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何文匯和粤语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何文匯和粤语之间的区别

何文匯 vs. 粤语

何文匯教授(Professor Richard Ho,),畢業於聖若瑟書院、香港大學(文學士,1969年;哲學碩士,1972年)及英國倫敦大學(哲學博士,1975年),曾任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榮譽教授、教務長,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東華三院社區書院(簡稱中東書院)創校校長,亦是新市鎮文化教育協會現任會長。他以推動粵語正音運動為人熟悉,但其有關主張一直受爭議。任職中東書院期間,因校方要求涉嫌違規的教務處主管停職,導致教務組集體辭職抗議。何氏現於母校港大之中文學院以客席形式任教。 早年曾加入麗的電視(亞洲電視前身)和佳藝電視為藝員,兼任幕後行政及策劃,演出過劇集,並出過唱片。後來退出娛樂圈,專注學術事務。. 粵語又称廣東話、廣府話、廣州話、唐話,在粵語使用區中又稱白話,是汉语的一支。若視漢語為一種語言,則粵語是漢語在广东和广西地区形成的一级方言,下分數支二級方言。若視漢語為“漢語族”及視粵語為獨立語言的話,則粵語下有數支粵語的方言。 受五代十国时期人口南迁影响,粵語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用词。随着近代两广地区人口的海外迁徙,粤语在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地的華人社區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成为使用人數最多的漢語。 全球以粤语为母语的约为1.2亿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分布于廣東、香港、澳門、廣西和海南等地,在粤语核心地区广东省近8,000万本地人口中,粤语使用者近4,000万;在广东省的1亿人口中,使用人数超过6,700万。在中国境内,以粤语为母语的群体是继官话和吴语之后的第三名。粤语也是除了普通话外,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汉语族语言。此外,粵語在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以及北美洲、欧洲和澳洲、新西兰、圣诞岛等地的华人社区都有广泛分布。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規定和建議,香港政府已擬定了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粵語已被列入其中,成為480個香港本地非遺項目之一。粵語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之间何文匯和粤语相似

何文匯和粤语有(在联盟百科)7共同点: 廣韻粤语粵音韻彙粵語正音運動集韻汉语教育局 (香港)

廣韻

《廣韻》的全名是《大宋重修廣韻》,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陳彭年等人奉詔,根據更早的《切韻》、《唐韻》等韻書修訂成的一部韻書。这使得《廣韻》成为中國古代第一部由政府主修的韻書。《廣韻》共5卷,每卷的韻目下面都有一些为某韵字加注“獨用”,或與其它某韻相同字“同用”的字樣。它也可以被看成是一部同韻字典。從王仁昫的《刊謬補缺切韻》開始,及至孫愐的《唐韻》,韵字都加入注釋,並且引文都有出處,于是韻書便同时具有辭書和字典的功能。《廣韻》的名稱本來就有增廣隋唐韻書的意思,其韻數、小韻數、字數都較以前的韻書有增加。據《廣韻》的卷首記載,共收字26194個,注解的文字191692個。明代邵光祖《切韻指掌圖檢例》說:“按《廣韻》凡二萬五千三百字,其中有切韻者三千八百九十文(即有小韻3890個)。”而根據最新的校正,應爲3874個小韻,儘管其中有少數幾個聲韻地位重合。.

何文匯和廣韻 · 廣韻和粤语 · 查看更多 »

粤语

粵語又称廣東話、廣府話、廣州話、唐話,在粵語使用區中又稱白話,是汉语的一支。若視漢語為一種語言,則粵語是漢語在广东和广西地区形成的一级方言,下分數支二級方言。若視漢語為“漢語族”及視粵語為獨立語言的話,則粵語下有數支粵語的方言。 受五代十国时期人口南迁影响,粵語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用词。随着近代两广地区人口的海外迁徙,粤语在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地的華人社區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成为使用人數最多的漢語。 全球以粤语为母语的约为1.2亿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分布于廣東、香港、澳門、廣西和海南等地,在粤语核心地区广东省近8,000万本地人口中,粤语使用者近4,000万;在广东省的1亿人口中,使用人数超过6,700万。在中国境内,以粤语为母语的群体是继官话和吴语之后的第三名。粤语也是除了普通话外,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汉语族语言。此外,粵語在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以及北美洲、欧洲和澳洲、新西兰、圣诞岛等地的华人社区都有广泛分布。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規定和建議,香港政府已擬定了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粵語已被列入其中,成為480個香港本地非遺項目之一。粵語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何文匯和粤语 · 粤语和粤语 · 查看更多 »

