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何胤和南史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何胤和南史之间的区别

何胤 vs. 南史

何胤,字子季,更字胤叔,号小山。庐江郡灊县(今安徽省霍山县北)人。南朝齐、南朝梁经学家。 何胤是司空何尚之的孙子,宜都太守何铄的儿子。何点之弟。何胤长大後好学,开始初向沛国刘瓛学习,学《易经》及《礼记》、《毛诗》。又入钟山定林寺学佛典,精通内外典籍,深得刘瓛赏识。 何胤性情任情纵诞。在齐朝,起家任秘书郎,转任国子博士、太子舍人,出任建安郡太守,为政有恩信,人不忍欺,每年伏天、腊月放囚犯回家,囚犯依期而反。入朝为司徒主簿、中书郎、太子中庶子、领国子博士,继王俭、张绪之后,撰定新礼。齐武帝永明十年(493年),官至侍中、领步兵校尉,转任国子祭酒。萧昭业即位,命他任左民尚书、中书令。领临海、巴陵王师。隆昌元年(494年)何胤是何皇后的堂叔,萧昭业非常亲近信任他,让他在殿省入值。萧昭业与何胤共同策划诛杀萧鸾,命令何胤承担这件事情,但是何胤不敢担当,不顾郁林王的意图而反复劝谏,萧昭业只好作罢。萧鸾杀萧昭业篡位,是为齐明帝。 何胤虽然显贵,常怀止足之心。建武初年,拜表解职,辞官隐居于会稽(治今浙江绍兴)若邪山云门寺。永泰元年(498年)王敬则想挟持隐居在若邪山的何胤出任尚书令,被长史王弄璋劝阻。何胤迁居秦望山隐居,筑学舍来教授生徒,终身不仕,与兄何求、何点并为著名隐士,世号小山,亦称东山。永元年间,征为太常、太子詹事,并不就任。 萧衍起兵反萧鸾的儿子萧宝卷,引用何胤为军谋祭酒,何胤不至。梁朝取代齐朝,萧衍即位梁武帝,授何胤以特进、右光禄大夫、给白衣尚书,又每月给库钱五万,何胤不受,仍以教授为业。梁武帝于是派遣何子朗、孔寿等六人至若邪受学。晚年何胤迁居吴郡虎丘山西寺讲经,学徒跟随。著有《周易注》十卷、《毛诗总集》六卷、《毛诗隐义》十卷、《礼记隐义》二十卷、《礼答问》五十五卷、《注百法论》一卷、《十二门论》一卷。 何胤很讲究美食,隐居后仍吃白鱼、糖蟹。何胤茹荤,就指人喜食荤物。唐朝皮日休《闻开元寺开笋园寄章上人》:折烟束露如相遗,何胤明朝不茹荤。. 《南史》,唐朝李延寿撰。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劉宋永初元年(420),下迄南陳祯明三年(589)。记刘宋、南齊、南梁、陈四國一百七十年史事。记载南朝历史。《南史》與《北史》是唐初史家李延壽的作品。他撰寫這兩部書是為了「追終先志」,繼承父親李大師(570-628)未完成的事業。 李大師鑑於南北朝各朝歷史,記事重複,詳于本國而略於他國,「常以宋、齊、梁、陳、魏、齊、周、隋南北分隔,南書謂北為『索虜』,北書指南為『島夷』。又各以其本國周悉,書別國並不能備,亦往往失實。常欲改正」。於是發奮成就《南史》與《北史》。《南史》以《宋書》、《南齊書》、《梁書》及《陳書》為藍本,共566卷,又參考「雜史」千餘卷,刪繁就簡,事增文省,其中删《魏书》、《宋书》最多,刪文多为诏诰、符檄、章表。《南史》有〈本紀〉十卷、〈列傳〉七十卷,但無〈表〉、〈志〉。 李大師卒於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當時《南史》、《北史》皆未能成書,最後由在史局工作的李延壽繼續撰述,「因於編輯之暇,晝夜抄錄之」,後因事離開史局,「以所得者編次之,然尚多闕,未得及終」,貞觀十五年(641年),繼續編撰,「因茲復得勘究宋、齊、魏三代之事所未得者」。顯慶四年(659年)《南史》成書,「始末修撰,凡十六載」。司马光给劉恕信中感叹道:“乃知李延寿之书,亦近世之佳史也。虽于祥诙嘲小事,无所不载,然叙事简径,比于南北正史,无烦冗芜秽之辞。窃谓陈寿之后,惟延寿可以亚之也。”自有南北二史之後,《宋書》、《南齊書》、《魏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被稱為八書,史稱「二史八書」。《南史》與《北史》均广为流传,致“学者止观其书,沈约、魏收等所撰皆不行”。 《南史》與《北史》皆用「家傳」形式突出門閥士族的地位,以王、謝等大家為主,〈列传〉多附传,附传的人物多屬家族成員,例如《南史·袁湛传》附传人物達12人,《北史·陆俟传》附传多至20人,前后相去百餘年,乃至於有大量的神怪迷信,王鸣盛批此甚谬妄。朱熹說:“南北史除了通鑑所取者,其餘只是一部好笑底小說。”同時《南史》、《北史》內容亦有重复现象。《南史》中更刪除了部分判決文字(包含《後漢書》的作者范曄等人之罪名文字),使成不白之冤。.

之间何胤和南史相似

何胤和南史有(在联盟百科)7共同点: 南齐何婧英何尚之唐朝萧昭业齐武帝蕭寶卷

南齐

齊(479年-502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二个朝代。为蕭道成所建。史称南齐(以与北朝的北齐相区别)或萧齐。 以齐为国号,源于谶纬之说。《谶书》云:“金刀利刃齐刈之”,意即“齐”将取代“宋”(因为南朝宋皇族为刘姓)。.

何胤和南齐 · 南史和南齐 · 查看更多 »

何婧英

何婧英(),庐江郡灊县(今安徽省霍山县人),是南朝齊廢帝蕭昭業的皇后。父親為何戢,嫡母為刘宋山陰公主劉楚玉,生母為宋氏。.

何婧英和何胤 · 何婧英和南史 · 查看更多 »

何尚之

何尚之(),字彥德,廬江灊縣人。東晉驃騎將軍何充弟何準曾孫。南朝宋官員。.

何尚之和何胤 · 何尚之和南史 · 查看更多 »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何胤和唐朝 · 南史和唐朝 · 查看更多 »

萧昭业

蕭昭業(),字元尚,小名法身,南朝齊的第三任皇帝,文惠太子蕭長懋之長子,齐武帝之孙。.

何胤和萧昭业 · 南史和萧昭业 · 查看更多 »

齐武帝

齊武帝蕭賾(),字宣遠,齊高帝蕭道成長子,母刘智容。南朝齊第二任皇帝,病死時54歲,葬景安陵。年号永明。.

何胤和齐武帝 · 南史和齐武帝 · 查看更多 »

蕭寶卷

蕭寶卷(),字智藏,原名蕭明賢,南齊的第六代皇帝,後封東昏侯;為齊明帝蕭鸞第二子。蕭寶卷也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昏庸荒淫的皇帝之一。.

何胤和蕭寶卷 · 南史和蕭寶卷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何胤和南史之间的比较

何胤有48个关系,而南史有28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7,杰卡德指数为2.10% = 7 / (48 + 286)。

参考

本文介绍何胤和南史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