真实可靠且较为全面完整的各类考古学资料可用于对此二者加以鉴别区分。由于少数民族在所居住国家的比例以及他们与多数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语言、服饰等特质,国际法中有一些保护少数民族的专门规定。.

傈僳族和少数民族 · 少数民族和江心坡 · 查看更多 »

云南省

云南省,简称云或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边疆地区的一个省份,省会昆明。云南是直立人重要的活动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直立人。战国时期,滇池周边地区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云南省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总人口4770.5万(2016年),占全国人口3.35%,排名第12名。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与三个国家相邻: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云南省和傈僳族 · 云南省和江心坡 · 查看更多 »

八莫

八莫(Bhamo),緬甸北部克钦邦的重要貿易城市,是舊中印公路上的城市,為木姐到密支那路上唯一的大城。位于伊洛瓦底江岸,东距缅甸和中国边境65公里。 此地原為一個山地部落,1945年中印公路打通後,正式成為一個重要的交流城。中印公路為本城的唯一聯外公路,也是重要國際通道。 Bhamo.

傈僳族和八莫 · 八莫和江心坡 · 查看更多 »

克钦邦

克欽邦(ကချင်ပြည်နယ်,克欽語:Jingphaw Mungdaw),是緬甸聯邦東北部的克欽族自治邦。首府在密支那。設有密支那、八莫、葡萄三縣及18個鄉鎮市。 東部與中國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接壤,北部與中國西藏自治區昌都市相鄰,西部則與印度接壤,南部則與撣邦相鄰。克欽邦的南坎和中國雲南省瑞麗市可以有貿易的往來,且不需簽證而自由通行。 世界上超过90%的翡翠产于缅甸克钦邦密支那地区。翡翠传入中国是在明朝,明、清两代,翡翠工艺品在中国流行。从云南永昌(现保山)、腾冲至缅甸克钦邦的密支那一线是进行宝石贸易的商路,有“玉石路”、“宝井路”之称。.

傈僳族和克钦邦 · 克钦邦和江心坡 · 查看更多 »

缅甸

缅甸联邦共和国(ပြည်ထောင်စု သမ္မတ မြန်မာနိုင်ငံတော်;pyi-daung-zu tham-ma-da myan-ma-naing-ngan-daw),简称缅甸(မြန်မာ;myan-ma),是一個东南亚國家,位於中南半岛西部,西北鄰印度和孟加拉,东北靠中國,东南接泰國与寮國。為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其南临安达曼海,西南濒孟加拉湾,海岸线总长1,930公里,佔国境线总长三分之一。國土面积约67.6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40大国家、东南亚第二大国。人口5000多万,世界排名第25位。首都為奈比多,2005年以前設於最大城市仰光。.

傈僳族和缅甸 · 江心坡和缅甸 · 查看更多 »

西藏

#重定向 西藏自治区.

傈僳族和西藏 · 江心坡和西藏 · 查看更多 »

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McMahon Line)是一條由英國探險家為印度測量時劃的一條位於英屬印度和西藏的邊界。名称以英国外交官亨利·麦克马洪爵士命名,因為他主持了1914年討論此邊界的西姆拉會議。其走向起自不丹和西藏交界处,大致沿分水岭和山脊线至云南独龙江东南的伊素拉希山口,将传统上被認為属于中国的约9万平方公里領土(这是大致说法,不仅包括印度现時控制的地区,还包括缅甸现時控制的地区)劃给印度和缅甸。 西姆拉會議進行到1914年3月,英屬印度外務秘書麥克馬洪在德里和西藏噶廈代表秘密換文,約定若英國可促使新成立不久的中華民國政府讓西藏獨立,則西藏將認可形同割讓部分西藏土地的麥克馬洪綫,此即《西姆拉條約》(Simla Accord)。,.