粵音韻彙

《粵音韻彙》是中國首部用國際音標記錄、研究粵語的著作,著者是黃錫凌。1941年由上海中華書局發行初版,1957年3月中華書局香港分局重印出版。1979年4月重排發行,1981年1月重排本再次重印,至今仍很容易在香港的書局中找到。 《粵音韻彙》全書共117頁。正文包括檢字索引、範例、粵語韻目表、粵音韻彙檢字、廣州標準音之研究等內容;卷首有容肇祖撰寫的序言,卷末有兩個附錄:一是《粵音羅馬字注音新法建議》,二是本書的英文導論和《書中使用音標說明》(英文)。 《粵音韻彙》以廣州音53個韻母為經、19個聲母為緯。書中以「粵語寬式國際音標」為注音系統,按韻母中的主要元音依次排列,同韻的字依聲母順序排列,同韻同聲的字再按聲調排列。一字多音的則加上簡單註解,如在gau下的「校」注「校對」,tsai下的「差」注「差使」。變調、讀書音、口語音、今讀、舊讀以及少數冷僻的字也分別加以註釋。 《廣州標準音之研究》一章,詳細敘述了廣州音的有關問題,著力於揭示語音變化的情況及其規律,對於聲調的複雜變化和分析尤為透闢。 本書成稿於粵語研究尚處草創的時代,以其記音準確、立論精當、敘述詳盡、易查易懂而獲得語言學界好評,對幾十年來粵音研究影響較大。 1996年開始,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人文電算與人文方法研究室粵音電子字典組建立《粵音韻彙》網上版,提供粵音、漢字雙向查詢,並增加聲音系統,使用十分方便。.

何文匯和粵音韻彙 · 粤语和粵音韻彙 · 查看更多 »

粵語正音運動

粵語正音運動,指香港從1970年代開始到現在的一連串獨立但亦相關連的所謂「矯正」發音的運動,於1970年代至1980年代期間,運動只是針對香港傳媒的粵語懶音及錯讀,到了1990年代至21世紀初,由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前電視藝員何文匯博士所提倡的粵語正音運動,因為要求了以古代韻書的切音取代目前通行的粵語讀音,而被不少教師指出是一種矯枉過正的學說。現時,支持和反對的兩大陣營仍然在對壘中。在學術界的朗誦及教學方面,支持者有不少;香港傳媒尤以無綫電視及亞洲電視皆作支持;但是在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此學說未有很大程度的支持。 明代著名音韻學者陳第在《毛詩古音考‧自序》(毛詩即《詩經》)中,提出「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的觀點,另外《讀詩拙言》謂「一郡之內,聲有不同,繫乎地者也;百年之中,語有遞轉,繫乎時者也」的見解,值得我們就正音運動這個問題上作為參考。 本文以教育學院拼音方案標示字音。.

何文匯和粵語正音運動 · 粤语和粵語正音運動 · 查看更多 »

集韻

《集韻》和《禮部韻略》都是宋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由丁度等人奉命編寫的官方韻书。据李燾《說文解字五音譜敘》记载,宋仁宗景祐四年,即《廣韻》頒行後29年,宋祁、鄭戩給仁宗上書批評《廣韻》多用舊文,“繁省失當,有誤科試”。另据王應麟《玉海》记载,賈昌朝也同时上書批評宋真宗景德年間編的《韻略》是“多無訓釋,疑混聲、重疊字,舉人誤用”。於是仁宗皇帝下令由丁度等人重修這兩部韻書。结果於景祐四年當年就完成了《禮部韻略》,两年後於仁宗寶元二年(公元1039年)完成了《集韻》。 《集韻》為《廣韻》之改正,仍分206韻。只是韻目用字,部分韻目的次序和韻目下面所注的韻字同用、獨用的規定稍有不同。從王仁昫的《刊謬補缺切韻》開始,及至孫愐的《唐韻》,韻字都加入注釋,並且引文都有出處,於是韻書便同时具有辭書和字典的功能。《集韻》和《廣韻》主要的不同之處還在於《集韻》收字多,并且收的異體字很多。一個字不管是正體、古體、或體、俗體,全部收進,一个字可多到八九個寫法。《集韻》共收53525字,比《廣韻》多收27331字。缺點是對字的來源不加說明,字訓以《說文解字》為根據,反切多採自《經典釋文》。.

何文匯和集韻 · 粤语和集韻 · 查看更多 »

汉语

漢語,又稱中文、華文、唐話、中國話等,是漢藏語系漢語族下之一種語文,為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目前世界有六分之一人口做為母語。漢語有多種分支语言,當中現代標準漢語為現行的漢語通用語,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又稱為普通話)、以及中華民國的国语。此外,漢語還是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傳統華人社會習慣稱之為「漢語」,本文一律以漢族慣稱「漢語」來表示,國際間常稱中文。其他稱呼僅限特定人群使用,請另見相關條目。,并被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采用为官方语言。 汉字是汉语的文字書寫系统,又称汉文、中文、华文、唐文,在中华民国又称为国文,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時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漢語属分析语,有声调。漢語包含書面語及口語兩部分,古代書面汉语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一般指使用現代標準漢語語法、詞彙的中文通行文体(又称白话文)。 对于汉语的分支语言,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将汉语定义为语言,并将官话、贛語、闽语、粤语、客家语、吴语、湘语七大语言定义为一级方言;另一种观点则将汉语视为语族,其下無法互相溝通的視為語言,如國際標準化組織就將漢語族分為13種語言:闽东语、晋语、官话、莆仙语、徽语、闽中语、赣语、客家语、湘语、闽北语、闽南语、吴语、粤语。.

何文匯和汉语 · 汉语和粤语 · 查看更多 »

教育局 (香港)

教育局(Education Bureau,简称ED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13個決策局之一,專責香港教育的政策。 現任局長為楊潤雄,副局長蔡若蓮,政治助理施俊輝,常任秘書長楊何蓓茵。.

何文匯和教育局 (香港) · 教育局 (香港)和粤语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何文匯和粤语之间的比较

何文匯有33个关系,而粤语有37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7,杰卡德指数为1.73% = 7 / (33 + 371)。

参考

本文介绍何文匯和粤语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