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佳里青風會和吳新榮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佳里青風會和吳新榮之间的区别

佳里青風會 vs. 吳新榮

佳里青風會 昭和7年(西元1932年)吳新榮從日本返臺,隨即組織「佳里青風會」,成員以當地年輕人居絕大多數。. 吳新榮(),字史民,號震瀛、兆行,晚號琑琅山房主人,台灣鹽水港廳(今臺南市將軍區)人。台灣著名文人、醫師與政治人物,在日治時期曾參與組織「佳里青風會」及「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為「鹽分地帶」文學集團代表人物之一、「北門七子」之一。 戰後吳新榮曾擔任台南縣參議員。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時,遭逮捕入獄。後來投身於地方文史工作,曾擔任台南縣文獻委員會編纂組組長,並主編《南瀛文獻》。.

之间佳里青風會和吳新榮相似

佳里青風會和吳新榮有(在联盟百科)9共同点: 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張良澤徐清吉王登山莊培初鹽分地帶郭水潭葉笛林芳年

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

臺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是臺灣日治時期的文學組織,為臺灣文藝聯盟於1935年6月1日在臺南州北門郡佳里街所成立的支部,對鹽分地帶文學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在該支部成立以前,鹽分地帶(相當於北門郡)的文學仍以傳統漢詩文為主,而該支部成立後,鹽分地帶的文學開始匯入臺灣新文學運動的主流。 文聯佳里支部的理念為文學大眾化,在其成立宣言中便表示該支部的成立除了是文聯的擴大強化,並要鮮明地表達地方觀點,顯現出左翼的思想。不過由於吳新榮基於現實考量採取折衷作法,文壇上的各種黨派在鹽分地帶均可被接納。然而隨著臺灣文藝聯盟的沒落瓦解,佳里支部也在1936年年底解散,但舊支部成員仍以「鹽分地帶同人」的身分繼續於文壇上活動。.

佳里青風會和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 · 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和吳新榮 · 查看更多 »

張良澤

張良澤(),台灣作家、評論家。彰化縣永靖鄉五汴頭人,出生於台中州能高郡埔里街(今南投縣埔里鎮)。曾任國立成功大學講師、日本筑波大學副教授。現任真理大學麻豆校區台灣文學資料館名譽館長、《台灣文學評論》雜誌主編兼發行人 。專長為台灣文學史。.

佳里青風會和張良澤 · 吳新榮和張良澤 · 查看更多 »

徐清吉

徐清吉()生於佳里鎮。他與郭水潭、王登山曾經加入日本人多田利郎在1929年(昭和4年)創立的“南溟藝園”。是日治時期鹽分地帶文學作家群之中,相當重要的一位,也被後人列入北門七子。.

佳里青風會和徐清吉 · 吳新榮和徐清吉 · 查看更多 »

王登山

王登山(),出生於臺南廳北門嶼支廳(今台南市北門區)。他與郭水潭、徐清吉曾經加入日本人多田利郎在 1929年(昭和4年)創立的“南溟藝園”。是日治時期鹽分地帶文學作家群之中,相當重要的一位,也被後人列入北門七子。.

佳里青風會和王登山 · 吳新榮和王登山 · 查看更多 »

莊培初

莊培初(),筆名青陽哲、嚴墨嘯、庄訊濃,於大正5年生於今佳里區營頂。他是日治時期鹽分地帶文學作家群之中,相當重要的一位詩人,也被後人列入北門七子。.

佳里青風會和莊培初 · 吳新榮和莊培初 · 查看更多 »

鹽分地帶

鹽分地帶是臺灣文學史上的名詞,泛指在台灣新文學誕生後,於台南州北門郡的佳里、學甲、西港、七股、將軍及北門一帶含有鹽分較多的沿海地區和其自發形成的有著鮮明地方色彩的、較為獨特的文學團體。.

佳里青風會和鹽分地帶 · 吳新榮和鹽分地帶 · 查看更多 »

郭水潭

郭水潭()是台灣日治時期鹽分地帶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筆名郭千尺,生於台南縣佳里人,是日治時期當地相當重要的作家,與吳新榮齊名,被後人歸為北門七子之一。.

佳里青風會和郭水潭 · 吳新榮和郭水潭 · 查看更多 »

葉笛

葉笛可以指:.

佳里青風會和葉笛 · 吳新榮和葉笛 · 查看更多 »

林芳年

林芳年(),舊名林精鏐,筆名李秋華,是傳統詩人林芹香(林泮)長子。今臺南市佳里區人。生於臺南廳蕭壟支廳子龍廟(今臺南市佳里區子良里)。為台灣日治時期鹽分地帶文學作家群之中相當重要的一位,被後人列入「北門七子」。 林芳年幼弟林金莖,日本亞細亞大學法學博士,曾擔任中華民國駐日代表、亞東關係協會會長。外孫歐崇敬,為中州科技大學副校長。.

佳里青風會和林芳年 · 吳新榮和林芳年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佳里青風會和吳新榮之间的比较

佳里青風會有16个关系,而吳新榮有7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9,杰卡德指数为9.89% = 9 / (16 + 75)。

参考

本文介绍佳里青風會和吳新榮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