傈僳族和麦克马洪线 · 江心坡和麦克马洪线 · 查看更多 »

阿鲁纳恰尔邦

阿鲁纳恰尔邦(अरुणाचल प्रदेश,拉丁转写:Arunachal Pradesh)又譯“阿鲁纳查尔邦”、“阿倫納曹”,是印度的一個邦,與南部的阿薩姆邦和那加蘭邦接壤,與西方的不丹、東部的緬甸和北方的中國為鄰,首府為伊塔納加爾。 該邦大部份地區位於中印邊界糾紛地帶,其合法性不被中國政府承認,中國宣称擁有对该邦的绝大部分地区之主权,称之为藏南地区,并将该地区划入西藏自治区的错那、隆子、朗县、米林、墨脱、察隅六县的管辖范围之内,不承认印度拥有该地区的主权。中華民國亦不承认其合法性,仍把該區标绘在其公告疆域内。.

傈僳族和阿鲁纳恰尔邦 · 江心坡和阿鲁纳恰尔邦 · 查看更多 »

藏南

藏南,即西藏南部。可能指不同的地理区域:.

傈僳族和藏南 · 江心坡和藏南 · 查看更多 »

葡萄縣

葡萄縣(ပူတာအိုခရိုင်)為緬甸克欽邦轄下的縣,其區域面積為27,732.0平方公里,2014年人口91,257人。葡萄為該縣之首府。抗日戰爭時中國遠征軍經由此返回雲南而聞名。.

傈僳族和葡萄縣 · 江心坡和葡萄縣 · 查看更多 »

老挝

寮人民民主共和國(,拉丁化:Sathalanalat Paxathipatai Paxaxon Lao;La République Démocratique Populaire Lao),簡稱寮國(ເມືອງລາວ,--),是東南亞國家中唯一的内陆国家。鄰國有西北部的緬甸、中國,東部的越南,南部的柬埔寨與西部的泰國。2015年10月人口約707萬人,首都永珍。 歷史上曾是真臘王国的一部分。14至18世纪是南掌王國,之后分裂成三個王國,並受暹罗和越南入侵。1893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945年日本佔領結束時曾短暫獨立,但不久即恢復法國統治。1949年獲得自治,1953年成為獨立國家。 寮國目前是聯合國會員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

傈僳族和老挝 · 江心坡和老挝 · 查看更多 »

果敢

果敢自治区(ကိုးကန့်.),2011年3月30日前称缅甸掸邦第一特区,首府老街。果敢在籍人口約14萬,以漢族佔絕大多數,世居緬北的漢人在緬甸國內被定義為果敢族,具有緬甸官方法定少數民族的地位。果敢在明、清兩朝屬於鎮康州之地,楊國華在1840年被清廷冊封領有果敢县,領原鎮康州西部的上中下六戶地。1897年因《中英續議滇緬條約附款》的簽訂而劃歸英國,二戰之後殖民地獨立,果敢土司被迫簽署而成為緬甸聯邦下的一個邦。民國文人視果敢為清末少人知悉的滇西失地。.

傈僳族和果敢 · 果敢和江心坡 · 查看更多 »

永胜县

永胜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丽江市下属的一个县。 原名永北縣,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以詞意欠雅,有永遠敗北之意,故更名為永勝縣,以求祥瑞徵兆。.

傈僳族和永胜县 · 永胜县和江心坡 · 查看更多 »

泰国

泰王國(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Ratcha-anachak Thai,Kingdom of Thailand),通稱泰国(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Prathet Thai,Thailand),舊稱暹罗、暹邏(สยาม,Sayam,Siam),是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都及最大城市为曼谷。泰国国土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接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靠缅甸和安达曼海,东南亚国家联盟創始國之一。.

傈僳族和泰国 · 江心坡和泰国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傈僳族和江心坡之间的比较

傈僳族有132个关系,而江心坡有9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5,杰卡德指数为6.73% = 15 / (132 + 91)。

参考

本文介绍傈僳族和江心坡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