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余端礼和宋史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余端礼和宋史之间的区别

余端礼 vs. 宋史

余端礼(),字处恭,宋朝衢州龙游县人。 余端礼为绍兴进士。知乌程县,知民间赋丁绢钱有弊,每年蠲免缗钱六万。后来被推荐为监察御史,一直官至吏部侍郎。吴挺死后,余端礼主和,上书请不要以吴氏后代继承他的官位。宋光宗不为宋孝宗执丧,他和赵汝愚请太皇太后垂帘,立赵扩为宋宁宗。庆元六年(1195年)四月,为右丞相,不满意韩侂胄当权,他抑郁不得志,次年四月,称病退位,出判潭州。.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帙最為浩繁的史書,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與《辽史》、《金史》同時修撰。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

之间余端礼和宋史相似

余端礼和宋史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宋孝宗宋宁宗宋光宗丞相韓侂冑趙汝愚

宋孝宗

宋孝宗趙眘(、眘,「慎」異體字,shèn),南宋第二位皇帝(1162年7月24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曾名伯琮、瑗、玮,字元瑰,一字元永,他是宋太祖之子秦康惠王趙德芳的後裔,宋高宗養子,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禪位予赵眘,是为宋孝宗,宋孝宗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孝宗逊位,讓位予兒子宋光宗趙惇。绍熙五年(1194年)孝宗病逝,终年67岁。葬于永阜陵。 宋孝宗是自宋朝的帝位淪入宋太宗之手後,終於恢復由開國皇帝宋太祖的後裔繼承,時隔186年。孝宗也是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同時期的皇帝是金朝的金世宗。.

余端礼和宋孝宗 · 宋史和宋孝宗 · 查看更多 »

宋宁宗

宋寧宗趙擴()是南宋的第四位皇帝(1194年7月24日—1224年9月18日在位)在位30年,享年55岁,宋光宗之次子,李鳳娘所生。寧宗本人頗為好學,即位初年召朱熹入宮講學,受朱熹影響很深。但政治能力并不十分出色。 寧宗在位前期,太師韓侂胄打壓理學,在韓侂胄死后,官方恢复了理学地位。縱觀宋宁宗时期,大規模宋金戰爭發生了兩次,第一次是開禧初年韓侂胄伐金,最終不能戰勝金國,從而簽訂了嘉定和議。第二次宋金戰爭從嘉定十年開始一直持續到嘉定十四年三月,戰爭波及了長江上游至下游所有地區,最終宋金都沒能獲勝。.

余端礼和宋宁宗 · 宋史和宋宁宗 · 查看更多 »

宋光宗

宋光宗赵惇(),南宋第三位皇帝(1189年2月18日—1194年7月24日在位),宋孝宗第三子。42岁時受孝宗禅位而登基,由於皇后李鳳娘的挑撥,與父親宋孝宗失和,受到趙汝愚、韓仛冑等大臣不滿,宋孝宗死後,在隆慈太皇太后的支持下,光宗被迫內禪大寶予其子宋寧宗,史稱宋光宗內禪。退位六年後駕崩,享年53岁,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余端礼和宋光宗 · 宋光宗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丞相

丞相,是中国古代官名。一般指帝王下面的最高行政官員,輔佐皇帝總理政事的百官之長。古代中国战国、秦朝、漢朝直至明朝初年,是辅佐君主的次高官吏。在漢朝僅次於相邦(後避漢高祖諱,史料均改稱相國)。相與僕射皆為先秦禮儀如射禮酒禮中輔助儀式之人。 中國歷史上設立丞相制度,東周戰國時代的秦武王是為濫觴。丞相制度在中國有長達數千年的歷史。.

丞相和余端礼 · 丞相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韓侂冑

韓(),又作仛冑,字節夫,祖籍河南安阳,中国南宋政治人物,北宋名臣韓琦之曾孫,母親為宋高宗吳皇后的妹妹。侂冑娶吴皇后的侄女为妻,无子。侄孫女是宋寧宗的恭淑皇后。 侂冑曾與宗室趙汝愚合作,迫宋光宗禪位予其子嘉王趙擴,即宋甯宗,史稱紹熙禪位,又任寧宗宰相,任內追封岳飛為鄂王,追奪秦檜官爵,力主北伐抗金,因將帥乏人而功虧一簣。後在金國示意下,被楊皇后和史彌遠設計殺害,函首予金。 侂冑因禁絕朱熹理學與貶謫趙汝愚,故被理學學者視為奸臣。元編《宋史》列為奸臣。.

余端礼和韓侂冑 · 宋史和韓侂冑 · 查看更多 »

趙汝愚

趙汝愚(),字子直。宋朝宗室,原籍饒州餘幹,祖父於南宋建炎年間遷居崇德洲錢(今桐乡市洲泉鎮)。考取狀元,曾與韓侂冑等人強迫宋光宗內禪,擁立宋寧宗,任宰相,後遭韓侂冑排擠,貶謫而死。諡忠定。.

余端礼和趙汝愚 · 宋史和趙汝愚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余端礼和宋史之间的比较

余端礼有17个关系,而宋史有92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0.64% = 6 / (17 + 927)。

参考

本文介绍余端礼和宋史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