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余傳韜和國立中央大學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余傳韜和國立中央大學之间的区别

余傳韜 vs. 國立中央大學

--傳韜(),生物化學家,教育家。湖北黃陂人。 余傳韜在1947年時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學,並於同年考入國立北京大學。於1949年隨父余家菊到臺,在1955年時取得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碩士學位,且於1959年獲得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化學博士之學位。 曾任美國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研究員,以及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副教授與國立臺灣大學客座教授等。 並且,曾任教育部技職教育司司長、教育部常務次長、國立中央大學校長、亞太科技協會理事長等職。 余傳韜的父親是著名教育家余家菊,岳父是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陳誠。. 國立中央大學,簡稱中大,是中華民國一所國立綜合型大學,目前設有文、理、工、管理、資訊電機、地球科學、客家、生醫理工等8間學院,22個學系、54個研究所、8個校屬研究中心、1個聯合研究中心和總教學中心及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 中華民國政府在第二次國共內戰失敗後,於1949年撤退到臺灣,中大於1962年經戴運軌等校友籌備.

之间余傳韜和國立中央大學相似

余傳韜和國立中央大學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劉兆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國立臺灣大學美國李新民

劉兆漢

劉兆漢(),湖南衡陽人,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美國布朗大學電機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學會會士(IEEE Fellow)、2012年獲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曾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電機與電腦工程學系教授。為前行政院院長劉兆玄及東元電機董事長劉兆凱的胞兄。.

余傳韜和劉兆漢 · 劉兆漢和國立中央大學 · 查看更多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籌建於清光緒28年(1902年),曾十易校名,七遷校址,院系調整時(1952年)由南京大學附屬中學改為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簡稱南師附中。.

余傳韜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國立中央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簡稱臺大,該校是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中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4所學校之一,為臺灣第一所綜合大學、以及臺灣學生人數最多的高等教育機構 。大學建制始於1928年日治時代中期創校的「臺北帝國大學」,因為今日建制歷經戰後整併,故若拆開檢示,最早可追溯的部分為醫學院前身-1899年建立的「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由於帝大時期,日本人在行政、招生都佔有優勢地位(類似朝鮮日治時期的京城帝國大學),因此臺大校方在2007年以前不認同帝大的建校時間,以1945年戴運軌等人主持改制的國立臺灣大學為校史起點。,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後經改制與兩次易名始用現名。現設有11個學院、3個專業學院,下分54個學系、109個研究所;另設有30餘個各學術領域之國家級或校級研究中心,以及進修推廣部、臺大醫院等附屬機構。是全臺唯一學生人數超過三萬的高等教育學校。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76名,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198名。 此外,臺大擁有臺北市境內的3大校區、以及多處散布於全臺的分支校區與校地,總面積約3萬4千公頃,佔臺灣土地總面積的百分之一。 臺大以自由主義學風著稱,並在臺灣具有重要學術地位。校友涵蓋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4名中華民國總統(公民直選後的所有總統)與近百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職員則有多位各國科學或工程學院的院士。除了學術榮譽得主之外,臺大師生校友亦包括數百位行政院院長、縣市首長、部會首長、立法委員、縣市議員等政界人士,對臺灣社會具高度影響力。 2015年1月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三校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聯盟,並於2016年3月31日正式核定成為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余傳韜和國立臺灣大學 · 國立中央大學和國立臺灣大學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余傳韜和美國 · 國立中央大學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李新民

李新民(,享年歲),湖南耒陽人,數學家。 1934年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學畢業後升入国立中央大学,1939年畢業于中大數學系。畢業留校任助教。1942年任教於湖南師範學院數學系。1944年起在中大數學系任教,直至1948年。1949年任教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1957年更名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兼教于國立臺灣大學。1954年入美國西北大學進修,翌年獲碩士學位,繼而入康乃爾大學深造,1961年獲數學博士學位。1962年受聘為國立清華大學教授,籌建數學研究所,次年建成招生後又籌建數學系。1962年起為清華大學與臺師大的合聘教授,同時擔任兩校數學系主任,並任清華數學研究所長。此後任臺大主辦、中研院與清華協辦的數學研究中心主任。1973年任中大理學院院長,1979年任中大校長。 曾任中國自然科學促進會理事長、中華民國數學會理事長。 李新民於2004年12月12日逝世。.

余傳韜和李新民 · 國立中央大學和李新民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余傳韜和國立中央大學之间的比较

余傳韜有22个关系,而國立中央大學有23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1.98% = 5 / (22 + 231)。

参考

本文介绍余傳韜和國立中央大學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